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八國聯軍打北京時,為什麼袁世凱等人要袖手旁觀?這是出於什麼目的?

歷史一書生


八國聯軍進北京時,袁世凱是山東巡撫,他和東南九省的總督巡撫們一起袖手旁觀,東南互保,用各種手段拒絕或拖延進京勤王。

因為袁世凱很清楚,如果他帶著7000人的武衛右軍進京勤王,結果只有一個:愚昧送死,獻上一顆袁大頭而已。

當時最強悍的清軍是聶士成的武衛前軍,2萬人的整編德械師,在八國聯軍和義和團的夾擊下,死無葬身之地。

1,慈禧太后向全世界十一個列強一起宣戰

換到今天,我們只能說太后瘋了。

慈禧太后真的相信天降神拳,扶清滅洋,恐怕是清宮戲看多了吧!

袁世凱老奸巨猾,早就看出來太后瘋魔了,遲早要被八國聯軍拍熄火,何必去當炮灰送死。

2,袁世凱在山東巡撫的任上表現,是左右逢源,老奸巨猾

山東是義和團的發源地,大師兄們遍地開花。

袁世凱鎮壓和驅逐義和團也不是一味蠻幹,而是老謀深算,專門算計大師兄。

袁世凱首先貼出佈告,說天津的洋鬼子軍隊都來了,真正的義和團“果系忠憤義民欲為國家效力”,應即日馳赴天津等處,幫助官軍齊心拒敵。

袁世凱的這一招是一箭三雕,首先把義和團都哄到直隸去了,減輕了對付山東義和團的難度;也應付了慈禧太后“招團禦侮”的懿旨;對屠殺山東剩下了的義和團找到了藉口。

袁世凱說:真義和團都去天津打洋鬼子去了,你們留下來的都是假義和團,都給我砍了!

袁世凱辦的是山東自辦互保,跟張之洞、劉坤一集體辦的東南互保,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

袁世凱下令將山東的洋傳教士都安全護送到煙臺,一共運了200多人,得到了西方列強的讚許。

袁世凱也有出紕漏的時候,他一度下令“習教之民均令反教”。洋人來質問他時,袁世凱轉了轉眼珠,解釋說:這不是強迫教民永遠改變宗教信仰,而是權宜之計,暫時放棄信教,防止義和團來殺他們。

慈禧太后在6月15日,還沒有對列強宣戰前,就下令袁世凱抓緊時間帶兵來北京。

袁世凱按兵不動,卻發電報給李鴻章,探探李鴻章的口風。李鴻章大罵朝廷誤國,袁世凱就明白了。

袁世凱藉口德國在青島有駐軍,分不開身,讓一個總兵就近徵集綠營兵3000人進京勤王。

但一直到慈禧太后逃出北京城,袁世凱的綠營勤王兵都沒有到達北京。

袁世凱處理好了與西方列強的關係,得到了西方的信任,為以後當大總統埋下了伏筆。

其他的武衛軍都被八國聯軍打殘了,只剩下袁世凱的武衛右軍,是當時清朝最強大的戰鬥部隊。

慈禧太后對袁世凱恨得牙癢癢,但也沒辦法,只好笑眯眯地讓袁世凱訓練北洋新軍:誰叫自己這麼蠢呢。

在八國聯軍進北京時,袁世凱按兵不動,實際上是獲利最大的人。

本人是沂藍書院趙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現代史,繼承章太炎學派唯識史觀學說。


沂藍書院趙月光


我覺得這不是袖手旁觀,準確的說是袁世凱、李鴻章等的明智之舉!

1900年,大清帝國最高統治者慈禧太后竟下詔向十一國開戰,把大清帝國帶向了一場浩劫——八國聯軍打進北京。之後,慈禧向各省督撫發電報要求勤王抗敵,但在李鴻章、盛宣懷的串聯下,南方各督撫都拒不執行命令,還搞了一個叫做“東南互保”的聯盟,時任山東巡撫的袁世凱也加入了這個陣營。

這個聯盟還與各國列強簽訂了一個協議,大致是:

第一,劃分各自的責任,各自保護自己的國民和財產,租界有洋人自己保護,其他各省由大清自己管理。

第二,限制洋人的活動範圍,洋人只能在法定租界裡活動,否則出事之後大清概不負責。

從內容來看,協議並不失尊嚴,而且從當時的形勢來看,這絕對是個明智的舉動。當然,南方各督撫抗命不遵也有各自的小算盤,比如袁世凱當時剛練出北洋新軍,那是他手裡的最重要的籌碼,他也害怕因為從命去抗敵而失去手裡的資本。

但是,我們辯證地看待問題,因為“東南互保”聯盟,才有當大清帝國的北方已經混亂不堪的時候,南方卻因此能夠一番相對和平寧靜的景象,使得南方經濟基礎沒有因為這次事變而遭受重創。


參知正史


八國聯軍攻打北京的時候,不僅是袁世凱在袖手旁觀。當時其它東南九省的督撫也都是袖手旁觀。兩廣總督李鴻章聲稱自己感冒腹瀉,走不動道,無法進京;湖廣總督張之洞不僅不進京勤王,反而還秘密策劃反清,打算自立;廣東巡撫德壽更厲害,他是上三旗出身(滿洲鑲黃旗),北京淪陷,他增援是義不容辭,然而他也附和李鴻章,選擇了袖手旁觀。



1898年三四月份,義和團在山東興起。很多不滿洋人的老百姓(也有地痞流氓)通過燒燬教堂、破壞鐵路等極端方式發洩對帝國主義侵華的不滿。後來,失控的義和團更是將怒火發洩到洋人身上,嚇得各國大使警告清政府,若不趕緊彈壓義和團,各國政府就會直接出兵。

當時的清政府內部一團糟,對洋人的態度分為兩派。以光緒帝為首的主和派認為,以清軍現有兵力絕對惹不起洋人,應該武力鎮壓義和團運動,從而謀求和平局面;而以端郡王載漪為首的頑固派認為,義和團運動如此高漲,大有將帝國主義趕出中國的勢頭,朝廷可以利用義和團趕走洋人。(載漪還想利用義和團搞倒光緒)

作為清政府真正的統治者,慈禧太后此時的態度非常關鍵。但是由於她不滿洋人對自己的指責(洋人指責慈禧迫害光緒),因而她當時的態度非常精分:一方面,她不對義和團進行武力鎮壓,縱容義和團鬧事;另一方面,她又不願意招惹洋人,通過打馬虎眼的方式,希望能夠得到列強諒解。

身為清政府的一號統治者,慈禧都如此舉棋不定,這讓下面的官員該如何是好?



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袁世凱於1899年冬,由工部侍郎升任山東巡撫,率領他的七千新建陸軍從天津駐防到了山東。

到任山東後,袁世凱對義和團的態度非常簡單——就是剿。即便這會得罪載漪一黨,他也無所謂。

到了1900年二三月,山東義和團基本被袁世凱剿滅,山東恢復穩定。但也正是因為袁世凱在山東的剿殺,山東的義和團一溜煙的全跑到直隸去了。

直隸相當於頑固派的半個大本營,義和團跑到直隸,算是逃對了地方。

1900年五六月份,義和團在京津地區搞得轟轟烈烈,嚇得各國連忙集結軍隊保護自身安危。而且,義和團鬧事的時候,清政府的軍隊也參與其中,德國公使克林德就在前往總理衙門途中被八旗兵槍殺的。

如果說義和團針對洋人的舉動只是民間自發性的,事態還可控制。那麼,清政府的八旗兵的加入,就使得這場運動的性質發生了根本性轉變,變成了清政府與西方帝國主義的國家級矛盾。

各國公使看到事態失控,決定以保護使館的名義聯合出兵北京。


當時,若是慈禧能臨機決斷,拍板剿滅義和團運動,事態還可挽回。但是,此時的慈禧依然是精分狀態:一方面,她繼續縱容義和團,不剿,也不控制;另一方面,她派兵保護各國使館,希望能夠得到列強諒解,從而停止進兵北京。

然而,事態最終還是失控,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由此爆發。



1900年6月16日,慈禧召開御前會議,在這次會議上,慈禧大膽的說:如果列強軍隊繼續進兵,就對外宣戰。並且,她還處死了兩個主和的大臣祭旗。


就在這次會議後不久,慈禧命令袁世凱率軍增援北京。慈禧當時的想法非常簡單,袁世凱決然沒有膽量抗旨不遵。然而,慈禧太后低估了袁世凱的膽量。

袁世凱是個惜命的聰明人,他不怕玩命,但也絕對不會白白的去送命。甲午戰爭時,清軍戰鬥力之羸弱,日本戰鬥力之彪悍,清軍與世界一流軍隊的實力差距,袁世凱作為旁觀者,當時看得清清楚楚。

甲午戰爭之後,儘管袁世凱非常想通過練兵打造出一支實力接近於西方軍隊的新軍。但是從1895年開始練兵到1899年八國聯軍侵華前夕,中間只有短短的四年時間,袁世凱費盡心思也才練了幾千新軍,還遠遠不夠給洋人塞牙縫的。

所以,袁世凱看的很清楚,他此時去增援就是送死。他不想給大清朝殉葬。

不過,袁世凱也不能明目張膽的抗旨,他在收到旨意後,迅速聯絡了李鴻章、張之洞等東南九位督撫,希望前輩能給點建議。李張劉許等朝中前輩給他的回電很給力:別去。


1900年6月25日,天津危在旦夕,慈禧再次向袁世凱發出上諭,要求他速派精兵入京增援,不得遲疑。(“星夜赴津,毋稍延遲”)

然而,此時袁世凱翅膀硬了,他在得到東南其它九位督撫的支持後,給慈禧回覆了一封電報:“東省防務日緊,兵力難分。”

後來,袁世凱又以所屬軍隊發生疫情,沿途有義和團囤積為由,再次回電拒絕增援。總之一句話:不是我不願意派兵前往,實在是我分身乏術。

慈禧收到袁世凱的回電後,要氣炸了。她以很嚴厲的語氣回電:“務必於即日出兵,決不許延誤,否則軍法從事”。

面對三番五次下旨催促出兵,袁世凱如果再不有所動作,指不定人頭不保。於是,袁世凱便派出了一直舊軍前去增援,而他的新建陸軍則繼續按兵不動。

1900年7月14日,八國聯軍以付出傷亡900餘人的代價,併發射毒氣炮後,攻陷天津。

袁世凱應該很慶幸他沒去。因為在天津攻防戰期間,整個直隸的清軍被打崩潰,欽差大臣李秉衡飲藥自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裕祿自殺身死。就連武衛左軍統帥兼直隸提督聶士成也戰死(在義和團和八國聯軍的前後夾擊下,英勇戰死)。

如果袁世凱去了,想必也是一樣的下場。



1900年八月下旬,八國聯軍攻克北京。慈禧逃往山西。就在逃往的路上,慈禧下令圍剿義和團,並且給當初被她處死祭旗的主和派大臣平反昭雪。

見過精分的人,沒見過慈禧這麼精分的。五月份在糾結主戰還是主和,六月份下定決心跟洋人開戰,八月份就軟的一塌糊塗,開始對洋大人舔跪。有這樣的領導,下面的官員簡直要瘋了,因為不管是主戰還是主和,都要掉腦袋。

其實從這個事情就可以看出,當時的慈禧一干人等,根本就聽不進去話。像袁世凱這樣的封疆大吏不能隨便就表態,否則掉腦袋是分分鐘的事情。

當時,李鴻章就針對當時的時局,說了一句很露骨的話:“先定國是,再議辦法,否則雖去何益!”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開戰與否,這個先放到一邊不談。慈禧你作為決策者,你既要重用載漪、剛毅這幫頑固派整,又要我們這些主和派進京賣命。難道你不知道我們和頑固派不是一路的嗎?如此首鼠兩端,這不是讓我們去送死嗎?就算要我們去送死,也得先給個合理的說法,不能死得不明不白的!

李鴻章的這句話,其實就是當時很多人都想對慈禧說,但又不敢說的話。

小人物就不提了,就說聶士成。他手下一萬多精銳武毅軍全部投入戰場。結果呢?他打洋人不對,打義和團也不對。最後相當於是被活活逼死的。

庚子國難鬧到最後,力主剿滅義和團的將領沒好下場(聶士成),力主對洋人開戰的官員也沒有好下場(剛毅、徐桐)。活到最後的反倒是坐觀事態發展,事件期間不表態的袁世凱、宋慶等人。

所以,袁世凱為什麼要袖手旁觀?因為他不想死得不明不白啊。


Mer86


這個事件就是著名的“東南互保”,本質上來說,是洋務派漢官權衡利弊之後,集體反抗“亂命”的自保行為。

光緒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五日,慈禧太后接到大沽口炮臺失守的消息,又聽聞列強讓她歸政於光緒的噩耗,怒火中燒之下以光緒帝名義頒佈上諭:“與其苟且圖存,貽羞萬古,孰若大張撻伐,一決雌雄。”遂與英美德法等十一個國家宣戰。宣戰詔書下達到地方後,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等官員拒不奉詔,並私自與各參戰國達成保護協議,史稱“東南互保”。


義和團運動的興起

義和團原名義和拳,是乾隆時期的一個反清組織。

中日甲午戰爭後,山東被納入德國勢力範圍,1898年10月,義和拳趙三多等人豎起了“扶清滅洋”的旗幟,處處與外國勢力作對,而當時的山東巡撫張汝梅則對義和團採取剿撫並用,以撫為主的方陣,他上書朝廷希望將拳民列入團練“聽其自衛身家,守望相助。”

但隨著義和團的發展壯大,山東呈現不安寧之勢,各地教堂被焚燬,洋人被毆打,甚至虐殺,甚至義和團成員朱紅燈糾結拳民圍攻縣城,清政府無奈之下只好派出袁世凱署理山東巡撫。袁世凱到達山東後,一改剿撫並用的方陣,他對義和團進行了瘋狂的鎮壓,義和團運動頓時遭受重挫,紛紛轉移至直隸。


山東義和團轉入直隸與當地義和團聯合後實力大增,雖然掀起了更大的反抗洋人的浪潮,董福祥部先後殺死日本、英國武官數人,聲勢浩大。他們“日以焚教堂,殺洋人為事”,使得駐北京各國公使不滿,他們決定以“保護使館”為名調兵入京。清政府不敢拒絕列強的要求,只能採取拖延的辦法,要求暫緩調兵。

清政府明白如果讓洋人軍隊入京,以後後患無窮,於是緊急召開會議討論對義和團的處理辦法。裕祿、張之洞、李鴻章、袁世凱等人力主要剿,而以毓賢、趙舒翹、何乃瑩等人主張對義和團應以招撫。主張剿滅的認為義和團的發展已經威脅到洋人的利益,再放任下去,會引開新一輪的戰爭。而主張招撫的則認為可以利用義和團來對付洋人,企圖直接套用“蚌鶴相爭,漁翁得利”的策略。

慈禧太后向來平衡的運用各種派系的官僚,之前對待洋人問題上,她經常是靠洋務派的大臣們辦事的,而這次,她卻採用了守舊官員們的主張,對此她作出了表態說:“現在民心已變,總以順民心為最要”。雖然沒有明確決定對義和團到底是剿還是撫,但其態度卻表明她是傾向“撫”的。



慈禧太后發出的宣戰

6月16日,俄、英兩國通知大沽口炮臺,說清政府“並不實力剿辦義和團”,讓守將羅榮光退出大沽口,羅榮光不退遂引起英俄炮擊,羅榮光犧牲,大沽口炮臺失守。

侵略者的這些行為對於慈禧太后來說是小事,真正讓她與列強產生隔閡的是對光緒帝的廢立問題上,引起了外國人的不滿。他們表示了對光緒帝的支持,並建議慈禧太后立刻歸政於光緒帝。這些消息都極大的刺激了權利慾極重的老太后,於是在6月21日,她以光緒帝之名頒佈了與十一國宣戰的詔書。



奇怪的是,這道詔書並沒有以任何形式送達給任何一個外國政府,而更像是內部參考一樣,在奉天的盛京將軍增祺就百思不得其解,就向朝廷請示:“此次中外開釁,究系何國失和?傳聞未得其詳,應懇明示,以便相機應敵”,而朝廷並沒有給出明確的答覆。

雖然慈禧太后在形式上發佈了宣戰詔書,但事實上並沒有應戰的決心,更沒戲抵抗的部署。由此可見,她雖然想利用義和團發洩對列強的怨憤,但並不想徹底的與洋人決裂。



東南互保的形成

相對於北方一團糟的局面,南方表現則穩定的多。列強雖然能打下天津、北京甚至河北、山西,但顯然不可能以微弱的兵力控制中國這樣廣袤的國土。在這種情況下,竭力保持洋務派治下的利益,洋人就不得不與漢人督撫們進行緊密的合作。

“東南互保”其實早在義和團運動發展壯大時,英國人擔心義和團的發展會損害他們在長江流域的利益,便與兩江總督劉坤一和湖廣總督張之洞進行商討“保衛長江”的建議。沒想到的是,他們討論還沒有結果,居然慈禧太后向十一個國家宣戰。



兩廣總督李鴻章當即對這份宣戰書予以拒絕,他給在上海的盛懷宣發報說:“廿五矯詔,粵斷不奉。希將此電,密緻峴香(指的是劉坤一、張之洞)二帥。”劉、張二人經過商討一致認為,如果真的與列強開戰,一來勢必影響稅收,二來絕非列強之敵,於是讓盛懷宣居中策應,謀劃與洋人制定互保章程。

在盛懷宣的謀劃下,山東巡撫袁世凱、四川總督奎俊、閩浙總督許應騤、浙江巡撫劉樹棠、陝西巡撫方端紛紛響應,6月26日派出代表與各國領事簽訂了《東南保護約款》九條,其主要內容有:

  • 上海租界歸各國共同保管。
  • 長江及蘇杭內線均歸各督撫保護。
  • 各國軍艦不得擅入長江。
  • 各國軍艦不得接近吳淞及長江各炮臺。

這樣一來,所議定的內容多為列強所接受,切實的保證了南方的安寧。

東南互保章程的議定,最終避免了除北京、天津、河北等地以外的地區遭受戰亂之苦,在大的層面上維護了國家的安定與統一,也保全了洋務運動以來的大部分成果。

自東南互保後,地方督撫權力加重,而中央權威逐漸喪失,尤其漢人督撫的崛起,成為了此時的一大特色。而袁世凱就是在此時崛起,並使其北洋軍影響逐漸擴大,最終開啟民國軍閥割據的新時期。


望風瑟瑟


慈禧突然挺直了腰板,撿起了骨氣,趁著“拳民”愈演愈烈之際,向11國宣戰,然後將詔書下發各省。

當時,各省督撫拿到慈禧發下來的詔書後面面相覷,老佛爺這是哪根筋抽抽了?哪來的勇氣向11國宣戰?

東南諸省要員對此的態度則顯得頗為曖昧,難道真要幫慈禧去和洋人作對,錢還賺不賺了,命還要不要了?

慈禧為什麼突然變得這麼瘋狂,突然一改她對洋人諂媚的“奴態”,突然強硬地對洋人宣戰?

洋人在很早之前便已經流露出了要拋開慈禧,轉而扶植光緒皇帝的想法,他們的這個想法為慈禧所獲知之後,她心中是驚蕩不已,她的權力慾極強,所以她絕不會允許讓光緒皇帝掌握實權。

後來,慈禧搶在光緒皇帝之前發動了“戊戌政變”,軟禁了光緒皇帝,讓他沒了翻身的機會,她當時一度想要廢了不再聽話的光緒皇帝,另立一個小皇帝,不過此事受到了洋人的阻撓。

慈禧之所以想要廢了光緒,也是為了以絕後患,不讓洋人有扶植光緒的可能。

可是,她的小心思沒有成功,光緒雖然被她軟禁了,但威脅一直存在,這也是她在臨死之前讓人毒死光緒的原因。

後來,慈禧在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後攜帶光緒皇帝逃跑,也是為了防止洋人虜獲光緒之後轉而直接在北京支持光緒。

慈禧在或廢或宰光緒一事上每每受制於洋人,這讓她多多少少生出了一些怨氣,所以想要報復報復洋人,出一口惡氣,這是她向洋人宣戰的一個原因。

此外,當時“拳民”鬧得太兇了,雖然他們的口號從反清變成了“扶清滅洋”,可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和清政府之間的矛盾已經和解了,別說和解了,連緩解也談不上。

對於拳民,慈禧有三個選擇,一個是清剿,另一個則是招撫,最後一個是利用,慈禧最後選擇了利用——她要利用拳民去打擊洋人。

這麼一來,她既能夠報復洋人,給洋人一點好處,同時也讓拳民找到了宣洩口,暫時緩和了清政府和拳民之間的矛盾。

慈禧也知道自己向洋人宣戰,肯定會遭到洋人的反擊,只是,她沒有想到的是,拳民這幫烏合之眾遠遠沒有她想象的這麼厲害,沒有她想象的這麼有組織性,她也低估了他們的貪婪。

讓慈禧更沒想到的是,東南諸省督撫對洋人的態度。

她原以為只要自己一紙詔書發下去,各省軍政長官便會率軍北上“勤王”,誰料詔書下發到各省之後,卻只是驚起了一圈漣漪,然後便沉靜了下去。

即便是她寵了幾十年的重臣李鴻章,在收到詔書之後也冷言冷語地回了句:“此亂命也,粵不奉詔。”

張之洞的回覆更是讓慈禧氣得發抖:“坐擁東南,死不奉詔。”

袁世凱雖然近在京畿旁邊的山東,可是,最後也選擇了坐視八國聯軍將慈禧按在地板上打得鼻青臉腫。

於是,在東南諸省採取作壁上觀的情況下,慈禧最後迫不得已放棄了北京,帶著光緒皇帝夾著尾巴灰溜溜地逃跑了。

這次歷史事件,被稱為“東南互保”,只保東南,不報清廷中樞,更不保別的地方。

張之洞、袁世凱,甚至是李鴻章,他們為什麼會違背慈禧的意志,選擇袖手旁觀,坐視慈禧受辱呢?

張之洞和李鴻章同為晚清的中興名臣,不過,張之洞和李鴻章所不同的是,他不是清朝的死忠,更不是慈禧的死忠。

張之洞在東南的實業發展得有聲有色,說是日進斗金也不為過,所以他不願意為了慈禧這個婦人的一己之私去和洋人作對,從而破壞東南的實業格局,讓自己的利益受損。

東南諸省一直以來便是中國的經濟中心,即便到了近代也不例外,實業多數便設在東南,所以,東南一旦亂了,實業必將受損。

當時的實業又幾乎掌握在地方官僚的手裡,實業受損便等於官僚的利益受損,所以他們幾乎沒有一個人想為慈禧的瘋狂買單,也沒一個會為了慈禧的瘋狂去放棄自己手裡的利益。

李鴻章之所以也加入了“東南互保”,則是因為受到了張之洞、劉揆一等人的裹挾,他遠在廣東,遠離中樞,孤立無援,所以他不得不融入到張之洞他們的圈中,否則他很難站得穩腳跟。

所以,李鴻章當時也是含著淚說了“此亂命也,粵不奉詔”這句話,後來慈禧一叫,他便屁顛屁顛地讓人抬著去北京簽約了。

袁世凱明明在京畿旁邊的山東,為什麼也選擇了加入“東南互保”呢?

縱觀袁世凱的一生,他實際上是一個很善於準確把握時機的人,這也是他能夠從一個屢試不第的“讀書人”變成一個手握重軍的統帥的原因,更是他能夠當上中華民國總統的原因。

袁世凱和多數清政府高官一樣,對待“拳民”,他始終認為應該選擇清剿,這是沒有摻和到慈禧對洋人宣戰一事中的原因。

慈禧你行,你自己帶著拳民玩呀,我袁世凱不陪你們玩。

此外,當時袁世凱奉命率領所部武衛右軍移駐山東本便是去鎮壓拳民,慈禧轉過頭來又讓他去和拳民合作,別說袁世凱信不過拳民了,拳民恐怕也信不過袁世凱。

更何況袁世凱到了山東之後,又在山東收編了不少人,擴充了自己手裡的武衛右軍,實力蹭蹭蹭地往上竄,對於袁世凱而言,此時正是悶聲發展自己實力的好時機,怎麼能平白無故地為了慈禧的瘋狂去折損自己的實力?

除了想保存自己的實力之外,袁世凱或許也是在試探慈禧的底線,甚至是試探清朝的底線。

1911年袁世凱復出之後,一眼便看穿了清朝的底線,所以敢直接開口向載灃要好處,敢奪走載灃花了3年時間和無數心血打造出來的禁衛軍,更敢在清政府和革命黨兩邊同時索取好處。

總之,不論是慈禧向洋人宣戰,還是張之洞、袁世凱他們達成“東南互保”,實際上都是各懷鬼胎。

當然,“東南互保”確實也保護了東南一帶的實業,這是不爭的事實。


寧糊塗


八國聯軍攻打北京的時候,袁世凱和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閩浙總督許應騤、浙江巡撫劉樹棠、安徽巡撫王之春、廣東巡撫德壽、郵政大臣盛宣懷等人不但袖手旁觀,各大總督還與列強簽定了《東南保護約款》,張之洞甚至提出一旦慈禧太后和光緒帝遭遇不測,就擁戴李鴻章當大總統,恢復漢家的天下。

李鴻章說出了許多人想說但不敢說的一句話:“先定國是,再議辦法,否則雖去何益!”

大清王朝的重臣們想造反嗎?

1895年甲午戰爭清軍慘敗,深受觸動的袁世凱主張應“掃除更張,參用西法,認真訓練”,編練新式軍隊,同年6月底光緒皇帝批准他在天津練兵。

1897年,袁世凱因告密有功,博得慈禧青睞,1899年冬,由工部侍郎升任山東巡撫,成為名副其實的封疆大吏,彼時山東境內義和團正如火如荼,在袁世凱的巧妙鎮壓下,1900年初春義和團進入直隸和北京發展。

義和團在進入直隸之後,勢力擴張迅速,殺害傳教士,將怒火發洩到洋人身上,並在部分滿洲權貴的支持下進入北京圍攻使館區,西方各國警告清政府,若不立即鎮壓義和團,各國政府將直接出兵。

對於義和團如何處置,清政府內部以光緒帝為首的主和派、以端郡王載漪為首的頑固派意見完全相左,而作為清政府真正的統治者的慈禧太后一方面鎮壓義和團,另一方面她又想借助義和團力量對抗洋人,搖擺之中導致德國公使克林德被槍殺,事態最終失控,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由此爆發。

1900年6月中旬,八國聯軍主力開始圍攻大沽口炮臺,6月16日,慈禧召開御前會議,對外宣戰。不久,慈禧命令袁世凱率軍增援北京。袁世凱心知肚明,清廷當年與日本、英國、俄國各國單獨交戰,都以失敗告終,現與十一個國家聯軍交戰,他費心費肝花費四年時間才練的幾千新軍,遠遠不夠給洋人塞牙縫的,所以他此時去增援就是獻上一顆袁大頭而已,他不想給大清朝殉葬。

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袁世凱更清楚:

一旦清廷戰敗,慈禧太后絕對得下臺,李鴻章或許能當上大總統,勢必重用他,他袁世凱能有今天,李鴻章當初的提拔功不可沒,“環顧宇內,人才無出袁世凱右者”一句話道出了李鴻章對他的欣賞,所以已經沒有再替慈禧太后賣命的必要。

一旦清廷勝利,袁世凱在山東殺了義和團那麼多弟兄,義和團必定是清政府一大功臣,哪有他袁世凱的立錐之地。

如果八國聯軍戰勝,清朝很可能成為列強的殖民地,槍桿子出政權,如擁有自己的精兵強將,將是政治博弈中的最大籌碼。

智商高、情商更高的袁世凱接到命令後,迅速發電報給李鴻章,徵求李鴻章的意見,李鴻章大罵朝廷誤國,袁世凱就明白了。

袁世凱數次以各種理由推脫,就是一兵不發,最後憤怒至極的慈禧以最嚴厲的語氣電令:“務必於即日出兵,決不許延誤,否則軍法從事”。

面對惱羞成怒的慈禧,袁世凱藉口德國在青島有駐軍,分不開身,讓一個總兵就近徵集綠營兵3000人進京勤王,而他的新建陸軍則繼續按兵不動,但一直到慈禧太后逃出北京城,袁世凱的綠營勤王兵都沒有到達北京。

後來事實證明,袁世凱在1901年接任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成為大清帝國的頭號人物,其他的武衛軍都被八國聯軍打殘,而袁世凱的軍隊成為當時清朝最強大的戰鬥部隊。

有人說,袁世凱如是不稱帝,他將是中國的華盛頓,這話是有道理的。


美麗青春您真痘


八國聯軍攻佔北京本該是可以避免的戰爭。但是慈禧偏偏頭腦發熱,以國君名義對當時世界上的十一個國家同時開戰,而且是最強大的那些國家。


慈禧有沒有頭腦智慧?肯定是有,不然慈禧怎麼能掌握國家最高權利半個世紀之久,怎麼會把張之洞,李鴻章,曾國藩這些能臣控制在自己手中,應用自如。但是慈禧的這種能耐適合封建皇權時期,一旦遇上工業時期的近代社會,他那種能耐就像是小聰明,對於國家來說弊大於利。而且是遠遠的弊大於利。

因為聽說西方國家打算扶持光緒掌權,對權利過於貪戀的慈禧徹底坐不住了。一激動之下,居然對十一國開戰。其實就等於向當時所有拿的出手的資本主義強國挑戰。可見慈禧多麼怕權利從自己手上丟失。領土可以丟失,財富可以捨棄。唯獨權利不可以。結果居然扶持民間組成的義和團對付西方國家。即使最古板的人也知道打不贏。

而這樣無腦的宣戰導致的後果大家都知道,八國聯軍攻進北京(實際上是十一國)。一個國家尚且打不過,現在是十一個。

袁世凱當時在山東負責清理義和團。(雖然是慈禧指使。但誰讓義和團幫慈禧打洋人那麼起勁,現在必須要承擔後果。)他不可能去北京對抗洋人。


第一:袁世凱是有維新思維並且懂軍事的能人,他比當時絕大多數當官的更清楚西方的強大,他不可能去送死。倒不是說怕死。只是送死誰也不會這麼蠢,何況精明如袁世凱。

第二:既然去了幫不上忙,袁世凱就需要保存自己的實力,按兵不動最好。而且他知道洋人不是為了打而打。最終還是需要和談。

而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這些地方實力派沒有出手基本上也是和袁世凱想法一致。



1900年6月,英美帝國主義與清南方各省督撫達成“東南互保”協議。義和團運動興起後,英國深恐波及屬其勢力範圍的長江流域,便策動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等與列強合作,經買辦官僚盛宣懷從中牽線策劃,由上海道餘聯沅出面,與各國駐滬領事商定《東南保護約款》和《保護上海城廂內外章程》,規定上海租界歸各國共同保護,長江及蘇杭內地均歸各省督撫保護。清室向十一國宣戰後,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和閩浙總督許應騤、四川總督奎俊、鐵路大臣盛宣懷、山東巡撫袁世凱,即和各參戰國達成協議,稱東南互保。


他們的做法在當時和現在來看都是最好的選擇。國家貧弱不堪,不能因為一個婦人的無腦旨意就把整個國家搭進去。平時君臣思想再怎麼重,這時候也不能傻傻的去執行。

而且他們幾個治理的東南地區還是國家經濟發達地區,國家經濟命脈所在。更不可能胡來。

而這個和所謂的怕死,沒骨氣沒任何聯繫 。


集論社


袁世凱是李鴻章的得意門生,當然,袁世凱理所當然聽李鴻章的。李鴻章威高權重,說話很有分量,做事讓朝廷放心,肯定,器重。總之,李鴻章的一言一行,在朝廷裡舉足輕重。袁世凱只有尊敬李鴻章老師,才會得到李鴻章的肯定,讚美,支持,幫助,提攜,袁世凱背靠大樹好乘涼,才得以升官發財,還可以當大官。李鴻章拒不奉詔,是有原因的,原因理由充分正確的。光緒皇帝借變法,想武裝奪取政權,想軟禁慈禧太后才能親自執政,也才能變法圖強。這一軍事機密洩密,慈禧太后廢除光緒皇帝,又立新君。這遭到西方列強橫加干預和從中阻擋,阻攔。後來,義和團聲勢浩大,殺了許多洋人,慈禧樂見其成,用拳匪對抗外敵,這引起外國人強烈抗議和不滿。慈禧委託,委汳人去談判。談判的人,不滿列強幹涉其人當皇帝,其人懷恨在心,添油加醋地亂說一通,以加大加重事態,慈禧看了談判條款,腦羞成怒,大罵列強為侵略者,還要加以強列反抗。八國聯軍這才有出兵攻打中國的道理,理由和口實。這時,慈禧太后下詔,要袁始凱出兵。袁始凱也不是傻子,看李鴻章的臉色行事。李鴻章和袁世凱拒絕奉詔,拒不出兵,慈禧也無可奈何。必定,大刀長矛抵擋不了洋槍洋炮。不過,事後,李鴻章不得不為慈禧太后背黑鍋,去親自鑑訂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才得到慈禧太后的恩准和原諒。


中國美6220


這實質上是問為什麼會有東南互保這樣的事情發生,如果當時大清全國各地的官員,士紳,軍隊一起響應朝廷的命令,殺盡洋人,進京勤王的話,中國真的可能要亡國了。東南互保”這一歷史事件的本質是以慈禧太后為代表的滿清中央政府為了自身的利益向世界列強宣戰,把中國帶入火海當中的時候,中國東南各省地方官員拒絕執行慈禧太后的愚蠢命令,為了保護當地黎民百姓免遭生靈塗炭的命運而採取的一種保境安民的行為,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行動,近年來東南互保這一歷史事件已經得到學術界的平反,得到正面肯定。東南互保這一歷史事件向後來者提出了一個嚴肅的問題:當最高統治者決策出現重大失誤,將國家和人民帶到懸崖峭壁邊緣的時候,地方領導人是對中央的指令亦步亦趨,不折不扣地去執行,還是勇敢地說不。


晨雨62


如果說太平天國運動時,清王朝還能勉強控制那些手握實權的封疆大吏,那麼到庚子之變時,那些朝廷要員則已經敢於陽奉陰違,甚至作壁上觀了。當時,握有新軍的袁世凱表現地並不積極,甚至比搞東南互保的那批舊官僚還可恨。

至於要問袁世凱的意圖,大體可以總結為以下兩點:

首先,在袁世凱眼中,最根本、最迫切的問題,就是如何保存自己的實力,而不是去救駕勤王。要知道,早在戊戌變法時期,袁世凱就已經嶄露頭角,成為光緒和慈禧都想拉攏的人物,只是,當時袁世凱還不敢太張揚,畢竟清政府還有一些能夠壓制他的勢力。

可是,隨著李鴻章等人日益老邁,張之洞那批舊官僚,也開始忙著搞所謂的“東南互保”,這使得清王朝日益孤立。同時,也讓袁世凱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只有保全自己,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並獲得更大的利益。

其次,八國聯軍來勢洶洶,同時也曾經考慮過要扶植新的代理人,而袁世凱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備選對象。說的再直白些,列強一面穩住張之洞等人,一面又向袁世凱伸出橄欖枝,同時還在猶豫要不要徹底廢了慈禧和光緒。

在這樣的緊要關頭,袁世凱又怎麼會輕舉妄動呢?可以說,當時袁世凱既不想與慈禧鬧得太僵,又不願跟八國聯軍硬碰硬,自然也就開始耍滑頭了。袁世凱耍滑頭的本事,可絕非一般人所能企及,要不然也不會一路平步青雲,最後又竊取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

概括來講,袁世凱的“袖手旁觀”,無外乎就是再保全自己、等待時機,謀求獲得更大的利益。當然,最後列強還是決定暫時保留慈禧,以免引發太大的反抗。只是,隨著《辛丑條約》的簽訂,清政府也徹底淪為了“洋人的朝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