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重慶經開區實施升級擴容,發展機會來了

重慶經開區實施升級擴容,發展機會來了

繼重慶高新區之後,重慶經開區有望成為全市重點打造的又一個經濟引擎。2020年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重慶經開區體制改革和擴容升級;拓展重慶經開區發展空間;推動經開區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屆時,重慶經開區將與重慶高新區、兩江新區一道成為拉動重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三駕馬車”。

1、經開區擴容升級有條不紊推進

事實上,自2018年以來,有關重慶經開區擴容升級的工作就有條不紊地展開了。2018年2月7日,中國智谷(重慶)科技園在經開區正式揭牌。園區定位為特色智能產業集聚區、數據運營平臺集聚區、智能製造創新集聚區、智慧生活新城和智能化生態圈。智谷(重慶)科技園的揭牌,有助於提升主城東南片區尤其是南岸區的產業競爭力,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打造經濟發展新優勢。

重慶經開區實施升級擴容,發展機會來了

同年5月,重慶市印發實施的《重慶市開放平臺協同發展規劃》,對重慶經開區定位是:“國家一流經濟技術開發區,重慶產業協同創新的示範窗口、重慶開放引領高地、信息產業和智能製造高地。”

2019年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深化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向高新區、經開區下放市級管理權限,優化財政分享政策……引導各類開發區創新發展,加快向創新型園區轉型,努力建設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4月,市委、市政府對重慶經開區管理體制進行改革調整。重慶日報撰文指出,這意味著重慶經開區將一改過去26年的產業園區式功能定位、思維方式和發展路徑,切換到既要培育發展產業,又要建設城市、運營城市,更要推動產業、城市、生態融合發展的全新角色。

7月29日,重慶市結合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推進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新提升打造開放高地的意見》等文件,出臺了《促進我市國家級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若干政策措施》。該文件的出臺為包括重慶經開區在內的國家級開發區轉型升級和改革創新發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動力,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隨後,重慶成立重慶市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工作領導小組。

9月16日,重慶市長唐良智赴重慶經開區調研並召開現場辦公會時強調,重慶經開區要提高政治站位,抓住發展機遇,樹立新的目標,創新政策措施,營造“近悅遠來”的良好環境,努力建設全市高質量發展新引擎。這也是重慶市級層面首次提出將經開區打造成全市新的經濟引擎,具有重大的意義。

10月22日,重慶市召開的全面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推進大會提出,做高做新高新區、經開區等園區平臺;高起點打造高新區、經開區升級版,積極培育內陸開放新引擎。

與此同時,重慶經開區以“幹一年、看三年、謀五年、思十年”的總體思路,編制了《重慶經開區發展規劃研究報告》,確定了高質量發展路線圖、時間表。根據規劃,到2022年,重慶經開區將力爭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00億元,規上工業總產值達到1000億元,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160家左右,成為重慶市高質量發展的南部增長極;到2027年,力爭打造3個千億級產業集群,綜合實力大幅增強;2035年,成為全國一流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2、經開區打造升級版的緣由


那麼,重慶經開區為什麼要進行升級擴容呢?首先,目前重慶經開區的體量還不足以成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新引擎。這與當初重慶打造高新區發展升級版的原因如出一轍。

1990年,僅1.5平方公里“丹桂臺商投資區”在南坪誕生。1993年,“丹桂臺商投資區”升級為重慶經開區,開發區範圍也擴大到9.6平方公里,這是中國西部首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比成都和西安國家級經開區獲批時間分別早了7年。

2001年,重慶經開區形成南坪南園5.0平方公里、原北部新區北園4.6平方公里的“一區兩園”格局,並代管北部新區83.7平方公里範圍。2010年10月,重慶經開區迴歸拓展到南岸茶園新區,管轄範圍58.87平方公里,承擔起帶動主城東南片區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2019年4月,重慶經開區管轄範圍進一步拓展至93.95平方公里,其中,55.55平方公里納入廣陽島片區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隨著重慶經開區加快打造大數據智能化產業集群,以及中國智谷(重慶)科技園、重慶東站等重大項目的落地、廣陽島片區啟動開發,其對外吸引力明顯提升,吸引了包括飛象工業互聯網、華為(重慶)物聯網創新中心、國網信通、甲殼雲、法國埃頓、美國SAS、航天科工、中國建築科技、長江夢中心項目、京東醫藥西南區域總部項目等簽約入駐。

重慶經開區實施升級擴容,發展機會來了

而去年智博會上宣佈開建的重慶軟件園、重慶市5G產業園,則為重慶經開區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具有全國一流競爭力的國家級經開區,提供了更多可能。在政策加碼等利好的推動下,重慶經開區發展勢頭強勁。統計顯示,2018年,重慶經開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86億元,是2010年的2.7倍,年均增長15.3%;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555億元,是2010年的2倍,年均增長11.6%。在219個國家級經開區綜合發展水平排名榜上,重慶經開區名列31位,同比上升26位,勢頭迅猛。

重慶經開區實施升級擴容,發展機會來了

西安經開區

不過,我們也應該看到的是,重慶經開區與西安、成都兩大西部領先的經開區相比,似乎不在一個級別上。比如,成都經開區早在2016年地區生產總值就超過1039億元,西安經開區2018年工業總產值也突破了1200億元。後者更是在2018年國家級經開區綜合發展水平排名中,位列全國第17位、西部第一。如果重慶經開區對比蘇州、天津、廣州、北京等國內一流經開區的話,這種差距只會更加明顯。

除此之外,目前重慶經開區與重慶高新區同為全市新的經濟引擎相比,差距也是尤為明顯。統計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重慶高新區直管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12.2億元,已經超出2018年全年重慶經開區的經濟總量。如果重慶經開區不能快馬加鞭地與來勢洶洶的高新區,拉近距離的話,那麼“三駕馬車”引領重慶高質量發展的格局,就很難形成,從長遠來看,勢必會影響到重慶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發揮的作用。

基於上述分析,在新形勢下,重慶經開區應該積極對標國內一流經開區,打造發展升級版,一方面,升級政策優勢、管理機制等,另一方面,將巴南等地納入其中統籌推進。屆時,主城區的外圍產業園區將形成由兩江新區、重慶高新區、重慶經開區等國家開放平臺共同主導的局面,這對於推動形成“三駕馬車”引領重慶高質量發展的格局,具有深遠的意義。此外,重慶經開區還需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發揮企業創新主體的作用,打造創新創業平臺和載體,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以便吸引和集聚更多的高端要素。

其次,重慶經開區升級擴容與重慶正在打造的主城都市區有關。作為重慶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載體,主城都市區在重慶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儘管經過過去十餘年的快速發展,主城區與渝西片區已經初步形成起產業分工協作體系,為接下來全市高質量推進主城都市區建設,提供了重要保障。

不過,主城區與渝西片區在融合方面還存在著比較嚴重的問題,也是不爭的事實。在筆者看來,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除了加快構建以高鐵、市域鐵路、城軌快線等軌道交通為引領的發展格局,以及基本公共服務的共享機制外,還需促進兩大片區的產業協同發展。

需要說明的是,隨著主城都市區建設的加快推進,主城區與渝西片區產業合作就不能只走傳統分工協作的老路子,更應該基於兩江新區、重慶高新區及重慶經開區的輻射帶動,從而實現產業及創新等方面的深度融合。那麼,這個又是怎麼實現呢?我們這裡先以重慶高新區進行舉例說明。

重慶經開區實施升級擴容,發展機會來了

重慶高新區西永微電園

去年12月24日,重慶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了關於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行政管理事項的決定,明確了高新區主要職責、管理範圍等。其中,重慶高新區直管區和拓展區涉及到北碚、沙坪壩、九龍坡、大渡口和巴南、江津,而江津區巧好屬於渝西片區。此外,根據2018年11月出臺的《重慶市城市提升計劃》,依託大學城規劃建設科學城,並以科學城為智核,以發展智能產業為主導,聯動九龍坡、北碚、江津和璧山,形成西部“智能谷。

這樣一來,隨著重慶高新區發展的深入推進,就會實現直管區與拓展區、主城區與江津區、璧山區的產業等資源高效聯動,促進人口與要素的自由流動,並以此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比如串聯北碚和江津的科學大道等,在此基礎上,帶動周邊區域共同發力,從而為主城區與渝西片區的深度融合,打下堅實基礎。

當然對於綦江、南川、涪陵等地來說,重慶高新區對它們的輻射帶動作用有限。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在主城東南部佈局一個新的經濟增長極即重慶經開區。這也是重慶高起點打造經開區的另一層重要含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