12.10 不買年金險,你會損失一百萬!你信嗎?


不買年金險,你會損失一百萬!你信嗎?

在最近幾個月,相信各位都能在朋友圈看到一個數字:4.025%。

不買年金險,你會損失一百萬!你信嗎?

這個數字會跟年金險聯繫在一起,一個我們幾乎沒聽過的險種。很多朋友會犯迷糊,這個年金險跟我有啥關係?為啥會說今天不買,未來將會損失一百萬?今天我們來聊聊年金險的那些事。

不買年金險,你會損失一百萬!你信嗎?


背景

在8月30日下午,銀保監會發布了《關於完善人身保險業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形成機制及調整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震驚了整個保險行業。

“對2013年8月5日及以後簽發的普通型養老年金或10年以上的普通型長期年金,將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上限由年複利4.025%和預定利率的小者調整為年複利3.5%和預定利率的小者,其他險種的評估利率要求維持不變。”

很多吃瓜群眾就懵了,啥是“預定利率”?啥是“年金險”?我們先解釋一下這兩個概念。

根據中國銀保監會發布的保險術語表,年金保險是以被保險人生存為給付條件,並按預定的時間間隔分期給付生存保險金的人壽保險。也就是說,我們年輕的時候購買了年金險,等我們老了,保險公司會定期給我們一筆錢,直至身故。

“預定利率”就比較複雜了,它會對長期保險的定價有很大影響。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我們每次交保費就相當於將錢借給了保險公司。出險了就相當於保險公司來還錢了,保額就是約定還錢時的本利和。我們知道,借錢是要給利息的,而這個利率就是預定利率。

對於年金險而言,同等情況下,預定利率越高,未來我們每一期拿到的錢就越多。而上面說的4.025%指的是目前在售的年金險產品的最高預定利率,未來銷售的年金險的最高預定利率只有3.5%。如果現在不買,未來購買的年金險產品收益肯定會比現在的產品要低。所以現在很多銷售人員都在瘋狂推廣年金險,真的是“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廟”了。


原因

為什麼銀保監會會在今年降低年金險的預定利率上限?原因很簡單,對保險公司未來的投資收益表示擔憂,準確而言,是對未來利率市場表示擔憂。

保險公司的投資是要以穩健為先,所以在保險公司的投資組合中,債券和存款佔了很大比例。我們來看看兩者近年來的利率變化情況~

債券方面,我們來看看最具代表性的國債收益率。中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近一年來都在陰跌,持續在3%附近波動。

不買年金險,你會損失一百萬!你信嗎?

而全球其他主要國家的國債收益率簡直是慘不忍睹,德國今年首次推出了30年的零利率國債!截止如今,全球已經有將近四分之一的國債處在零利率或者負利率狀態。你沒聽錯,是負利率國債,借錢給國家,不但沒有利息,國家還要對你的錢收管理費!

不買年金險,你會損失一百萬!你信嗎?

我們再看看存款利率的變化,一年期存款利率從93年的10.98%一路下跌到如今的1.5%。

不買年金險,你會損失一百萬!你信嗎?

從債券和存款利率的歷史數據而言,我們能看到利率一直保持著下降的趨勢。有人會說,歷史不能代表未來,未來利率會不會重新上漲呢?目測很難。

為了穩定經濟發展,去年至今,央媽已經4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為市場提供充足的資金。市場上的錢多了,借錢的意願就會降低,利率也會隨之降低。如今國內經濟還處在艱難期間,三季度的GDP增速只有6%,是1992年以來的最低增速。央媽還需要為穩定發展繼續保持流動性充足,未來利率很難上升。

要不要買

有些年金險的推廣文案上寫,現在不買,未來你會損失一百萬!拋開這一百萬,我們要先搞清楚年金險的作用是什麼。

年金險只有一個用途:養老。

有公號會說,年金險還有一個用途就是存教育金。在CFP的課程中也寫著,存教育金的其中一個辦法是購買年金險,但我並不認同。

之前為了製作養老金教育金的課程,我測算過中國近20年高等教育學費的增長率,約為15%,國外的增長率也在5%~10%之間。現在在售的年金險最高預定利率是4.025%,完全跑不贏國內外的教育通脹,用年金險存教育金不是扯嗎?!

說起養老金,我們得了解現在養老金的兩種支付方式,DB制(definedbenefit)和DC制(define dcontribution)。

DB制是收益確定型,養老金計劃參與者在退休後每月領取的養老金數量是事先確定好的,年金險屬於DB制的一種工具。

DC制是繳費確定型,參與者到退休年齡為止,一共向養老金計劃繳了多少費是確定的,但其退休後每月可領取多少養老金是不確定的,因為養老金總額是繳費和投資收益的總和,而投資收益是不確定的,投資風險由參與者自己承擔。

理財師為客戶規劃養老金的時候,大部分會基於DC制進行規劃,用資產配置的方法存養老金,這涉及到一個重要的參數——壽命。壽命越長,養老金就要準備得越多,年輕的時候存錢的壓力就越大。為了平衡年輕時的其他財務目標,我們會對壽命的預計偏向保守,一般是85歲。

可是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未來人們的壽命肯定會越來越長,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活過85歲。問題來了,養老金只規劃到85歲,85歲以後的生活費怎麼辦?

這時就需要用到年金險了,因為年金險能夠在未來每年提供一筆固定的養老金,還能減少DC制部分的養老金,85歲以後還能為我們提供充足的養老金。

有朋友會說,既然年金險可以每年提供一筆固定的養老金,那我全部用年金險來存養老金就好了。恐怕這位朋友年輕時要緊衣縮食,將大部分的收入都投入到年金險中,才有可能滿足未來的養老需求。

現在的年金險最高預定利率是4.025%,由於購買時的年齡不同,繳費方式不同,領取時長不同,還要扣除各項費用,實際收益率在3%~4.2%之間。這還是不考慮通脹因素的情況,如果考慮了通脹因素,年金險的收益就會變得很低很低了,基本是犧牲收益來換取確定性。

以我為例,今年26歲,購買一款預定利率是4.025%的年金險,每年繳費1000元,交20年,60歲開始每年領取2530元。直到85歲。

不考慮通脹,利用IRR(內部回報率)計算,實際收益率只有3.3%(左圖);考慮通脹原因,要一直領到82歲,才是賺的,要是82歲前涼了,在這款產品上是虧的,扣除通脹以後的收益率已經不到1%了

不買年金險,你會損失一百萬!你信嗎?

不考慮通脹


不買年金險,你會損失一百萬!你信嗎?

考慮通脹

而利用資產配置的方式存養老金,平均每年的收益率保守估計在6%~8%之間。如果你還很年輕,距離退休還有三四十年,可以選取更加激進的資產配置組合,收益率會達到10%左右。(關於資產配置的相關內容,可看舊文:錢生錢的正確姿勢)

綜上,利用資產配置來存養老金才是王道,年金險只能作為一種補充,年金險的佔比大概是

10%~20%


最後

沒買年金險不會讓我們損失一百萬!年金險並沒有文案上說的那麼神乎其神,不可否認,它確實為我們的養老提供了確定性。無論中國的養老金是否會在2035年耗盡結餘,我們都應儘早開始為自己儲蓄養老金。在老齡化無法逆轉的趨勢下,國家的負擔會越來越重,能夠為每個人分擔的養老壓力也會變得越來越少,靠自己準沒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