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水榭长廊,水墨丹青园林之美

榭,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观景建筑,现存的古典园林中,观赏水景的水榭为主。因为主要用于赏景和凭依休憩,所以榭类建筑多设置隔扇门窗,而不会筑实体墙。

水榭长廊,水墨丹青园林之美

水榭


  《说文》曰:“榭,台有屋也。”最早建于高大夯土之台上的为台榭,在先秦时期便已经出现,除用于观赏外,有些还具有军事功能;东汉时,随着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出现了修建于平地上或者水边的亭榭与水榭。

  水榭兴盛于唐宋时期,这种建筑后半部分在岸上,前半部分驾临水上,跨水部分由立于水中的石构梁柱支撑,建筑结构轻巧,空间开放,极富艺术韵味。“以画入园、因画成景”使得园林成了立体的山水画,这对包括水榭在内的园林建筑产生了重大影响。注重理水的特色园林不胜枚举,同时宴请聚友逐渐成为园林的重要功能,园主通过建造凉榭锦厅以玩赏花草虫鱼,从而源于厅堂结构形制、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临水平台的水榭成为园林中重要的游憩场所。

水榭长廊,水墨丹青园林之美

避暑山庄水心榭


  避暑山庄水心榭在康熙时曾是湖水出山庄的水闸,经过精心设计,于闸上建了三座亭榭,水闸的作用依然存在,亭、榭与之相依,形成优美景观。三座水榭俱开敞通达,重檐飞翘,并以左右二榭为对称形式。因此,虽然只有三座建筑,却呈现出了多样性与统一性。

  芙蓉榭位于拙政园东部园区内,建筑体大部淋浴水上,灵空架于水波上,伫立水边、秀美倩巧,倒影入水中,更有一种灵动与飘逸之美。芙蓉榭四周立面开敞,便于观景,榭内置精美的圆光罩,榭的四面立柱、设围栏和挂落。水榭顶为单檐歇山卷棚式,四角飞桥,体态轻盈小巧。

水榭长廊,水墨丹青园林之美

园林·水榭


  濯缨水阁坐南朝北,名为阁,建筑实为水榭。卷棚歇山屋顶,翼角飞举,水流其下。临水一面向北,开敞通透,入目景色皆为阳面,山石竹树,建筑亭台在阳光下,其阴影虚实的变化,格外生动;水面不断吹来习习凉风,室内清凉宜人。水阁又兼做园中的水上舞台,歌台舞榭借助婆娑水影与清越水声,更能增加审美享受。

  佛山梁园中的荷香水榭,是观赏夏景的地方。岭南园林中的水榭体型较为轻快,体量小,屋盖出檐翼角,没有北方的重角梁那么沉重,也不如江南用的出戗那么纤巧。它采取介乎于两者之间的建造方法,构造简易,造型轮廓柔和而稳定,朴实。

水榭长廊,水墨丹青园林之美

坐憩游赏·榭


  解放后新建的一些水榭,有的功能上比较简单,仅供游人坐憩游赏,体型也比较简洁;有的在功能上比较多样,如作为休息室、茶室、接待室、游船码头等,体型上一般比较复杂;还有的把水榭的平台扩大成为供节日演出用的舞台,在平面布局上更加多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