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現在的渦輪發動機在高速行駛後,還用停車怠速等發動機渦輪降溫嗎?為什麼?

吉吉0958


這個問題可能是困惑好多司機的問題吧,或者是好多司機朋友都不知道渦輪增壓發動機跑完高速後需不需要怠速停車幾分鐘,能提出這個問題的人,還是比較瞭解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工作原理的。



渦輪增壓發動機,顧名思義就是利用汽車的尾氣動力來帶動渦輪工作,從而增大車輛的進氣量,是車輛的動力提升。那麼渦輪增壓發動機在跑完高速,尤其是晚上,我們會看到渦輪增壓器都發紅了,這說明渦輪增壓器的溫度非常高,大概在500度到600之間,這麼高的溫度,車輛跑完高速以後立馬熄火,對渦輪增壓器有損傷嗎?答案肯定是有損傷的,高溫熄火後機油對渦輪增壓潤滑不到,長此以往肯定對渦輪增壓器有損傷的。帶渦輪增壓的發動機,每個車上都會有使用說明的,長時間高速行駛後,建議車輛怠速3分鐘到5分鐘以後在熄火,讓渦輪增壓器機油充分潤滑和散熱,這樣對渦輪增壓器有好處,可以驗車渦輪增壓器的使用壽命的。但是對普通人來說,一年也跑不了幾次高速,偶爾一兩次不怠速著車也影響不大的,但是對於經常跑高速的人來說,還是建議怠速幾分鐘後在熄火,如果車輛質保期過後,渦輪增壓器有問題維修費用還是比較貴的,希望回答幫助到大家。


暢談汽車的螞蟻


☆自己曾經開過幾年1.8t的帕薩特,每次停車熄火前都要怠速運轉一會,給渦輪增壓器散熱,我們平時對3分鐘2分鐘的時間可能不會在意,可一旦停車後要坐在車裡等2分鐘,那這個時間可就顯得漫長了,特別是自己有急事時,和同車人結伴而行時,所以儘管那個時候要求要在熄火前給渦輪增壓器散熱,但是很少有人能夠堅持熄火前怠速運行發動機幾分鐘。

為什麼過去的渦輪增壓器需要怠速降溫呢?

渦輪增壓器中的渦輪每分鐘旋轉的速度要達到20萬轉左右,這樣高速的運轉勢必產生大量的熱量。過去的渦輪增壓器散熱完全依靠渦輪增壓器中的機油,當發動機運行時,渦輪增壓器中的機油會隨著流動把熱量帶走,實現為渦輪增壓器散熱的目的,一但發動機停止工作,機油泵也會停止工作,這時渦輪增壓器中的熱量就集中在渦輪增壓器內部不能得到散發,時間長了自然會縮短渦輪增壓器的使用壽命,所以那個時候的渦輪增壓發動機要在停車熄火前運行幾分鐘。


為什麼現在的渦輪增壓發動機不需要熄火前怠速運轉?

現在的渦輪增壓發動機都有自己單獨的散熱系統,並且這個散熱系統在發動機熄火後仍能正常工作,給渦輪增壓器散熱。換句話說,現在的渦輪增壓器散熱從過去的主動介入發展成現在的被動介入,減少了人為操作的繁瑣。並且在散熱效果上也要高於過去的方式,當渦輪增壓器的溫度降低到一定值時,散熱系統才會停止工作,這樣可以實現更好的保護作用。


朱博士白話發動機


現在的渦輪增壓車,在高溫、高負荷運轉後,無需停車怠速一段、直接熄火是完全可以的;實際上過去的渦輪增壓車,高負荷使用後也是可以立刻熄火的,中間體結焦沒有想象的那麼恐怖,過去的渦輪增壓技術不成熟、容易壞,但很少有因為中間體結焦導致損壞的,因為中間體結焦、到因結焦產生問題,是需要很長時間不斷積累的!


中間體結焦,一直是影響增壓車主心情的一個問題;所謂的中間體結焦,指的就是當車輛高溫、高負荷運轉後、突然熄火,渦殼上的千度高溫,會迅速向中間體傳遞,因為此時發動機已經熄火、所以中間體內的機油停止循環、開始迴流(中間體內油液就是發動機所採用的機油),停止循環的機油、無法迅速帶走渦殼傳遞來的熱量,所以高溫就把機油烤焦了、這就是中間體結焦!中間體結焦與積碳類似,不看有沒有、而看有多少(堆積量),任何渦輪增壓器中間體都會有結焦的痕跡,但結焦不等於增壓器就壞了,結焦也是不斷一層、一層的積累,直到堆積的結焦物質堵塞油路,這個時候就出問題了。。。所以中間體結焦,不代表增壓器就壞了、只有一層層的焦體不斷疊加,才有可能導致增壓器的損壞;主機廠對於結焦問題、也是非常重視的,在一款增壓機量產前、必須要進行結焦測試;簡單點說就是模擬最惡劣工況,全負荷運轉發動機、突然熄火、使用負荷標準的最低級別機油(沒有什麼風扇、延時水泵之類的保護性措施),反覆運行千次以上,之後會拆下中間體檢測結焦情況,經過幾千次摧殘後、幾乎不存在堵塞油路的問題,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量產!

當今的渦輪增壓發動機,都有保護措施

拿早起那類無保護措施的機器來講,一般市內駕駛,本身處於一個負荷較低的狀態、所以達不到全負荷時的高溫,況且市區行駛、在停車時低速找車位、入位,所花費的時間、足夠渦殼把熱量散發掉了;別小看這個細節,在擁堵的城市內、找個車位、停好車,經常花費五六分鐘,低速蠕行五六分鐘、和您原地怠速五六分鐘有什麼差異?所以無論有沒有延時水泵亦或者電子風扇,市內開車、停好後直接熄火即可,沒那麼多講究!



而現在的增壓發動機,大都配備了延時冷卻系統,確保發動機在熄火後、冷卻機構還能繼續運轉,把渦殼上的熱量給帶走;所以現在的車子更沒有高負荷運轉後、先怠速、在熄火的說法了;所以隨便您怎麼使用、它都不會壞,換句話說沒等增壓器壞呢、您先換車了;所以有的時候用車隨意點、放鬆點,把車子給供起來太累了;結焦就和積碳一樣,任何發動機內都有積碳,同理任何增壓器中間體中都會存在結焦,只是多少的問題,所以順其自然、不必太理會!

渦輪增壓發動機、儘量別原地怠速

一般而言、渦輪增壓器都是採用壓力密封,壓差如果太大、就封不住了;渦輪增壓發動機在冷啟時,中間體內的機油壓力太大,通常可以達到3、4個大氣壓(正壓),而歧管內的壓力是負壓(原地怠速),這時候一面是正壓、一面是負壓,壓差還那麼大,所以中間體內的機油就很容易被高壓擠到歧管那一邊,之後被吸入發動機、也就被燒掉了;所以渦輪增壓器漏油,也是燒機油的一個小分類,只是相對比較少;正常行駛時、帶著油門,歧管內是有正壓的,所以壓差不大、也就不容易漏油;所以增壓車能不原地怠速、就別原地怠速,時間久了沒好處!況且有些節氣門佈置在歧管下方,機油被推到歧管內、很容易倒流向節氣門,導致節氣門積碳(類積碳物質)!


總而言之,現在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在高負荷運轉後熄火前,無需原地怠速,您正常停車熄火即可;現在的渦輪增壓技術已很成熟、像過去很多禁忌已經不存在了,減少怠速、用一些高品質機油就可以了;注意機油的灰分度別太高(車輛手冊一般會有要求),灰分太高(金屬鹽類添加劑多),機油被烤焦後、會殘留很多硬質金屬鹽顆粒,這些硬貨會有磨損渦輪軸層的隱患,因為渦輪軸承的精度太高、經不起細微的磨損!


非專業車評


在我見過的隨車說明書裡,您說的這種情況,並沒有要求怠速降溫,也就是說,停車熄火就是了。

十多年前,寶來剛國產不久,有車主抱怨渦輪增壓器愛壞,解決方案之一就是長時間高速行駛後別立即熄火。大概是在2008年前後,有一次接觸廠家技術人員,他們說用不著這麼做了,因為經過改善的系統裡,有自保程序。

但是,按照我個人理解,不管是渦輪增壓發動機,還是自然吸氣發動機,如果經過長時間高速行駛,最好別一下子關閉發動機,怠速轉幾分鐘,讓機器的溫度有所降低,也許能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事實上,每次跑長途,進入服務區後,我都是這麼做的。


星爺說車


一直有人相信渦輪增壓車停車後如果立即熄火會導致渦輪散熱不及從而降低增壓器壽命。畢竟增壓器工作時要承受高溫尾氣的炙烤,如果熄火了冷卻液和機油不循環,增壓器的熱量無法散出去會導致增壓器裡的機油碳化堵塞潤滑通道。也有人認為這是多此一舉,理由就是“你能想到的設計師早就想到了”。其實兩種說法都過於偏激了。

要不要怠速等待降溫主要看增壓器實際溫度

上圖是大眾的渦輪增壓發動機用戶手冊,上面很明確地提示“車輛較長時間在較高的發動機負荷下行駛的話停車時需要怠速運轉”。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渦輪增壓器並不是時刻都在工作的,發動機大負荷工作和小負荷工作時增壓器的溫度是不同的。

發動機大負荷工作時動力需求高,此時增壓器旁通閥關閉或者開度很小,可以提供更高的增壓壓力,發動機進氣量大,噴油量大,可以輸出更多的動力。但同時廢氣量也更大,增壓器溫度就更高。比如我們開車爬山,一路上發動機都在較高轉速運行,持續輸出較大的動力,這時候增壓器持續工作,溫度就會很高,這時候停車確實需要適當怠速降溫。

而動力需求不大的時候增壓器基本上不怎麼工作,渦輪廢氣旁通閥打開,廢氣都從旁通閥直接排入排氣系統,增壓器實際溫度並不高。最常見的就是在平路上高速勻速行駛,這時候發動機只需要克服風阻和滾動阻力,實際功率需求很低,再加上高速行駛中車頭氣流也可以帶走很多熱量,因此停車後直接熄火也沒問題。

新技術的影響

比如最近幾年比較流行的缸蓋集成式排氣歧管,高溫廢氣首先被冷卻液帶走大部分熱量,這樣以來增壓器的熱負荷就降低了。


還有一些廠家發動機設計有電子水泵可以在發動機熄火後持續保持冷卻液循環散熱,這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渦輪熱負荷。

所以說只要不是太大負荷工作,停車後立刻熄火似乎也沒那麼恐怖。當然了保險起見還是建議大家參照用戶手冊,畢竟這是最權威的。至於怎樣才不算大負荷輸出呢?我的觀點是:絕大部分溫柔駕駛和偶爾激烈駕駛的都不算大負荷輸出,具體判斷方法可以教給大家一個小竅門:如果你的車帶自動啟停,那麼在你停車時啟停系統啟動的話那你之前的駕駛就不算大負荷輸出,因為ECU都敢直接熄火咱就更不用擔心了。


愛車大家說


早期的渦輪增壓發動機由於控制程序不完善,並沒有延時散熱程序,在長途高速行駛後,渦輪增壓器有可能處於高溫狀態,此時的確需要怠速運轉幾分鐘,如果在渦輪高溫時熄火,會因為渦輪增壓器的機油不循環,熱量無法散發而導致渦輪增壓器燒蝕。

現在的渦輪增壓發動機都設計有完善的延時自動散熱程序,這個散熱程序與汽車水箱大循環是相對獨立的,當渦輪增壓器處於高溫時,利用電瓶電量延時散熱,理論上沒必要怠速運轉。

汽車高速行駛,並不等於汽車激烈駕駛,由於速度快,散熱口進風量大,發動機溫度、渦輪增壓器實際上並不高,汽車發動機的散熱系統可以高效的對這些部件進行散熱,當汽車熄火時,剩餘的熱量經過電控延時程序完全可以散去,實際上並不需要可以的怠速散熱。

但是有時候汽車在激烈駕駛或擁堵環境時,渦輪增壓器的溫度可以達到900多℃,此時,如果汽車電瓶處於老化虧電狀態時,系統單獨的延時散熱程序就有可能不能維持長時間的電機運轉,有可能出現熱量不能及時散發,此時就有可能導致渦輪增壓器的損壞。



眾口說車


現在的德系8年前就不需要停車怠速了,和自然吸氣發動機使用上沒有區別,12年第一次購買的邁騰2T就沒有要求停車怠速。

但是日系車,比如豐田就需要怠速等待,這個問題要看使用說明書的告誡。


joshen1


用車一年,從來都是直接熄火走人。現在二萬多公里,一點毛病沒有,有槓精會說你遲早會把渦輪弄壞,那就讓槓精們操心去吧。我的瑞虎5X渦輪有單獨的散熱系統,用的很放心。


叫我滿爺


原來是的,現在技術改進了,不用了!!!!


阿修羅760502



現在大多數新款渦輪增壓發動機都是不需要怠速散熱的,比如大眾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全系使用了單獨的散熱系統和電子水泵,當停車之後電子水泵還會繼續工作2-3分鐘為渦輪增壓器散熱。而福特的渦輪增壓發動機使用了虹吸管技術,可以利用渦輪自身的熱量為渦輪增壓器散熱,只有只有一些老款的渦輪增壓發動機才需要怠速進行散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