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雹洪之夜最亮的灯

“当时,天越来越黑,听着洪水声小了点,我壮着胆子摸到山坡下,才发现泥水已经到了腰间,要移动是非常困难的。”家住锁龙乡元埂地村二社的村民王永强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犹自后怕不已。

原来,当山洪来临时,匆忙之余,他抱着没有断奶的儿子和一家人躲到了屋后的山坡上。就在他恐慌、不知所向之时,从几百公里外赶来的警灯给了他希望。“当时真的慌了,想到各种可怕的场景,慌乱中看到了不远处闪烁的警灯,那真的是‘救命灯’。”王永强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无疑,夜色中疾驰而来的全市公安民警、消防官兵,成为岷县“5·16”雹洪灾害中受困群众眼里最亮的灯。

“锁龙乡元埂地村有多名群众因洪水被困急需救援。”

灾情就是命令,出发!

当救援大队赶到时,整个村子道路损毁、电力通讯中断,经询问当地群众,得知有5名人员被困。救援官兵冒着肆虐的山洪,一边通过沟通交流安抚被困群众的焦急恐惧情绪,一边设法搭设拉梯、抛投绳索,试图接近被困人员。

而此时,洪水仍在肆虐,居民院落的积水水位还在上涨,情况万分危急,救援官兵当机立断,携带救生衣和安全绳,冒着齐腰深的淤泥和洪水奋力将被困人员背至安全地带。

另一边,岷峰小学,30余名被困师生亟待救援。因该校地势低洼,当救援人员赶到时,学校已被洪流包围。救援人员当机立断选择了河面较窄的地方,用救援绳索绑上石头,将绳索抛向对岸,随后,将九米拉梯通过绳索牵引架起了一条救生通道。经过近20分钟的艰难救援,岷峰小学30余名被困师生成功脱险,其中最小的学生只有7岁……

这样的场景、这样的故事,在救援现场数不胜数。

记者了解到,雹洪灾害发生后,当日凌晨0时30分,市公安局由副局长刘军带领市局交警、消防、治安等相关警种和邻近灾区的漳县、陇西县公安警力共260人第一时间进驻灾区开展抢险救灾。

“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机关分批次,共抽调警力500余人参与到了此次救援工作中。”刘军介绍道。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邻里相帮、患难相恤。在拔那村村头,印有“临洮县民兵应急连”字样的红旗格外显眼,“我们接到命令,第一时间赶赴受灾群众家中开展清淤工作。”临洮县武装部保障科陈银山告诉记者,他们此行36人,分3组,按照“先重后轻”原则,依次在灾区帮助百姓开展院落、房舍的清淤工作。

从5月16日16时接到第一个报警至今,定西军分区、市公安局、市武警总队、市消防支队以及陇西、临洮、漳县、通渭等兄弟县区共派出9支救援力量深入一线争分夺秒疏通道路、搜救受灾人员、派送食物、清淤排污,以他们最美的姿态诠释着灾区群众眼里的“救命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