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每一根“對孩子發火”的藤上,都結著對夫妻關係不滿的瓜

每一根“對孩子發火”的藤上,都結著對夫妻關係不滿的瓜

一個經典問題

總是控制不住“吼”孩子,我到底該怎麼辦?

這是爸爸媽媽們最常提出的育兒問題,而且就我觀察,提問者以媽媽居多。

控制不住吼孩子的表現有這麼幾個:

  • 特別容易對孩子發火,因為一點點小事,就能對孩子大吼大叫;

  • 吼完又後悔,可下次照吼不誤;

  • 也知道這樣對孩子不好,但每次脾氣一上來,八匹馬都拉不住。

那麼,到底為什麼媽媽會控制不住吼孩子呢?

順著這根藤,摸出一個可怕的瓜

和很多媽媽討論過這個問題之後,我發現,“控制不住吼孩子”、“控制不住對孩子發火”藤上,大都結著一大串名叫“對生活不滿”的瓜,最大的那一個,是對孩子爸的不滿。

  • 孩子爸根本不管孩子;

  • 孩子爸每天回家只知道玩遊戲;

  • 孩子爸不能體諒媽媽帶孩子、做家務的辛苦;

  • 在處理婆媳關係上,孩子爸不能提供支持……

從孩子的問題,上溯到大人之間的問題,媽媽們往往會大倒苦水,這時你能清晰地看到,對孩子發火,常常不過是將自己對生活狀態的不滿、對孩子爸的不滿,一股腦傾瀉到了孩子頭上,可憐的孩子,成了替罪羔羊。

如果我們對生活超滿意,和孩子爸關係融洽,每天都能有說有笑,你會覺得,孩子哪裡哪裡都特別可愛:

  • 他淘氣,那是他活潑;

  • 他喜歡跟你在一起,那是他愛媽媽;

  • 他說“不”,那是他有主見;

  • 他不想看書,那就玩唄,小孩子都是愛玩兒的;

  • 他想買玩具,那就買唄,小孩子就是要寵的……

而如果我們覺得生活壓力重重,只讓人焦慮不安,沒有一點可喜之處,孩子爸又糟糕透頂,把你一個人丟進所謂“喪偶式育兒”、“婚內單親”的困境,孩子的一切表現,在你看來,都有了完全不同的意義,每一個,都足夠成為你對他發火的導火索:

  • 他淘氣,那是他作;

  • 他喜歡跟你在一起,那是他粘人;

  • 他說“不”,那是他不聽話、執拗;

  • 他不想看書,那是不愛學習;

  • 他想買玩具,那是他無理取鬧……

每一根“對孩子發火”的藤上,都結著對夫妻關係不滿的瓜

遷怒孩子,是間接的精神暴力

按照通俗的說法,這叫“遷怒”,用心理學家更為專業的說法,叫“間接精神暴力”,你的怒火,針對的對象是配偶,受害者卻是子女。

法國心理學家、“冷暴力”的提出者瑪麗-弗朗斯·伊裡戈揚說,“孩子被當作‘那個人’的孩子而受到攻擊”,“施暴者因控制不了自己的病態行為,便把恨意從他厭惡的配偶轉移到子女身上,使孩子成為他施虐的對象”。

這種情況,在夫妻矛盾激烈、瀕臨離婚或者已經離婚的父母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但在很多堆砌著雞毛蒜皮般的各種瑣屑矛盾的普通家庭中,針對孩子的間接精神暴力也很普遍,只不過是程度不同而已。

每一根“對孩子發火”的藤上,都結著對夫妻關係不滿的瓜

孩子表現的底層,是親子關係

控制不住吼孩子的媽媽,都是為孩子各種不佳表現煩惱。其實孩子所有表現的底層,都是親子關係,如果父母和孩子建立起讓彼此舒服的、充滿互相合作的親子關係,孩子很少會有各種不佳表現,或者在你看起來表現不佳。

如果親子關係中,充滿了父母對孩子的不滿、壓制、控制、指責,那麼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孩子真的出現各種不良狀況,比如在上課搗亂、沉迷遊戲、無論父母說什麼都堅決對著幹等等;

一種是孩子無論表現如何,在你眼裡都永遠不夠好,永遠有值得讓人生氣之處。

兩種情況,無疑都對孩子的發展不利。所以,當孩子令人不滿,父母要致力於改變的,其實不是孩子,而是親子關係。

每一根“對孩子發火”的藤上,都結著對夫妻關係不滿的瓜

親子關係的底層,是夫妻關係

那麼,僅僅致力於改變親子關係,就能幫助到孩子嗎?恐怕還不足夠,因為如果夫妻關係存在問題,父母就很容易將對對方的不滿,傾斜到孩子身上,這樣根本就沒有辦法建設出良好的親子關係。所以說,在親子關係的底層,是夫妻關係。

我們可以打一個比方,夫妻關係、親子關係、孩子的表現,層層疊加,構成一個金字塔。

在夫妻關係良好的家庭中,這個金字塔是正向的:

穩固的夫妻關係作為塔基,為上一層的親子關係提供安全、堅實的支撐;得到有力支撐的親子關係,同樣也能建造得結實、穩固,給孩子的表現提供支撐。那麼,在金字塔最上面的孩子的表現,就會非常穩定,而且你和孩子都對此信心十足。

——於是,你得到的是一個根本不用父母操心、帶起來很輕鬆的孩子。

在夫妻關係不良的家庭中,這個金字塔卻是倒著的:

夫妻關係像個插在地上的塔尖,搖搖晃晃;而越是夫妻關係不佳,越是對孩子有更高要求,把親子關係當成家庭的重心,但是,脆弱的塔尖,根本支撐不住你對親子關係的和孩子表現的訴求,要麼是二者都搖搖晃晃,一觸即倒,要麼是直接壓垮脆弱的夫妻關係,讓整個家庭崩塌。

——於是你得到一個總是不能讓你滿意,帶起來累死人的孩子,和一個隨時都能雞飛狗跳的家。

每一根“對孩子發火”的藤上,都結著對夫妻關係不滿的瓜

你的努力,別用錯了方向

歸根到底,遇到控制不住“吼”孩子的狀況,真正要解決的不是如何管好孩子的問題,而是夫妻關係的問題。要提升對孩子的滿意度,先改善夫妻關係、提升對夫妻關係的滿意度;要提升育兒的幸福感,先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但是,在一次又一次這樣的討論中,真心爸媽也發現,很多媽媽都是糾結於“到底怎麼改變孩子”,或者“我知道我們夫妻關係不夠好,但是我也沒有辦法,那麼我到底怎麼才能剋制住我自己?”

致力於改變孩子,你會繼續加大對孩子的壓力,而且肯定不會奏效;致力於剋制自己,則只能選擇拼命壓抑,無疑對身心健康不利。

上面兩個努力方向,真心爸媽都不贊同,我們的建議是:真正地去建設良好的夫妻關係,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如果我們肯把花在糾正孩子的種種“問題”上的時間和心思,挪一半到清掃夫妻關係中的各種垃圾上,經營出和諧、美滿、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夫妻關係,你對孩子發火的的幾率,可能降低百分之九十五,親子關係和孩子的表現,都會大大改善。

這並不容易,但對孩子最為有益,當然,對爸爸媽媽自己,也最為有益,畢竟,誰都不想在一個氛圍不佳的家庭氛圍中度過餘生。那麼,除了放棄,就只有努力。

請相信,所有好的愛情和婚姻,都是兩個人花心思建設出來的,從來就沒有一出現就超級美滿的天作之合。所以,加油吧,憤怒的媽媽們!

每一根“對孩子發火”的藤上,都結著對夫妻關係不滿的瓜

(真心爸媽專注於育兒和家庭教育研究,如果我們的觀點和方法能幫到您一點點,我們會非常開心,也特別歡迎您將我們的文章,分享給身邊需要幫助的寶爸寶媽或者您參與的育兒討論群。)


真心爸媽(徐智明、高志宏):

我們是一對真實的爸爸媽媽,本科均畢業於北京大學,真心媽媽為中國傳媒大學博士。育有兩子,一個生於2002年,一個生於2006年。我們在這個專欄中所分享的,都是自己親身經驗、思考所得,所有文章均為原創,歡迎轉發分享、評論、討論、提問。(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真心爸媽已出版的育兒書:《育兒基本:找到好方法,輕鬆做爸媽》

養育是不控制孩子,也不懈怠自己。 《育兒基本》分享真心爸媽實現孩子自主生活、自主學習、自主閱讀、自主情感的基本教養法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