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生病了,别忙着抱怨,治病先治心

每天我们都会接到很多患者的咨询,但那又不仅仅限于疾病本身的。有时候患者还经常希望我们帮忙拿一些主意,比如让我们确定“医生让我做手术截肢”,“我是糖尿病,该不该生孩子”,“医生说眼睛必须做手术了”等等。这一切让小编留意到了患者的心理障碍。

生病了,别忙着抱怨,治病先治心

没有人能帮助别人做决定,尤其是这样事关人生的决定。当然小编甚至是主任们可以帮忙给出一些建议。但最终能够做决定的只能是患者自己。很多的患者经常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障碍,都说癌症病患者是被自己给吓死的,我们都必须承认心理对健康的影响,所以小编经常想很多患者疾病管理一直做不好是不是就是心理障碍引起的。或者说这样的心理障碍从疾病被诊断出以前就开始了。

生病了,别忙着抱怨,治病先治心

疾病是由你看待的方式而成。如果你把它看得很重,那你就会背上称重的心理负担,这样的人最需要的是外界的正面信息和反馈,如果不做相应治疗,就很难治好;如果你把它看得很轻,真的相信自己一定能调理好,那事情就很简单,决定也很容易做,结局最后往往也不会很差。所以有时候问题的关键真的不是事情本身的轻重,而是你能不能做到举重若轻,有没有大事化小的能力。也就是说,疾病的的决定因素经常是患者自身的心理,而不仅仅是疾病本身。

生病了,别忙着抱怨,治病先治心

在美国有一位著名的医学博士,他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观点,并且通过科学实验证明了它。这个博士的观点是:“当一个人的意念振动频率如果在200以上就不生病。”这位医生认为一个人如果经常习惯指责、抱怨、敌视他们,那么渐渐的自身的能量就会被消耗,根据消耗能量的不同,患上不同程度的疾病。所以最后医生得出结论——要想不生病,就要将自身的意念振动频率保持在200以上=正面思考。

生病了,别忙着抱怨,治病先治心

所以做什么决定,甚至是疾病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保持内在的平静。这不是什么迷信的说法,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实,内在平静,拥有力量的人,更容易抵抗疾病。

怎么保持平静或者说内在的安宁?很简单,尝试倾听内心的最真实的声音,它能够帮你做出最正确的决定。这个决定更能够帮助你获取力量,为你带来更多、更长远的内心安宁。

方法就是——尝试闭幕静坐。一个小时不够,那就一天;几个小时不行,那就几天。平心才能静气(这个气不是气息,是古人说的养气功夫的气),当你的心安静下来,你才能拥有足够的智慧去做出决定,才能减少情绪起伏对身体的消耗,才能减少焦虑、痛苦等负面情绪对身体的煎熬。

要知道过多的情绪,才是伤害身体自我修复的元凶。

生病了,别忙着抱怨,治病先治心

可能你要开始抱怨,为什么不说疾病本身呢,你说了这些对我一点用也没有。如果真的这样,那说明你心态真的需要调整了,莫言说过文学本来就是无用的,唯有理解文学无用论才是真正把文学当成武器的人。我不是不谈论疾病,但是至少在我看来这不是最重要的。治疗身体的疾病容易,治疗精神上的顽疾才是真正难上加难的事。但是精神上的顽固一旦消除了,那疾病的治疗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用美国博士的话说,精神健康了疾病根本就不会找上你。

生病了,别忙着抱怨,治病先治心

疾病由你对疾病的认知而来。同一个病,为什么中医一个治法,西医又是另一个治法?归根到底是两者思维方式、认知不一样,所以延伸出来的治疗方式也是完全不一样。今天我们不讨论这两种方法的优劣,因为多年对营养、西医和中医的研究让我发现,人心才是最重要的东西。我越是深入学习就越是感觉到心灵力量的伟大,今天我也将这份心得体会分享给你。 更多资讯,请关注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