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金庸小說《俠客行》裡,俠客島石窟武功除了按圖練習,文字一點都沒用嗎?

烏家墩子


金庸小說《俠客行》裡,石破天按圖索驥,練成了絕世武功。

石破天全不識字,第一副圖,只能看圖畫,由構成圖中人身上衣褶、面容、扇子的線條,順著氣勢一路觀將下來,自己體內的內息也依照線路運行,尋到了圖中筆法的源頭,依勢練習,初具效用。

第二室中觀看二十四柄劍形,發覺長劍的方位指向,與體內經脈暗合。便依照劍型指向練習,功力大進。

第三室是一匹駿馬,隨著馬足下的雲氣,不由自主地發足奔跑,輕功大進。

…… ……


如此練完了二十三室的功夫,走進了第二十四室,“只見龍木二島主盤膝坐在錦墊之上,面對石壁,凝神苦思。”但此處全無圖畫,滿壁都是蝌蚪古文,石破天連漢字也一字不識,哪懂什麼蝌蚪古文?然而這蝌蚪卻與身上穴道緊密相關,從合適蝌蚪的瞧去,身上都相應穴道便猛烈躍動,自行尋找合適的蝌蚪,把內息連成一體。

到得最後,突然之間,猛覺內息洶湧澎湃,頃刻間衝破了七八個窒滯之處,竟如一條大川般急速流動起來,自丹田而至頭頂,自頭頂又至丹田,越流越快,只覺四肢百骸之中都是無可發洩的力氣,順手便將‘五嶽倒為輕’這套掌法使將出來……隨之“俠客行”中所有掌法、輕功、包括其它自己練習過的一切掌法、拳法、輕功、劍法、刀法、拳法無不融會貫通,奔走之迅疾、刀法劍法之奧妙、掌法拳法威力之大,內力之強,直如行雲流水,排山倒海,雷霆萬鈞,無可與抗。逼盡了龍木二島主之內力功夫,銷燬了壁上石刻的圖形。終至“俠客行”大功告成。俠客島集天下頂尖高手,近五十年無人破解的功夫被石破天一舉煉成。

卻原來“俠客行”武功,並不蘊含在歧義百出的詩句之中,也不在難以識別的古蝌蚪文字之中,而是在圖畫之中和活碰亂跳的蝌蚪本身。

石破天以消磨時間的心態,無意之間煉成了震古爍今的天下奇功。


《俠客行》俠客島石窟裡的武功,除了按圖練習外,其中的文字有很大作用。

一,從賞善罰惡二使者張三、李四四次出島看。

第一次,最先接到銅牌請柬的,是川西青城派掌門人旭山道長。他將兩塊銅牌抓在手中,運用內力,將兩塊銅牌熔成了兩團廢銅。意圖將這兩個無知少年震懾住,但張三、李四四掌齊出,把旭上道長立斃掌下。

試想,既然是整個江湖第一個接到銅牌的掌門人,武功之高可想而知,而隨手將兩塊銅牌熔成廢銅,又是何等深厚的內力。其時的旭山道長應該是江湖頂尖角色,武功不會遜色於少林、武當掌門。

殺死旭山道長後,由於眾寡不敵,張三、李四搶過長劍殺了三名道人便即逃走。

《倚天屠龍記在線》中,空相突襲張三丰,也只能使張三丰身受內傷,玄冥二老偷襲張無忌,只能使張無忌暫時功力受阻。

那是三十年前的張三、李四。

第二次,是在十年之後,張三、李四重現江湖,“這時那兩名使者武功已然大進,只在十餘天之內,便將不肯赴宴的三個門派、兩個大幫,上下數百人丁殺得乾乾淨淨。名震江湖。”

第三次,張三,李四武功更甚,再現江湖,整個江湖無人敢於與之抗衡,賞善罰惡令所到之處,江湖人物無不凜遵號令。

第四次出島,其時謝煙客已經是江湖中神靈般高手,為搶奪他的一塊信物,就掀起了江湖中的血雨腥風。

謝煙客一人上門單挑雪山派,以一敵三,只是大佔上風,而張三、李四隻是隨手亂抓亂扔,雪山派五大高手盡變空手。張三手指一探,插入廳中木柱,木柱中木屑紛紛下落,木柱中立現一個大洞。即便《射鵰英雄傳》五絕之一的一燈大師的一陽指,也無法隨手在木柱上刻字。可見張三指力之驚人。

至於輕功,小說《俠客行》說:

“四柄飛刀轉瞬間到了張三、李四背後,…… 猛聽得呼的一聲,二人向前飛躍而出,卻已不知去向。飛刀是手中擲出的暗器,但二人使輕功縱躍,居然比之暗器尚要快速。群豪相顧失色,如見鬼魅。”

從張三、李四四次出島賞善罰惡,可見他倆人的武功一次強過一次。

數十年來,他倆身處俠客島,所練習的必然是石壁上的“俠客行”功夫,而絕不會去練習別的任何功夫。

說明“俠客行”功夫,不和石破天一樣按圖索驥,僅僅是參悟文字,武功也會有較大進益,只是無法像石破天一樣發生脫胎換骨的質變而已。

二,從來到俠客島的武林高手無一不願離島看。

江湖無數武林高手,包括才智之士如少林寺妙諦方丈、武當山愚茶道長,還有白自在、丁不三、丁不四、梅芳姑等等,入島參詳神功的眾人有的有三四十年之久,但見仁見智,歧見雜出,始終無人能夠破解,而又皆為神功之神妙所吸引,至死不肯離開山洞。

無論如何都說明一點,他們都是武學奇才,都是江湖上稱霸一方的某一門派的掌門人,必然在“俠客行”文字中有所得,決然不至於面對一堆毫無意義的文字,面壁數年、數十年,而扔下門派不要,甘心情願老死是處。

一句話,他們從“俠客行”文字中必然能悟出自己無法瞭解的武學真諦。而不可能是一無所獲。

三,從龍木二島主對待和邀集江湖武林高手共同參悟“俠客行”武功看。

龍木二島主,無疑是俠客島中武功最強的高手,也是最早發現俠客島石窟“俠客行”武功者,另外,他倆也是對“俠客行”武功參悟最深者。當石破天走進最後一間石室時,裡面只有他二人在潛心參悟。面對的不是圖畫,而是蝌蚪文字。

這說明龍木二島主對前面的所有石室的武功,已經參悟到了他們自身所能參悟的極限,也說明他們的一身驚世駭俗的武功,有很大部分來自前面的石室。

而且他們深知,“俠客行”武功,遠非他們所領悟的那麼多,而更加精深的部分,憑他們兩人的領悟力,完全不能參透,所以,他們費盡心力,用數十年時間,廣邀天下豪傑來島共同參悟。

既然他們確認“俠客行”武功有更加精深的內容,那麼,他們必然在“俠客行”武功的文字部分,獲取了不少精深的而廣博的武功精髓。不然不可能妄費心力,花費數十年時間,做毫無意義的無用功。

由此可知,“俠客行”武功的文字部分,也能練就高深武功。但當然不能與石破天從圖畫中練習同日而語。


結論:金庸小說《俠客行》裡,俠客島石窟武功除了按圖練習,文字部分也具有較大功用。


初曉兒


可以這麼說,因為俠客島石窟面所刻的文字是李白的《俠客行》,從字義上看,跟武功絕學沾不上邊。前往俠客島的諸多武林高手,因拘泥於自己所接觸過的武學典籍,看到石壁上的古詩,便以為武功潛藏於字義之中。

由於文字字義的重要性已在諸多武林高手的腦海裡形成定式,所以他們一直把武功和古詩意義聯繫起來,殊不知文字的字義其實是障眼法。俠客島石窟武功異於常理的表現方式,意在體現返璞歸真方得始終的難得可貴。


倚齋聽風雨


道法自然,不能悟道認識蝌蚪文也白搭!石破天保持了一顆赤子之心,正好符合道法自然清淨無為。(我實在編不下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