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中国城市的发展,觉得哪个是最有潜力的?

用户65146090


区域协调发展将成为主方向

  • 全国主要经济带
  • 东北经济带包括黑吉辽3省及内蒙古东北部!
  • 黄河经济带包括甘青宁蒙晋陕豫鲁6省两区
  • 长江经济带包括川渝鄂湘皖赣苏沪浙7省2市
  • 云贵两广琼闽新藏城市群以省内为主
  • 京津冀比较特殊


各区域主要经都市圈、城市群

  • 东北2大城市群
  • 哈长城市群
  • 辽中南城市群
  • 黄河经济带
  • 黄河上游城市群(兰西+宁夏沿黄)
  • 黄河中游城市群(呼包鄂榆+晋中)
  • 关中城市群
  • 中原城市群
  • 黄河下游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
  • 长江经济带
  • 长江上游成渝城市群
  • 长江中游城市群
  • 长三角城市群
  • 其他城市群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作为北中南出海口,已发展为国际型城市群

  • 北京、上海、广州3个中心,也是当前3个综合型一线城市!
  • 深圳只是商业魅力一线城市,社会、军事、医疗、教育等离一线城市差距较大
  • 广州作为广东省会,同时联通港深莞与佛珠中澳两侧,区域核心稳固
  • 上海一方为沿江、京沪,另一方是沪昆、沪广,区域核心稳固
  • 南京、杭州作为两翼,受上海辖制
  • 北京作为首都,地位稳固
  • 北上广会持续领跑,发展潜力巨大

第二档城市群为:长江上游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黄河下游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



  • 成渝城市群初现第四极框架
  • 南向国际贸易通道联通陆海贸易新通道,中新、中缅通道将加深中国--中南半岛联系,重庆、成都将成为第4、5个综合一线城市;
  • 川藏通道终将联通中印两大人口、经济体
  • 长江中游城市群位居四大城市群之中,武汉将成为第6个综合型一线城市
  • 黄河下游城市群与辽中南城市群的发展潜力看2个方面
  • 首先,中日韩自贸区建成,山东、辽宁分别作为黄河经济带和东北经济带龙头,将迎来大发展
  • 其次,大连--烟台跨海大通道建成,两大半岛联通
  • 青岛、济南、大连、沈阳将跨入超级国际化城市

第三档城市群为:中原城市群、关中城市群、黄河上游城市群、黄河中游城市群、哈长城市群、海西城市群

  • 这档中心城市均会迎来大发展
  • 本质上关中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应该计为一个城市群,升级为第二档
  • 从历史上,西周、东周,西汉、东汉,唐建西安、洛阳两都,西安--郑州服务对象就是关中和中原!
  • 太原主方向是北京
  • 甘青宁形成西宁--兰州--银川沿黄经济带
  • 南面成都、重庆、武汉个个猛如虎
  • 国中实际上就是较大城市群核心城市
  • 强如北京、天津双直辖,双国中,又是首都又是海港,尚且辐射、带动不了临近的唐山、保定!
  • 西安就算超越北京+天津两市之和,同样辐射不到兰州、银川!



  • 看看,珠三角
  • 香港、深圳、东莞、广州、佛山、珠海、中山、澳门一大群强市带动临近的湛江、清远了吗?
  • 因此,别再谈什么东北大区国中,西北大区国中
  • 北京不敢说大区,上海不敢说,广州同样不敢说
  • 郑州同样辐射不了山东,当然济青也不会让郑州辖制
  • 海西福州--泉州--厦门形成沿海经济带
  • 哈尔滨--长春两城相连,日本海方向被阻断,俄远东人口、经济有限!

第四档的乌鲁木齐、昆明、南宁是潜在桥头堡,机遇与挑战共存


天佑中华紫气东来


对中国地理研究非常透彻的朋友,应该不难发现,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呈现3+9格局!

何为3+9格局

3指的就是环北京、环上海、环深圳的城市,包括雄安新区、廊坊、苏州、无锡、嘉兴、湖州、宁波、舟山、东莞、中山、佛山、惠州等城市。

其中,东莞的潜力是最大的,被三个一线城市(广州、深圳、香港)包围,前景很大。

9值得是极具发展潜力九个省会城市,分别是:杭州、成都、武汉、南京、长沙、西安、合肥、郑州、沈阳。

这些城市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生活环境、教育水平、工资与房价比,都非常优越,所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一线城市转移到这些城市来发展,所以,未来二十年时间,这些城市里面,有好几个都有希望冲刺一线城市。

成都,未来将领跑中西部

如果要在这些城市非要做一个排序的话,成都>杭州>武汉>西安>郑州>长沙>合肥。

成都的人口已经高达1650万,2018年有望突破1700万,再过三五年,成都是中西部地区最有希望冲击一线城市。所以,说到发展潜力,城叔最看好成都。


蒋昊说经济


我觉得宁波很不错,背山面海,交通越来越方便,市区也不堵!最有幸福感的城市不是虚的!有最多的二院士,有最多的制造隐形冠军,相比最多的纳税,说明底盘基础扎实!不像有些城市,玩虚拟的,玩金融!人文文化深厚!还有中国首个中外合资大学,诺丁汉大学,去年去哈佛的名额和清华相当!


水牧云


我国经济历经几十年的高速发展,现已逐渐趋于平缓,国内城市早已奠定由北上广深为首、长三角、珠三角、京津都市圈领衔,成渝、长江中下游、中原和关中城市圈陪跑的发展格局。

在目前大的环境下城市间的竞争在加剧,差异在减小。回望过去,展望未来。目前哪些城市发展得好且快,基本也就可认为哪些城市最具发展潜力。

一个城市的发展,区位优势决定了发展机遇,产业布局决定了发展潜力,其它诸如人口规模、科教文卫、交通枢纽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助推作用。

对于地区的发展而言,区位优势是一直存在的。例如京津是首都圈,北京更是聚集一切优势产业和资源,若说北京不是最有潜力的城市,除非中国不发展。如果剔除北上广深之外的哪些城市最具潜力,结合目前各城市发展现状来看,个人认为有这么几个城市。

武汉

不可否认,目前武汉从城市体量,人口规模和影响力来看,是要弱于成都的,仅成都16家领事馆就不是武汉可以比的。但我仍认为武汉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为何?从经济发展质量来看,以1000万人以上的体量还能做到13.5万元人均GDP的城市并不多,除了北上广深仅有苏州和杭州,天津都相差甚远,成都更是仅有其7成左右。经济质量高,不靠人数堆积起来的GDP,说明经济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另从省里来看,在过去的10年间(2009-2018),湖北省经济总量同比增长204%,位居中国第4,仅次于体量较小的贵州、西藏和重庆。而人均第10名,更是中部唯一省份。省发里展得好,背靠大树好乘凉,武汉发展起来当然更是如虎添翼。翻阅最近10年间的各重点城市的增速表现,武汉同样位于前列,相比10年前增长212%,平均增速则是10.5%。无论是湖北省或是武汉市,双双增速位于全国前列。其他诸如科教文卫、财政金融、常住人口增量等相比中西部城市明显更具有优势。以此来看,个人认为武汉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

另外个人认为重庆、杭州分列第二、三位比较具有发展潜力的城市。


极度深寒


重庆。

不得不承认我是重庆人。但是我走过全国很多地方,了解一些事。

重庆人有句话:要出去闯就去北上广,不然就留在重庆。如果说八九十年代到零几年广东是发展的猛虎,那真的是这样。但是北上广经济发展到一定地步经济增长速度就会稳定,现在的重庆作为国家一线城市,享受国家政策扶持,大力发展旅游,科技,教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沿海工厂向内陆和东南亚国家迁移,创造很多就业岗位,也需要一批知识技能人才,机会很多。重庆交通贯通中西,了解国家政策的朋友应该知道,中国的发展战略在开始向内陆偏移,虽然说重庆可能发展不到北上广的程度,但是要论发展潜力,哪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BEST合伙人


这个问题其实已经被讨论烂了,并且十大新一线城市已经被媒体推出,我就简单说一下我的看法。「除了北上广深之外的最有潜力城市」,鉴于总有傻子不看完乱喷,还是特别注明吧。

说哪个城市有发展潜力,我个人认为最有价值的三个衡量指标,高校、人口、投资。高校代表人才基础,人口代表劳工基础,投资代表你懂的。「三个指标请综合考虑,不分首要次要」,并且要加入其他考虑因素,很难确定一个首要指标,总有傻子看几句就喷,特别注明一下。

超过千万人口的三个城市最有潜力,天津、成都、武汉。天津人口1500万,成都1500万,武汉1000万,人口代表了发展基础,但论高校武汉80所全国第三,成都56所,天津56所,211大学武汉7成都5天津4。论投资,天津第八,天津有天津港辐射京津冀,集装箱吞吐量已经排名全球第十,算是加分项。天津背靠北京,直辖市政策,有港口,有人口,有教育,有投资,除了北上广深之外当之无愧的最有发展潜力的城市。北方发展潜力最高。

成都1500万人口,56所高校,论投资居然全国第五,除了没有港口和直辖市优势,省会城市,发展潜力还是很牛。西南地区发展潜力最高。重庆63所高校,人口3000万,但论投资都第十了,虽然有直辖市优势但无港口,无疑是直辖市中最悲催的,北京是首都,上海是全球最大港口,天津是大港口,广州是省会也是大港口,深圳也是大港口,北上广深牢牢占住投资前四。重庆除了人口和高校真的没有其他潜力了,再加上过度城市建设…

武汉1000万人口,高校80所高校,投资11位,中部地区发展潜力最高。西安,800万人口,高校63,投资13位,GDP前12都看不到,整整与武汉差了一个段位。

南京和杭州都是800万人口的城市,分别是江苏和浙江的省会,GDP相仿,南京高校53所远高于杭州38所,投资杭州居然第六远高于南京12,江浙沪地区一体化发展明显,教育优势减弱,综合来看东部还是杭州更有潜力。





文良颜丑4


1.大城市和小城市之间,肯定大城市有发展潜力2.按地区来说,东部地区比中部西部好

3.国家政策也是考虑的范围

综上所述,比较有前途的城市如下:

北方的北京,天津,郑州,济南,西安,沈阳,哈尔滨,大连,青岛

南方的上海,广州,深圳,杭州,苏州,南京,武汉,成都,重庆,厦门,海南


北冥福田


事实上,南北,东西,沿海和内陆差距一直在拉开,未来的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中国经济的重心仍然在上海到广州的沿海线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资本也很难改变人、财、资源的流向,未来的科教文卫也会向着这个方向流动。而这条线上的两个端点极强,反而衬托出了中间段更具发展力的未来。如果解决了台海问题,可以想象一个比粤港澳大湾区更强的海峡沿岸城市区就凸显出来了。


暴戾荼毒


深圳、成都、武汉


用户24709508612


个人感觉:1、重庆、成都、武汉、西安。传统大城市,基础好,都是区域核心城市,名声在外,有利于招商引资,另外近年来国家政策的倾斜力度也加大,发展势头很猛。

2、南宁、长沙、郑州、合肥。紧跟传统大城市步伐,由于各自独特的原因,发展潜力很大,首先说南宁,是华南地区与东南亚经济联系的陆上桥头堡,近年来很多次中国——东盟经济会议在此召开,基础设施建设时没的说了,招商引资也会更好。再说长沙,曾传是中国的十大城市,我觉得未免牵强了,但整个湖南经济发展还是很迅猛的,长沙作为省会城市和一座历史古城,潜力还是巨大的。东接武汉,西联川渝,地理位置很好。再说郑州,地处中原腹地,人口众多,北邻京津,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近年来发展很快,大有赶超武汉的势头,随着中原经济圈的提出,以后可谓“前途无量”。最后说说合肥,前些年少有人知道,也就是今年来才被世人熟悉,省会城市,靠近沪宁杭,巢湖之滨,交通地位日益凸显,是连接长三角与中西部的咽喉要道,还有一个特殊的原因,皖人多出大官,这一点对合肥的发展也起了一点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