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家电企业驰援疫情值得称赞,但不能消费公众情感抢夺品牌流量

家电企业驰援疫情值得称赞,但不能消费公众情感抢夺品牌流量

武汉疫情发生之后,中国市场上的中外家电企业均快速行动起来,包括美的、海尔、长虹、TCL、奥克斯、格力、格兰仕,以及索尼、松下、大金、方太、华帝、莱克、九阳、苏泊尔等,纷纷捐款捐物。有的企业捐款1个亿、有的企业捐物1个亿,还有更多的企业只有100万、200万、500万元。


对于捐款捐物金额,不管多少,都是企业的一份爱心,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大难大灾面前,人人都有责任有义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外家电企业的所作所为,既是社会责任的勇于担当,也是作为社会企业的应尽义务。正如很多中国人喜欢说的“没有大家,哪有小家”一样的道理。


不过随着疫情防控的持续升级,以及社会关注的显著提升,很多家电企业在捐款捐物的同时,却打起“疫情捐助”为企业产品推广和宣传导流的小主意。一方面,借疫情引发的消费对于健康关注度提升,推广消毒杀菌类的电器产品;另一方面,借捐助事件抢夺第一、首个、最大等地位,为企业品牌和产品导流。


比如,素有武汉“小汤山医院”之称的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2座医院,按照各个家电企业的宣传口径,就同时出现几家企业的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空气净化器等产品。但医院的实际需求真的有这么大、这么多吗?那么那么多企业的家电产品又将流向何处?一些家电企业的捐赠有没有落地,并发挥价值?是不是存在一些家电企业借机宣传炒作,并没有落地?


对于日渐成熟的中国家电产业来说,关注社会公共事件是责任更是义务,但绝对不是企业借机蹭流量、增加品牌曝光量的窗口和平台。在任何灾难面前,所有家电人都不是旁观者,需要更多企业的付出,无论规模实力大小、强弱,无论捐款捐物多少,一份付出的背后是一份责任,而不是借付出去谋取更多的回报,甚至还要借机发财赚黑心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