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你觉得张艺谋和冯小刚是同一个层次的导演吗?

八卦小群


如果说执导08奥运会还不足以说明张艺谋的实力的话,那么执导国庆70年周年晚会总能说明张艺谋的实力了吧,看过节目的朋友都应该被那一帧一帧的画面感动了吧。



张艺谋是摄影师出身,他很懂的捕捉画面,更懂得用画面表达情感以及书写恢弘。张艺谋刚刚转型做导演时便拍出了《老井》、《红高粱》这样的佳作,《红高粱》更是我国首个荣获金熊奖的影片,随后张艺谋执导的多部影片也获得了国际性的奖项,诸多的奖项足以说明了张艺谋的实力。

反观冯小刚,一位拍商业片出身的导演,其执导的首部电影是《甲方乙方》,这部电影的风格几乎是贯穿了冯小刚的执导生涯,在冯小刚的诸多影片中我们总能看到这部片子的影子。虽然冯小刚也曾尝试转型拍文艺片,但我个人觉得其拍的文艺片总是达不到文艺应有的深度,更多时候冯小刚是在消费大家对于时代的情怀,如那部《芳华》。


很显然,张艺谋和冯小刚不是一个层次的导演,张艺谋早已是国际知名导演,而冯小刚充其量算是中国半知名导演,为何说他是半知名,因为其正走在没落的路上。自打其和崔永元针锋相对一番后其便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野,由其执导的《手机2》的上映也俨然成了迷,再按照这样的态势发展下去冯小刚多半连半知名导演都做不成了。

《阿丽塔:战斗天使》上映之时,作为监制的卡梅隆来中国宣传时邀请了张艺谋,可见张艺谋在国际上的地位,而冯小刚貌似很少被国际知名导演邀请,不应该说很少,应该说几乎没有,其倒是经常拿自己的作品和好莱坞电影做比较,如被大家质问其执导的电影中广告植入过多时。


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冯小刚都不及张艺谋,张艺谋早期拍过很多富有深度的文艺片,这为其在我国影坛以及世界影坛都打下了根基,纵然张艺谋后来转型拍商业片取得的成绩大不如前,但从技术上来说,张艺谋的执导水准还是值得肯定的,我个人觉得张艺谋的执导水平定然是属于上乘的,只是他不太适合拍商业大片。而冯小刚是比较适合拍商业片的,其也懂得炒作映射之道,故而诸如《私人订制》这样的烂片也能取得还算不错的票房,而纵观其执导的所有影片,有深度的极少。

总之,在我看来,张艺谋早已是大师级的导演,08奥运会和祖国70华诞晚会证明了其实力,而冯小刚只不过是我国影坛的一个跳梁小丑,如今大家都看清了他的真面目,他想跳也跳不起来了。



草根说电影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冯小刚和张艺谋都是导演,也都是非科班出身,而且在国内电影圈都有巨大的影响力,当然有可以对比的地方。只不过比完之后,冯小刚基本就可以扔了,因为他们的差距,大到让人寒碜,比冯小刚的脸还寒碜。

不比那些虚无缥缈的各种奖项荣誉,因为这方面老谋子能够把所有大陆导演绑一起按在地上摩擦,区区一个冯小刚根本没资格跟他比。商业社会直接用钞票说话,而且冯小刚也一直坚持票房王道的路线,用这个做对比也不算欺负人。

冯小刚的电影一共获得6次年度冠军,3次亚军,4次第三,合计15次票房前十名,内地总票房合计48.63亿。

张艺谋电影一共获得5次票房年冠,4次亚军,合计15次票房年度前十,内地总票房合计37.1亿。

冯导先不要激动,这只是内地票房。作为一个国际知名导演,海外票房也是很重要的参考因素,必须一起加入数据比对。

张艺谋导演影片的全球总票房,也达到了9.5亿美金,折合人民币67.1亿,海外票房迄今仍然高于全体内地导演之首。

而冯小刚的电影,基本没有海外票房,甚至港台都没有什么市场,所以就忽略不计了。


比艺术比奖项,冯小刚只能远远遥望张艺谋的车尾灯,而且他前面还隔着贾樟柯娄烨等海外拿奖专业户。

比商业价值,冯小刚在内地市场也早就沦为二流,《我不是潘金莲》为了拍片跟王思聪撕上了热搜,也不过四亿票房。而被媒体炒上天的旷世奇作《芳华》,勉勉强强跨过了十亿门槛,但却让冯导背上了“让女演员给领到跳舞陪酒”的恶名,口碑直接臭了一半。

时至今日,大家对于冯小刚的期许,就是他能不能再出点花边新闻,或者再被揭秘点丑闻。至于他的电影作品,真的关注度极低了,《手机2》还没上映就扑街,基本宣告了冯导市场号召力的终结。

而张艺谋这些年被资本裹挟频繁拍烂片,即使票房口碑都不错的《影》,也被诟病形式大于内容,讲故事讲不清楚。但只要老谋子有作品问世,仍然是院线经理们争抢的对象。也不需要老谋子去撕万达少爷,更不需要对着镜头骂观众是垃圾。电影国师这个名头,足以让张艺谋屹立不倒。

所以冯小刚跟张艺谋的层次差距,属于全方位无死角秒杀的级别。即使张艺谋跌落神坛从此息影,冯小刚突然开窍导演水平暴涨佳作不断,但要追上张艺谋,也得十年以上。


咸鱼茶馆


一直到现在我都没明白,冯小刚为什么被称为“冯·裤·子”?究竟是为什么?难道真的只是因为《老炮儿》的剧情中,和许晴的那场戏?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请知情人士解答一下,是真的不懂。但是,现在关于冯小刚的新闻下面,总是见到这三个字,真诚的求教“冯·裤·子”的由来。

一、2008年之前

至于张艺谋和冯小刚的比较,在2008年之前,这两个人也属于不相上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冯小刚的口碑还优于张艺谋。因为冯小刚拍的很多喜剧片,确实很能迎合大众的口味,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有些电影,甚至能让一个人反复看五六遍,都不觉得腻。

但是张艺谋的文艺片要多些,至少侧重点不一样,看了后,人的心情会沉重,拿奖很多,口碑也可以。但是《英雄》出来后,张艺谋被骂惨了,无论是媒体还是观众,都在骂,仿佛骂张导成了一种时尚。就因为《英雄》开了中国大片的先河,投资大,花钱多啊!

二、08年以后

但,这种风评被20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改变,张艺谋执导的开幕式,震惊世界,扬我国威,传我文化,彰显泱泱中华的气势。很多人喜欢张艺谋,都是因为被这场开幕式征服了,张艺谋真正的扭转了从《英雄》后的差评。从此以后,一说到张艺谋,就一定会想到大场面,如今年的国庆,又是震惊世界的一场表演,依旧出自于张导之手。

应该说,从2008年后,张艺谋和冯小刚已经不是一个层次了,两个人的眼界根本不在一个高度了。

总之,现在问这个问题,答案肯定是张艺谋要高很多层次。


憨逗与僵尸


是不是在一个层次上要看是从何说起,就从票房捞金名气和地位上看,冯小刚毫不逊色于张艺谋。

《唐山大地震》《芳华》《非诚勿扰》《手机》等票房不输张艺谋吧?冯导出门是豪车开路,前呼后拥,喝的是茅台。看了网络上发的冯导在美国的豪宅(不一定可信),那房间真多,住远点的房间上厕所要小跑,你说这房子该有多大。

冯小刚在国内有自己的电影公司,如不因《手机》风波还会做大的。

看了大家的回答,一边倒,都说冯小刚不能和张艺谋是一个层次上的,都是炙手可热的大导演怎么就不在一个层次上呢?

这里的层次无非就是名气、实力,等级,在娱乐圈的地位等,他们基本都在一个层面上。





风逐月影3


第一娱记出品必属精品!

张艺谋和冯小刚肯定不是一个层次的导演。两个人最大的差别在于,张艺谋更有家国情怀,艺术是第一位的;冯小刚个人主义更明显,赚钱是第一位的。


张艺谋作品艺术价值更高,冯小刚商业气氛更浓

张艺谋在第五代导演里,是公认的领头羊,应该称得上国宝级大师。他早期电影作品《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我的父亲母亲》等一系列作品,艺术价值非常高,在国际国内获得过很多大奖。要论艺术成就,在第五代导演里,张艺谋应该排在第一。

好多人都说张艺谋是2008北京奥运会后出名的,可能是之前关注电影比较少,张艺谋早在80年代90年代已经是世界级的大导演了,获奖无数,只是个人做事比较低调而已,不喜欢炒作。

冯小刚就不一样了,两个人差的还真不是一丁半点!冯小刚从出道起,就一直醉心商业电影,《大腕》《甲方乙方》《天下无贼》《手机》等,都是地地道道的商业电影,哪怕《唐山大地震》,商业氛围也很浓郁!在商业上,冯小刚的成绩是要超过张艺谋的!

客观的说,两为导演都是国内顶尖的大师,但是张艺谋作品更全面,更多元,冯小刚作品面要更窄。

张艺谋有国家荣誉,冯小刚以个人为先

作为导演,除了看影片获得奖项和票房,我觉得很重要一点不能忽略,那就是家国情怀,道德情操很重要。张艺谋和冯小刚虽然都是导演,但冯小刚明显更看重钱,甚至可以说有点唯利是图,电影《手机2》就因为有些操作采取了不光彩的动作,导致不能播出。

不是在吹张艺谋,冯小刚在境界方面无法与张艺谋相提并论!张艺谋永远把国家放在第一位,自己不那么重要;冯小刚则把个人放在第一位,赚钱最重要。这也是国家大型活动都让张艺谋执导,而没让冯小刚执导的原因。



这次70周年国庆晚会后,张艺谋接受采访表示,只要是国家任务,他都非常紧张,不能有一丝马虎,国家形象永远是最重要的!

而反观冯小刚则走了完全不一样的路线,他和华谊兄弟对赌,保证五年拍摄五部电影,票房达到多少。为了完成“任务”,冯小刚不得不拼命赚钱。


论名气,张艺谋和冯小刚不分伯仲;论地位,冯小刚以前没法和张艺谋比,论层次,冯小刚离张艺谋中间最少差了一个陈凯歌!


第一娱记


你觉得张艺谋和冯小刚是同一个层次的导演吗?

对他们两人,如果单纯从电影的角度来看,差距可能还不是太大,毕竟,两人都拍摄过多部票房比较高的影片,也都有过人气比较旺的时刻。特别前两年,冯小刚一度还风头盖过了张艺谋。

但是,从综合能力、综合影响、综合地位、综合素质来看,冯小刚与张艺谋,可能就完全不在一个层级、一个档次了。别的不说,凡是国家级的大型活动,都少不了张艺谋,都会有张艺谋的影子,甚至是主角。申办奥运会、主办奥运会、70年大庆等,都有张艺谋负责的一摊子。可是,冯小刚呢?可能只能当观众吧。

这也意味着,冯小刚至多也就只能在娱乐圈玩玩,到了大场合,他就只能是观众了。而张艺谋,玩得转的不只是电影,更有重大活动的策划。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可与票房没有关系,而是影响,国家的影响。


谭浩俊


说实话,华语影坛十大导演,张艺谋是少数能两条腿走路的导演(文艺,商业两把抓)。

冯小刚的导演实力和作品量级只能敬陪末座。在滕华涛,张一白这些人面前可能有力挺腰杆子,但他还没分量和张艺谋叫板。

为什么?

既然题主问导演水平,那么我们先从张艺谋和冯小刚的导演作品来分析,这样也是最直接直观的。

张艺谋1987年执导《红高粱》,就开启了他的影坛收割之旅,《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这些影响力深远的文艺片全部都出自他的手,拿了两次威尼斯金狮奖,一次柏林金熊奖,两次英奥奖。至此,张艺谋一共在欧洲三大电影节获得3座最高金奖,3座银奖,3次提名奥斯卡奖,5次提名金球奖,生平12次入围欧洲三大电影节主竞赛的记录,更是全亚洲所有导演第一人。

这些实绩很能说明导演的实力。

张艺谋进入2002年后,并没有停滞事业脚步,他转型执导《英雄》后,为内地影坛开启了商业大片时代,《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金陵十三钗》这些兼顾美学和商业气息的影片也都是出自他之手。

尽管张艺谋的有些影片,差强人意,但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待,无疑可以把一些烂片甩开十条街不止,因为他的眼光是超前的。

反观冯小刚,他的导演水平只能说还不错,他是个很聪明的人,冯小刚懂得利用身边的优势,成就自己。

熟悉八卦和娱乐新闻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冯小刚混的是京圈,这个圈子里面有作家有导演有商人,也有背景深厚的大院子弟。

像王朔,叶大鹰,叶京,郑晓龙,赵宝刚,华谊的王中军,王中磊等人都属于这个圈子。对了,京圈还有个地位无法撼动的女人,就是徐静蕾。

京圈最大的特性是爱抱团(张艺谋属于西北圈),冯小刚早期的多部优秀作品,像《北京人在纽约》《顽主》《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大腕》《手机》这些作品的出炉都离不开身边朋友的帮助,王朔都几乎是冯小刚的私人编剧了。

冯小刚的导演作品有非常大的个人特质,黑色幽默,讽刺社会。都很不错,但也都不出众,说白了就是没有首屈一指的作品。

而且冯小刚的作品没有如围过欧洲三大或者奥斯卡这些国际重量的电影节。

有人会说,也许冯小刚不在乎名利荣誉,不想参加国际电影节呢?

那你就错了,冯小刚当年之所以拍《夜宴》就是为了进威尼斯主竞赛单元,和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一较高下。

可惜拍的太差,白浪费一帮好演员,颗粒无收。

现在随着京圈大佬的隐退,没人在背后撑腰抬桩,冯小刚的电影作品也后继乏力,这一两年都没有什么影响力大作出现。


对比了导演作品,我们再来说说社会影响力。张艺谋之所以被称为国师,不是没有道理。

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杭州G20峰会,国庆70周年联欢活动这些重要场合,张艺谋都是御用钦定的导演。

这证明张艺谋的执导水平是毋庸置疑的国家级水平。

反观冯小刚,他的社会评价并不如张艺谋那么好,影迷和观众对他褒贬不一。举个例子,冯小刚电影票房不佳,他第一反应是骂观众骂影评人,未免太输不起。

张艺谋电影票房不好,总是把错误归结到自己身上,高下立判。

总体来说,冯小刚和张艺谋两位导演,做人格局不同,追求的目标不同,理所当然的他们的导演水平自然也是天差地别。


第一浅评


虽然张艺谋和冯小刚都是中国导演界的领军人物,而且各自都有其出彩的地方,但是我个人认为,张艺谋的含金量更高,格局也更大。

两人均拍出过十分叫座的影视剧作,但张艺谋的“科班出身”无疑令其更有品味,而且也站得更高一些。

张艺谋被很多人称作是“国师级”导演是有原因的。因为他很早就囊获了欧洲三大奖,不少作品都是在全球范围上映的。例如1987年由姜文、巩俐主演的《红高粱》后来拿到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成为第一部获得此殊荣的亚洲电影;《十面埋伏》在国外上映时,更是拿到了10个亿的高票房,令人瞩目;而以《英雄》为首的武侠三部曲,张艺谋对色彩的运用简直令老外为之痴迷。虽然当时被人诟病说形式大于内容,但是该片在国外电影界的影响力是前所未有的……

而冯小刚的作品就很有局限性了,不仅他的电影商业性更强一些,而且面对国内观众多一些,所获奖项基本也是在国内评的。《我不是潘金莲》虽然也在国际电影节上拿到了金贝壳奖,但是奖项级别跟张艺谋比还是要差一个档次的。冯小刚偶尔也会怕文艺片,但都比较小众,格局还是不如张艺谋的。

张艺谋还有一个作品堪称“名垂青史”,那就是令国人无比骄傲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而这次开幕式,足以让张艺谋甩开包括冯小刚在内的其他国内导演一大截。要知道,这次开幕式当时被国际公认是史上最好的一次,这样的赞誉可谓意义重大。

从人品上来看,作为媒体同样重点关注的两位导演,张艺谋无疑为人更加谦和、低调;而冯小刚“过于犀利”的人设,导致他在近几年来负面新闻缠身。

例如,在评判一部影片好坏上,张艺谋认为任何一部被人非议的作品,他都应该先从自身上找原因,保持清醒的头脑,绝对不会有“别人都傻,就我聪明”的想法;而“毒舌”冯小刚则说,如果一部电影被观众称作“垃圾”,那完全是由一些“垃圾观众”造成的。他的这种观点更是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总之一句话,冯小刚对自己的作品是“超级自信”的。

再次重申的是,张艺谋尽管获得了多项世界级大奖,但是他从来没有居功自傲。而且很多时候,当别人以为他销声匿迹的时候,他往往是在埋头构思新的作品,策划更宏大的场面。

所以,综上所述,两个导演对比下来,我觉得张艺谋比冯小刚要高出一个层次。

晓峰道娱乐的回答,你喜欢吗?请关注我吧,陪你一起追剧,聊八卦,做一个有态度的娱乐人……


晓峰道娱乐


张艺谋更文艺范一些,艺术性更强,毕竟是摄影出身的专业科班,讲故事方面拍的也跟艺术片似的,没有冯导拍的有意思,我觉得他应该是个拍文艺片的,搞大型演出更适合他。

冯小刚更会讲故事,虽然市井一些,但也是有深度的,拍摄镜头都很朴实,叙述性很强,也很吸引人,绝对的商业片导演。

他们两个要说导演水平没有可比性,各有诱人之处,要说艺术水平显然张导要高一个档次,毕竟超大的场面,唯美的镜头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


五德堂主


张艺谋是导演,冯小刚商人而已。

关于这一点,用奖项说明:张导早年在欧洲三大电影节连战连捷,以非凡的艺术才能,先后获得两座威尼斯金狮奖(《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一座柏林金熊奖(《红高粱》)、一座戛纳评委会大奖(《活着》)、一座戛纳技术奖(《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一座威尼斯评委会大奖(《大红灯笼高高挂》),一座柏林银熊奖(《我的父亲母亲》),也让葛优和巩俐分别加冕戛纳影帝和威尼斯影后。

《大红灯笼高高挂》还同时获得了英国电影最高奖(英国学院奖、又称英国奥斯卡奖,“英奥”奖)和意大利电影最高奖(大卫奖)的最佳外语片奖,以及奥斯卡奖提名。《活着》也同时获得英奥奖的最佳外语片奖。另一部作品《菊豆》同样获得了奥斯卡奖提名。《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和《活着》还获得了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进入21世纪后,《英雄》再获奥斯卡外语片提名和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十面埋伏》和《金陵十三钗》也获得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至此,张艺谋一共在欧洲三大电影节获得3座最高金奖,3座银奖,3次提名奥斯卡奖,5次提名金球奖,2次获得英奥奖,生平12次入围欧洲三大电影节主竞赛的记录,更是全亚洲所有导演第一人。

(以上数据来自狐狸晨曦统计)

冯小刚怎么比?

冯小刚身为内地知名导演,最大的尴尬就是从没入围欧洲三大电影节,《一声叹息》当年在开罗电影节拿了一堆奖,却被原著作者王朔公开嘲讽:“非洲乡镇企业奖”。

而《一声叹息》为什么没有参加了开罗电影节奖,因为欧洲三大电影节根本不看不上冯小刚。

票房上单说内地票房张艺谋差了不少,但看全球票房他冯小刚差了一条街,因为冯小刚的电影没有海外票房。在海外知名度都没有,怎么来的票房。

《长城》国内虽然扑街,但全球票房也有3.3亿美金,北美票房四千多万美金。

更何况内地商业电影的时代是被张艺谋导演的《英雄》打开的,这一点划时代的意义,内地商业电影领域人物只有吴京能持平。

因为吴京是现今亚洲商业电影第一人。

张艺谋不论是《三枪》还是《长城》之后都拍了翻身之作,证明其只是一时失误,而非实力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