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除夕,我省醫護人員逆行出征

有人自發報名,待命支援武漢 有人堅守崗位,與病魔爭分奪秒

除夕,我省醫護人員逆行出征

本報記者 吳朝香 張冰清 何麗娜

“你們孩子還小,我的孩子已經長大成年。”“報名後有點慌,但想到有堅強後盾……”“我媽看到我收拾行李,一下子哭了……”

除夕夜,團圓時。但昨天這個大年夜,對浙江所有的醫護工作者來說,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大年三十。

他們有人整裝待發,自發報名,待命支援武漢,面前是疫情,背後是家人的牽掛;有人堅守崗位,沒有年夜飯,沒有春晚,等待他們的只有一場場和病毒爭分奪秒的戰鬥。

嚴絲合縫的防護衣是一身鎧甲,隔離區是沒有硝煙的戰場,他們轉身的背影是最感人的“逆行”。

看到我整理行李,媽媽哭了

31歲的金瑩是浙江省人民醫院重症護理護師,這次,省人民醫院有5位醫護人員將待命支援武漢,她是其中一位。

“我當時是接到護士長的電話,說武漢那邊需要支援,問我能不能去,我想如果一定要有人去,我比較合適,我沒結婚沒小孩,家裡牽掛少一點。”金瑩是杭州人,當天晚上回家吃飯時,她試探著和媽媽說了一下,“一開始她還以為我是開玩笑的,還說支持,後來看到我在整理東西,她一下子就哭了。”

媽媽的落淚讓金瑩的眼睛也有些發酸,但媽媽忍住抽泣,下一句話又讓她感受到了莫大的鼓舞,“她說支持我去,希望我能保護好自己。”

金瑩的同事,重症醫學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楊向紅在這次支援中則更“硬核”。

“我們當天下午緊急召開科室會議,討論派誰去武漢,我原以為大家都會緘默,結果各位主任爭先恐後報名。最後,楊主任以‘你們的孩子都小,我的孩子已長大成年’為由,搶走了名額。”楊向紅的同事說。

對此,楊向紅的說法是,春節,誰都想團團圓圓,“我的孩子在外面,也回不了家過年,那就讓科裡其他同事過個團圓年。我的愛人也是醫生,相信他一定會理解,所以也沒商量,就直接報名了,唯一有點顧慮老媽會擔心。”

老職工了,應該的

浙江醫院ICU(一)胡偉航副主任醫師說起馳援武漢,就好像說的是平常去上班,“老職工了,這些都不用說了,應該的。”

2003年抗擊非典,胡偉航奮戰在一線,是首診醫生。2013年禽流感,胡偉航是被指派援助杭州市西溪醫院的醫生,面對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胡偉航只有短短的三個字:我請戰。

他輕描淡寫地說起了自己這次待命馳援武漢,“家裡人都習慣了,我夫人也是醫務工作者,她很支持我。”

這些年,胡偉航幾乎沒有在家度過春節,他的春節,就是在ICU的病房裡,陪伴著那些患者,常常不眠不休幾十個小時,而他依然只有那輕描淡寫的一句話:應該的。

把兩歲女兒託付給老人

29歲梁鵬是杭州市西溪醫院護理部的男護士,他給醫院寫了一封申請書:自願申請加入負壓病房的病人護理救治工作。梁鵬的妻子吳敏,也是杭州市西溪醫院的護士,已經進入負壓病房,正在防治一線工作。兩人有一個2歲半的女兒,為了工作,已將孩子交託給梁鵬的母親照顧。

在杭州市西溪醫院,醫務科和護理部收到了10多份醫生和護士的請戰書,要求加入一線防治工作。

杭州市中醫院丁橋院區發熱門診護士周清霞則是回家後又趕了回來。她在回老家的旅途中,接到科室人手不夠的通知,主動提出回來加班,並當即買票回杭,一到單位立即投入緊張的值班的工作中。

報名後,他也有牽掛和擔憂

萬家團圓時,他們轉身,和家人揮別,直面疫情。他們並不是無所畏懼,他們也有牽掛和擔憂。

90後沈楓鋒是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感染科護理主管醫師,是醫院這次待命支援武漢的醫護人員之一,也是年齡最小的一位。

“報名前沒有想很多,報了名之後有點慌,有點緊張,但一想到醫院是我堅強的後盾,也不怕了。”

浙江醫院三墩院區呼吸內科護士長王豔紅也在待命馳援武漢,作出這個決定時,她沒有一絲猶豫和退縮。但她沒有立刻告訴老家的父母,“等出發前,再說。”

這個春節,王豔紅本打算帶著女兒回老家,也提早買好了車票。12歲的女兒很期待這次春節老家之旅。

知道媽媽要加班,女兒哭了。說起家人時,乾脆的王豔紅不由頓了一下。

有醫生在朋友圈說:“我們有血有肉有家人,但就像戰士去抗洪,消防員去救火一樣,穿上這身白衣,我們的職責就是救治患者。”

正如那句讓人淚目的話:哪有什麼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他們轉身的背後,有著家人的牽掛,他們為病患轉身的同時,也有不捨和擔憂,但這些都沒有阻擋他們前行的腳步,希望逆行者們平安歸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