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西遊記》之《真假美猴王》裡究竟死的是六耳獼猴還是孫悟空?

小方說歷史1990


關於六耳獼猴和齊天大聖究竟是誰身死道消一說,在真假美猴王后就一直是一個真假難辨的事情。

在取經的路上唐僧師徒遇到的妖魔鬼怪也不止六耳獼猴一個,六耳獼猴也沒幹啥傷天害理的事情,也沒有說要把唐僧烤了或者煮了,相比於獅駝嶺三妖算是乖寶寶了,可是六耳獼猴卻身死道消。

在這裡對被如來搞死的是齊天大聖還是六耳獼猴有兩點猜測:

齊天大聖被如來藉機除掉了:孫悟空是菩提祖師的傳人,菩提祖師佛道雙修,身份成謎,對於他在這場佛道之爭的暗流中處在哪個位置也只有如來那個層級的才知道。說不定菩提祖師也是在跟如來爭信眾,而孫悟空又作為菩提祖師的得意門生,攪的天翻地覆的主,如來明面上顧及菩提祖師面子和情份,沒有對齊天大聖下死手,抓住六耳獼猴這麼好的一個機會還不把孫悟空往死裡整。而六耳獼猴又對佛教那麼虔誠,甚至可能六耳獼猴就是受到如來授意才冒充孫悟空的。

真假美猴王完全就是如來的一場謀劃已久的謀略。

六耳獼猴是齊天大聖斬出來的心魔所化,是齊天大聖內心惡的體現。所以不管是唐三藏的緊箍咒還是觀音菩薩都無法分辨真假。

而如來這種成佛做祖的頂峰人物才能知道這樣的情況。


風雨生月


這個真的是《西遊記》陰謀論中最最低級的一個說法了,自打問世就一直被噴。“真假美猴王”在原著裡明擺著被打死的就是六耳獼猴,這還能鬧出爭議,匪夷所思。
都說六耳獼猴和孫悟空一模一樣,連照妖鏡都不能分辨。但是仔細研究原著中他倆的行為舉止,你就會發現六耳獼猴和孫悟空完全是天差地別的兩個人。
浙江版《西遊記》真假美猴王的差異特別明顯,不用什麼諦聽大家都能看出左邊那貨是假的!
先看看六耳猴是怎樣對待花果山小猴的:
那行者見沙僧打死一個猴精,把沙和尚逼得走了,他也不來追趕,回洞教小的們把打死的妖屍拖在一邊,剝了皮,取肉煎炒,將椰子酒、葡萄酒,同眾猴都吃了。
——摘自《西遊記》
六耳獼猴十分殘忍,連同類都吃,還讓其他猴子也跟著吃。就憑這一點,花果山的群猴就該知道這大王是個假的了。原著裡這個鏡頭實在是太政治不正確,所以浙江版《西遊記》改為六耳猴踹了小猴們一腳。
六耳猴吃小猴改成踹小猴
因為真正的孫悟空非常疼愛自己的猴腿子,大鬧天宮期間,他因為自己的猴子們不曾受傷而開心,吃蟠桃偷御酒也不忘打包帶回花果山請小猴們吃。
大聖道:“勝負乃兵家之常。古人云:‘殺人一萬,自損三千。’況捉了去的頭目乃是虎、豹、狼蟲、獾獐、狐駱之類,我同類者未傷一個,何須煩惱?
大聖道:“你們就是‘親不親,故鄉人。’我今早在瑤池中受用時,見那長廊之下,有許多瓶罐,都是那玉液瓊漿。你們都不曾嘗著。待我再去偷他幾瓶回來,你們各飲半杯,一個個也長生不老。”眾猴歡喜不勝。
——摘自《西遊記》
取經後孫悟空第一次回花果山探親看到小猴們境況悲慘,就傷心落淚,還把欺負小猴的強盜趕殺一空。
那大聖正當悲切,只聽得那芳草坡前、曼荊凹裡響一聲,跳出七八個小猴,一擁上前,圍住叩頭,高叫道:“大聖爺爺!今日來家了?”美猴王道:“你們因何不耍不頑,一個個都潛蹤隱跡?我來多時了,不見你們形影,何也?”群猴聽說,一個個垂淚告道:“自大聖擒拿上界,我們被獵人之苦,著實難捱!……卻才聽得大聖爺爺聲音,特來接見,伏望扶持。”那大聖聞得此言,愈加悽慘。
再看看原著中六耳獼猴對待唐僧是怎樣的行為做派:
那行者(六耳猴)變了臉,發怒生嗔,喝罵長老道:“你這個狠心的潑禿,十分賤我!”輪鐵棒,丟了磁杯,望長老脊背上砑了一下。
六耳猴對待唐僧十分兇狠,起先還學著孫悟空的舉止演戲,假若這次唐僧原諒了“悟空”,六耳猴也不用變出一個假團隊要去西天取經了。但是唐僧不肯原諒“悟空”,六耳猴一棍子就把唐僧掄倒了。
注:“砑了一下”是指“輕輕地接觸”,所以唐僧碰了金箍棒並未曾死。
浙江版這一段六耳猴的笑聲好魔性
如果在如來面前被打死的是孫悟空,後文書的猴子是六耳獼猴,那麼六耳獼猴對待唐僧的態度依然不會有什麼改變的。因為哪怕是唐僧死了,六耳猴也會變出一個新的唐僧去西天取經的。
浙江版六耳猴的表情模板
但是在獅駝國(“真假美猴王”的故事已經過去很久),孫悟空誤信謠言,以為唐僧真的死於妖精之口時,他是什麼反應?
他(孫悟空)落下雲頭,搖身一變,變作個小妖兒,演入門裡,大街小巷,緝訪消息。滿城裡俱道:“唐僧被大王夾生兒連夜吃了。”前前後後,都是這等說,行者著實心焦。
浙江版《西遊記》孫悟空假扮的小妖
行者近前叫聲“悟能。”那呆子認得聲音,道:“師兄,你來了?救我一救!”行者道:“我救你,你可知師父在那裡?”八戒道:“師父沒了,昨夜被妖精夾生兒吃了。”行者聞言,忽失聲淚似泉湧。八戒道:“哥哥莫哭,我也是聽得小妖亂講,未曾眼見。你休誤了,再去尋問尋問。”這行者卻才收淚,又往裡面找尋。
這段把孫悟空內心的恐懼拍得超級傳神
忽見沙僧綁在後簷柱上,即近前摸著他胸脯子叫道:“悟淨。”沙僧也識得聲音,道:“師兄,你變化進來了?救我!救我!”行者道:“救你容易,你可知師父在那裡?”沙僧滴淚道:“哥啊!師父被妖精等不得蒸,就夾生兒吃了!”
大聖聽得兩個言語相同,心如刀攪,淚似水流,急縱身望空跳起,且不救八戒沙僧,回至城東山上,按落雲頭,放聲大哭,叫道:“師父啊!恨我欺天困網羅,師來救我脫沉痾。潛心篤志同參佛,努力修身共煉魔。豈料今朝遭蜇害,不能保你上婆娑。西方勝境無緣到,氣散魂消怎奈何!”
你讓我如何相信為唐僧之死落淚的這位是六耳獼猴
行者悽悽慘慘的,自思自忖,以心問心道:“這都是我佛如來坐在那極樂之境,沒得事幹,弄了那三藏之經!若果有心勸善,理當送上東土,卻不是個萬古流傳?只是捨不得送去,卻教我等來取。怎知道苦歷千山,今朝到此喪命!罷!罷!罷!老孫且駕個筋斗雲,去見如來,備言前事。若肯把經與我送上東土,一則傳揚善果,二則了我等心願;若不肯與我,教他把松箍兒咒念念,退下這個箍子,交還與他,老孫還歸本洞,稱王道寡,耍子兒去罷。”
唐僧“死”後,孫悟空根本沒有分行李散夥的想法,而是繼承師父的遺願,在西天取得真經送上東土。相比之下,分行李急先鋒、散夥領頭人豬八戒真應該感到慚愧。
所以說僅僅從《西遊記》原著的描述,就能非常簡單地推斷出在如來面前被打死的就是六耳獼猴,西天取經的就是真正的孫悟空。什麼如來要六耳猴取代悟空啊云云,這種三觀不正的低級陰謀論原創者,真是其心可誅!
樣貌可以一模一樣,本事可以一模一樣,但是孫悟空的靈魂、感情和信念是不可能被六耳獼猴複製的。
六耳獼猴就是實打實的另一個妖怪,他和孫悟空本人並沒有什麼關係。所謂“二心說”是來自《西遊記》同人小說——明末董說的《西遊補》中的情節,經過網絡一渲染反而鬧的這麼多人相信。六耳獼猴是啥,原著早就寫的明明白白。
如來才道:“……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類之種。”
菩薩道:“敢問是那四猴?”如來道:“第一是靈明石猴……第四是六耳獼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此四猴者,不入十類之種,不達兩間之名。我觀‘假悟空’乃六耳獼猴也。此猴若立一處,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說話,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與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獼猴也。”

雲緋文學號:芳緋文學

小方說歷史1990


真假孫悟空以前,孫悟空火眼金睛可以看穿一切,以後呢?孫悟空在太上老君八卦爐中沒有被煉死,最後成就火眼金睛,差點被紅孩兒火燒死,是不是說,紅孩兒的火比太上老君的還厲害?



越搞笑越快樂


首先,看原著真假美猴王篇,最後作者已經給出答案,六耳獼猴被佛祖識破並用金缽現其原形,然後被悟空一棒打死。

現在有很多人繞開這個結果去討論這個問題,大概是這段劇情確實曲折離奇精彩紛呈。而西遊記又曾被定性為一部極具諷刺意味的小說。

那麼簡單說一下讓部分讀者起疑的地方:

一、六耳獼猴的出現很突然,似乎是憑空出現的,並且相貌、法力和兵器等都與悟空一模一樣。三界六道除了佛祖和諦聽似乎沒人知道他的根底。

而且關於六耳獼猴的設定是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他為什麼會去趟這渾水。這可是拿生命當賭注啊,難道只是為了那句富貴險中求?

二、諦聽的反應,按理來說作為地藏王的坐騎,沒有太多東西能讓他害怕,但他看破卻不說破,有人說他是害怕悟空再鬧地府,也有人說他是畏懼後面佈局的大佬;

三、悟空前後表現的反差,真假美猴王之後,悟空似乎變弱了,隨便來一隻妖怪都要搬救兵。

四、唐僧的反應,自那以後,他似乎再沒有念過緊箍咒。

基於此,解讀為,被打死的是悟空,也不是完全沒道理。

但是,這在我看來屬於過度解讀。就像考試,明明給你答案了,你非要找一大堆東西證明答案是錯的。


星塵夢羽


“真假美猴王”這一節可以說是《西遊記》中最受爭議的情節了,關於最後被打死的是真悟空還是六耳獼猴眾說紛紜,在此島主說一下個人看法,對錯與否請諸君斧正。

島主認為,根本就沒有六耳獼猴,假悟空是真悟空心魔所化,且不受悟空本人控制。

先說六耳獼猴為何不存在。六耳獼猴這一說法出自佛祖如來之口,據佛祖所說它是混世四猴之一,“善聆聽,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那麼問題來了,且不說這六耳獼猴從哪兒弄來金箍棒(定海神針)和緊箍咒(觀世音特製)這兩件絕版裝備,它既然能知前後為何又要跑到如來這裡送死?

更重要的證據存在於如來的“混世四猴”一說。按如來的說法,除了悟空和六耳之外還有兩種神猴,一曰赤尻馬猴,二叫通臂猿猴。而這兩種神猴在前文中居然出現過!《西遊記》第三回開頭,悟空苦於沒有趁手兵刃時有四個老猴上前獻策,兩隻赤尻馬猴兩隻通臂猿猴。如來口中的混世神猴不但沒有如來所說的神通還是悟空的手下!由此可見“混世四猴”一說是存在巨大漏洞的。

再說為何假悟空是悟空心魔所化。西遊記第五十八回的標題《二心攪亂大乾坤 一體難修真寂滅》,一體二心之意已經說的很明確。二猴鬥到西天之時如來也正在講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禪理,看到二猴將至更是直言:“汝等就是一心,且看二心競鬥而來也”,由此可見如來看出了真假悟空其實是悟空自己二心相鬥善惡相爭,只不過為了取經大業才替悟空撒了謊,既安撫了悟空“功成歸極樂,汝亦坐蓮臺”,也給了經歷此事的唐僧和三界諸神一個交代。



那麼既然知道了所謂六耳獼猴是悟空心魔所化,那我們是否可以就此認定“真假美猴王”是悟空自編自導的一出苦肉計呢?島主個人認為不是,證據就來自於第五十七回中沙僧來花果山一節。

這一節中“假悟空”變出了師徒四人揚言自己取經,沙僧將扮演假沙僧的猴子一杖打死隨後逃出花果山。那麼被打死的猴子是如何處理的呢?原文寫到:“大聖回洞教小的們把打死的妖屍拖到一邊,剝了皮,取肉煎炒”。悟空居然把自己的猴子猴孫吃了!要知道悟空雖然出身妖怪也吃過人肉,但對自己的猴子猴孫都是非常好的,而且當時沙僧已走沒必要逢場作戲,這種毫無必要且毫無底線的惡行足以說明假悟空(心魔)十分兇惡,且根本不受真悟空控制。

綜上所述,所謂六耳獼猴是悟空心魔所化且不受悟空主觀控制,島主認為只有這個結論才能解釋“真假美猴王”中的各種bug,從而使情節更加合理,更加順暢。


饕餮島主


看過不少腹黑答案,說的是被打死的是真悟空。

也有電視劇解釋,其實孫悟空打死的是自個的心魔,業障罷了。

腹黑的說法,哥們就不解釋了,反正就是陰謀論唄。

至於心魔、業障說法,也脫離了原著,自個編造的理由。

總之就是六耳獼猴與孫悟空是屬於不同猴子,前者膽大妄為,試圖以假亂真,奈何鬧上了西天被辨了個清晰無疑,害了自家小命。

吳承恩如此寫並無什麼其餘心思,不過是一段劇情罷了,甚至只想說明一個簡單的道理,假的永遠當不了真。

奈何現代人的心思複雜了,愣是將簡單的劇情給牽扯複雜了,頗有不作不死的意味,鬧得大夥全給繞迷糊了。

想必吳承恩即便活到今天也會大傷腦筋,暗歎:後生可畏啊!


鴻哥iouyh福小鋪


要明確被消滅的是哪一種信仰,必須瞭解中國人的宗教信仰是怎麼來的。

中國人是世界上最大的無神論者集中營。

為了實現讓這些人因為敬畏而凝聚起來,就需要藉助神而形成的宗教信仰來進行有效的統治,但無神論者地方沒有神怎麼辦?

中國人的方案是“裝”神。

只要世俗的人穿上代表天地的“禮”服,享用尊崇天地的“禮”樂,遵守代表天地的“禮”制,就變成了宗教的“神”!

宗教的“神”脫下“禮”服,就又成為了世俗的人。

在中國,這就是其獨特的“禮教信仰”。

後來,進一步發展,周公成功的將儒的信念進行有效融入,這就形成了“儒教信仰”。

孫悟空這個美猴王🐵,寓意的是儒家的董仲舒,其師父菩提祖師寓意的是儒家的孔子,因為提倡“天人合一”,所以孫悟空自稱“齊天大聖”,孔子有72賢徒,所以孫悟空會72變,在儒教中,董仲舒造了道家的反,孫悟空就大鬧天宮了事。

為什麼真假美猴王要鬥爭?

就是誰有資格去取西經的問題。

假美猴王是派人裝扮後以“禮教信仰”去取西經。

真美猴王是貨真價實的以“儒教信仰”去取西經。

所以,假美猴王🐵,就是禮教信仰的孫悟空,真美猴王,就是儒教信仰的孫悟空。

鬥爭結果,是孫悟空的儒教信仰笑到了最後。


河東來


我認為六耳彌猴很有可能是如來的托兒,大家都知道,如來是西方的統治者,而孫悟空是叛逆者,一個統治者真能容忍一個叛逆者,而且孫悟空一向是不敬重的。所以如來要除掉他,確不能光明正大的除掉他,所以只能借六耳彌猴把孫悟空除掉的無聲無息。為什麼說六耳獼猴是託呢,首先,兩猴去地府,“諦聽”聽完說他聽出真假,卻不敢說。他為什麼不敢說,難道是怕兩猴在地府撒潑?當然不是,當時地府有地藏王菩薩啊,他可是觀音、文殊、普賢、地藏王四大菩薩之首啊,還怕猴子撒潑不成?“諦聽”之所以不敢說,是因為六耳彌猴有很大的後臺,而這個後臺,就是如來。其次,大家都知道孫悟空的師父是“菩提祖師”,菩提祖師何許人?《封神榜》中有線索,菩提是“混鯤祖師”的徒弟,而“混鯤祖師”最得意的兩大弟子,便是如來(又名“接引道人”)和“菩提祖師”(又名“準提道人”)。一個大膽的想法,既然兩位聖人是同門師兄弟,且《封神榜》中略提過,說二弟子準提道人(也就是說菩提祖師),其間不知與接引道人(如來)間發生了什麼變故,卻神秘消失,從此再不聞蹤跡。這是一個很有力度的線索,證明二人之間有矛盾。然後再回到孫悟空,而孫悟空又恰巧是菩提祖師的徒弟,如來見到昔日仇人的徒弟,又有翻天覆地之本領,不想方設法除之更待何時?


7號網


如果說被打死是真孫悟空,那麼去取經的是假孫悟空的,因為真的孫悟空時常不聽話,如來佛祖肯定要想盡辦法除除掉一個不聽話的人,所以這時候就安排了一個,假孫悟空來代替真孫悟空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把真的孫悟空打死啦,取而代之的卻是一個非常聽話的假悟空


小林林夢裡有


標準的結論打死的是孫悟空的心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