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彼得林奇:互联网公司500倍市盈率,是泡沫膨胀还是商业神话?


彼得林奇:互联网公司500倍市盈率,是泡沫膨胀还是商业神话?


由于几乎没有盈利,大多数互联网公司的股票不能用市盈率(Price/Earning,P/E,市价比每股盈利)来估值,也就是说市盈率计算公式P/E中至关重要的每股收益“E”的数据根本不存在。在无法计算市盈率的情况下,投资者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到另外一个随处可见的数据上:股价!我个人认为“股价”是投资者所能追踪到的最没有价值的信息,却又是投资者最普遍追踪的信息。

1989 年只有有线电视金融新闻网(Financial News Network)电视频道的屏幕下方有一条滚动带显示股票行情(ticker tape),而现在你会发现各种各样的电视频道屏幕下方都有一条滚动带显示股票行情,其他频道上还会有显示道琼斯指数、标准普尔500 指数(S&P500)等的小方框,即使那些把电视频道不停换来换去的电视迷们也无法避免会一再看到股市收盘价。在流行的互联网门户网站上,你只要点击一下自己设定的自选股投资组合,就可以得到投资组合中每只股票的最新行情。你也可以通过拨打800 电话,寻呼机或语音邮件获得股价信息。

这种枪林弹雨似的无处不在的股价行情显示传递的反而是错误的信息。如果我喜爱的网络公司的股价是30 美元每股,而你喜爱的网络公司的股价是10 美元每股,而投资者会认为30美元的这个标的股更好,这其实是一种十分危险的投资错觉。今天或者下一周“市场先生”对一只网络公司股票的报价并不能告诉你这家网络公司未来两三年内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拥有最佳的成功机会。如果你只追随一个数据进行投资,那么就追随盈利——当然前提是我们正在讨论的这家公司有盈利。正如你将在下文中所看到的,我支持这样一个投资理念:公司盈利迟早决定证券投资的成败与否。关注今天、明天或者未来一周的股价表现如何只会分散投资者的注意力。


彼得林奇:互联网公司500倍市盈率,是泡沫膨胀还是商业神话?


互联网还远远谈不上第一个能够改变整个世界的创新。铁路、电话、汽车、飞机和电视都称得上对全人类或者说至少对世界1/4 的富裕人口的生活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这些新行业孵育了许多新公司,但是其中只有极少数的公司生存下来并主导了整个行业,同样的情况也可能出现在网络行业上。一两家知名企业将会独霸网络行业的版图,就像过去麦当劳称霸汉堡快餐业和Schlumberger 横扫石油服务业一样。胜者为王,败者为寇,那些胜利公司的股东会大赚一笔,而那些落伍者,过气明星,本来应该成功却未能成功的公司股东则会大亏一笔。如果你精明过人地选择了一个大赢家网络公司,那么这就相当于你从此加入了一家每年盈利10 亿美元的公司股东富翁俱乐部。

尽管一家典型的网络公司至今仍然没有任何收益,但是你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分析,从而形成一个大致的判断:公司未来需要取得多高的盈利及多少增长率才能证明今天的股价是合理的?让我们来分析一个假设的网络公司案例:DotCom.com公司。首先,你计算公司的股票市场价值(market capitalization,缩写为market cap,简称市值),即用当前的股价(假定为每股100 美元)乘以流通股总数(假定为1 亿股),1 亿股乘以100 美元等于l00 亿美元,这就是DotCom.com 公司的总市值。

无论何时购买股票,你都会盼望着公司市值不断增长。只有当买方支付的买入价格不断提高时,公司的市值才会增加,也才会让你的股票投资升值。同样的道理,DotCom.com 公司的股票要成为一只10 倍甚至100倍股,首先其市值必须上涨10 倍,即从100 亿美元增加到1000 亿美元。一旦你确定了目标市值,你就得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DotCom.com 公司需要盈利多少才能支撑1000 亿美元的市值?为了得到一个大致的答案,你可以运用快速增长型公司的平均市盈率进行计算——在目前这个热得发烫的股市中我们假定这类公司的市盈率是每股收益的40 倍。


彼得林奇:互联网公司500倍市盈率,是泡沫膨胀还是商业神话?


以麦当劳公司股票为例,说明投资者以过高的价格买入优秀公司的股票也会变成高风险的投资。1972 年,麦当劳的股价被哄抬到高得离谱的50 倍市盈率,由于公司盈利无法“达到如此之高的预期”,导致股价从每股75 美元狂跌到每股25 美元,市盈率变成“更符合实际情况的13 倍”,此时正是买入麦当劳股票的一次绝好机会。

​投资者狂热地买入罗斯佩罗(Ross Perot) 的电子数据系统公司(Electronic Data Systems,EDS)股票使其市盈率狂涨到500 倍。对此的解释是,500 倍的市盈率意味着“即使EDS公司的每股收益持续保持不变,投资者也需要等上500 年的时间才能收回最初的投资”。由于有了互联网,一只股票拥有高达500倍的市盈率已经不再让人们那么震惊,更别提50 倍的市盈率,或者我们假设案例中DotCom.com 公司40倍的市盈率了。

不管怎样,按照40 倍的市盈率,我们可以推测,DotCom.com 公司必须每年盈利25 亿美元,才能使公司总市值达到1000 亿美元,而在1999 年美国只有33 家公司盈利超过25 亿美元。因此,如果DotCom.com 公司想做到这一点,它就必须成为类似于微软的大赢家公司俱乐部中的一员,果真如此的话,这可真的是一个非常罕见的商业神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