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漢字的順序是亂的,人們還是沒感覺到?

勞資不虛你


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我們可以比較一個有趣的思想實驗:

一個人故意給出錯誤語序的漢語句子,就像提問者做的那樣,我們如果不仔細讀,就很難發現其中的錯誤。這個情況英語裡有沒有呢?我記得先前國外有個關於單詞字母次序的小活動,大部分人都中招了,在一句話中,很多人都難以發覺單詞的拼寫在字母次序上有錯誤。而在快速閱讀的過程中,即便英語語法上有問題,讀者也很難發現錯誤,這就是為何學術性文章都提倡“慢讀”而不是“快讀”的原因。

這些困惑,我記得語言學家們有所涉及,如果有興趣,可以找找相關方面的資料。


肥嘟嘟的小不理


這種現象其實和漢字無關,而是和中文有關。

語言學上,全世界的語言大概分為孤立語,屈折語,黏著語等幾大類,而中文則屬於孤立語。

你說的漢字的順序不影響閱讀和相信,就是孤立語的特徵。

孤立語的特點是:

語素和單詞一致

語素沒有變化

什麼意思呢,也就是中文的最小單位是字(語素),一個字可以孤立的表達意思。也就是說,孤立語的語素就是單詞,可以獨立表達意思。

比如我們看英文單詞 unbreakable ,這個單詞是由三個語素un break able 組成的, 除了break外,un. able都不是單詞,不能獨立表達意思。

所以孤立語一個單詞就是一個意思,大腦可以直接獲取信息。

而其他語言,必須依賴於語素相互組合的關係才能表達意思,這樣閱讀時就必須考慮詞語的前後順序。

比如我們看你給的例子,"研表究明"。 當大腦看到這四個字的時候,立刻認出這四個字的意思,然後進行分析,因為這四個字只能組成研究表明的意思,所以我們立刻明白了是"研究表明的意思"。

也就是說,孤立語的使用者閱讀和順序是字-詞-句子。如果順序顛倒,只要字的組合,詞的組合不出現歧義,我們立刻就能明白是啥意思。

所以,真是因為孤立語語素可以獨立表達意思的原因,漢字順序顛倒就不影響閱讀了。

而其他兩種主要語言,屈折語和黏著語,都必須和其他語素組合表達意思,所以,順序一定會影響閱讀。

比如最典型的屈折語,英語。一個單詞除了要通過詞形的變化來表達意思,比如過去式,現在式,還要和其他語素組合在一起表達意思。

所以英語中存在著大量助動詞,to on in 等等,當你閱讀時,除了閱讀單詞,還要把單詞和這些助詞組合在一起來表達意思,順序就非常重要了。

比如 work in the ... in the work 就完全不是一個意思。 因為位置的變化,單詞的意思也會發生變化。第一個work是動詞,第二個是名詞。

所以這個是和漢字無關的,是中文的特點。我們來看另外一種大量採用漢字的語言,那就是日語。

日語就不是孤立語,而是黏著語,單詞和意思收到助詞的影響非常大,所以日語一旦打亂順序,就很難看的懂了。

比如這句日語: 私は君を愛します

是 我(私) 愛(愛する) 你(君) 的意思

但是你看到中間還有很多其他助詞,這些助詞如果顛倒位置,就很難看懂了,甚至有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的意思。

因為語言性質和不同,導致說話閱讀和習慣也非常不一樣。這也就是為什麼其他屈折語的國家,認為同為屈折語的英語超級好學,而中文特別慢學。

而我們中國人,作為孤立語的使用者,一點也不覺得中文難學,反而認為英語太難學了。


shawn25


說漢語順序亂是因為你是用的西方人頭腦考慮事情,從文字組成來講,漢字屬於象形文字,每個字都是由特定實物,圖像演變過來,比如我字,是由一個人拿著戈這個武器演變過來,這要求你能看圖想象實體。這導致你看書閱讀只用會意就行,順序什麼都靠邊站,就是你寫的全是缺胳膊少腿,一個字連續出現不同寫法,好幾個相似的字連續出現,一個成語顛倒了用,都不影響閱讀。

因為經過了漢字簡化,去除了大量偏旁部首,留下就是這個字的意思,字的樣子都改了,但是卻不影響大家看古文。

古文是使用繁體字,每個字都有特定含義,但是少筆畫和用別的字代替的情況卻很正常,有時候比如王羲之的字,畫的鬼畫符一樣仍然是大師作品,為了美觀為了簡便書寫,為了避諱,一個字少偏旁很正常,甚至為了普及教育減去大量偏旁,但是你看了還是會知道是同一個字。連每個字的樣子改了你都可以看懂,順序什麼毛毛雨了。

而這就跟拉丁語完全不同,跟西方字母不同,他們少一個字母還行,全篇少字母就看不懂了,比如英語分古代和現代兩種,兩種不是專家完全看不懂,完全是兩種語言了,這是因為他們先發明的一些字母,然後需要把這些個字母排列起來,每個字母放不同位置這才能代表一個意思,而這樣形成的詞語含義比較少,有的就會說這樣準確,一個詞代表一個意思,就算因為某些詞使用的多,可以有幾個意思,但是每個意思使用都必須帶不同冠詞,比如on the tree,這裡連在一起就是在樹上,不會有騎樹上的意思,也不能像中文說在樹上,在上樹,樹在上這些說法和用法,而onthe兩個詞屬於動詞,我們的上表達的就太多了,還有方向姓名什麼都可以用,英語的多詞義,都是特定用法,像秋天的秋這個字,從季節可以到名字,甚至因為古代有習俗是秋後問斬而代表殺戮,寫一句話一首詩,拉丁語系只能按一個順序排列一次,只能從一個方向閱讀,要想代表意思多就需要加入的單詞多,頂多會出迴文詩,還要你按特定順序讀下去,我們的中文可以寫詩想加其他意思,除了用成語典故這種英語累積才使用的方法外,還藏頭詩這類方式增加隱含意思。

要想看懂中文需要足夠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古代中國人需要在竹簡之類比較小的位置書寫記錄,就像孔子做春秋,一場持續幾年的戰爭,一次很大的地震洪水這樣的災難,用英語書寫可能要用許多天來破竹子才有足量材料書寫,用讓幾個國王都破產的絲綢記錄,用不知道多少年的時間在石頭上刻劃,我們卻只需要用一兩百字就記錄清楚了,也可以用一段話記錄下來,要是太遠的地方,不太重要的故事,用一句話也可以,我們有時候說孔子做春秋一字寓褒貶。

看懂英語法語之類拉丁語系西方文獻,主要是背誦詞彙,要是古英語就是相當於重新學習了,方言又多,還會出現其他國家民族的詞彙,現在英國地名都會保留一部分凱爾特詞語,跟我們繁體簡體差別太大,不按順序看,你就當是看幼兒園學英語的畫報了。

總而言之,文化差異導致這個說法,中文理解是依靠自己悟,西方人看不懂很正常,就好像我們覺得英語的縮寫很奇怪,沒有人介紹的情況下,幾個單獨的字母代表一個公司過文件,就好像WTO ,可以是世界貿易組織,也可以是世界旅遊組織,甚至是一個什麼姐妹會,我們中國人也很困惑,一個搞貿易的組織和旅遊有聯繫可以理解,和一個姐妹會有什麼關係?我也寫個NND ,有人知道是新的非法藥品這個意思嗎?真亂!!!


夕陽落葉漫天


這……其實是一種普遍現象。也不限於漢語,其實英語中也存在類似順序錯亂卻不影響閱讀的現象。一本正經的解釋原因是這樣的:

1.閱讀認知習慣

你現在是怎麼閱讀一句話的?賭五毛肯定不是逐個逐個字的閱讀,不過在識字之初,我們都是一個字一個字閱讀,甚至老師都會苦口婆心教我們用小指頭指著書本上的字來讀。

別問為什麼,還不是因為對漢字不熟悉,而當我們熟悉後就按詞或句閱讀了。因為,當熟練一門語言後,人們的認知方式就會從細節認知轉變為整體認知。

書讀得多不騙你,普通人精讀文字,盯著一個漢字看的時候,餘光大約能夠讀取這個字左右的1.5個詞,也就是左右2-3個漢字,這麼加起來,人眼一次最多能看5-6個漢字!

所以說個別字順序錯亂並不會影響到閱讀,因為人眼讀取這幾個字後大腦就會自己加工處理了。

2.後天經驗習得

古人曰,薑還是老的辣,就是反手一句話告訴我們老司機不翻車經驗很重要。而影響我們閱讀的除了閱讀的認知行為,那就是經驗習得。

當我們的眼睛看到一些熟悉的字詞組合在一起時,曾經的閱讀經驗讓潛意識默認為這句話是簡單句式,大腦的淺層意識便會迅速按照記憶中的順序自動對文字加工排序,最後我們自然就以為這個順序是對的。

說人話就是自動腦補唄,有多少童鞋是把小黃文中那些缺失的敏感字句自動還原的?舉個手。

再舉個典型的栗子,被就比如看到“白日依山盡,黃河海入流”時,我們看到前半句不用細看就以為後半句是我們學過的詩句順序,這種經驗的先入為主忽視掉了順序的錯亂。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能夠一目十行,都是閱讀認知習慣和經驗習得這兩種神技加持有沒有?別說順序錯亂看不出,就是有個錯別字也很難查出!所以,找錯別字的有效方法可能是倒著查,而不是順著念!

最後總結來看,順序錯亂有時不影響閱讀的原因也不那麼難以理解嘛,四個字一言以蔽之:唯眼熟爾!


毒家攝影指南


看到類似這樣的問題,我就忍不住要說兩句。你說漢字順序是亂的,是針對26個英文字母來說的吧?26個字母也是人為編排的順序,也不是自然順序吧?中國也有文字排序——《千字文》不是嗎?不要以別人的標準來評判自己的優劣,且先不說這種簡單粗暴的對比是自信心的缺失,就問題本身來說就毫無意義。閒著沒事還不如學做幾道菜來孝敬父母,或討女朋友歡心呢!

我們且不去比較漢字與英語的優劣,就單單作為一個工具來說,你自己使順手了工具,突然換了一種工具,你覺得對提高你的工作效率有幫助嗎?

一種文字是否優秀,不在於文字的本身,而在於使用文字的人群是否強大!中國文字傳承著五千年的精神文明,蘊藏著豐富的生活經驗和智慧,她讓我們能夠在被戰火燒成灰燼的土地上,用了短短的五六十年的時間重新建立起來一個強大的國家,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去珍惜她,世界上還有哪一種文字有資格和她比?

不要聽那些沽名釣譽的專家學者們噴唾沫星子,你們去查查百度,經常在網上很挑鼻子豎挑眼的那些人,說中國人這不行,那也不好的人,看看他們在自己的專業方面有過什麼成就?有過什麼建樹?比如方舟子等之流。


鷂兒崖的鴻鷹


???,我學識淺薄,對你的問題不是太懂。我認為,中國的漢字每一個都是獨立體,所以怎麼排放或者堆放無所謂的。就像英語是“ABC”有一個這樣的順序,但是,中國字是沒有的,就像我們初學時,只是有簡單逐漸入深(是從筆畫少的逐漸到筆畫多的開始學的)(比如;上中下,這個沒有順序之分,只是需要你認識這個字)如何排序,關建是看使用者想要表達的意思,而進行合理的組合排序來完美的敘述出你想要表達的意思。所以漢字沒有順序之分。比如;你問我:第三個漢字是什麼?我在這裡只能答是:個!在其它地方我就不知道了,誰知道你把那個字放在第三個位置上了。

我看到很多的朋友都是回答的是,在書面上的一句話裡有些字順序錯亂,這樣的錯亂,沒有人不會在意,只不過大多沒有人去說,但是心裡都會認為編者是個文化低或者是個馬虎的人。


西陽西下1


這個問題值討論"順序"乃邏輯相擬!俗話雅道又云"偷換邏輯概念"疑乎在亂"漢字的順序"無乃不似擬,在經歷撰寫文作者沉舔筆墨口費沉思!然智能手機𠄘認"已撰寫的回答會保存稿"為文順序邏輯一點沒亂,但思文文思者沉思邏輯順序捋治擬復找"會保存稿"不見就斷思路就止爪不劃了。答此《問題》我還需要沉思,此作前言,待思成後,看"會保存稿"在再幹:常見"倒文不白亂七糟八的看十遍不懂,為之點贊!"精神可嘉!又云:"怎樣係統的學習文言文?"我們大家早就習慣了大白話兼白話文漢字順序或概念邏輯條理一二三之類屬法律文書,旦其不是文章,更其不習慣不知漢字文言文章例如巜孔子學院》文法與巜孔子家語、王言解第三》根本邏輯相異嗚呼哀哉!"孔子閒居,曾參侍(叄,概念邏輯雜覆)。孔子日"參乎,今之君子,唯士與大夫之言可聞也。至於君子之言者希也,於乎!(雲峰陡起毫無依傍,是什麼漢字順序概念?)吾以王言之其不出戶牖而化天下(是什麼邏輯?《易》日"文明以徴人文化成天下")曾子起!下席而對(上席不寫)日:敢問何謂王之言?"孔子不應(該不說),曾子曰:"侍夫子閒也難!(白話文一般在此要寫兮畫蛇添足的漢字順序)是以敢問?"孔子又不應。曾子肅然而懼(師道尊嚴)摳衣而退,負席(背棹子)而立(寫到此只有故事,沒有工程意見。)。

有頃,(多少時區信息),孔子嘆息顧謂曾子日:"參(考)!汝可語明王之道與?"曾子日:"非敢以為足也,請因所聞而學焉(鼻息嘆聞)。"子日:"居,(傲乎哉?)吾語汝!夫道者所以明徳也;徳,雖有良馬,不以其道服乘之(加減除無殷商路)不可以道里。"一一一照寫《孔子家語》止爪!其後文大家各去看書,自辨析吧?我認為已把《問題》答明白了。巜易》日:"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聖人之意不盡乎?有象存焉!聖人盡矣!"

我數讀於此不免沉思,曽看巜曾子》書辭猶類警句語錄類,沒有象《孔子家語》程裡遠近之說!巜易》哉!約看一下就棄而不讀了。研究孔學實難哉句"參,汝可語明王之道與?"


手機用戶5534444811


漢字是偉大的文化符號。我今天僅就這個問題的“亂”作個回覆。對於有認識障礙的人或不認識漢字的外國人來講,漢字在筆畫順序和排列順序上確實有點亂。但對於常人來講,首先,漢字的二維結構給人們在書寫上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度(雖然現在制定了書寫筆順標準),也給人們提供了發散性創造思維的廣闊空間。如從“一”添加筆畫,幾乎所有漢字都可以寫出來。其次,漢字的排列順序為人們說話、記錄帶來了很大的自由度和想象空間,從而蘊含更多的信息量。如“要緊”和“緊要”、在“恨小人”、“小人恨”、“恨人小”、“人恨小”、“小恨人”、“人小恨”中,三個字的自由順序變化,表達了很多意思,信息量倍增。這是任何語言文字不具備的。最後,漢字字詞組合的自由度極大,使得幾個個漢字可以組合龐大的詞彙量。從理論上講,n個漢字可組合的雙音節詞為n(n-1)個,三音節詞為n(n-1)(n-2)個,以此類推。這就是漢字潛在的無窮生命力所在。


時代傻瓜李博士


我認為,漢字亂不亂都沒有關係的,讀漢字,就是直接和您的讀寫漢字的經驗,密切相關的。君不見,小學生讀書,就是一個字一個字的慢慢讀出來的。我們大人,讀書多了,就可以比較快的一口氣,讀很長的一篇文章。那些大碗播音員,更是讀書不打結的。一目十行,就是這個道理。以前在單位上,學習時,讀報紙,我就是在嘴裡讀上一句話的時候,眼睛就看下一句話,這樣讀報紙,速度就快,也很少打結。即便是有錯字,也可以讀出正確的音來。



讀寫的經驗非常重要。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能夠一目十行,都是閱讀認知習慣和經驗習得這兩種神技加持有沒有?別說順序錯亂看不出,就是有個錯別字也很難查出!所以,你能很快就可以讀完一篇文章,並能理解其中的意思。



雲遊同您一起雲遊


實其是這種一遍普象現,人一們旦學會習了一詞個匯,就在會腦中海形關成聯,並自排動序。我舉例個子:

百一里挑

這詞個,你是就閉著睛眼都能出念來,以可道知這詞個的正真序順。在國外也是如此的,我們學習英文單詞,“interesting”,你寫成“intresting”,別人一眼看來,也很容易看成正確的“interesting”,再如“excited”,你寫成“exctied”,大多數人一過腦子,就自動變成了正確的“excited”。

人們的這種習慣,有時候會影響閱讀,比如有一個人聊天的時候發了這麼一句話:

你吃那個大便當飯。

他的意思其實是:你/吃/那個/大/便當飯。

而不是:你/吃/那個/大便/當飯。

更嚴加重的是,只要你的頭一個字和最後一個字順序是對的,中間的字隨便你麼怎打亂順序,人們都會自動腦補出正確順序,比如:

我抱睡想著覺你。

於是,就有人喜歡在論壇開玩笑,他這樣寫道:

郴州、福州、柳州、潮州、高州、廣州、化州、惠州、雷州、連州、梅州,中國就這幾個帶“州”字的城市。誰要是能寫出來其他的,我認作他爹

然後下頭一片言留的,說什麼青州、鄭州……這就是利用了們人看見詞彙就“自動腦補”“自動調整順序”的特性。他說的是“認作他爹”,而不是“認他作爹”,前者和後者兩個意思異太差大了,前者是“誰要是能寫出其他的,我就當他爹”的意思,後者是“誰要是能寫出其他的,我就認他當爹”的意思。

謹上妨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