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想要有效地解决职场难题?你需要掌握这三个方法,打破思维定势

在职场上,我们平常会看见这种现象:

  • 小王在工作中从来不敢拒绝别人的要求,很少跟其他人发生冲突,她担心拒绝后其他人会在以后的合作中不配合,因此常常因为工作量的增加需要加班加点。
  • 小赵在工作中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别人有不同意见时,他从来都不愿意听,最后即使结果不如意,他也会觉得用别的方法可能也这样。
  • 小李是一个公司工作了15年的技术部员工,经验丰富,每次机器出现问题都能很快解决。但有一次机器故障,运用原有的经验迟迟不能解决,最后被一个平常默默无闻的员工,用另一种方法修好了。

类似的现象在职场中很常见,有人说他们胆小、固执、僵化,但其实是他们思维方式存在问题,陷入了“思维定势”的怪圈。

想要有效地解决职场难题?你需要掌握这三个方法,打破思维定势

思维方式

什么是思维定势?

所谓思维定势,就是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方式。

也就是说,人们在遇到问题或看待一个事物时,会按照习惯的、比较固定的思路去考虑和分析它,表现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特定的思维方式。

比如给你两张照片,一张照片上的人帅气英俊、仪表堂堂,另一张照片上的人凶神恶煞、横眉怒目,现在告诉你其中一个是罪犯,相信大多人数都会认为是后者。

先前获得的知识、经验、习惯,会让我们形成固定的思维倾向,从而影响后来的分析和判断,形成思维定势。

想要有效地解决职场难题?你需要掌握这三个方法,打破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

在开篇提到的三个案例中,他们的思维定势分别是:

  • 小王的思维定势是:拒绝别人就会引来报复;
  • 小赵的思维定势是:与别人意见冲突时,更相信自己是对的;
  • 小李的思维定势是:过去是这样解决的,现在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解决;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思维定势有两个特点:

  • 第一,模式化,大脑对于特定的问题,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思维模式和思维倾向。
  • 第二,强大的惯性。这种思维模式深入到我们的潜意识,成为不自觉的、本能的反应。

思维定势的两大特点,决定了既对我们工作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思维定势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思维定势由于其模式化的特点,可以让我们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常规思考时,熟练快速地解决问题,节省时间和精力。

想要有效地解决职场难题?你需要掌握这三个方法,打破思维定势

思考

但是,一旦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思维定势也会束缚我们的思考。其通常有以下三大消极影响:

第一,通过“有色眼镜”看待这个世界,出现偏差

我们的大脑容易根据自己的经验、生活环境、价值观去做判断,却很少真正去了解真相后再分析做决定。

比如你是白领,每天喝一杯星巴克,周围的人也是,你就以为中国大部分人都喝。但真相是:全国约有 90% 以上的人没有喝过星巴克。

比如我们往往根据一个人的穿着来判断一个人的职业或职位,以为西装革履才是大佬,但现在很多公司老板都衣着朴素,只要干净利落就好。


想要有效地解决职场难题?你需要掌握这三个方法,打破思维定势

这些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对事情全面和深入的了解,通过“有色眼镜”看待问题,最后导致重大偏差。

第二,固执己见,意识不到自己的无知

猎豹CEO傅盛在《认知三部曲》里,将人的认知状态分为四种: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

而思维定势,则会使一部分人停留在认知的第一种状态——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他们会用自己仅有的一点知识,认为自己什么都知道,陷入到一种自以为是的认知状态,固执己见,不愿接受不同意见,也不愿学习新事物。

第三,墨守成规,缺少创造性思维

思维定势,由于模式化和惯性,会让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出现呆板、机械的现象,缺少创造性。

比如很多人在职场上,一旦对某一问题找到了解决方法,便在以后的工作中都一直采用这个方法。即使外界条件出现变化,也循规蹈矩,导致最后问题可能得不到很好地解决。

在职场上,只有不断迭代和更新经验,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想要有效地解决职场难题?你需要掌握这三个方法,打破思维定势

掌握这三招,突破思维定势的局限

第一,批判性思考,敢于自我否定,不断追问

曾经某电视台访谈一个小孩子:“如果飞机要坠毁了,只有一个降落伞,你怎么办?”

小孩子思索半天,回答道:“我背着降落伞跳下去。”

所有观众都哄堂大笑,大家都以为那个孩子是一个童言无忌的胆小鬼。

这时候,小孩子在大家的笑声中急的哭出声来,急忙补充道:“我是去找人来救大家。”

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通过过去的经验、价值观等去做判断,不一定是对的,也许还有其他可能性。

想要有效地解决职场难题?你需要掌握这三个方法,打破思维定势

思考

在《批判性思维15讲》中,蔡钰提到:要突破思维局限,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就是利用批判性思维进行自我批判,来检查自己在思考中可能存在的偏差。

自我的批判性思考,需要我们能够接受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并且在想否定和批评别人的时候,先追问自己,其主要分为以下三步:

  • 第一,遇到观点或想法与自己矛盾时,要先问自己:我真的是对的吗?
  • 第二,主动去了解清楚问题的背景、原因等具体情况。
  • 第三,根据了解的具体情况,再做分析判断,看看有没有其他可能性。

比如有人这样说:“中西方文化非常不同,所以管理方式也很不一样。你看美国使用末尾淘汰制、日本使用终身雇佣制,他们都很成功。”

看完这段话,可能有人会觉得:听上去很有道理,还真是这样。

但这真的是对的吗?终身雇佣制出现的背景是什么?有没有其他可能性呢?

在网上搜索一下相关资料你会发现,“终身雇佣制”是日本战后的基本用人制度,当时整个日本的的劳动力严重不足。

终身雇佣制,不排除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在“劳动力供需关系严重失衡”的情况下,企业为了防止员工跳槽,而出现的一种经济学现象。

想要有效地解决职场难题?你需要掌握这三个方法,打破思维定势

思考

在我们遇到一个事情,和自己的判断或观点不同时,不要急于否定,要敢于自我质疑,不断追问自己,去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第二,扩展知识面,避免“信息茧房”效应

我们先来问一个问题:假设一个姑娘26岁,你有没有办法让他瞬间16岁?

其中一种思路是:对她的年龄从十进制改成二十进制。

你看,年龄用十进制计算,这就是一种思维定势。但即使你知道这是一种思维定势,如果你没有学过二十进制,你也不会想到这种解决思路。

一个人无法运用自己脑中不存在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更别提突破思维定势了。

而且法国科学家、哲学家笛卡尔曾经说过:

越学习,你会发现自己越无知。

当你学习的知识越多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其实知道的很少,有很大的知识局限,从而导致思维受限。

所以,要突破思维定势,首先你的大脑中要有足够多的知识储备,不被知识所限,才有可能在面对新问题时找到新方法。

想要有效地解决职场难题?你需要掌握这三个方法,打破思维定势

学习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无知的时候,有一部分人开始立即学习。但是,你也会发现,有的人越学习,反而越偏激、越固执,这其实是掉入了“信息茧房”的陷阱。

数据科学家凯斯·桑斯坦在《信息乌托邦》一书中提出了“信息茧房效应”,指在社交媒体时代,个体只关注自己想看的信息和偏好的内容,其他信息的接触就会随之减少,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

比如有的人只看自己关注的公众号,或者在新闻客户端上,只看自己有强烈兴趣的内容,而忽略其他的,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信息壁垒。

随着这些相似的内容和观点不断地被重复,使人们相信那些观点就是事实,导致思想的封闭,思维会越来越狭隘。

想要有效地解决职场难题?你需要掌握这三个方法,打破思维定势

学习

那我们该如何突破“信息茧房”呢?

第一,拓展我们的信息获取渠道。比如传统的纸媒、新闻联播、各种自媒体、新闻客户端等,让自己的信息来源多样化,绝不从单一媒体看世界。

第二,有意识的拓展自我兴趣的边界。除了自己特别关注的内容外,也去探索一些弱相关的领域,逐步开拓自己的眼界和视野。

第三,当遇到相反观点时,不要急于否定。多听听不同人的看法 ,用批判性思考,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或许你会发现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当你的知识越来越丰富,知识面越来越广,思维才会越来越开放,在面对问题时,会更容易突破思维定势。

第三,运用类推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当我们头脑中的知识不再局限在狭窄的范围或者行业内部,而是越来越宽广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运用“类推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方法。

日本管理学家细谷功在《高维度思考法》 一书中提出了“类推思维”,意思是:从多个具体事物中提取出共同点(抽象化),以该共同点为基础,与过去的经验或知识结合起来,获得新领域的知识(具体化)。

这样解释可能比较难理解,可以看下图更直观:

想要有效地解决职场难题?你需要掌握这三个方法,打破思维定势

类推思维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类推的过程主要有两方面,“抽象化”和“具体化”。“抽象化”主要是找出多个事物的共同点,“具体化”主要是将找到的共同点应用到新的领域。

类推思维的过程主要是这样:看似不同领域的具体事物——抽象出和目标领域的共同点——应用到目标领域。也就是从不同的领域提炼出理论,再和有相同特征的目标领域结合,从而去指导目标领域。

比如,在工作中,有的人由于害怕犯错,担心会被领导训斥,不敢去创新、尝试新的方法,做事按部就班,最后完成的工作往往毫无亮点。

这种心态非常不利于在职场的长期发展,该怎么解决呢?

如果你学过现代管理学,其中有一个“风险管理”的概念,意思为:如何在项目或者企业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

而害怕犯错的背后,其实主要是害怕面临犯错的风险,以及风险发生后带来的后果。

这和现代管理学中的“风险管理”有很多共同点,就可以运用类推法,把“风险管理”的处理方法运用到解决“害怕犯错”上,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

想要有效地解决职场难题?你需要掌握这三个方法,打破思维定势

创意

在类推的过程中,“抽象化”和“具体化”的过程可能并不是连续发生的。我们在平常的学习和看到的事物中进行抽象,之后“把各种特征存储在大脑中”,当有相同特征的目标领域有需求时,它们可能就会在某一瞬间匹配,从而产生新创意。

类推思维,可以让我们不受现状的束缚,在面对问题时,可以跨领域地产生更好地解决方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想要有效地解决职场难题?你需要掌握这三个方法,打破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是我们每个人都存在的一种思考习惯,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解决常规问题,但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它也使我们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

要突破思维定势,首先需要我们能够进行批判性思考,在遇到不同意见时,先追问自己;其次,需要我们拓展知识面,让视野更开阔;最后,在知识丰富的同时,我们可以运用类推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难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