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小規模納稅人合理避稅的方法有哪些?

用戶5903479627926


要想弄清楚小規模納稅人怎麼實現合理避稅,咱們就得先搞清楚,小規模納稅人能夠享受哪些稅收優惠。

一、按月10萬元(按季30萬元)免徵增值稅優惠。通常來講,就是隻要按月申報的收入未超過10萬元(按季申報未超過30萬元),你就可以享受增值稅免稅優惠。

文件依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財稅【2019】13號文件。

二、按月10萬元(按季30萬元)免徵政府性基金優惠。主要包括教育附加費、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設基金。

文件依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擴大有關政府性基金免徵範圍的通知》財稅【2016】12號文件。

三、小微企業所得稅減徵優惠。具體來講,就是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所以,這個優惠必須是企業所得稅納稅人才能享受到,個體戶、個人獨資企業是不能享受的。

文件依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財稅【2019】13號文件。

四、“六稅兩費”減半徵收。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可在50%的稅額幅度內減徵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耕地佔用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文件依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財稅【2019】13號文件。

那麼,作為小規模納稅怎樣才能更大限度的享受到這些優惠,實現合理的避稅呢?我認為以下幾個要點你得重視起來:

一、合理選擇納稅期限。小規模納稅人可以選擇按月申報,也可以選擇按季申報,但是一經選擇後,一個會計年度內不得變更。打個比方,你在第三季度裡7月份開票8萬元、8月份開票7萬元、9月份開票16萬元,你說這種情況選擇按月申報划得來還是按季申報划得來?咱們計算一下就清楚了,如選擇按月申報,7、8兩個月都未超過10萬元,免徵增值稅,9月份開票16萬元,應交增值稅16萬×3%=0.48萬元;如選擇按季申報,則三季度開票總額為31萬元,超過按季申報30萬元的免徵額度,應全額交稅31萬×3%=0.93萬元,很明顯,選擇按月申報能少交稅0.45萬元,按月更划得來。所以,你可以根據自己開票收入的分散情況,自己先行預測一下,選哪個划得來些。

二、儘量少開專用發票。我們都知道,開專用發票是不能免稅的,但在銷售過程中,我們難免會碰到一般納稅人客戶,一般納稅人在進貨時都是要求取得專用發票的,不然他買的這批貨是不能抵扣進項稅額的,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得和他好好談一談了,你就說,“我在價格上給你優惠4個點,這樣把你沒進項的虧彌補過來了,還再便宜一個點,你們不是更划算?“這樣,我們既可以不丟失大客戶,又能享受小規模納稅人按月10萬元的免徵優惠了。

三、合理規劃發票開具時間。儘量在每個月底的時候查詢下稅控機發票的開票總額,儘量把開票額度控制在10萬元內,如果快要開超過了,剛好又發生一筆業務,儘量跟客戶說,放在下個月把發票開出來,不要發生這種不必要的失誤,因為一旦開超了,你就得全額交稅了。

總之,小規模納稅人想要合理實現避稅,首先自己得多學習稅收優惠政策,掌握了遊戲規則,才能在合理合規的前提現實現合理避稅。


huaihua老周


小規模納稅人合理避稅有方法,我分享給大家一些好用且合理合法的辦法。

(1)所有的經營開支都要發票,這是最基本、最有效的節稅方法。如果有成本或者費用沒有合法票據,那就會因此多交所得稅。

(2)所有的人工費用都走工資薪金支出,靈活用工走勞務派遣,這樣確保人員開支都可以稅前扣除。

(3)不好獲得發票的小規模納稅人,比如文化傳媒,建築業等,到稅務局申請核定徵收所得稅,這樣即使缺少費用發票也不會多交所得稅。

(4)沒有債務風險且收入規模較小的小規模納稅人,可以註冊個體工商戶,不交企業所得稅,而且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全部核定徵收。月收入不超過2萬的雙免,不交一分錢稅,月入3萬隻交50塊的個人所得稅。

(5)利用稅收減免政策,合理合法少交稅。最近兩年,國家密集出臺了許多稅收減免政策,普遍適用的如季度不超過9萬免增值稅,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的所得額減半徵收並減按20%繳納企業所得稅,季度應稅收入不超過30萬的免徵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購入不超過500萬的固定資產所得稅前一次性扣除等。還有一些針對高科技企業及特殊行業(比如農業)的稅收減免政策,這些政策組合使用效果更佳。具體到不同行業和企業還有許多可以籌劃的空間。

以上五個方向,都充分用好了,肯定不會交冤枉稅,也一定會大大減低企業稅負的。如果哪位朋友想諮詢旗下企業的具體操作方法,歡迎私信或者關注@唯思得財稅官方號,我們將很高興為您解答!



唯思得財稅


小規模納稅人涉及的稅種,主要是增值稅以及相應的附加稅費,和所得稅。

小規模納稅人

所以,小規模納稅人的稅務籌劃,重點就是從這兩個角度。

1、增值稅

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的徵收率,,在稅率上已經很有優勢了,對單個小規模納稅人來說,已經沒有太多籌劃的空間。可以重點注意的是,利用小規模納稅人每月10萬免徵增值稅的額度。

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另一個籌劃的思路是,在多個公司之間打組合拳。

從增值稅計算邏輯我們知道,毛利率越高的公司,採用小規模納稅人的身份,在增值稅方面最有利,而毛利率低,進項多的公司,採用一般納稅人的身份可能更有利。那麼,在公司的組織架構設計時,就可以適當進行組合。

比如,A公司是一家生產企業,同時也自己負責產品銷售。那麼,它的組織架構設計也許可以參考如下方式:

在具體的業務設計過程中:

1、生產工廠選擇一般納稅人身份,可以抵扣採購的進項。

2、可以同時承擔類似本部的職能,負責生產和管理,設計費用分攤分配規則,合理地多承擔成本費用。

3、生產工廠的產品賣給銷售公司時的定價,因為是關聯方,需要到稅務機關備案,確定定價方式。這雖然是稅務機關稽查的重點,但還是有一定空間,只要有合理的說法,或者有市場數據作為參考。

4、銷售公司也可以是一般納稅人身份,但下設不同的銷售點,銷售點可以登記為一般納稅人。或者不設銷售公司,直接讓生產工廠與各銷售點定價。

5、原則就是,讓銷售點留最大的利潤,同時銷售點獨立報稅,分散銷售總額,享受小規模納稅人低稅率的優勢。

6、各銷售點可以不是獨立法人,和銷售公司,或者生產工廠合併計算企業所得稅。

2、所得稅

所得稅的籌劃,其實和是否是小規模納稅人沒有關係了。可以重點考慮以下幾個維度:1、是應該選擇工商個體戶、個人獨資企業的性質,還是選擇有限責任公司的性質。這關係到是否需要企業所得稅。

2、儘量利用小型微利企業的所得稅優惠政策。最新的優惠政策,應納稅所得額在100萬以下的,只需要繳納5%的所得稅,已經不算太高了。

3、儘量利用稅收優惠政策,比如所得稅返還,或者加計扣除之類的正常。

4、成本費用入賬,使用合規票據,減少賬面成本費用,不允許在所得稅稅前抵扣的情形。

5、如果採購業務不規範,很難拿到採購發票,綜合權衡,考慮是否可以選擇核定徵收。


被遺落的forever


小規模納稅企業如何合理避稅?

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企業,如何合理避稅?一個建築監理公司,每年只有三四個月的時間有收入,這期間的發票開出金額很大,而平時其他月份是沒有收入的,而費用每個月都有。想問下,這期間開出的發票是不是要當月做收入?如果是這樣,那這個月的收入很大,稅交的很多,企業所得稅也很大,其他時間又沒有。可以把當月開出的發票分幾個月做賬嗎?現在是營改增了,這樣行嗎?原來的會計就是這樣的,是對的嗎?展開

我來答

一點通網校

LV.17 2018-02-12

小規模納稅企業合理避稅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

第一個方面,企業所得稅方面避稅:

1、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多積累一些費用票,比如的票、文具發票、洗滌用品、複印紙、墨盒等電腦耗材等各種費用發票。儘量迴避飯費、禮品這類不能全額抵稅的費用。另外對於企業正常的費用支出有許多是沒有正式發票的,只有一張收據,這樣的費用支出要儘量減少。

2、工資,可以按照當地企業所得稅的計稅標準編制工資表,當然要比實際支付工資高(若超出個所稅的標準還要繳納個所稅)。另外領取工資的人員最好是具有退休證的返聘人員,這樣可以少按人數繳納殘疾人保障金(約按職工人數減退休返聘人數*400元左右)。

第二個方面,增值稅方面避稅

1、在銷貨時,可以針對收現和不要正式發票的業務採取迴避態度,計入往來賬,或也可不入賬處理。

2、在進貨時,對於沒有正式發票的進貨,即使買票也要資金的支出有配套的發票,這樣做可以增大成本,減少毛利。


短劍客


合理避稅不是一種流行,企業不需要跟風。更重要的應該是對企業納稅情況的思考,看看目前的納稅情況是否合理,有沒有可以改進的空間。

對於小規模納稅人來說,更多地思考不是合理避稅,而是需不需要避稅?企業稅負率是否偏高?能不能通過管理的改善降低稅收。

1. 真的需要避稅嗎?

小規模納稅人在各方面的稅收已經有不少的優惠,關鍵是有沒有運用好這些優惠政策,把優惠的效用發揮到最大。

比如小規模納稅人在增值稅上採用的是徵收率,本來就是比較優惠的。今年的小規模納稅人的增值稅起徵點有所提高,從原來的3萬/月提高到了10萬/月。在企業所得稅上,如果滿足小型微利企業的條件,那麼可以享受大幅度的稅收減免。

但是企業也需要注意享受這些優惠,都是有一定條件的。比如,開具發票的時候我們是開具普通發票。小型微利企業也需要滿足資產總額,從業人數以及應納稅所得額的一定條件。所以企業需要充分考慮自己是否滿足條件,能夠享受優惠。

2. 比較同行業稅負,檢查自身稅負水平

小規模納稅人先要判斷自己的稅負是否高,再看是否需要採取針對性的措施。判斷稅負的時候可以與同行業的企業進行比較。同時也需要關注本企業實際稅負率的情況,在不同的期間是否有發生明顯的波動,發生波動的原因是否正常?考慮是否有需要改進的空間。

3. 改進管理,查漏補缺

小規模納稅人稅負率上的問題,很多都是與企業的管理息息相關的。比如,沒有取得成本發票無法進行所得稅前扣除,導致所得稅稅率偏高。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就要想辦法在管理上進行改善。看是否能夠進行供應商的篩選,獲得相應的成本發票或者是否能夠申請到所得稅的核定徵收以降低企業的綜合稅負。

所以,對於小規模納稅人來說,先要看是否充分享受了稅收優惠政策,再跟同行業比較企業的稅負是否高,如果確實有差距,多數是管理上的問題,可以從管理上想辦法進行改善。對於小企業來說,查漏補缺是比較好的稅收控制方法,可以節省更多的人力物力,達到針對性的效果。


財會小童


樓下有個回答很亮眼,這是樓主自己的補充嗎?

我就以@許昌汽車租賃公司 的回答作為案例,來說這事了哈。

按照樓下的數據,所得稅應該很低了,七八十萬按照20%的利潤率,大概15萬的利潤,5%的企業所得稅7500,貌似也不算太多。

當然,說到企業所得稅,其實最理想的狀態是,公司完全不要有利潤虧損才好 ,反正都是老闆自己的,只要錢有了,賬面虧損沒啥影響,反正又不上市,也不去去融資。

所以,怎麼才能讓公司的賬面虧損,就是財務的藝術和技術的完美結合。

就汽車租賃公司而言,我覺得有這樣幾項可以注意。

1、與個人的租車費用。這是公司最大頭的成本,要儘可能地入到成本里。一種方式是,籤成長期的租賃合同,直接把個人的車變成公司的固定資產,通過折舊的方式入成本。如果是短租,則是租賃費入成本,這裡比較難的是,個人的租賃費一般不會去開票,沒有發票可能會被要求做納稅調整。

個人建議是,如果拿不到票,入賬以合同和打款記錄為憑據,合同是要籤的,哪怕是簡單的協議。只要是真實業務,不管是稅務還是會計核算,原則上就沒問題,萬一真要做所得稅納稅調整,那也可以到時候再說,至少不會被認定為逃稅。

2、其它運營成本。因為公司只有你老闆一個人,可以把個人的費用也記為管理成本。首先,可以給自己發工資,在正常範圍是完全沒問題的,一年起碼得有個5-6萬吧。

然後,個人發生的一些費用,比如機票、住宿、交通,都可以正常入賬。只要票別太離譜,比如拿給家裡裝修的發票,買洗衣機的發票,就太容易看出來問題了。

其次,就是公司運營相關的費用,比如,業務招待、辦公用品、房租,這些哪怕是零星發生,也需要及時入賬。

如果業務量不大,這些扣除,估計也就沒多少利潤了。

業務量小的情況,其實還可以選擇個體戶身份,採用核定徵收。就不需要自己記賬,只讓稅務專員給個定額,按月交就行。

最關鍵還是,多瞭解下週圍同行業情況,取取經,看咋樣更省錢。


康愉子


怎麼把企業所交稅合理的降下來

1—合理加大成本,降低所得稅,可以予提的費用應該進行予提。

2—對設備採取快速折舊法來,來降低當期所得。

3—採用“分灶吃飯”的方法,把業務分散,原來一個公司名下做的業務分成2-3個公司做,這樣既可以增加成本攤消,又可以降低企業所得:比如你現在公司做一年30萬利,需要交9萬9的所得稅,如果分成3個公司做,一年利每個公司就是9萬9的利,那麼所得稅3個公司一共是8萬1,而其實因為成本渠道的增加,3個公司年利也不會做到30萬了,很多成本已經重複攤消和予提了,其節約下來的稅就不僅僅是近2萬的稅了。

4—採用“高稅區往低稅區”走的方式:各個特區和開發區在稅率方面國家都有優惠政策,把公司總部就轉設在到這些地方,比如深圳的企業所得稅才15%。公司的工廠和分公司的一切業務總核算就算到公司總部去,也就享受到了國家的優惠政策了。把企業結算做到:高所得稅向低所得稅地方走;搞了稅賦率的地區向沒有搞稅賦率的地區走。

5—採用“把工廠和公司註冊到香港”的辦法,香港是個自由港,是個低稅區,一般企業的所得稅不超過8%,其他稅也特別低和少。

6—借用“高新技術”的名義,享受國家的稅務優惠政策:有2免3減,還有3免8減的。把其他業務和產品套進這個裡面來做—搭“順風車”。

7—借用“外資”的名義對企業進行改制,各個地區對外資企業都有稅務優惠政策。

8—使用“下崗工人”和“殘疾”人,也都可以享受到國家的稅務優惠政策。

9—和學校的校辦工廠“聯合”,校辦工廠在稅務方面國家是有特別優惠政策的。

10--特別“另類”的辦法,我就不說了。

這些做法是在企業具體運轉中可以採用的安全的、合理的、可靠的企業避稅方法。

合理避稅是指在國家法律允許的條件下,利用相關政策,調整納稅項目、納稅時間、納稅種類或適用稅率等,這些內容一般都是大型公司,或經營業務繁雜的集團公司,對於小型工業企業來說,更多

的是不合理的避稅。對這類公司來說,最大的稅、最好避的稅、最實惠的稅,就是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就不要想了,風險太大,所得稅漏稅屬於企業行為,了不起補繳就是了,對行為人沒有處罰,增值稅對個人就有處罰了。在所得稅中,通常的做法就是減少收入和增加成本費用。

一般納稅人企業怎麼合理避稅:

一、銷售收入方面(銷項稅額)

 

(一)發出商品,不按“權責發生制”的原則按時記銷售收入,而是以收到貨款為實現銷售的依據。其表現為:發出商品時,倉庫保管員記賬,會計不記賬。

 

(二)原材料轉讓、磨賬不記“其他業務收入”,而是記“營業外收入”,或者直接磨掉“應付賬款”,不計提“銷項稅額”。

 

(三)以“預收賬款”方式銷售貨物,產品(商品)發出時不按時轉記銷售收入,長期掛賬,造成進項稅額大於銷項稅額。

 

(四)製造大型設備的工業企業則把質保金長期掛賬不轉記銷售收入。

 

(五)價外收入不記銷售收入,不計提銷項稅額。如:託收承付違約金,大部分企業收到違約金後,增加銀行存款衝減財務費用。

 

(六)三包收入“不記銷售收入。產品“三包”收入是指廠家除向定點維修點支付費用外,還有按一定比例支付商家“三包費用”(含配件),保修點及商家掛賬不記收入,配件相當一部分都記入“代保管商品”。

 

(七)廢品、邊角料收入不記賬。主要是工業企業的金屬邊角料、鐵肖、銅肖、鋁肖、殘次品、已利用過的包裝物、液體等。這些收入多為現金收入,是個體經營者收購。 納稅人將這些收入存入私人賬戶,少數應用在職工福利上,如:食堂補助,極個別用於上繳管理費,多數用在吃喝玩樂和送禮上。

 

(八)返利銷售。市場經濟下的營銷方式多變,返利銷售是廠家為佔領市場,對商家經營本廠產品低於市場價格的利益補償,是新產品佔領市場的有效手段,是市場營銷策略的組成部分。其形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商家銷售廠家一定數量的產品,並按時付完貨款, 廠家按一定比例返還現金。二是返還實物、產品、或者配件。商家接到這些現金、實物後,現金不入賬也不作價外收入,更不作“進項稅額轉出”,形成賬外經營。

 

(九)折讓收入。折讓即折讓與折扣,相似於返利銷售,所不同的是:折讓是發生在銷售實現的時候,在發票上註明或另開一張紅票反映的銷售方式。按照稅法規定,在發票上註明折讓數額的,按實際收款記收入。另外開具紅票的,不允許衝減收入。在實際工作中,納稅人往往是用紅票衝減收入,將衝減的收入以現金方式給購貨員,購貨方不記價外收入,造成少繳稅款。

 

(十)包裝物押金逾期(滿一年)不轉記銷售收入。

 

(十一)從事生產經營和應稅勞務的混合銷售,納稅人記賬選擇有利於己的方法記賬和申報納稅。

 

(十二)銷售使用過的固定資產,包括應繳消費稅的摩托車、汽車、遊艇等,不符合免稅規定的,也不按6%的徵收率計算繳納增值稅,而是直接記營業外收入。

 

(十三)為調節本企業的收入及利潤計劃,人為調整收入,將已實現的收入延期記賬。

 

(十四)視同銷售不記收入。企業用原材料、產成品等長期投資,產品(商品)送禮或作樣品進行展銷,不視同銷售記收入,不記提銷項稅額。

 

(十五)母公司,下掛靠多家子公司,涉及增值稅發票、普通發票部分的業務全部在母公司核算,其他任由子公司,子公司每年向母公司上繳一定的管理費。

 

(十六)小規模納稅人為了達到一般納稅人標準,在認定後,達不到標準將要年檢時,採取多家一般納稅人互相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貨款也互相支付,但就是一點,幾家開具發票,互相之間的業務都不增值,這些就是一些企業稅負偏低的一種原因。

 

(十七)已開具的增值稅發票丟失,又開具普通發票,不記收入。


明月夢工廠


以下為小編對“小規模公司如何合理避稅”問題的個人瞭解,歡迎條友們指正和補充!

不管什麼類型的企業都必須要依法去納稅,這是非常必然的,小規模企業同樣是需要依法去進行納稅的。不管,企業在納稅的同時也有合理避稅的權利,這是國家相關法律允許的。如果企業想要合理的實現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就可以採用正確的方法去實現合理的避稅。那麼,小規模合理避稅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吧!

小規模公司合理避稅方法一:

設立個人獨資企業合理的避稅;小規模合理避稅的時候設立個人獨資企業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避稅方法,這種基本的避稅方法的避稅效果是很好的,所以很多企業在避稅的時候都會去設立個人獨資企業,然後根據相關的個人獨資企業來合理的實現避稅。但是,在設立個人獨資企業的是必須要找到一個合適的稅收窪地,這樣的話才會有比較好的避稅效果。

小規模公司合理避稅方法二:

將自己企業變成一個微小型企業,微小型企業是可以享受國家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的,所以企業在避稅的時候就可以將自己的變成微小型企業,這樣的話就可以實現企業的合理避稅。國家相關法律規定,凡是微小型企業,企業的月營業額不超過3萬元的話是可以不用繳納增值稅的,所以小規模合理避稅的時候就可以將自己的企業類型變成一種微小型企業,這種情況下就可以實現合理的避稅,並且避稅的效果是相當好的。

小規模公司合理避稅方法三:

利用國家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來合理的實現避稅,國家在要求企業納稅的同時也會想辦法去減輕企業的納稅壓力。所以,企業在合理避稅的時候就可以直接去享受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通過基本的稅收優惠政策來實現企業的合理避稅,這樣的話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促進企業的發展,讓企業實現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是,小規模合理避稅的時候採用這種基本的避稅方法就一定要讓自己達到標準,如果沒有達到相關的標準就沒有很好的避稅效果。


科創小菜


首先嚴格來說,我國不存在合理避稅的說法,這是港臺影視作品中的說法。一個企業從他註冊成立,到日常運轉,到最後註銷解散,什麼行為繳稅,什麼行為不交稅,什麼時間繳稅,繳多少稅都有明確的法律規定。通過偽造、變造、隱瞞、欺騙等手段逃避納稅義務,情節嚴重的就構成刑法中的逃稅罪。所以做為一個企業經營者要誠實守信、依法納稅。千萬不要抱有僥倖心理,一旦觸及法律後果非常嚴重。

其次根據你的問題來看你所創辦的公司規模不是很大。我們日常中形容小規模企業主要看企業的總資產、從業人數和年營業額。稅務部門認定的小規模企業指年營業額不超過500萬元。目前我國主要有18個稅種,相關法律、法規幾十部,算上稅務總局的部門規章有幾百部之多,而且每年的稅收政策都有變化。與小規模企業相關的稅種主要有增值稅及其附加,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等,還要涉及繳納社會保險費暨我們常說的五險。

最後,會計和稅務都是非常嚴肅和專業的領域,做為企業的投資人或者法人一定要高度重視。最好聘請專業人員處理,那些需要繳稅,那些不需要繳稅,按法律規定來。你要是有什麼具體的問題可以給我留言,我將盡力解答。


人生如戲


我是芸窗e財會的小e,很高興為你回答。


不管什麼類型的企業都是有一定的納稅壓力的,所以小規模納稅人合理避稅就會很重要,以下的方法供你參考:

避稅的方法一、設立個人獨資企業:

不管什麼類型的企業想要合理避稅的話都可以設立個人獨資企業,通過個人獨資企業來實現合理的避稅。這種基本的方法有比較好的避稅效果,因此小規模納稅人合理避稅的時候也可以直接去設立個人獨資企業,通過個人獨資企業實現合理的避稅。

不過,在設立個人獨資企業的時候也是有一些基本的注意事項的,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注意事項就是要找到一個比較好的稅收窪地,然後再去設立個人獨資企業。

因為,在設立個人獨資企業的時候如果可以找到一個好的稅收窪地,相關的稅率會比較低,個人獨資企業的避稅效果就會更加的好。因此,這個基本的注意事項,小規模納稅人合理避稅的時候要注意。

避稅的方法二、充分享受相關稅收優惠政策:

國家為了支持小規模納稅人企業的合理避稅就會制定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這些基本的稅收優惠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降低企業的相關納稅壓力。因此,小規模納稅人合理避稅的時候就可以充分的去享受國家稅收優惠政策,這些政策種類很多,一般都是可以降低一定的稅負的,而且申請稅收優惠也比較簡單。

這個避稅方法也是比較適合小規模納稅企業進行合理避稅的,不過,小規模納稅企業在利用這個方法避稅的時候同樣有注意事項。其中比較重要的注意事項就是要達到相關的標準,沒有達到標準就創造條件達標,這樣的話相關的避稅效果就會很好,也不會出現違法行為。

芸窗e財會,為千萬財會人服務,如果覺得有用就點贊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