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父亲是毛泽东老师,她是电影明星,两次婚姻,患精神病,晚年幸福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繁华遍地,风情万种。只要提到歌舞,必然绕不过“明月社”。


这个民间歌舞团体人才济济,曾以“中华歌舞团”的名义赴南洋巡演,后来又以“明月歌舞团”之名前往华北、东北等地演出,培养出“电影皇后”周璇、作曲家聂耳等家喻户晓的巨星,可谓明月高悬,星光灿烂。


在这灿烂的繁星里,有一颗明星光彩夺目。她与黎莉莉、薛玲仙、胡笳一同被誉为明月社“四大天王”,又和电影明星阮玲玉、陈燕燕、黎莉莉并称为“联华四大名旦”,一时风头无两。


她就是被誉为“野玫瑰”和“野猫”的王人美。


父亲是毛泽东老师,她是电影明星,两次婚姻,患精神病,晚年幸福


01


王人美1914年11月8日出生于湖南长沙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原名王庶熙,小敏细细,是家中七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


王庶熙从小聪明活泼,天赋极高。她的父亲王正权是长沙第一师范学校数学教师,毛泽东、周世钊(解放后曾任湖南省副省长)都是他的学生。父亲多才多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所不通,且有很深的造诣。小庶熙在父亲的熏陶下,不但多才多艺,数学学习也非常出色,1926年考入了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


可谁知7岁丧母,13岁时父亲又意外病逝,她不得不终止了学业。1927年,王庶熙跟随两个哥哥来到上海,进入上海美美女校(后改名为中华歌舞团)学习歌舞表演。


说实在话,在当时美女如云的上海滩,王人美算不得多美,但她机灵可爱,学得快,嗓子亮,还能识谱。时任校长的黎锦晖很欣赏这个聪明的小姑娘,教学时总要她先试唱,然后让她当“小先生”教其他人。


也许“庶熙”二字太过文雅,作为艺名不吸引人。在得知她姓名之后,黎锦晖为她改名为“人美”,将她列入王家“人”字辈,打破女性不入家族辈分的旧习俗。


1929年,中华歌舞团解散,王人美进入南洋招商附属英文专科学校学习英语一年 。第二年,她就参演了个电影《空谷猿声》,正式进军影坛。

父亲是毛泽东老师,她是电影明星,两次婚姻,患精神病,晚年幸福


02



王人美共有两任丈夫,前夫叫金焰。

金焰原名金德麟,1910年出生在朝鲜汉城,两岁时随受到日本迫害的父亲迁居东北。17岁是只身到上海谋生,找到一份在电影院看门的工作。后来,凭着努力,他从场记、客串小角色做起,直至成为了万众瞩目的明星,23岁就被观众推选为“电影皇帝”。


1931年,17岁的王人美出演了《野玫瑰》的女主角小凤。在当时流行的病态美人中,王人美健康活泼、清新自然的风格让观众们眼前一亮,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据悉,当年的《申报》这样介绍:“王人美,一朵满含朝露的野玫瑰。她的天真,她的活泼,她的艺术,不知倾倒大江南北的几许观众。”


《野玫瑰》让她一举成名,也让她和金焰这一对银幕情侣成为了恋人。两个年轻人两情相悦、志趣相投,他们一起工作,一块儿骑马打猎、打球游泳,羡煞旁人。


但是,这段爱情却遭到了王人美二哥王人路的坚决反对,甚至还在报纸上发表声明,不同意妹妹嫁给高丽人。但王人美对爱情的执着非同常人。她对金焰的爱是坚定的,于是也在同一家报上公开声明:“宁可嫁给失去国家的亡国者,也不嫁给出卖国家的卖国贼。”


1934年元旦,在联华公司的新年晚会上,相恋三年的金童玉女正式宣布结婚。


“裸婚”一词是2008年兴起的一个网络新词汇,在当时,尤其是两个年轻有成的明星,这样做很难让人相信,但王人美和金焰真的做了。他们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一个红绒牌挂在各自纽扣上,请导演孙瑜宣布,就算结了婚。


这样简朴的结婚仪式对一般女子而言都难以忍受,何况当红明星?但王人美没有在意,因为,在她眼里,爱情是伟大的,为了爱情,她愿意付出一切。


为了和金焰结婚,王人美付出了巨大代价——被联华影业解除合同,理由是女演员一旦结婚,影迷就会减少。王人美是热爱电影事业的,虽然被解聘,但当时正在拍摄《渔光曲》,出演“小猫”的她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坚持无报酬拍完了电影。


1934年6月,电影一上演就引起了轰动。王人美在波光万顷的海面上撒开鱼网捕鱼的画面成为了经典,许多观众甚至不顾多年未遇的高温排队等候,影片创造了连映84天的新记录。同时,她演唱的主题曲《渔光曲》也成为名曲,传唱于大街小巷。


王人美打破了女演员结婚票房下滑的观念,真正奠定了在电影界的地位,接着出演了《风云儿女》、《壮志凌云》等影片。


事业爱情双丰收,王人美成了最幸福的女人。可她并没有与任何一家公司签约,而是全身心投入到了家庭。因为《渔光曲》而被称为“野猫”的她笑称自己成了“家猫”。


不久她就怀了孕。可年仅20岁的王人美生性活泼爱动,哪里知道怎样做准妈妈?照样打球游泳的她不久就住进了医院,后来孩子出生仅几天就夭折了。


早早失去父母的王人美,在住院待产期间最希望的就是得到丈夫的关爱。可那时的金焰正忙于电影《大路》的拍摄,王人美虽然理解支持他,但仍然非常难过。也许,孩子的早产也为二人日后情感的破裂埋下了种子吧。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很想为抗战出力的金焰带着王人美前往香港,香港沦陷后二人又辗转到了桂林。


烽烟遍地,哀鸿遍野,经历流亡生活的王人美思想有了巨大变化。她怎能无所事事安心当一只家猫?于是独自参加了大鹏剧社,还报考了英文打字员。


但有着传统思想的金焰对此却不理解、更不赞成,他觉得妻子伤害了自己的自尊心。由于缺少了共同生活,缺少了相互了解,二人之间渐渐有了裂痕。后来金焰去了重庆的中国电影制片厂,王人美则留在桂做了美国的一个救济总署的打字员。


情到浓时情转薄。1944年,王人美和金焰的感情早已淡如水,二人平静地宣布离婚,结束了10年婚姻生活。分手三年后,金焰在香港与秦怡结婚,王人美则独自孤单生活了十年。

父亲是毛泽东老师,她是电影明星,两次婚姻,患精神病,晚年幸福

03



由来只见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爱情两个字,好辛苦。新中国成立后,王人美和秦怡、金焰都到了上海电影制片厂。看着昔日的爱人如今成双成对,自己却依然孤身一人,王人美倍觉凄凉。


1952年电影界文艺进行了整风运动。在戏剧、影视协会组织的学习上,王人美曾检讨过自己和周璇在旧社会唱了靡靡之音,演了不好的戏,因此好友之间便有了误会。后来周璇患了精神病,她也很热心地去照顾。但她没想到自己会被人诬蔑,受到极大刺激,患了精神分裂症,也被送进了疯人院。


后来身体康复,王人美被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1955年,41岁的王人美在好友吕恩的牵线下,认识了47岁的画家叶浅予。彼时,叶与第二任妻子离婚已五年。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但都奔着组织家庭、安静生活的目的,两人很快结了婚,到上海过了一段宁静而温馨的生活。


1957年,又一波运动开始。王人美再度受到刺激,病情复发。幸运的是,毛泽东年轻时候,和她的几个哥哥都是朋友,对这个小老乡、小师妹印象很深刻。后来,在文艺界著名人士座谈会上,毛泽东突然问起了她。于是,王人美被送入北京医学院的精神病医院治疗并康复。


1980年,王人美中风,瘫痪在床。1986年12月,因为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她再次中风,成为植物人,半年后在北京病逝,享年73岁。


王人美和叶浅予虽然是半路夫妻,平时两人也闹过矛盾,结而且也没有生孩子,但随着时间的调和,两人都付出了真心。1991年叶浅予回老家桐庐,曾指着山边的一块地对王人美的好友吕恩说,他死后要葬在这里,也要把人美和他葬在一起。


错的人迟早会走散,对的人终究会相逢。缘分真是个奇妙的东西!谁也没想到,兜兜转转中,曾经轰轰烈烈的“金王恋”早已劳燕分飞,静水流深的叶王婚姻却稳稳地走过了30年。真是繁华落尽终成空,平平淡淡才是真!

父亲是毛泽东老师,她是电影明星,两次婚姻,患精神病,晚年幸福



陈晋华,爱生活、聊八卦、讲故事的70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