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獼猴桃專利:一種獼猴桃省力化培育的方法。發明人:閆永齊等

一、背景技術

在我國陝西、河南等地栽培都採用“T”型架栽培,南方多采用“T”型架和平棚架栽培;由於獼猴桃的隱芽萌發力強,栽培中多在主幹轉彎部位萌發徒長枝,致使主梢生長衰弱,導致年復一年的剪掉主梢而利用徒長枝結果,在主幹上棚部位形成叢狀的結果枝分佈,使樹形較紊亂,通風透光性差,結果母枝的誘引分佈不合理,缺乏標準的樹形及管理模式。本發明充分利用獼猴桃生長的特點,通過合理的整形修剪,保證結果母枝的均勻分佈,積極誘引主枝維持其頂端優勢,使樹體生長平穩,果實發育良好,主枝背上徒長枝少,十分有利於優質果的生產。

二、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目前獼猴桃整型修剪中出現樹形不規範,隨意整形,導致主幹上棚部位徒長枝從生,覆蓋於樹冠上層,影響結果枝的光照,從而影響果實品質,徒長枝的旺盛生長使結果枝的生長衰弱,每年冬季修剪只能利用徒長枝進行更新,作為下年的結果母枝,樹冠始終侷限於主幹上部的小範圍。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的一個技術方案:充分利用獼猴桃生長的特點,通過合理的整形修剪,保證結果母枝的均勺分佈,積極誘引主枝維持其頂端優勢,使樹體生長平穩,果實發育良好,主枝背上徒長枝少,且明顯提高優質果率,同時降低樹高,使管理操作方便快捷。

1、釆用“V”型籬架栽培,分4層拉設鐵絲,“V”型籬架的立柱埋於定植行中間並與行向一致,第1層鐵絲1根沿立柱行向綁紮於立柱上,離地面高度1.2m;第2、3、4層分別在立柱上架設橫擔,橫擔長度分佈為45cm、9cm、160cm,第2、3、4層分別拉2鐵絲,於橫擔的兩頭,同層鐵絲沿行向順序從頭至尾拉設,第2層橫擔距離第1層20cm,第2層與第3層垂直間距30cm,第3層與第4層垂直間距30cm,形成有第1層鐵絲和上部3層鐵絲組成的 “V”型籬架,為獼猴桃提供枝條誘引攀爬。

2、選擇根系發達,健壯無病蟲害的獼猴桃苗,於2月中下旬定植,苗木定幹高度15-20釐米左右,定幹部位有3-5個良好的葉芽,以利於萌發新梢培養主幹。

3、苗木定植後在苗旁垂直地面插一根2.5m長的竹竿,竹竿上端綁紮於第1層鐵絲,新梢伸長到30cm時,選擇一根生長較好的新梢綁縛在竹竿上,作為主幹筆直向上誘引,新梢纏繞在竹竿應及時松下人工誘引,以保證樹幹直立向上生長;其餘同時萌發的新梢留2枚葉片剪梢,若再萌芽即將芽抹掉。保證主幹新梢有充足的營養水分供應。

4、當主幹新梢長度伸長到2m以上時,解除綁紮將新梢拿下,在距離地面1.0m的位置,使主幹新梢向右逐漸轉彎90°水平誘引於第1層鐵絲上,作為第1主枝培養,但主枝的頭部先端60-80cm長的部分以45°-55°抬頭傾斜向上誘引於第2、3、4層的鐵絲上生長,以保證主枝先端的頂端優勢。同樣在主幹1m高的位置選1根當年副梢(或來年新梢)向左側以與地面45°傾斜向上生長,作為第2主枝培養,當長度生長到1.5m以上時,將其沿著第1層鐵絲誘引,同樣主枝的頭部先端60-80cm長的部分以45°-55°抬頭傾斜向上誘引於第2、3、4層的鐵絲上生長,維持主枝的頂端優勢,兩主枝間分叉點的高度在1.0m左右,其夾角維持在90°-110°,兩主枝的頭部分別分佈於“V”型籬架的左右,初步形成一主幹,二主枝的“Z”型樹形。

5、隨著兩根主枝的頭部先端抬頭傾斜向上誘引生長,先端抬頭部位的新梢長度越來越長,此時將傾斜向上誘引生長的基部再平放綁紮到第1層鐵絲,頭部先端60-80cm長的部分仍然以45°-55°抬頭傾斜向上誘引於第2、3、4層的鐵絲上生長,如此反覆,維持主枝的頂端優勢。

6、在主幹1.0m髙範圍內葉腋萌發的夏芽全部抹掉,兩主枝分枝點到第1層鐵絲之間轉彎處向上生長的部位萌發的副梢全部抹除,以免過旺生長而影響主枝的伸長。隨著當年兩根主枝在第1層鐵絲上伸長,主枝開始萌發副梢,當副梢生長到40cm左右時,將其誘引到主枝兩側第2、3層鐵絲上,均勻分佈於主枝左右兩側,並與主枝成90°垂直,副梢生長到10-12枚葉片時進行摘心,將這些副梢培養成下年的結果母枝。

同樣在次年主枝上萌發的新梢,仍將其誘引到主枝兩側第2、3、4層鐵絲上,均勻分佈於主枝左右兩側,間距20cm左右,並與主枝成90°垂直,新梢生長到10-12枚葉片時進行摘心,將這些新梢培養成下年的結果母枝。

8、幼樹冬季整形修剪:根據主枝當年的生長強旺情況,主枝要強剪,一般剪去先端1/3左右,剪口粗度在0.8cm以上,剪口以下1.0m範圍內其它枝條全部剪掉,保證主枝的旺盛生長。剪後主枝的先端50cm仍然以45°-55°抬頭傾斜向上誘引於第2層的鐵絲上,使主枝頂端萌發的新梢具有頂端優勢。

主枝兩側結果母枝的修剪:以上年副梢作為結果母枝的,根據枝條的粗細留3-6個芽修剪。以上年春梢作為結果母枝的,剪去先端1/3左右,剪口粗度在0.8cm左右。在兩根主枝分枝點以上30cm範圍內枝條全部剪掉,防止旺長,主枝兩側的結果母枝交互排列並與主枝垂直誘引於第2、3、4層鐵絲上,主枝同一側結果母枝之間的距離在60cm左右,主枝左右兩側結果母枝之間的距離在30cm左右,主枝上其它多餘的枝條從基部全部剪掉。

9、成年後冬季修剪:隨著主枝的延伸和兩側側枝的配置,2主枝和多側枝的樹型已形成。主枝延伸的長短要根據土壤的肥力來決定,當主枝的第1新梢伸長長度在1.2m左右時,冬季修剪時仍然要強剪,一般剪去先端1/3-2/5左右,剪口粗度達到1.0cm以上,剪口以下1.0m範圍內其它枝條全部剪掉,剪後主枝的先端逐漸轉彎以與主枝90°抬頭誘引於第2、3、4層的鐵絲上,將其作為結果母枝培養成結果枝組使用。

主枝兩側結果枝組的修剪:結果枝組最先端的強枝條從0.8cm粗的部位短截,基部的短果枝2-3芽短截,中上部的中果枝4-5芽短截,與結果枝組先端有競爭的枝條從根部剪掉。結果枝組使用3-4年後,結果部位會上移,此時利用其基部萌發的旺枝對枝組進行更新,以維持主枝兩側有充滿活力的結果枝。

10、適時間伐:隨著獼猴桃兩根主枝的不斷延伸,相鄰兩樹之間互相影響,為了使保留樹有足夠的空間生長,對相鄰的樹必須進行間伐,間伐的空當通過保留樹主枝的延伸填滿,嚴防密植過重修剪。

上述獼猴桃整形修剪的方法,最好選用在土壤肥沃舒松的地區,獼猴桃樹體長勢旺盛。初時定植密度株行距4×3m,3年後逐漸間伐,間伐過程中保持棚面均勻佈滿枝條,產量控制在1000-1250kg/畝,最終保留株數根據土壤條件而定,嚴禁密植使樹冠鬱閉。主枝兩側均勻培養側枝和結果枝組,側枝間距以60cm左右,不互相遮光為標準,以中小型結果枝組培養為主。

三、技術效果

1、樹體成型快:在土壤肥沃的地區栽培採用“V”型籬架栽培獼猴桃,幼樹生長旺盛,可使獼猴桃樹兩主枝得到迅速延伸,從而快速成型,主枝兩側結果枝組配置簡潔明瞭,樹勢能快速平穩。

2、有利於提髙早期產量:隨著樹冠擴大,結果枝組能快速形成,“V”型籬架上結果面也快速形成,提高了早期產量。

3、樹形簡單一目瞭然:在“V”型籬架栽培獼猴桃,採用兩主枝的“Z”字形,兩主枝的頭部向上生長,能有效維持主枝的頂端優勢,兩側結果枝組均勻分佈於“V”型籬架兩側,樹體結構簡單,管理方便。

4、有效提高果實品質和商品性:採用本技術培養的樹體,能維持結果枝具有一定的長勢,相對旺盛的新梢是優質大果生產的基礎,具有一定長度的新梢才能確保合理的葉果比,從而提高大果率,提高了果實的品質和商品性。

5、減少徒長枝的形成:本項發明充分利用獼猴桃生長的特性,培養的主枝、側枝及結果枝組,主枝和結果枝組的先端均向上方誘引,頭部具有明顯的頂端優勢,大大減少了其它部位徒長枝的形成,因而整個樹冠新梢長勢主次分明,徒長枝少,樹體生長平衡,長期維持樹勢。

四、實施效果

通過幾年的培養,形成了適合“V”型籬架栽培的兩主枝的樹形,樹形主枝、側枝骨骼分明,第1年紅香的兩主枝達到1.95×2.08m,到第3年主枝樹形3.31×3.65m。徐香第1年兩主枝達到1.68×1.9m,到第3年主枝樹形3.42×3.52m。形成了本發明所培養的樹形,具有樹形簡單,操作管理方便的特點。


獼猴桃專利:一種獼猴桃省力化培育的方法。發明人:閆永齊等


獼猴桃專利:一種獼猴桃省力化培育的方法。發明人:閆永齊等



獼猴桃專利:一種獼猴桃省力化培育的方法。發明人:閆永齊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