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甄嬛传》里,为何说瑛贵人是浣碧对甄嬛的一个阴谋?

李亚东


《甄嬛传》中的瑛贵人可以说是“躺着也中枪”的典型人物。她自幼家破人亡,后来被果郡王所救,藏在清凉台。因为三阿哥弘时愚蠢的爱慕,瑛贵人无辜被卷入了皇子争斗之中,最后被雍正赐死,从此一抹香魂就这样烟消云散了。


在当初浣碧听甄嬛说,皇上对亲妹妹玉娆有想法,浣碧立马就想到了把身边的采蘋送到宫里献给皇上。皇上也十分喜欢采蘋,并赐号瑛,意思是“玉的光彩”。而且瑛贵人弹得一手好琴,尤其是高山流水被皇上赞誉宫里最好的。


采蘋入宫成为了瑛贵人,她并不开心。因为她早已爱上果郡王。在御花园遇到三阿哥已经说明了一切,她说自己在思念家人,可她是孤女,哪来的家人?这家人说的就是果郡王。浣碧早就猜到采蘋的心思。

后来三阿哥在花园挑衅瑛贵人并爱慕于她。这些事情被敬妃知道了。就告诉了皇上,她是想利用这件事让皇后和三阿哥倒台。因为瑛贵人是雍正的妃子,是自己的女人,儿子爱上了自己的女人太荒唐。如果传出去的话,不但丢了皇家的脸面,也会成为世人的笑柄。皇上到最后虽然知道是三阿哥的一厢情愿,但为了子嗣和颜面,他只能下令将瑛贵人赐死。




敬妃原本以为能通过此事扳倒皇后和三阿哥,没想到却让瑛贵人惨死,而瑛贵人也就这样结束了她的一生,这让观众们惋惜不已。瑛贵人的悲惨的命运也拜愚蠢的三阿哥所赐。


当初甄嬛为了分散皇上对玉娆的注意力,浣碧紧接着就推荐自己身边的彩蘋。而甄嬛听到这里,明显的停顿了下,显得很吃惊,问浣碧为什么会是她呢?还仔细的问了下采蘋的情况。

那么浣碧为什么非将采蘋献给皇上呢?或者说瑛贵人是浣碧对甄嬛的一个阴谋呢?




其一:浣碧作为甄嬛同父异母的妹妹,又同时爱着一个男人,甄嬛一直是以德报怨,但是浣碧却是小家子气。在浣碧的心里,甄嬛就是她和果郡王的一个挡箭牌,只要甄嬛还在,王爷就永远都不可能爱上自己而忘掉甄嬛。所以当听到玉娆有麻烦的时候,浣碧立刻就想到要把采蘋送进宫,她这招就是推波助澜。


其二:采蘋是果郡王府的丫鬟,王爷对她有救命之恩。所以采蘋一直暗恋着果郡王。浣碧对此都心知肚明,所以才会想出这么个损招。一来可以将自己的情敌送出王府,二来还可以给甄嬛提个醒,时时刻刻要甄嬛铭记,她跟王爷已经是过去式,不要在念念不忘。现在浣碧才是果郡王的老婆。



其三: 甄嬛跟采蘋是老相识了。当年在清凉台曾有过一面之缘。而且采蘋对她和果郡王的事情都是一清二楚,包括甄嬛和果郡王有了孩子她都知道。浣碧之所以这么做,无非是想在甄嬛身边埋了个定时炸弹,时时刻刻让甄嬛提醒自己。这样一来甄嬛就不敢再对果郡王有半分的非分之想,浣碧这招不仅少了身边的麻烦,还间接的让甄嬛断了对了果郡王的留恋。

其四:浣碧送采蘋入宫,表面上是帮助甄嬛,暗地里又何尝不是时刻提醒甄嬛,远离果郡王,做好自己的熹贵妃。也别做出什么对果郡王府不利的事情。否则以采蘋入宫前的所见,绝对会将甄嬛至于死地。从这点来看,说瑛贵人是浣碧对甄嬛的阴谋倒不为过。

笔者总结:

采蘋的入宫可以说是浣碧安排的一条长线,但是却被愚蠢至极的三阿哥踩断。我们可以说成浣碧安排采蘋进宫是一箭三雕。既为了转移皇上对玉娆的视线,又可以安插一个钉子在甄嬛身边,更可以排除自己身边的一个隐患。浣碧担心这位女子在王府中,会影响她的地位。所以便准备将她送往皇宫,一方面可以解决甄嬛的烦恼,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她解决一个情敌。

现实中据历史资料记载

瑛贵人的一生可以说非常悲惨。后宫之中很多女人都是身不由己,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因为她们都是为了家族志高无上的荣耀而活。因此她们首先必须要获得皇上的宠爱。

然而在历史上,据史料的记载中,在雍正的后宫并没有瑛贵人的存在。但是在后宫中却有一个英答应。据说这个英答应身份比较卑微,所以这些史料中对她的记载也少之又少。但是在史料中,却留下了她的名字——兰英。(来源于资料)



但书中却没有记载,她的生辰年月还有死后下葬的地点,所以说,这也是一件让人感到非常奇怪的事情。而且在当时的年代,女子的身份非常的卑微,而且英答应的出生也很卑微。如此卑微的一个女子,能在史书上留下芳名,可见是非同寻常的。也算是雍正时期一个极为神秘的女子。(来源于资料)

原创不易,感谢阅读,欢迎点赞留言评论,十分感谢!

影视剧小哥


是的,瑛贵人可不是个简单的人

按照剧中说法,还是采蘋的瑛贵人是果郡王救助来的孤女,被果郡王派来照顾甄嬛,果郡王与甄嬛之事甚为机密,能来伺候甄嬛的必然是果郡王十分信任之人。

甄嬛因玉娆之事受皇上冷落之时,与浣碧商议进献美人给皇上,浣碧当即揽下了此事,回家便与采蘋商量送她进宫,这是一箭双雕之计,既可以安插一个钉子在甄嬛身边,又可以除去自己身边的一个隐患。


果然皇上十分喜欢采蘋,封为常在,并赐号瑛,瑛者,玉的光彩,而且瑛贵人弹得一手好琴,尤其是高山流水被皇上赞誉宫里最好的,瑛贵人有如此琴技必不是进宫后现学的,而对一个流离失所的孤女最好的解释就是她本出身名门,因为父兄辈见罪于皇上致使家族败落,才貌双全的采蘋才被果郡王救了下来,藏在清凉台。


浣碧成了果郡王侧福晋,必定旁敲侧击的打听过,所以她要把采蘋送进宫,如果甄嬛继续纠缠果郡王,浣碧就会利用瑛贵人的身世会威胁果郡王来要挟甄嬛,只可惜,瑛贵人具美玉光彩,为她招来了杀身之祸。


秋雨兮兮


《甄嬛传》里,玉娆大抵长得太像纯元皇后,性格又似华妃,一入宫就被皇上盯上了。可是玉娆却与慎贝勒两情相悦,甄嬛为了妹妹有个好姻缘,想选新人入宫转移皇上在玉娆身上的注意力,浣碧自告奋勇揽下这个活,瑛贵人是浣碧特地挑选出来送进宫去的。




瑛贵人本是一个孤女,在危难之时得果郡王救助。后来被留在清凉台做侍女,名唤采蘋。采蘋进宫后凭借她的美貌吸引皇上,又因为她温婉 ,善良,谨小慎微的性格深得皇上喜爱,一路进封,被封为瑛贵人。她在宫里沉静低调,不争不斗,只过着自己的日子,可是终究远离不了宫中的是非。却不想三阿哥对其一见钟情,落得个勾引皇子的罪名,最后皇上为了保全皇家颜面,赐死了无辜的瑛贵人。真是红颜薄命啊!

浣碧深爱允礼的,好不容易才嫁与心爱之人,当甄嬛和她商议要送人给皇帝来争宠时,浣碧立刻就想到了采蘋。其实浣碧选采蘋是动了一点小心思的。

一方面因为采蘋貌美如花,浣碧害怕对她构成威胁。当年在清凉台时浣碧曾怀疑过姿色过人的采蘋不只是果郡王侍女!所以送她入宫就是丢掉一个包袱。

另一方面,当年在清凉台发生的事,采蘋是贴身照顾甄嬛的,是亲眼见过允礼和甄嬛之间那些不为人知的事情。若是道与皇上,甄嬛就彻底完了。浣碧一直都嫉妒果郡王和甄嬛的感情,她放这样一个人在甄嬛身边无非就是想制约甄嬛,不要再来抢自己的夫君。这就是为什么甄嬛听到瑛贵人进宫时会如此吃惊的原因了。当然采蘋那么感恩果郡王,即使知道这些真相,也不会说的,否则就是恩将仇报了。



说白了,浣碧送瑛贵人进宫,不但甩掉身边一个潜在威胁,同时还在身边放了一个制约她的棋子,一举两得。

欢迎关注我,带你跟着甄嬛走进雍正王朝,看尽后宫的纷繁复杂、尔虞我诈!


姒莞萱


首先我想先说说我对浣碧的看法,这是个让人很不舒服的人,倒不是因为她个人的性格行事,而是因为人设——她是甄嬛有血缘关系的妹妹,却在家族中被当做奴婢使用。

让血亲为奴,这在儒家传统文化中是极其令人不舒服的,虽然儒教有吃人的一面,但对于血缘非常看重,可以说儒家制度就是以血缘为联系建构起来的。浣碧就算是私生女,就算是罪之女,正常的对待方式是要么干脆不认,要么送去别人家当一般女孩扶养,但不可能让她在自家为奴,这是对甄家血缘的侮辱。(而且中国讲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就算是罪臣之女,如果朝廷不想连亲家一起整一般不会怎样,也没必要隐瞒) 试想,儒家最重长幼尊卑,却让一个实际上的小姐自称“奴婢”去伺候另一位平辈的小姐,罔顾纲常啊!

流潋紫还借鉴红楼梦,红楼梦里可是连庶嫡都待遇差不多,但主子丫鬟地位天差地别的,丫鬟再厉害也可能被打死或赶出去,难道甄家会这样对自己的血亲女儿?连冰与火之歌那种私生子不算人的背景设定,都不敢让雪诺当奴仆去伺候萝卜啊。 结果甄嬛传里还真这么做了,从爹到甄嬛,居然没人觉得这有什么问题,也没人把浣碧当血亲,都是一副我养了你这个奴才你该感恩戴德的模样?
因此我觉得浣碧后来背叛过甄嬛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对于瑛贵人是对甄嬛的阴谋我是不认可的。浣碧是有一点小家子气但是最后她嫁与果郡王也算是满足了她一生的缺憾。她送瑛贵人给甄嬛一是为了能从皇帝那里及时打听他对果郡王的态度。二是瑛贵人长相美貌,难保果郡王垂涎,因此以她小心眼的态度也要送瑛贵人出宫。既给了甄嬛一个人情,也免得后顾之忧。


历史知二三


浣碧把瑛贵人送进宫,的确有自己的私心,但是说是对甄嬛的一个阴谋,倒也算不上。

首先看,瑛贵人进宫的直接原因是为了让玉娆拜托皇上。

甄嬛的亲妹妹玉娆入宫陪伴姐姐,却因为长得像纯元,被皇上看上了。

但是玉娆看惯了姐姐在后宫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日子,不愿意步姐姐的后尘,何况她此时已经和慎贝勒情投意合。甄嬛最疼爱这个妹妹,自然愿意成全她,可是当时后宫嫔妃不多,皇帝的心思总盯在玉娆上,所以需要再有个才貌不在玉娆之下的人,吸引皇帝的注意。


这时候浣碧主动请缨,挑选美女。


玉娆才貌双全,又长了一张纯元脸,皇帝一见倾心。要吸引皇帝的注意力,寻常的美女肯定不行,肯定需要那种倾国倾城,又多才多艺的美女。这样的女子,果郡王府能有几个?出类拔萃的瑛贵人就不幸被选中了。

其次,瑛贵人太美,浣碧送入宫,给自己除掉了一个潜在的情敌。

瑛贵人容貌出类拔萃,温柔贤惠,又得王爷的信任,从果郡王让她伺候甄嬛就知道,绝对是果郡王的心腹。这样的人让浣碧有危机感,府里有一个孟静娴就够让她头疼了,可决不允许再出现一个瑛福晋,所以趁这个机会把她送走,永绝后患。

第三,如浣碧劝瑛贵人入宫时所说,为了果郡王。


浣碧虽然自私,连姐姐甄嬛也背叛过,但是对果郡王是一片痴心,甚至在果郡王死后,撞棺而死。所以她再有私心,再嫉妒甄嬛,也不可能不顾及果郡王的安危。所以送瑛贵人这个对果郡王忠心耿耿的丫鬟过去,的确是为了果郡王。

至于瑛贵人知道甄嬛出宫后和果郡王的秘密,可能威胁到甄嬛等,以浣碧的智商,恐怕想不了那么多,否则当初也就不会不分轻重的被曹贵人拉拢了。

当然后来事实也证明,瑛贵人的确对果郡王忠心耿耿,并没有泄露过甄嬛和果郡王的秘密,没有与甄嬛也敌。

只是可惜瑛贵人太过温柔美丽,温婉漂亮了,不仅迷住了皇上,更吸引了做事不经大脑的三阿哥,最终被他连累而死,真是红颜薄命。



浣碧也是个可怜人,虽然所作所为并不讨人喜欢,但是除了当时被曹贵人所骗,出卖了一次甄嬛,之后对甄嬛也算尽心尽力。最后甄嬛成全了她,让她入了甄家的族谱,以甄家二小姐的身份风风光光嫁入了果郡王府,自然明白,她和甄嬛是一条线上的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可能再对甄嬛玩什么阴谋。


石榴花下听啼莺


我不认为瑛贵人是浣碧对甄嬛的一个阴谋。

首先说动机,浣碧此时已经如愿嫁给果郡王为侧福晋,她现在的情敌已经从甄嬛变成了孟静娴,而且浣碧现在的身份是钮祜禄家二小姐,甄嬛倒台对她来说百害而无一利。如果她真要用对付甄嬛,也不会用瑛贵人,因为瑛贵人出身果郡王府,一旦瑛贵人出事,首先连累的不是甄嬛而是果郡王。所以就算浣碧再恨甄嬛,也不可能用自己府里出去的人。


再者,如果说浣碧在刚入宫时心中有想法,那么自从她跟甄嬛出宫修行再到回宫,一直对甄嬛忠心耿耿,再无二心,她没有必要大费周章的再旧事重提,打击报复甄嬛。而且瑛贵人在宫中会有什么境遇,是一举得宠还是老死宫中,浣碧一点把控力也没有,又谈何阴谋呢。


而且浣碧还要照顾到果郡王的想法,甄嬛若是出事,果郡王肯定会全力以赴去救援,到时浣碧不是更被动吗?

所以于公于私,浣碧都不可能拿瑛贵人去陷害甄嬛。



瞳心看世界


在甄嬛传里面,瑛贵人可谓是一个悲惨的角色,她本来是果郡王府中的一个美貌侍女,最后被果郡王的妃子浣碧送进宫中去。本来在宫中锦衣玉食过得也算不错,但是由于三阿哥对瑛贵人爱慕,结果皇帝最后让瑛贵人自尽,以保全皇家的名声。

在甄嬛传中,果郡王一直非常喜欢甄嬛,只不过两人名分的问题无法在一起而已,但是果郡王心中自始至终都有甄嬛。浣碧当了果郡王的妃子之后,对这件事一直心存芥蒂。而瑛贵人当时是王府中的侍女,因为受了果郡王的大恩,所以进入果郡王府中服侍果郡王,并且对果郡王非常的爱慕,所以浣碧估计也不怎么喜欢瑛贵人在身边呆着。

而浣碧将瑛贵人送到宫中去,既解决了一个潜在的情敌,同时让瑛贵人在宫中也可以时刻警醒甄嬛,告诉她要注重自己的身份,她和果郡王已经没有可能。这种事情对浣碧来说可谓是一举两得,而瑛贵人虽然喜欢果郡王,但是知道以自己的身份和果郡王也没有可能,所以进宫也是为了报答国君王对他的大恩。虽然进了宫,但是她心中还挂念着果郡王。

本来如果光这样也不会有什么大的事情,只不过三阿哥偶然之间看到了瑛贵人,被瑛贵人所吸引。而敬妃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想以这个来打击皇后那一派,所以就告诉了皇帝。可是在皇帝心目中,一个小小的贵人根本算不了什么,而三阿哥和皇后更重要。所以皇帝最后赐瑛贵人致敬,从而来保全皇室的名声,这是让敬妃没有料到的。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评!


冰哥聊史论古今


如果说阴谋,那也太看得起浣碧了,大家可以自己看看甄嬛知道是采蘋入宫时的表情,有一丝怜惜,也有那种对小辈的关照,完全看不出来如临大敌的感觉,试想一下,如果这真是浣碧的阴谋,甄嬛怎么可能没有察觉呢?而且如果把一个定时炸弹放到甄嬛身边,甄嬛出事株连九族,对浣碧有什么好处呢?



采蘋的确是在清凉台伺候,也知道果郡王躺在雪地里让自己身体降温,然后抱住甄嬛帮甄嬛退烧的事,电视剧里,采蘋是被果郡王救下然后留在清凉台伺候的,可以说她应该是知道果郡王对甄嬛有情的。


甄嬛和果郡王是相爱,浣碧是单恋,单恋的人自然没有安全感,就算嫁给了果郡王也没有什么感情,像这样的人一般都是要排除异己,就是把任何她感觉有危险的人都要送出去。当时在清凉台时,采蘋容貌出众,浣碧就曾经问过阿晋,采蘋是不是不单单是一个丫头,阿晋说采蘋和王爷就是主仆关系,这她才放心。

虽然浣碧嫁给了果郡王,但是她的确是知道果郡王对甄嬛不死心,甄嬛虽然已经是熹贵妃,但是浣碧似乎依旧有防范,因为她能看出来果郡王眼里还是只有甄嬛的,所以她要想方设法提醒这两个人,后妃和臣弟,是大逆不道,必须要阻断这种情思。而她或许可以凭借有几分像甄嬛可以得到果郡王青眼。



所以这样一来,采蘋可以提醒甄嬛,你和果郡王的事情始终是一颗雷,要是想大家都好,你就要断了这个念头,采蘋就是这样一个提醒的作用。


采蘋弹古筝都能让皇帝喜欢,可见琴技不俗,她现学现卖是来不及的,在清凉台当婢女应该也没条件钻研琴技,所以只能是早年间,能有这个条件学琴的一般都是有家世的,或许后来家族没落,果郡王又是行侠仗义之人,他肯定会收留这些人的,所以可以说果郡王对采蘋有救命之恩,采蘋虽然知道果郡王和甄嬛的事,但是她也知道如果这件事情一旦曝光肯定果郡王会受牵连的,所以对这件事她肯定闭口不谈。这或许也是甄嬛听到是她来,也比较安心的原因之一。


入行娱乐


《甄嬛传》中的瑛贵人可真的是躺着也中枪的典型形象了,按说瑛贵人的入宫应该是浣碧安排的一条长线,不料这条线却被三阿哥踩断了。浣碧安排采蘋进宫可谓是一箭三雕之举。

为了转移皇上对玉娆的视线,浣碧安排了侍女采蘋进宫侍奉皇上。采蘋是浣碧精挑细选出来的,是从王府到清凉台拔尖的美人,且还会弹琴,宫中待了多年的浣碧对皇上的喜好应该多少还是了解的,她应该有把握采蘋这样的女子进宫时会得到皇上的宠爱的。其实,浣碧的眼光还是极不错的,采蘋进宫之后很快得到皇上宠爱,先是封为瑛答应,接着又晋为贵人。

浣碧以让采蘋进宫是以维护果郡王的处境的名义,所以首先浣碧送瑛贵人进宫是为了果郡王。若采蘋能得到皇上宠爱,那么以采蘋对果郡王的忠心必会维护果郡王。

其次,既然采蘋美貌拔尖,且擅弹琴,这和通音律的果郡王便可能存在有共同话题,而且采蘋已经跟了果郡王五六年,且曾在清凉台伺候的侍女都是可信任之人,说明在果郡王心底还是觉得采蘋极为可信的,二人之间是否会有继续发展的可能,私以为浣碧是有此疑虑的。

浣碧本就不是果郡王的心上人,再加上府上还有一个孟静娴,浣碧大概也不会再允许出现一个人来分果郡王的心了。所以,此举也为自己除去了一个潜在的隐患。

再次,浣碧送采蘋进宫,很难说没有威胁甄嬛的意思在里面。果郡王躺雪地救甄嬛的事情当时在清凉台伺候的采蘋必然是一清二楚的,而这样的事情在甄嬛回宫之后已经是她不可触及的一个隐秘。

此时,浣碧却送了一个知道甄嬛和果郡王私情的人进宫,这不能不让人多想,浣碧是在提醒甄嬛,她是有把柄在自己手里的。从另一方面来说,假如瑛贵人这条线不断,也许以后会盛宠不断,那么她还有可能分去甄嬛今日所受的恩宠。不管怎么说,送采蘋进宫对甄嬛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而甄嬛在听到浣碧送进宫的人是采蘋之后也是愣住了。


花溪小妖


浣碧之于甄嬛不同于流朱,不知浣碧从何时知道自己的身世的,自此便心有不甘,典型的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她对甄嬛是很嫉妒的,当然这也不能全怪浣碧,应该怪那个看似忠厚老实实,其实道貌岸然的甄远道,敢做不敢当,即使不是浣碧,换作旁人,有这样的身世,恐怕也不能像流朱一样心怀感恩,忠心耿耿。甄嬛也是个有心胸的,浣碧的种种她都没有计较,还十分为她打算,这个长姐比父亲还要合格。但浣碧的不安之心始终不变,觊觎皇上不成,又因果郡王安慰她几句转而惦记起王爷。果郡王心中只有甄嬛,浣碧在家宴上设计使王爷珍藏小像掉落,继而成功嫁入果郡王府为侧福晋。采萍是王爷


别院侍女,因王爷对其有恩,对王爷忠心耿耿,王爷亦待她亲厚。当初甄嬛在王府养病时,浣碧就对采萍采蓝心生妒忌,旁敲侧击打听她二人身份。如今入府主事,焉能不拔除眼中钉,说的好听是为长姐解玉娆之忧,实则是怕她和王爷日久生情,本来已有一个钟情王爷多年的孟静娴与她平分秋色,她又岂能容许采萍这样容颜娇美柔情似水的女子存在。采萍虽
知道果郡王与甄嬛的关系,但她的忠诚浣碧是有信心的,要不然如若采萍揭发他们,果郡王必死无疑,那对浣碧做为甄嬛义妹也不能幸免。所以与其说送采萍入宫对甄嬛是一个阴谋,不如说是为她自己扫除隐患,她对暗恋王爷的叶澜依无计可施,对钟情王爷的孟静娴也无能为力,对付一个小小侍女还是游刃有余的。这就是浣碧的格局,永远难成大事。可惜了如花似玉的采萍,虽被封为瑛贵人,却被三阿哥连累,早早地香消玉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