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冷戰時期,幾十顆核彈就可以毀滅對方,為什麼美蘇還要造幾千顆核彈?

軍武知識


現實情況非常複雜,在核武誕生之後,接著就有了盾,可謂是矛盾攻防的時代。首先說說這個矛,那就是運載核武器的工具,在1945年之後,美國和蘇聯為代表的兩大軍事陣營,在兩個領域建造“核武器之矛”,一個是導彈,另一個就是戰略轟炸機。


但由於坊間有個段子叫“窮國玩導彈,富國玩飛機”,這使得早期美國是佔據優勢的,美國人擁有數量較多的遠程戰略轟炸機,對蘇聯構成了巨大的軍事威脅。蘇聯在戰略空軍方面和美國比存在較大差距,再加上對於蘇聯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本土防衛,而不是去進攻美國本土,再說也夠不著呀,美國對蘇聯進行了戰略包圍,蘇聯在海外搞個軍事基地都很困難,而美國可以直接把軍事基地建在蘇聯的家門口,直接起飛炸蘇聯,這讓蘇聯在戰略上顯得很被動。

因此蘇聯人也並不是好欺負的,開始大力發展導彈,雖然在導彈方面和美國比還是有那麼一丁點差距,但足夠讓美國總統睡不著覺了,比如說當年玉米曾經說“蘇聯人像生產香腸一樣生產導彈”,這讓美國人大為吃驚。再加上蘇聯在太空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造衛星和宇航員都上天了,美國人就在琢磨,萬一哪天蘇聯人在太空投放核武器該怎麼辦?因此美蘇之間圍繞著“核武器之矛”,展開了長期的競爭,在這期間催生了太空探索的技術進步,可謂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直到有一天,美國人和蘇聯人都認識到,只有矛不行,還得有盾,因為防守總比進攻要省錢啊,矛太多了,但對方也有矛,一旦打起核戰爭,那就是雙方都玩完了,或者實力弱的一方先玩完了。

最後就發展成了“矛盾攻防”的局面,美國人和蘇聯人不只造導彈和飛機,而且還要造反導彈的導彈,建立國土防空網,但所謂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為了保持核均勢,盾升級了,矛也跟著升級,然後無限制的重複下去,最後的結果就是導彈越來越多,核彈頭也越來越多,相應的防空網也越來越嚴密,這使得進攻的成本越來越高。這就好比如說有100萬戰力的輸出,但是對方的魔抗有80萬,結果就是隻能產生20萬的傷害,如果對應在核武器製造方面,如果能夠達到預期效果的核武器只有百分之20,那麼就得多造幾倍的數量,以防止出現無單可用的尷尬。最後矛和盾都發展出了一種終極形態,首先在矛的方面,出現了兩個終極大殺器,其一就是戰略核潛艇,蘇聯在這方面有部分優勢,這個大殺器輕易是找不到的,沒準哪天就冒出來給美國發射幾枚核導彈。再就是隱形戰略轟炸機,這個就是美國人獨有的,因為這玩意太金貴,像B-2這類的飛機,一架就得24億美元,美國人自己也才有21架。蘇聯人還發展出了核子火車,在蘇聯廣袤的國土上,整天都有輛裝著核彈頭的火車四處轉悠,想想那個場景就有多可怕。

在盾的方面,最終極的形態就是里根政府提出的“星球大戰”計劃了,但因為種種原因,該計劃不了了之,但目前的反導系統,雖然已經大大提升了防衛能力,可也不能保證百分之100的防住核彈。其實說到這裡,答案也很明確了,之所以造更多的核彈,主要是為了突破盾,再就是讓對方在短時間內遭到毀滅性打擊,這就像密集陣系統一樣,以數量取勝。如果只是單純的造幾十顆核彈,萬一失效了或者被攔截了,那就是個巨大的悲劇了。因此核戰爭的邏輯就在於徹底毀滅對方,而不是選擇性的毀滅對方,因為只要戰術性的核打擊,不能有效摧毀對方的核反擊能力。

舉個例子說,如果蘇聯人想徹底毀滅美國,難道要只攻擊地圖上標註的目標嗎?當然不是了,因為蘇聯人如何百分之100的確定在這些標註目標之外沒有目標?這顯然是做不到的。

因此根據“覆巢之下沒有完卵”的邏輯,進行大規模無差別的戰略核打擊,是最行之有效的,在戰爭剛開始的時候,就將數千枚核彈頭一股腦的傾斜在對方國土上,這也是最佳的方案,否則等對方回過神來,就算自己還剩下幾十枚核彈,那又有什麼意義呢?其實在古代也有類似的例子,如果能理解了“水淹七軍”的邏輯,再理解這個也不是件難事了。


圖維坦


大概是美蘇兩國腦袋進水了吧!這只是玩笑,接下來我們認真地討論一下。

美蘇冷戰是一段非常特殊的歷史時期,兩個超級大國基本平分了地球的控制權(控制權,不是主權哈)。全世界的其他國家都要站隊,尋求美蘇兩國的庇護。既然當了大哥,自然就要保護小弟。因此,核彈的數量不是以毀滅對方為標準,而是以毀滅世界為標準的。誰用核彈扔我家小弟,那我就也扔你家小弟。

當時,還沒有完整的衛星偵察系統,兩個超級大國一旦遭到核攻擊,短期是無法確認核彈來自於哪個方向。而核平一個國家,只需要幾分鐘,兩國都無暇顧慮。於是,美蘇兩國的核戰略非常簡單粗暴,那就是隻要遭到核攻擊,立即對全球進行核反擊。不管誰用核彈打我,反正我要毀滅世界。

然後,兩國手下面都有著一大幫子小弟,兩個大哥誰也不能認輸。但在核平衡下,兩國又不敢爆發正面衝突,那麼,怎麼才能顯得自家的大哥比別人家的大哥厲害呢?最簡單明瞭的就是,你家大哥有的,我家大哥都有,而且我家大哥還比你家大哥多!

美蘇兩個大國於是進行了瘋狂的軍備競賽,核彈越生產越多,互相攀比。美國還耍了點小心思。因為蘇聯經濟不如美國,美國就利用高強度的軍備競賽,拖垮蘇聯經濟。美國的經濟戰略,也助推了兩國的核彈製造數量。

這時候,比拼的不是誰核彈多,也不是真的要毀滅了對方,而是比拼國家實力。用軍備競賽,來證明自己更加強大!幾千顆核彈既是負擔,也是榮耀。誰先負擔不起,就說明誰先認慫。到最後,美蘇兩國都負擔不起,不得不簽署協議,兩國建立核彈互查機制,來告訴對方,我的核彈多少顆,你的核彈多少顆,雙方都不許增加製造。

說來也是搞笑,大國競爭,反而有點像兩小孩過家家。可冷戰下的核恐怖,還真是令人瑟瑟發抖啊!


蝦大人


有關核彈的威力被虧大了,幾十枚核彈不可能摧毀對手,一枚核彈也就是毀滅一座城市,對於一些超大城市不止一枚的,美蘇都是世界大國,面積,人口都相當大,幾十枚核彈並不能達到摧毀性的效果。而且要真正讓對方摧毀,不僅僅是城市,還包括各類重要的目標,它們絕對數量並不低,再考慮到作戰等,所需的核彈數量非常巨大。

雙方所謂數萬枚的核彈,只是綜合統計,具體一點,最多也只4萬多枚,其中主要為許多戰術核武器,它們的當量也就是一千噸以上,整個的百萬噸級以上的大當量核彈頭也就是各有幾千枚的樣子,這個數量早已足夠人類毀滅多少次了,但是在軍備競賽的理念下,雙方都樂於擁有更多。

核武器的價值在於呆在發射架上,它是一種威懾力量,說白了,就是一個形象,擁有者需要經過手中擁有的核彈數量與質量向對手展示自已的實力,證明自已不是可以欺負的,美蘇的核競賽本質上就是獲得對對手的心理優勢,也因此雙方更關注如何擴充自已的核武庫數量。在當時的背景下,雙方都希望建立更大的優勢,以避免對手動手,以備戰的方式避免戰爭。

雙方競賽的結果就是勢均力敵,誰也沒辦法取得理想的優勢地位,那麼最終只能儘可能避免一戰了。這種局面在60年代最為緊張,到了80年代,雙方都意識到如此比拼之下,雙方都沒有好處,也因此才開始核裁軍談判,雙方共同讓步,以減輕各自的壓力。這才上有美俄的核裁軍談判等等。


南國軍情


首先,沒有任何數據,文獻表明只需要五十枚或者是九十九顆核彈就可以摧毀美蘇這樣領土排名世界前列的國家。以美蘇核武庫內比較常見的一百萬噸當量級核彈為例,其能直接摧毀的範圍也就只有360平方公里左右,也就是說兩顆以上的一百萬噸級當量核彈才能將華盛頓,莫斯科這樣的城市夷為平地。而且,需要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有1500多個城市和軍事設施都需要用這種當量一百萬噸級的核彈才能毀滅,更別說是城市和軍事設施更多的其他北約成員國。

並且,當時美蘇核彈都有核地雷、揹包、火箭筒等武器用來湊數。所以說,即使是兩大陣營核彈總數量超過四萬枚的八十年代,從核彈的平均爆炸當量和總爆炸當量來看,美蘇也是並不具備讓對方重新從猴子進化的能力的。以至於斧頭鐮刀倒下的最後一天,蘇聯和美國仍在計劃如何在不增加新編制的情況下部署更多的核彈。據計算,想用戰略武器徹底摧毀美國起碼需要五千顆當量五千萬噸的超級氫彈,想摧毀領土兩倍於美國的蘇聯付出的代價將會更大,甚至是該數據的兩到三倍。

然而,在當時美蘇高當量核武庫中平均三顆中才有一顆百萬當量級,平均二十顆才有一顆千萬噸當量級,也就是說美蘇的千數級核武庫實際離真正意義的互相摧毀還有很大的差距。也就是說不僅是問題描述的非常不恰當,且後續的解釋也十分模糊。無論是柏林劍拔弩張的街頭還是風雲突變的加勒比海,還是八十年代的巔峰對抗和今日的緩慢增升,美蘇(俄)兩個大國在核彈的生產和單核彈頭威力與大小的平衡實際上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在將來也將是一樣如此。


利刃號


這個問題說起來能把人笑死,真的非常搞笑。



美蘇冷戰正式開始時,蘇聯最高領導時赫魯曉夫,赫魯曉夫定下的調子是除了直接軍事衝突外,和美國進行全方位競爭,全方位對抗。美國首先試爆了原子彈,並在日本使用,蘇聯當時還沒有,所以美國威脅蘇聯,如果不按美國的意思從東歐撤軍,美國會用300顆原子彈炸平蘇聯。可能是感覺被侮辱了吧,蘇聯原子彈試爆成功後,雙方的核軍備競賽開始了,競賽包括核武器當量,還有就是數量。當量方面,蘇聯的“沙皇氫彈”5700萬噸當量,碾壓一切對手。



再看數量,由於美蘇兩國都覺得自己不能比對方少,但是對方到底有多少核武器那可是最高機密,你不可能知道,所以美蘇都覺得對方有可能比自己多,那麼怎麼辦,抓緊時間造吧,造得越多越好,越大越好,射程越遠越好。按照這樣的思維模式,美蘇都開始拼命造原子彈,直到蘇聯解體時,美國新任總統問國防部長,我們到底有多少核武器,國防部長說三萬多枚,總統立即大罵,要那麼多核武器幹什麼,於是美俄開始簽署削減核武器條約,目前美俄都有超過七千枚核武器,但比起蘇聯四萬多枚,美國三萬多枚的變態程度來講,目前還算好一點。



從美蘇核武器競爭就可以看出來,美蘇相互不信任,又缺乏坦誠的溝通,都心懷鬼胎,所以做出讓人覺得可笑的事,數萬枚核武器,已經超過了地球的承載能力,美蘇這麼做,無非是各自尋求安慰,卻把納稅人的錢白白花費在一個毫無實際意義的事情上。


毒刺劍客


我是軍事妹子,冷戰時期美蘇狂造核武器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核平衡、確保相互摧毀。

很多人奇怪,用核彈攻擊一個國家,只需要幾十枚上百枚核彈覆蓋目標全部城市就行了,為何美蘇要耗費巨資製造上萬枚核武器呢?像中國這樣,製造數百枚核彈,省時省力多好。其實美蘇也是不得已為之。

圖為俄羅斯核導彈


核武器威力強大這點不假,但前提是能夠在目標上空爆炸,如果核武器在飛行過程中甚至在陸地上就被摧毀了,那還有什麼用?當時美蘇就是處於這種考慮才不斷擴大核武庫,兩國都是不放棄首先使用核武器權利的,如果其中一方先發制人,用全部核武器瞬間將另一國軍事基地、核武庫毀滅,那麼怎麼辦?



中國核武庫比較小,有效、可靠才是真理

所以,要不斷擴大核武庫,讓核打擊手段多樣化,空中帶著核彈的轟炸機、地上發射井裡的洲際導彈、海里的導彈核潛艇,三位一體核打擊,你就算上萬枚核彈打過來,總不能百分百把我遍佈全球的核武器一網打盡吧?只要能確保我的漏網之魚,可能是一艘導彈核潛艇、可能是一架滿載核彈的遠程轟炸機還能發動致命打擊,這就是上萬枚核武器的存在意義了。


圖為美蘇簽訂縮減核武庫協議,雙雙喜笑顏開

所以這就形成了一個奇怪現象,美蘇一方不斷增加核武器,另一方為了確保倖存核武器仍能形成核反擊,只好擴大自己核武庫,接著另一方由於相同考慮也增加……就是這麼個週而復始的循環導致美蘇核競賽。其實雙方也都明白,這場耗費巨大國力的競賽是沒有啥意義的,甚至說是一種浪費,到形勢所逼沒辦法。所以到了冷戰末期,美蘇就縮減核武器數量一拍即合,愉快的坐到談判桌前扯皮。

我是軍事妹子,喜歡我的回答請關注我吧😄


雙馬尾班長


據日本共同社6月13日報道,日本長崎大學“核武器廢除研究中心”當天發表估算報告稱,截至今年6月,世界9個國家持有約14450枚核彈頭,其中俄羅斯約6850枚、美國約6450枚,兩國的核彈頭佔全球總量的92%。

通常來講,一顆百萬噸的熱核彈頭就可以摧毀一座中等城市,在美俄的核武庫中,大部分彈頭都屬於這一類。無需動腦就可以想象到,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有如此之多的目標供核彈打擊,這是我們經常說“美蘇(俄)的核武器可以毀滅地球若干次”的原因。

如果你覺得美俄的核彈頭太多,那麼冷戰時期美蘇的核彈頭更多,其最高峰時超過3萬枚,佔到全球核彈頭總量的95%以上!而且,當時兩國核武庫中大當量核彈頭的數量要遠遠超過現在。

從美蘇到美俄,它們為什麼要裝備如此之多的核彈頭?除了軍備競賽的推動外,還有沒有其他的考量和理由?或者說,貌似非理性的背後有沒有理性的支撐?

回答是肯定的。冷戰時期,因為現實的生存威脅驅使美蘇,尤其是美國在核戰略研究上投入了大量的資源,相應地也湧現了一大批研究成果。這些成果雖然受到當時環境和條件的限制難免有許多偏見和謬誤,但也不乏真知灼見。其中與核武器數量有關的一點是,美蘇核武器在較高水平上的均衡有利於兩國關係實現戰略穩定,其理由如下:

一是高水平的核武庫才能達成確保摧毀的目的。理論上說,一個國家有100枚百萬噸級熱核彈頭就足以摧毀任何一個大國了,因為如果消滅一國100個城市,那麼就意味著這個國家已經不可能再有什麼有價值的目標了。但是,對美蘇來說,100個核彈頭夠用嗎?這要考慮到核戰爭的很多具體情況,比如,如果對方有導彈防禦系統,會攔截掉一部分導彈;比如,如果一方發動以打擊核武器為目標的第一次核打擊,另一方核武器可能要受到巨大損失,這樣在進行核反擊時就會損害確保摧毀的能力。但是,如果雙方有很多的核彈,那麼,無論是導彈防禦系統的攔截,還是對手先發制人的打擊,都無損另一國確保摧毀的實現。當先發還是後發都不影響確保摧毀的時候,兩個超級大國自然也就失去了搶先動手的衝動,等待對方動手而不是主動挑起毀滅性的核戰爭就成為理性的選擇,戰略穩定也因此得以維持。

上世紀70年代蘇聯大力發展分導式多彈頭,同時導彈的精度也顯著提高,因此出現了用1枚洲際導彈消滅美國多枚洲際導彈的可能性,而此前用幾枚導彈才能摧毀一枚導彈。此事在美國國內雖引起一些恐慌的聲音,但總體反應平靜。主要原因就在於,美國有大量隱蔽性極佳的潛射導彈和便於疏散與應急起飛的戰略轟炸機,所以,主流意見認為,即使蘇聯使用分導式多彈頭導彈進攻美國的“民兵”洲際導彈並將其全部消滅,對美國確保摧毀的能力也不會構成真正的威脅,美國剩餘的核力量仍足以摧毀蘇聯。

二是高水平的核武庫使軍控條約違約的可能性和違約的危險後果都大大降低了。如果軍控條約將雙方核武庫保持在100枚核武器的水平內,那麼某一方如果違約,匿藏或秘密製造哪怕是20~30核彈,其影響也是巨大的,而如果違約可以帶來可觀的戰略優勢,這也必須成為違約的刺激因素。但是,如果軍控條約將雙方的運載工具和彈頭數量規定在一個很高的水平,比如運載工具數以千計,彈頭數以萬計,那麼,某一方即使違約的數量達到規定額度的10%,對兩國確保摧毀的能力也不會有實質性影響,如果違約收不到好處,違約的動力自然也就消失了。而對戰略穩定有影響的大規模違約是很難不被發現的。當美蘇都不再擔心對方違約的時候,猜疑也就消失了,不僅軍控條約更容易維持,戰略穩定也不會受到衝擊。

事實上,美蘇在上世紀7、80年代達成的軍控條約並沒有規定雙方的核力量完全對等。比如美蘇1972年5月達成的《關於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的某些措施的臨時協定》及其補充議定書規定,將雙方的陸基洲際導彈凍結在1972年7月1日實有和正在建設的水平上,蘇聯為1618枚,美國1054枚。潛射導彈和導彈核潛艇凍結在1972年5月 26 日雙方實有和正在建造的水平上,蘇聯為950枚和62艘,美國為710枚和44艘。美國並不介意蘇聯在數量佔有微弱優勢。

當然,美俄關係與冷戰時期的美蘇關係不可同日而語,但作為兩個勢均力敵的核大國,一方面冷戰時期的某些慣性得以延續,另一方面,兩國在現實中也有各種尖銳的矛盾,所以仍存在如何維護戰略穩定的問題。在大的核裁軍的趨勢下,穩健而不是急劇削減核武庫也許更有利於保持美俄的戰略穩定。


進擊的女武神


說起冷戰時期,蘇聯與美國的軍備競賽可謂是異常的強烈,持續時間之長,強度之大,歷史罕見。

那為什麼幾十顆核彈就能毀滅對方,而卻要造幾百上萬顆呢?這由於相互毀滅保證理論的提出。(美國人提出的)



相互毀滅保證:1、先發治人的打擊能力 2、二次打擊能力。

二次打擊能力直接導致了核彈數量的急劇增加。二次打擊能力指的是在經受對方的一輪核飽和攻擊之後,仍然能夠保存的核攻擊能力。


1945年8月,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原子彈,美國人被它的實戰威力嚇到了,美國人生怕核武器擴散。在聯合國提出要求所有國家核武器的研製以及核材料的生產都要接受聯合國的監管,以防止核武器的擴散。蘇聯當然不買賬了,要求美國先把自己的核武器銷燬在來討論這件事。後來蘇聯代表乾脆連會都不來開了,聯合國的口水戰一直打到1949年8月29日蘇聯引爆了自己第一顆原子彈。

當時的美國擁有235顆核彈。在聽到蘇聯爆炸了核彈後,美國對蘇聯極度不信任,美國開始加速生產核武器。蘇美40年的核對抗正式拉開序幕。


1957年蘇聯發射了第一顆洲際彈道彈道,美國本土完全暴露在蘇聯的打擊之下。

美帝當然是坐不住了,一共生產了700多架b52戰略轟炸機,還有陸基彈道導彈,潛艇的潛射彈道導彈。

到了1960年肯尼迪任美國總統時,美國已經擁有大約27000核彈,蘇聯卻只有他的十分之一。

可怕的美帝。


藍n博


這個問題很簡單

1,幾十顆核彈不可能毀滅對方。只能毀滅主要城市。農村,森林,偏遠地區,幾十顆肯定不夠……如果有人躲在很深的地下,也不可能毀滅。

2,核打擊都是先下手為強。但是無法確定自己會是先手……因此要具備二次,三次核打擊能力。需要很多的核武器在對方第一次打擊後,倖存下來,並能報復對方。

最後,小編說一句斷言……如果發生全球核戰爭,勝利的一定是中國……因為全球人類都死的差不多了,剩下的最多人的必定是中國,因此一定能獲得最終勝利✌。


飛刀47號


美蘇造出幾千顆核彈,是一種無奈的瘋狂,也是一種理性的瘋狂。這要從核武器的誕生講起,所以本回答廢話較多,深表歉意。

從宇宙的尺度來看,人類是脆弱的塵埃,任何一點兒風吹草動都能將其毀滅。太陽燃燒的力道變大、貿然闖入的小行星、突然冒出的超級病毒,都能輕易地抹去這個物種。

但是,你有沒有意識到,在人類誕生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是沒有能力進行有意識的自我毀滅的。也就是說,假如有位狂人以毀滅人類為己任,即使他擁有近乎無限的資源,也幾乎不可能達成願望——戰爭總有活著的一方,生化危機病毒並不存在,不管他做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人類的個體可以被幹掉,但這個物種依舊堅挺。

至少在1945年7月15日之前,這種情況基本屬實。

1945年7月15日,美國新墨西哥州大漠深處的一聲炮響,為人類帶來了自我毀滅的希望。這個大炮仗,被我們稱為原子彈。

原子彈和之後出現的氫彈都屬於核武器。這種武器依靠原子核裂變或聚變釋放出巨大能量,造成其它武器難以匹敵的殺傷。美國擁有原子彈後發生的事情我們耳熟能詳,廣島和長崎成為了第一和第二個被核武器攻擊的城市。萬幸,也是僅有的兩個。在1945年之後的四年裡,美國是地球上唯一擁有原子彈的國家。即使從人類短短的文明史的尺度來看,四年也是個短到可以忽略不計的時間。

在這個階段,人類僅僅算是看到了自我毀滅的曙光。第一顆原子彈的當量約為2.2萬噸梯恩梯,它的出現在數字上也就相當於地球多了2.2萬噸的TNT炸藥,用來修幾條山路可能都不夠。四年裡,美國也就製造了約230顆原子彈,而且在二戰結束後從來沒用它們攻擊過任何一個國家。但是,量變帶來質變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再多的刀劍也無法滅絕人類,但核武器完成這一使命的質變是完全可期且一目瞭然的。問題是,人類期待這種質變嗎?


未來的高中生看完了歷史書上的“核武器發展史”一章,一定會產生一個疑惑:那個時代的人類為什麼要造出他們遠遠無法承受的數量的核武器?想要解答這個問題,他還得學“國際關係史”這一章。

命運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劇作家,它給了演員道具之後,也不忘悄悄搭好了舞臺,這裡要上演一種前所未有的戲劇化的危險的偶然。幾乎在人類點亮核武器這支科技樹的同時,歷史的進度恰巧轉換到了一個極為特殊的時期——美蘇冷戰。

相信你也能猜到,打破美國核武器壟斷的第一個國家就是蘇聯。1949年8月29日,蘇聯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美蘇的核競賽正式開賽。在核武器數量上,蘇聯奮起直追,美國毫不懈怠。在60年代中期,美國的核彈頭數量達到了頂峰,大約為32000顆。蘇聯則在70年代末期從數量上超越了美國,並在80年代達到了頂峰的近40000顆。(注:數據來自互聯網,可能存在誤差)

“多少顆核彈能夠毀滅人類”這個問題的答案眾說紛紜,但我相信,美蘇的核彈加在一起,足矣。

圍繞這些核彈制定的“使用計劃”的瘋狂程度更令人瞠目結舌。天空中24小時飛著載有核彈頭的轟炸機,大洋深處四處遊弋著具有發射能力的潛艇,山中佈滿了隱秘的導彈發射井。兩國都用盡一切手段保證自己在經歷過對方的一輪核打擊之後仍具有報復能力。“核公文包”、“石碑系統”、“周長系統”等計劃層出不窮。極致的瘋狂出現在蘇聯計劃的“死亡之手”還擊系統上。簡單來說,這個系統把人類的命運交給了計算機,如果計算機檢測到蘇聯本土受到攻擊,能夠自動發出還擊指令,無需人工控制。幸好,這一計劃最終沒有實現,因為連蘇聯軍方也承認,“這實在是太瘋狂了。”


可以肯定,美國和蘇聯都沒有用核武器毀滅人類的打算,甚至沒有打算毀滅對方。但現實卻出現了足以毀滅人類的瘋狂。想要理解這種瘋狂,就要理解冷戰。

在人類歷史上,分歧與對抗是家常便飯,誓不兩立的分歧與你死我活的對抗也時常出現。美蘇冷戰無非也就是意識形態分歧和兩大陣營的對抗。但是,冷戰的特殊在於,人類第一次被近乎完整的分成了兩個部分,這兩個部分的領導者擁有碾壓性的強大實力。換句話說,冷戰中出現了極為規整的陣營劃分和極為突出的兩極對抗。在這種情況下,美蘇彼此的否定是絕對的,猜疑是無休的,恐懼是無限的。

在這種情況下,美蘇核競賽的瘋狂是一種“理性的瘋狂”。

毫無疑問,美蘇核競賽首先源於不安全感。它們為了維護自身安全而發展核武器,但這又同時增添了對方的不安全感,從而使核競賽加劇,最終導致自己的處境更加不安全。有一個術語可以形容這種情況,叫做“安全困境”。

安全困境看似瘋狂,實則是權衡利弊後的理性選擇導致的平衡。

我們來設想這麼幾種情形:

  • 美國和蘇聯都不發展核武器,那麼它們都是安全的,假定這時候兩國安全值都是10。
  • 美國發展核武器,蘇聯不發展,那這時候美國安全值為15,蘇聯安全值是-5。反過來也一樣。
  • 美國和蘇聯都發展核武器,兩國的安全值都是5。

如果你是其中一方,你不知道對方會不會選擇發展核武器,你會怎麼選?

你一定選發展核武器。因為不論對方怎麼選,你選發展的安全值都比不發展要高。對方選發展,你選發展(5)>不發展(-5);對方選不發展,你選發展(15)>不發展(10)。

理性吧?也瘋狂吧?

理性導致了瘋狂,瘋狂導致什麼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瘋狂導致了和平。

美蘇為什麼只是“冷戰”而沒有“熱戰”?因為不敢。核打擊的代價是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承受的。這就叫“威懾”。上面提到的“兩國都用盡一切手段保證自己在經歷過對方的一輪核打擊之後仍具有報復能力”就是最大的威懾,也叫“相互保證摧毀”。同歸於盡的後果讓美蘇維持了恐怖的平衡。兩國也正是為了保持這種能與對方同歸於盡的能力,陷入了無休止的核競賽。

我這麼努力,不是為了毀滅你,而是讓自己有能力和你一起毀滅。


1991年,這一切隨著蘇聯的解體煙消雲散。瘋狂褪去,只留下成千上萬的核彈頭和一卷卷秘密檔案。冷靜後的人類們開始試圖控制懸在頭頂的達摩克斯之劍,這又是下一個故事了。

但瘋狂是偶然還是註定?我不知道。為了維護安全而喪失了安全,因為核武器的巨大破壞力而維持了和平,現實就是這麼荒誕。

但我知道,力量是人類永恆的追求,也是人類的尊嚴所在。獲得有意識的自我毀滅的能力實質上賦予了人類尊嚴。但只有為避免毀滅做出的努力才使人類的尊嚴高貴。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今日頭條號“國際小侃”!講國際,我們更專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