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你认为安徽皖北应该如何发展?

小鱼儿说说说


淮北宿州合并,建立地级淮北市。淮南蚌埠合并,建立地级淮南市。抱团发展,同时合并后安徽多了两个超2000亿的经济大市,届时的皖北就阜阳亳州经济稍微次之,而阜阳凭借交通优势,人口优势必然在两淮的带动下经济会高速前进。那时安徽可大力发展亳州药都之优势,将亳州的药都名片做大做强。同时建议芜湖马鞍山铜陵合并,建立地级芜湖市,三市合并GDP将达到6000亿,与合肥一起齐头并进,五至十年同时进入一线城市指日可待!


俊哥7235


皖北要发展,肯定要确立一个中心城市,人口,产业,都很重要,阜阳具备人口,无支柱产业,蚌埠学院多,节点城市,但是,无人口,无大产业支持,宿州一样,有人口,无大产业支持,淮南,淮北更不用说了,资源型城市,煤炭枯竭,已经入不敷出,更不用说成为中心城市。皖北唯有亳州,具备人口,大产业,亳州中药材交易年千亿级别,古井贡酒收购武汉黄鹤楼酒业,提出双百亿目标,唯一不足就是位置稍偏,学院少。皖北六市,都想做中心城市,关键还要看家底,看谁的产业发展的更大,更好,放在统一平台上看,只有亳州最有前途,最年轻的地级市,各项经济都是领跑全省,假以时日,必将腾飞。



感恩的心高


皖北发展,首先皖北六市应团结一心,向省,中央要政策

二、市际之间要差异化发展,各城市定位要清晰,切忌模仿和拉后腿,我搞食品工业园,你也跟着搞,我建煤化工煤化工你也建煤化工,招商打架啊,谁都不服谁,如何发展

三、安徽目前定义的南北协动看来除了合阜其他的是失败了,除了合肥,其他皖南城市根本没那么大带动能力,建议分拆合肥资源,把不适合合肥城市功能产业的其实叶单位划分皖北各市

四、部署城市区划调整,安徽这么落后的地方搞16的市着实有点多了,江苏和浙江都是13,要发展必须搞大市建制,建议淮北宿州合并新淮北,淮南蚌埠合并新蚌埠

五、加强顶层设计,各市政府权利层不宜频繁更替,要一届接着一届干,沿着一个方向走,劲往一处使,钱往一处花,并且省里要高配各市书记,最好省政府领导兼任,领导干部才有干劲

六、交通,教育,医疗,用地配额,向皖北各市倾斜,鼓励各市干劲



淮北大学士


皖北最大的优势是人口资源,更好地利用人口优势皖北地区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数据显示,皖北人口密度远远大于皖南地区,发展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当务之急。

皖北地区土地相对平坦且肥沃,是优质的农作物生长地区。可以相应的提高新技术发展高附加值农产品,使农作物最大化地转化为商品增加农民收入。

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和道路等级有待于提高。有利于加强本地区和域外地区的经济联系,加速生活要素的快速流通和提高通关效率。

加大皖北地区教育投资力度,只有教育和成材才能更好的改变一个人的未来。也有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改变本地区接受教育相对偏低的状况。

最后是政策的大力支持,只有好的政策发展才能得到落实。




Designing


皖北六市,阜阳、蚌埠、淮南、亳州、淮北、宿州,经济实力悬殊不大,存在相互不服谁,各自为政的心态,应该将六市中心蒙城设立副省级中心城市,行政上管理六市;蒙城距离皖北六市交通距离均在100公里内,可建设成为六市行政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仓储中心未来还可成为科技中心,发展成以蒙城为中心的城市群,带动皖北腾飞,从根本上解决合肥无法辐射问题。


耘乐园


一条淮河隔离了南北的通道,皖北地区的百姓不仅从交通上,在经济、文化、习惯、思维等方面也与淮河以南地区存在很多差异。

淮河不可能像浩瀚的长江那样,养育出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这些经济大都市。而且与南京和合肥的连接也不是很畅通。

在改革进程浪潮中,也根本看不见有太多迹象促进皖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在皖北地区的经济更是严重 滞后。


皖北地区主要是指淮北地区的宿州、淮北、蚌埠、阜阳、淮南、亳州等6个地级市。

皖北地区的人口数量接近3200万,2017年的GDP只有7850亿。而省会合肥很快将以800万人口追上整个皖北地区的经济总量。一河之隔竟隔出了美国与中国之间太平洋的距离,足足相差了4倍有余。

一个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经济区,是皖北地区最大的希望。

把淮南之外的其他5个地区全部划入经济区范围,一旦整个淮海经济区启动势必会推动整个皖北地区的发展。

可是足足等了N年,也没有等来国家的批复。竹篮打水一场空,到了今天即便获批也以体现不了太多价值。城镇化建设最红火的时期已经流失,国内城市圈将进入了平稳期。高质量的都市圈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皖北地区往南跨不过淮河,向东到不了黄海。发展不起本地经济,也迎不来凤凰。只有一个字继续“等”,只有通过不断建设东中西部发展大通道,改善交通环境,才可以让皖北地区有发展的机会。而人力资源优势是皖北发展的最大优势。


鞅论财经


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皖北发展,将皖北地区列为全省统筹区域发展的重点,明确提出“没有皖北地区的加快发展,就没有安徽的加速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近年来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努力把皖北地区建设成为推动安徽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关于支持机场建设方面。根据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和民航“十三五”建设规划,我省皖北地区“十三五”期间将新建蚌埠、亳州、宿州3个支线机场,占全省新建机场数的3/4。这些机场的建成将会极大改善皖北地区的综合交通运输条件,满足人民群众航空出行需求。宿州机场在项目选址初期,省政府曾明确要求宿州、淮北两市考虑合作共建机场事宜(《研究“十二五”民航机场项目前期工作》(省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13年第138号)),后因空域和地面诸多条件限制,机场选址在宿州市埇桥区大店镇梁家场址,现已通过军方和民航局批复同意。该场址距离宿州市中心直线距离约24公里,距离淮北市中心直线距离约56公里,基本可以兼顾宿州、淮北两市群众航空出行需求。目前,宿州市正在积极推进宿州机场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尽早开工建设。

关于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方面。近年来,我省把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作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贯彻新发展理念和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的具体实践,积极开展《安徽省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规划》编制等工作。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淮北市积极争取国家资源型城市试点、示范,多渠道筹措各类专项资金,有效改善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产业结构和居民生活质量。2017年,淮北市濉溪县采煤沉陷区列入首批全国重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试点。2017-2018年,共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3.8亿元,支持濉溪县采煤沉陷区乾隆湖生态修复及环境整治等9个项目建设。今年7月份,推荐淮北市杜集区重点采煤沉陷区新增纳入2019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范围。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支持配合淮北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天祺


首先应尽快确定皖北中心城市,给予一定政策扶持!毫无疑问皖北中心城市将在阜阳、蚌埠二者之中产生。但二者都存在一定的短板!蚌埠最大短板在于人口太少,无法支撑中心城市!而且蚌埠又不具备吸引更多人定居的条件。所以省里不会花大力气去培养一个没有人的所谓中心城市。阜阳虽具备人口基础但也有短板比如高等教育不足(且因省会合肥也需要吸收更多人口定居,但对外省人员吸引力不大,所以只能想办法从省内地市吸引,阜阳人口众多自然被合肥打压,以达到从阜阳吸收人到合肥定居),目前仅阜师院(二本),阜师院信息工程学院(民办本科)两所本科院校。要是省里真打算培养阜阳应尽快落实安农大、安医大阜阳分校的建设,或者成立皖北学院、皖北医学院等(如皖南中心芜湖的皖南医学院)!补足短板,这样阜阳才有希望成为中心城市。培养阜阳做皖北中心城市代价要比蚌埠小,同时效果缺比培养蚌埠更明显,更能带动皖北发展。继而拉动全省经济发展。


远在楚都的我53867641


皖北中心城市只有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好的蚌埠,他在交通(铁路,公路,航运不久航空)医疗卫生,科技人才,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高等教育,旅游集散,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方面蚌埠具有在全省先进水平在皖北具有压倒性优势而且也是其他地方一时半会可以赶上的;阜阳重在人口和广泛的区域!所以有的说阜阳投入小从何说起?蚌埠人口和地域只要把凤阳划过来,淮南和蚌埠合并减少层次不就很快了。就看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决心❤了。这样的费用最省,老百姓的负担最轻。办事效率最高,不过还要安排一个好的领导人。


手机用户11306824231


皖北地区相对于安徽总体来说,稍微落后一点。最典型的就是阜阳地区,除了人口和粮食,没有什么资源。近些年阜阳的GDP增速还是比较快的,这应该是房地产做出的贡献最大。那么阜阳为代表的皖北地区,怎样才能发展起来呢?相信领导们,比我们这些一介草民想的更多。我也是谈一下自己的粗浅看法。一个地方要想发展,必须要充分发挥本地区的特别。比如说沿海地区,他们就是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机遇利用交通上的便利和沿海港口来发展加工业制造业,以及对外出口。而内陆省份,矿产资源丰富的,他们利用本省的资源优势,发展经济。现在我们皖北地区,除了淮南淮北还有矿业之外,其他基本上没有什么好的资源来供开发。当前,皖北地区应该抓住国家产业升级的机遇,加快引进东部沿海经济强省淘汰的产能。在保证达到环境排放标准的情况下,能引进多少引进多少。当然,在高科技发展方面,也应该超前一步,奋起直追,甚至是弯道超车。加大投入,对人才的吸引力度,我们皖北就是人多这样多引进工业可以扩大就业,提高地方的税收。等政府手里有了钱,就能办更多想办的事情,也能加快产业的升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