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蔬菜常用农药介绍:杀虫剂--噻嗪酮Buprofezin

蔬菜常用农药介绍:杀虫剂--噻嗪酮Buprofezin

其他名称:飞虱宁、扑虱灵、破虱、蚧逝、鸿发、稻硕、灭幼酮、亚乐得、优乐得、布芬净、稍風灵(净)。

主要剂型:5%、20%、25%、50%、65%、80%可湿性粉剂,5%、10%、20%、25%乳油,20%、40%、50%胶悬剂,20%、40%、70%水分散粒剂,8%展膜油剂。

毒性:低毒。

蔬菜常用农药介绍:杀虫剂--噻嗪酮Buprofezin


作用机理: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和干扰新陈代谢,致使幼(若)虫蜕皮畸形而缓慢死亡,或致畸形不能正常生长发育而死亡。一般在3~7天才能见到效果。

产品特点

  • (1)噻嗪酮是抑制昆虫生长发育的选择性杀虫剂,对害虫有很强的触杀作用,也具胃毒作用。对作物有一定的渗透能力,能被作物叶片或叶鞘吸收,但不能被根系吸收传导。对低龄若虫毒杀能力强,对3龄以上若虫毒杀能力显著下降,对成虫没有直接杀伤力,但可缩短其寿命,减少产卵量,且所产的卵多为不育卵,即使孵化的幼虫也很快死亡,从而可减少下一代的发生数量。
  • (2)对害虫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只对半翅目的粉虱、飞虱、叶蝉及介壳虫有高效,对小菜蛾、菜青虫等鳞翅目害虫无效。
  • (3)药效发挥慢,一般要在施药后3~5天。若虫蜕皮时才开始死亡,施药后7~10天死亡数达到最高峰,因而药效期长,一般直接控制虫期为15天左右,加上保护了天敌又发挥了天敌控制害虫的效果,所以总有效期可达1个月左右。
  • (4)在常用浓度下对作物、天敌安全,是害虫综合防治中一种比较理想的农药品种。
  • (5)噻嗪酮常与杀虫单、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哒螨灵等杀虫剂成分混配,生产复配杀虫剂。
蔬菜常用农药介绍:杀虫剂--噻嗪酮Buprofezin


应用:主要用于防治白粉虱、小绿叶蝉、棉叶蝉、烟粉虱、长绿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侧多食跗线螨(茶黄螨)、B型烟粉虱、温室白粉虱等。

  • (1)用10%噻嗪酮乳油防治白粉虱,用1000倍液喷雾。
  • (2)用20%噻嗪酮可湿性粉剂(乳油)喷雾防治小绿叶蝉、棉叶蝉,用1000倍液喷雾。防治烟粉虱,用1500倍液喷雾。防治长绿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等,用2000倍液喷雾。
  • (3)用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乳油)喷雾防治侧多食跗线螨(茶黄螨),用2000倍液喷雾。防治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用1000~1500倍液喷雾。
  • (4)混配喷雾防治白粉虱,用25%噻嗦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与2.5%联苯菊酯乳油5000倍液混配喷施。
蔬菜常用农药介绍:杀虫剂--噻嗪酮Buprofezin



蔬菜常用农药介绍:杀虫剂--噻嗪酮Buprofezin

由于受到环境条件及作物品种间差异及敏感性的影响,各地具体使用时,还要在当地农技人员指导下进行,或先进行试验确认后再大面积推广应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为害及损失。

  • (1)噻嗦酮无内吸传导作用,要求喷药均匀周到。
  • (2)不可在白菜、萝卜上使用,否则将会出现褐色或白化等药害。
  • (3)不宜多次、连续、高剂量使用,一般1年用1~2次。
  • (4)药剂应保存在阴凉、干燥和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 (5)此药只宜喷雾使用,不可用作毒土法。
  • (6)若使用中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作业,离开施药现场,脱去工作服,用清水冲洗污染的皮肤和眼睛。如误服,应立即催吐,并送医院对症治疗,没有特殊解毒药剂。
  • (7)对家蚕和部分鱼类有毒,桑园、蚕室及周围禁用,避免药液污染水源、河塘。施药田水及清洗施药器具废液禁止排人河塘等水域。
  • (8)—般作物安全间隔期为7天,每季作物最多使用2次。
蔬菜常用农药介绍:杀虫剂--噻嗪酮Buprofezi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