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德系三巨頭德國產能下滑9% 汽車產業整體“向東”發展

德系三巨頭德國產能下滑9% 汽車產業整體“向東”發展

  德系車企一方面在德國關閉工廠,產能持續下降,同時在中國不斷增加投資,建立工廠、擴大產能。在一增一減的發展形勢中,更加凸顯出汽車行業整體“向東”的趨勢。

  1月7日,一份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數據顯示,2019年中,包括大眾、寶馬和戴姆勒在內的德國汽車製造商在德國整體產能為466萬輛汽車,相比去年下降了近47萬輛。

  相關統計顯示,2019年全球汽車生產總量為7880萬輛,同比下降了5%。在整體環境的影響下,中國、德國等多個汽車市場整體產能出現下降。但對於德國而言,三大汽車巨頭本地產能下降已達到二十餘年來的最低水平。

  從全球市場中看,德系車企一方面在德國關閉工廠,產能持續下降,另一方面,這些跨國汽車製造商近幾年在中國不斷增加投資,建立工廠、擴大產能。在車市寒冬背景下,德國車企的發展模式已經成為汽車行業的常見現象。

  在德系車企一增一減的發展形勢中,更加凸顯出汽車行業整體“向東”發展的趨勢。2019年,汽車產業向東發展。這時,汽車行業應該瞭解德系車企現象背後的發展規律,同時思考如何把握新的市場發展模式,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1

  德系三巨頭2019年德國產能下滑9%

  據最新調查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德國汽車生產數量僅為466萬輛,同比下降9%,是近二十年以來德國汽車年生產量的最低值。按照該產能計算,德國汽車在全球市場份額中僅為5.9%,這一數值在1997年時曾達到11.8%。

  德國汽車產能下降僅僅是德系車企面臨的問題之一,與此同時,德國2019年汽車出口量僅為350萬輛左右,相比去年大跌13%。在此趨勢下,2020年德國汽車年產量或將繼續下降,跌至450萬輛。

德系三巨頭德國產能下滑9% 汽車產業整體“向東”發展

  除了德國汽車產能不斷下降,中國乃至全球汽車產量在2019年都以下滑收尾。相關研究人員認為,全球汽車製造業疲軟是導致成德國汽車產量減少的主要原因,而汽車產量的下降也使德國在全球失去原有的領先位置,這對於德國而言是非常致命的。

  據瞭解,從2015年以來,在“尾氣門”事件的影響下,德國汽車工業發展面臨眾多挑戰。尤其在近兩年中,戴姆勒、大眾等汽車企業紛紛採取裁員、關閉工廠等計劃,削減成本,從而投資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等新興產業發展。

  相關資料顯示,在2019年中,戴姆勒(Daimler AG)已宣佈推遲一項擴大匈牙利工廠產能的計劃,而零部件巨頭大陸集團也開始談判裁員,汽車供應商艾森曼申請破產。在一定程度上,德國企業的系列舉動都將影響汽車產業乃至整個製造業的發展。

  2

  德系車企將生產重點移至中國

  對於德國車企而言,雖然其在當地產能不斷下降,但在銷量方面依然實現穩定增長,僅在2019年中,德國汽車市場增長了5%,新車註冊量達360萬輛,創近十年新高。產能減少,銷量增加,這代表著德國車企的發展還在保持向上態勢。

德系三巨頭德國產能下滑9% 汽車產業整體“向東”發展

  據數據統計顯示,目前中國汽車產量佔全球汽車產量的30%,這意味著每4輛在售汽車產品中,至少有一輛是在中國生產。在此基礎上,中國在全球汽車市場中的地位不斷增加。

  眾所周知,雖然德系車企在德國紛紛關閉工廠,降低產能,但另一方面也在中國增加工廠建設,落實本土化發展。在銷量上,截至11月份,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銷量超過280萬輛,奔馳、寶馬、奧迪三大豪華品牌累計銷量超過200萬輛。

  從傳統佈局上看,德系車企在中國進行了大量的工廠建設,以滿足中國汽車市場的需求,目前僅一汽-大眾2019年產量突破200萬輛,在中國建立五大生產基地;寶馬在中國擁有鐵西工廠和大東工廠兩大整車廠……

  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不斷髮展,德國車企除了投資擴建原有工廠外,還不斷與中國汽車企業合作,建立新的合作項目,將發展重點逐步移向中國。資料顯示,在2019年中,寶馬和長城擬在中國新建電動汽車工廠,預計2022年完工,年產能達到16萬輛;另外,根據吉利與戴姆勒簽訂的合作協議,全新一代純電動smart將在中國的全新工廠進行生產。

  跨國車企在中國建立新工廠,表面上是順應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但從深層次上來看,跨國車企的一系列舉動表明了其對中國市場的決心,未來的汽車發展也不再是以“故鄉”為中心,更多是“市場在哪,產業在哪”。

  3

  跨國車企為何傾向中國市場?

  在2019年中,隨著中外合資的股比開放和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迅速發展,大眾、寶馬等主流車企尋找到新的發展思路。在它們看來,未來的汽車產業將發生很大的變化,傳統的汽車規模論將不再適用於車企。

  對於未來的發展變革,汽車企業將更加傾向於新能源汽車技術、智能網聯、自動駕駛等方面,而中國市場將是車企變革路上的關鍵。

德系三巨頭德國產能下滑9% 汽車產業整體“向東”發展

  根據相關預測,2020年亞洲新興經濟體增速有望達到6%,較2019年有所提升。尤其對於中國市場,經濟增長將帶動汽車消費。同時,從中國汽車產業內部來看,中國企業研發投入加大,創新能力增強,在這樣的發展環境中,汽車智能網聯技術得到迅速更新換代。

  另外,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最大的汽車消費群體是90後,未來這一主體將佔市場份額的30%以上。年輕消費群體的需求是車企新的發展方向,而他們對汽車品質、設計、配置等擁有不同需求,也將為汽車企業的發展帶來更多機會。這也將是跨國車企在中國發展的優勢。

  從德國到中國的本土化發展,與其說德系車企向東選擇中國市場,不如說中國的優勢引導了汽車企業的發展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