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慈禧在自己死的前一天,真的下令毒死光绪了吗?

841574844


首先,同治才是慈禧的儿子,光绪是慈禧的侄子,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什么慈禧可以下的这种狠心。

2,光绪跟慈禧有过一段很甜蜜的时期,但是,由于变法问题还有就是珍妃的问题上,两人关系崩。珍妃由于不是慈禧钦定的皇后,皇后是慈禧亲弟弟桂祥的女儿叶赫那拉氏,这位皇后太强势不讨皇帝喜欢,珍妃很受皇帝喜欢慈禧却不喜欢,同时珍妃在很多问题上公开顶撞慈禧,惹得慈禧在第二次出逃时把她投进了井里,从此皇帝心死。

3、在考虑要不要废黜光绪的时候,本来两人关系还有机会好转但由于国外势力也就是八国联军以继续战争威胁,导致在崩。光绪和老外关系好,慈禧跟老外关系差。

4、慈禧晚年,革命党人想联合袁世凯发动政变,要皇帝重新主政,由于袁世凯告密,最后吹了,慈禧就更想除掉光绪了。

5、最后慈禧死的时候,一方面知道如果不毒死光绪那么就是维新派掌权,大清就完了。同时慈禧的家人和一帮老臣也怕遭到光绪的清算,毒死自然最省事。

总的来说,就是光绪这个人脑子不好使,不适合当一个帝王,有点男女情长。还经常被骗。


做啥不是啥


1908年11月,大清帝国的统治者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前后离世,两人的死亡时间仅隔了一天。

按公开的说明,是光绪皇帝在前,慈禧太后在后,但事实上,未必。

从目前的各种考察证据来看,光绪皇帝虽然已经病入膏肓,但其死因,应该是被人为的用砒霜毒死。

如果真是这样,这就引发了另一个重要问题:慈禧太后为什么要这样做?


有人说,这是因为在戊戌年后,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矛盾极大,为了防止报复,慈禧太后这才在临死前下令毒死光绪。

不过,仅以两人矛盾来解释,似乎又有些过于简单草率了。

道理很简单,如果慈禧太后想要谋害光绪的话,在之前10年中,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实行,又何必在两人都已危在旦夕之时才进行呢?

而且,戊戌年的“围园杀后”之谋,慈禧太后虽然怀疑光绪皇帝有所参与,但事实上,光绪是替康有为等人背了黑锅,他对此是并不知情的。

更何况,从名分上来说,慈禧太后既是光绪的伯母,又是他的姨妈,将光绪从小一手带到,要说两人关系有多恶劣,也未必(不可偏听偏信梁启超之流的谣言)。


以此而言,如果慈禧太后与光绪的矛盾不足以要谋杀后者的话,那笔者大胆地推测:

慈禧太后之所以要用砒霜加速光绪的死亡,很可能是为了安排继位的方便。而且,慈禧太后很有可能是先死,而提前安排秘不发丧。

其逻辑应该是这样:鉴于光绪也即将不久于人世,而慈禧太后先行一步的话,清廷朝政很可能陷入到崩塌的境地。


正因为如此,慈禧太后必须在死前做出皇位继承的重大安排,以便于朝政的正常过渡。而从这个意义上说,垂死并丧失了行政能力的光绪皇帝反成为这一过程中的重大障碍。

如此一来,为了让摄政王载沣能够名正言顺的接管朝政,慈禧太后与光绪这两个即将走向死亡的人,其同赴地府反而是一个合乎逻辑的选择。

更详细的解读,可参考拙著:《天命所终:大清帝国的衰亡》。



坑爹史册


1908.11.14.晚6点左右,年仅38岁的光绪皇帝暴毙身亡。1908.11.15.下午2点左右,74岁的慈禧太后病死。一个太后一个皇帝二人死亡时间相差约20个小时,震惊全国,惊诧众人。多数人怀疑比慈禧早死一天的光绪皇帝是被人谋杀,凶手就是慈禧。

带着这个疑问,专家组对光绪皇帝开棺验尸。2008年,光绪皇帝死后一百周年,“清光绪帝死因”专题研究课题组发布研究报告,称专家们历时5年,对光绪的头发遗骨进行化验,经专家及医学专业人员研究并完全确定,光绪是死于肠胃性砒霜中毒。那么凶手是谁?嫌疑人有三个,李莲英、袁世凯、慈禧。



光绪死前有人下毒。

据当时给光绪医病的太医屈桂婷所写的《诊治光绪帝秘记》所载,1908.11.14光绪死前突然“在床上乱滚”“向我大叫肚子痛的了不得”“面黑舌焦黄”他还指出光绪的病是突然变的厉害的,这些症状与他之前所得的病没有一点关系。从太医屈桂婷的记载中再结合现代专家得出的结论,光绪“肚子痛”已是中毒了。

嫌疑人李莲英是毒死光绪的凶手吗?

1,据记载,光绪帝有个习惯他天天写日记,他曾在日记中写道,慈禧很有可能死在他前面,如果慈禧死后他一定会处死袁世凯和李莲英。日记秘密泄露,传到李莲英耳中。所以李莲英有毒死光绪的动机。

2,慈禧身边的八大女官之一德龄,经常陪慈禧聊天解闷。她在《赢台泣血记》一书中叙述李莲英一直是慈禧的心腹,慈禧一死,李莲英的冬天就会来临,光绪一旦掌握朝政大权,就会立刻除掉李莲英,所以他就先下手毒死光绪。有两个英国人在《慈禧太后外传》中也认同这点。

李莲英作为一个宦官,身份卑贱,慈禧还活着呢,若没有慈禧的懿旨或者指使、允许、命令,李莲英岂敢下手?至少李莲英不会是主谋,他最多算个帮凶。

嫌疑人袁世凯是毒死光绪的凶手吗?

1,这一说法来自末代皇帝溥仪,他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说,他是听别人说的,光绪是喝了袁世凯的一剂药而死的。那么袁世凯为什么要害死光绪呢?原来在戊戌变法中,袁世凯当了汉奸出卖了光绪,导致戊戌变法失败,光绪被软禁。所以慈禧死后,光绪帝掌权有可能处死袁世凯。


2,光绪日记泄密被袁世凯知道了,袁世凯为了永无后顾之忧就毒死了光绪。

分析:光绪皇帝的衣食住行都有专人伺候,他的病也都有太医专人诊治煎服,对于外来不明药剂他不会去喝。光绪帝被囚禁在赢台,到处都是慈禧耳目,没有慈禧的允许任何外人也休想进去。

另外时间上也不成立,袁世凯要毒死光绪必须要赶在慈禧死前方能保命,袁世凯怎么会知道慈禧什么时候死呢?还那么巧毒死光绪的时间正好比慈禧的死提前一天。

还有一点,光绪贵为皇帝如果被害死亡,慈禧会允许光绪死在一个汉人手里?袁世凯害光绪慈禧这一关他都过不了。所以凶手不是他。

嫌疑人慈禧会是毒死光绪的凶手吗?

据史料记载,慈禧嗜权入命,光绪皇帝是慈禧的外甥兼侄子。他四岁时就被慈禧接入宫中登基,成了慈禧的傀儡。慈禧对他一生压制,经常专横训斥,导致光绪见到慈禧就战战兢兢。就算光绪到了18岁已经亲政,慈禧都没有给他任何实权。他好不容易举行个戊戌变法还遭到慈禧抵触,失败后,他就被慈禧囚禁到赢台长达十年,这期间光绪最爱的妃子珍妃被慈禧下令投入井中惨死,主要因为她支持光绪的变法触及到慈禧的政权。珍妃遇害这一天是八国联军进北京慈禧西逃的前一天。慈禧逃跑死活都带上光绪,她担心她离开皇宫,光绪掌权。光绪和慈禧的矛盾已不可调和。




慈禧病危期间更担心自己死后光绪会掌权,她培养的众多亲信党羽必然会死无葬身之地,所以戊戌变法一失败她就立了溥仪当皇位继承人。另外她怕自己这一生的滔天大罪会被光绪昭告天下,以及她手中的冤魂会被平反昭雪。

戊戌变法刚失败,她就开始筹划弄死光绪,她对外大张旗鼓说光绪的病情如何严重,她昭告天下,请全国“名医”为光绪治病。后来有一医生透漏,光绪啥毛病都没有,主要是营养不良。有个叫力钧的名医给光绪诊治“肝气不舒,胃气不健”建议光绪喝牛肉汁、鸡汁……,结果被慈禧知道了,她大怒说,力钧为何还不死?力钧反应过来,立刻装病,他把鸡血掺水含口中,假装咳血,这才逃离皇宫,留了条小命。



据内务府司员增德、增麟等写给他们的哥哥增崇的信说:“皇上无病,所进的药也不吃。”又称:“据医士云:此症不甚重,无非虚不受补之意。从这些人证口中得知,慈禧意思很明了,她想让光绪继续“病”下去,直到死亡。她这样做的目的无非就是制造光绪病死的假象罢了。

另外在慈禧病危期间,她曾思虑如何处置光绪,她将自己“快死了”的消息让人透露给光绪,试探。慈禧心腹稟报慈禧说,“帝曾微露喜色”慈禧大怒说“我不能先尔死!”

启功(满族人正蓝旗),他回忆说:他的曾祖溥良在任礼部尚书时,正赶上西太后和光绪先后“驾崩”。他是主管礼仪、祭祀之事的最高官员,在西太后临终前,他的职责是昼夜守候在她下榻的乐寿堂外。就在光绪死的那天,启功的曾祖父看见一个太监端着个盖碗出来。说是老佛爷赏给万岁爷的塌喇(酸奶)。不久便传出光绪驾崩的消息。他曾祖还说“从没听说过光绪有什么急症大病”。

目击者礼部尚书溥良的描述和目击者太医屈桂婷的记载,二人所说的时间完全吻合,所以推断那碗酸奶就是下了大量砒霜的酸奶。而这碗酸奶是“老佛爷赏的”。


小姐姐讲史


对于光绪皇帝的突然暴毙,绝对是他的“亲爸爸”——慈禧在下黑手。

载湉生于1871年,虽然称慈禧为“亲爸爸”,可是他却不是慈禧的亲生儿子,咸丰和慈禧只有一个儿子载淳,即同治皇帝。

不过,活了19岁的载淳没有留后,载淳一死,咸丰一脉便绝了后,所以,慈禧选了载湉作为皇帝继承人。

载湉也是慈禧经过深思熟虑后择定的人,一则载湉是她的胞妹的儿子,二则载湉也是辛酉政变功臣奕譞的儿子,三则载湉年幼且奕譞听话,让载湉继位,她能够继续掌控权柄。

1908年11月14日,当了34年皇帝的载湉在瀛台一命呜呼。

这个被“亲爸爸”慈禧控制了一生的“傀儡皇帝”,也总算是摆脱了命运的桎梏,或许他在临死前也曾重重地喘了一口气。

不过,载湉这边的哭声响起来没多久后,慈禧那边也传出了一片恸哭。

1908年11月15日,光绪皇帝死后的第二天,乐寿堂中的慈禧老太婆也终于熬到了人生的尽头,抛下被她整得七零八落的清王朝,撒手人寰。

载湉死于14日,慈禧死于15日,难道真的只是巧合?

恐怕不然。

1908年11月14日,这一日傍晚,启功的曾祖、清礼部尚书溥良此时正好守候在乐寿堂外,慈禧已经病入膏肓,随时可能会咽气,所以,主管礼仪和祭祀的礼部尚书溥良只好在这日夜守着,只等她一咽气,便依规矩为她处理后事。

如果说光绪此时也已到了病及生命的时候,守在瀛台的又是礼部的哪位官员?如果说没有礼部官员值守的话,是不是意味着当时的光绪的病实际上没有那么严重?

溥良突然看到一个太监从乐寿堂里走了出来,手里捧着一个盖碗,他随意地问了一句,端的是什么?

太监一看是溥良,便恭恭敬敬地答道,是老佛爷赏给万岁爷的塌喇。

塌喇是什么?是酸奶。

此时病重将亡的慈禧,竟然没有忘了关心被她囚在瀛台10年的皇帝,在临死前仍然不忘让人给他送去一碗酸奶,真可谓是“感情深厚”呀!

可是,这碗酸奶送到瀛台后,没过多久,便传出了载湉的死讯,隆裕皇后宠信的宦官小德张匆匆忙忙跑到了太医院,告知了众人皇帝驾崩的消息。

究竟是什么病,能让载湉在发病后死的这么快,快的连传唤太医的时间都没有?

对于载湉之死,“毒死”之说可谓已经深入人心了,除了慈禧毒死光绪的说法外,也有李莲英毒死光绪或者袁世凯毒死光绪的说法。

李莲英毒死光绪的说法又是何意?李莲英是谁的人,听命于谁?即便真是李莲英下毒,幕后之人除了慈禧又能是谁?更何况,李莲英既然毒死了光绪,又为何要隐退?此说法不过是无稽之谈罢了。

再看袁世凯,载沣上位后能够一纸罢免了袁世凯,便说明当时的袁世凯远没有到一手遮天的地步,他的手真能伸到皇宫?他毒死光绪又是为了什么?因为戊戌年的所谓“告密”?不说“告密”之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即便是真的,凭他手里的军权,光绪没死的话也不敢对他下死手。

况且,他毒死了光绪又能怎样?他是能当皇帝,还是能控制新皇帝?可见袁世凯毒死光绪之说也是无稽之谈。

此外,曾给载湉诊治的屈桂庭在回忆录《诊治光绪皇帝秘记》中写到——迨至十月十八日,余复进三海,在瀛台看光绪帝病。是日,帝忽患疼痛,在床上乱滚,向我大叫“肚子痛的了不得”时,中医俱去,左右只余内侍一二人,盖太后亦患重病,宫廷无主,乱如散沙,帝所居地更为孤寂,无人管事。

为什么皇帝病重,不但没有宫廷御医随侍左右,反倒全部撤走,只留一个西医?载湉又为何突然肚痛到难以自已?

让人费解的是,经过屈桂庭的治疗,载湉的病症明明已经得到了控制,且有了好转的迹象,为什么没好转时没暴毙,病情好转了反倒暴毙?

除了心肌梗塞之类的突发疾病,恐怕也只有毒药能致人如此了。

2008年,央视曾联合清西陵文物管理处、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组成所谓的“清光绪帝死因”专题研究课题组,对光绪皇帝的死因展开了科学的调查、检测、研究和分析,最终得到了研究成果——光绪帝系砒霜中毒死亡。

所以,载湉死于慈禧之手已是板上钉钉之事,载湉恐怕做梦也想不到他的“亲爸爸”会在临死前给他送来一碗夺命酸奶。

不过,也有不少人在为慈禧作辩护,原因在于慈禧到底有没有必要毒死载湉,对于慈禧来说绝对有必要。

慈禧是一个贪权恋权的女人,按说她是没有资格独自享有一个陵寝的,可是,她却仗着手里的权势给自己建了一个陵寝,陪葬品之多、之奢侈恐怕即便是乾隆也难相比,这说明她希冀着死后仍能继续享受权势和富贵奢侈的生活。

可是,她却害怕载湉会破坏她的陵寝,破坏她在地底下的“帝王生活”,夺走她的“帝王权势”。

多数人应当也听过慈禧说过的一句话——宁赠友邦,不予家奴!

这说明慈禧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以,她在发动戊戌政变后,曾一度试图废了光绪皇帝,无奈迫于洋人所施加的压力,只好改废为囚,将光绪锁在了瀛台。

慈禧对于亲情,绝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看重,否则她的亲儿子载淳也不会英年早夭。

载淳尚且不被慈禧放在心上,何况一个不是亲生的载湉?

不管载湉在慈禧死后会不会治她的罪,会不会刨了她的坟,会不会鞭她的尸,慈禧都不会冒这个险,这叫防患于未然。

对于光绪而言,放在10年前,如果他能够成功“围园”,或许不会宰了他的“亲爸爸”慈禧。

可是,1908年和1898年已是今时不同往日,载湉被囚禁10年,珍妃被投井,说他对慈禧没有恨意谁又会信?

所以,慈禧如果先死,光绪接掌清政府的话,确实不是没有可能为了泄愤,对死去的慈禧下手。

所以,慈禧才会说,我不能先尔死。

你必须得死,必须得死在前头,如此便万无一失了!


宁糊涂


光绪皇帝是慈禧扶上位的,也是慈禧一手撵下去的,其实光绪帝早年间是很受慈禧待见的,否则慈禧也不可能把光绪捧到轮椅的位置,光绪和慈禧主要是因为戊戌变法这件是激化了矛盾,光绪的变法失败,直接导致了慈禧把他关在孤岛上,一切政务全部由慈禧管辖,从此以后,光绪告别了政治舞台!


光绪年仅37岁,恰好死在慈禧死的前一天,所以人们才猜测,是不是慈禧为了以绝后患,才在自己死的前一天害死光绪,当然这种猜想不适凭空而来的,毕竟慈禧在寿终正寝的时候,最恨的就是光绪,且来看看慈禧是如何对待光绪的,也许光绪为什么会死的不明不白!

维新运动开始的时候,慈禧气势是支持的,因为慈禧也十分喜欢一些西洋玩意,但在维新将要进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时,光绪帝手下的康有为和梁启超,忽然秘密行刺了慈禧,慈禧在这场密谋中逃生,从颐和园回到皇宫的慈禧大发雷霆,下令全国缉拿康有为和梁启超,结果这两人早就逃走!



随后,慈禧处死了戊戌六君子等人,光绪帝也被安排在了北京瀛台的孤岛上,从此以后,光绪再没过过好日子。瀛台这座岛和别的地方只有一个小桥相连,这座桥也是通往光绪住处的必经之地,只有过年过节,慈禧才会让人给送一些好的东西过去,平时的话,就是送一些粥饭之类的食物,还大部分都是放馊的饭菜! 至于光绪的妃子,也是不能去探望光绪的,久而久之,身体不好的光绪帝便扛不住了,生病了也没人照料,但维持生命还是可以的。

慈禧过完大寿之后,突发痢疾,久治不愈,慈禧也感觉自己年迈,甚至觉得自己活不过很长时间,与是慈禧就赶紧安排后事,并秘密下令让李莲英给光绪送饭。

但史书上并为记载慈禧就是让李莲英去送饭的时候下毒,可是,在光绪尸体被挖出之后,专家进行了四五年的检测,从光绪尸体的骨头和头发上,都检测除了砷这种剧毒物质,证明光绪很可能是被慢性毒药毒死,而敢杀光绪皇帝的人,恐怕也只有慈禧了!


简史讲官


慈禧下的毒,据现代科学检查,光绪尸骸中“砷”含量,超标200多倍,很明显就是中毒而死

1908年11月14日,清朝光绪皇帝去世。但是仅仅一天以后,慈禧太后也就离开人世

关于光绪皇帝的死因,一直是众说纷纭,很多人都认为年仅38岁的光绪皇帝,是被慈禧毒死的。但是由于当时科学技术的限制,这个说法一直无法得到有效的证实

2008年,相关的医学专家们对光绪皇帝的头发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的结论是光绪皇帝死于砒霜中毒。

毒杀光绪的人自然就是慈禧太后,这一点是基本可以确定的。

但是慈禧为何一定要毒死光绪呢?

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1、光绪皇帝并不是慈禧的儿子,他其实是慈禧的侄子。他只不过是慈禧为了获得权力,而扶植的傀儡皇帝

慈禧在知道自己病重后怕光绪真正的

掌握大权,便命人在光绪的饮食中投入大量的砒霜,毒死光绪。

2、慈禧考虑到自己去世以后,害怕光绪皇帝的一系列报复行为

慈禧担心自己去世以后,也会被光绪皇帝诋毁的无地自容

史书掌控在皇帝的手里,慈禧很害怕光绪皇帝,在史书中肆意诋毁自己的形象

3、除此以外,慈禧还担心自己叶赫那拉家族受损

慈禧掌握大权以后,她的家族随之鸡犬升天,成为北京最显贵的家族之一

慈禧害怕光绪在自己死后对自己家族进行一系列的报复,所以决议要毒死光绪。


老虫


光绪是否是慈禧加害而死,现在争论很大,主流观点是由慈禧加害中毒而亡,我不想反驳,但是,如果要顺应这种意思再表达一边就没有意思了,我这里表达另一种观点,光绪皇帝不是中毒而死,是病死的。供大家参考。


光绪皇帝在1898年推动了著名的戊戌变法,并被迫对慈禧实行“宫变”,这不是出于本意,因此变法失败以后,光绪心里一直是在悔恨自己,不断地自责“我不孝,我不孝”。

被囚禁在中南海瀛台、颐和园玉澜堂期间,他的身体是越来越差,久治不愈的疾病逐渐加重。慈禧将两块“子母石”立在玉澜堂门外,每日让光绪反省自责,加重了光绪的心里负担。到了光绪三十四年,他已经病入膏肓,危在旦夕。在清宫医案中,有许多有关他病情“脉案”记载。



光绪三十四年三月(1908年),光绪已经被囚禁十年,他再也支撑不住,病重了。到了九月,他的肺腑功能已经全部失调,太医们用了各种办法都无济于事。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在瀛台涵元殿含冤死去。而在此前,慈禧虽然身体出现病情加重的趋势,但并无危象,因此,可以判断,光绪是病死,慈禧并没有加害。


从现在医学来看,光绪主要是肺结核、肝脏、心脏及风湿等慢性病,导致抵抗力低下,最后可能是心肺衰竭而死。


蕾姆西瓜


公元1908年11月14日,幽禁在北京中南海的光绪帝突然暴毙,享年38岁,算是英年早逝了;第二天,实际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的老佛爷慈禧太后,也在北京故宫驾鹤西去,皇帝和皇太后一前一后死亡,相隔不到24个小时,真是蹊跷!



光绪死于慈禧之手,此说由来已久,当然是有原因的:

1.早在1885年,中法战争开始时,二人已产生了矛盾,光绪主张力战,慈禧要求和谈,此时已现不和传闻。


2.戊戌变法时,慈禧和光绪的矛盾已根深蒂固,这不是什么秘密了,而八国联军进军北京的借口,就是慈禧迟迟不还权给光绪,还要找理由废黜他立新帝大阿哥;光绪帝被软禁后,行动受限,对于风华正茂、君临天下的皇帝来说,这是奇耻大辱,甚至生不如死,可以想像,内心中,他是非常仇恨慈禧的,有出头之日,说不定会将她碎尺万段!

3.在1900年出逃时,慈禧令人将光绪心爱的女人——珍妃推入井里摔死,这一切都使得两人之间积怨越来越深,甚至积重难返了,形成了不共戴天,水火难容之势。



4.慈禧太后实际掌权近50年,在朝廷内外遍插、提拔了亲族、亲信。这些人也是慈禧发动政变,囚禁皇帝的帮凶与爪牙,如果光绪东山再起、复位掌权,这批人绝无好下场,保不定会为慈禧陪葬,所以,请求、怂恿、鼓励慈禧太后杀了光绪以绝后患。


5.老佛爷是精明的人,她清楚自己驾鹤西去见咸丰帝后,如果,光绪还活着复位,定会对自己掘墓鞭尸的,所以,知道自己来日无多后,要让光绪“先走一步”,她才放心!

我认为慈禧示意属下毒杀光绪可能性大!


希望星晨58298869


1908年11月14日,38岁的光绪帝匆匆走完了自己短暂的人生,英年早逝。十几个小时后,74岁的慈禧太后,也紧跟着撒手人寰。

一个是大清朝名义上的傀儡皇帝,一个是统治清王朝长达半个世纪的实际掌权者。两人前后脚去世,不但震动大清朝野,也让流言满天飞。天下真有这么巧的事?正值壮年的光绪的死,是否藏有什么秘密?

(光绪帝剧照)

100多年来,关于光绪帝的死因,世人争论不休,被人下毒害死的说法甚嚣尘上。但高高的皇宫庭院,阻挡和掩盖了太多的宫闱秘密,人们也只能猜测、怀疑,任何人都拿不出有力的证据。

加上光绪帝死后,清廷对他的死因讳莫如深,严厉打击“造言煽乱匪徒”,此事也就成为了一桩历史谜案。

直到2008年,由清西陵文物管理处等4个单位联合组成的 “清光绪死因”课题组,经过5年的艰苦考证,才对外公布消息:通过对光绪的头发、骨骼、衣物等科学检测,其身体内砒霜含量,明显超过人体致死量,光绪是中毒身亡的。

那么,问题来了,谁是毒杀光绪帝的凶手呢?

最有可能的是两个人,一是袁世凯,二是慈禧太后。

为什么说袁世凯有可能是毒杀光绪帝的主谋呢?

众所周知,戊戌变法的失败,除了光绪帝和维新派软弱的原因外,袁世凯的告密,也是造成戊戌政变的直接导火索。

因为袁世凯的告密,直接导致了“戊戌六君子”惨遭杀害,同时惹怒了慈禧,将光绪帝软禁于中南海瀛台涵元殿。

经过这一变故,光绪帝对袁世凯可以说恨之入骨。袁世凯不但导致光绪帝的政治抱负毁于一旦,还让他几乎失去了人生自由,彻底沦为傀儡。因此,光绪帝“日书项城名以志其愤”,可见他内心对袁世凯有多么憎恶和仇恨。

袁世凯对自己的处境也心知肚明。慈禧一旦驾鹤西去,光绪重新掌权,必定找他算账,轻则削官贬职,重则杀头问罪。因此,袁世凯一定会在慈禧去世前想办法除掉光绪,以彻底解除危险。

恰好,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记载了一个光绪帝死前的细节,说光绪帝本来身体无大碍,只是犯了一些老毛病,同时伴随有感冒。后来袁世凯着人送进来一剂汤药,光绪帝喝下后,腹内绞痛,不停地在病榻上翻滚,最终死去。

(袁世凯剧照)

不过,这一说法也存在明显的漏洞。

其一,古代封建帝王宫禁制度严密,即便是皇亲国戚进献的食物,都必须经过检查试吃,在确保安全后才能送给皇帝。何况是从宫外送进来的药物,断没有直接到达光绪帝帝手上的可能,除非是有人背后命令放行。

其二,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光绪帝憎恨袁世凯,作为擅长权谋之术的袁世凯,他会冒如此风险,明白地告诉世人,光绪帝就是他毒杀的吗?他能心甘情愿地承担弑君之罪吗?难道袁世凯不害怕被慈禧砍头吗?

其三,溥仪和袁世凯也是有仇怨的。1912年溥仪的退位,就是由于袁世凯的逼迫和劝说。那么,溥仪的话,又有几分可信度呢?是否存在溥仪恶意抹黑袁世凯的可能呢?

所以,纵然袁世凯有杀人之动机,但他也没有杀人之胆量和时机。

那么,慈禧就应该是最有可能的嫌疑人了。

慈禧确实有毒杀光绪的动机。早在戊戌政变中,慈禧屠杀“戊戌六君子”,软禁光绪帝时,就已经对光绪帝动了杀机。

她未雨绸缪地立了溥儁为大阿哥,准备废掉光绪,改立溥儁为帝。后来遭到朝野各种势力和外国列强的强烈反对,才打消了废黜光绪帝的念头。

后来,慈禧身体状况恶化,病情日益加重后,她又一次对光绪帝起了杀心。害怕一旦自己死去后,光绪帝会推翻自己掌权时颁布的政策,清算自己的亲信。

(慈禧剧照)

同时,慈禧也是具备毒杀光绪帝能力的人。

从戊戌政变开始,光绪帝就被软禁在涵元殿。虽然在八国联军的炮火声中,光绪帝曾短暂地随慈禧西逃。回到北京后不再被囚禁,还经常临朝听政,似乎恢复了正常的帝王生活。

但光绪帝仍然被慈禧牢牢地把控着。他的一言一行,日常起居等,都处在慈禧的严密监视之下。没有慈禧的授意,外人是很难接近光绪帝的,更谈不上伺机毒杀。

同时,慈禧生前还有要杀死光绪帝的言行。

早在1898年,慈禧就遍诏全国名医为光绪帝治病,造成光绪帝病重的假象,为日后废黜和杀死光绪打下伏笔。

《德宗实录》里记载了慈禧当时发布的谕旨:“朕躬屡有不适,京外如有精通医理者,即着臣工保荐候旨,即日驰送来京,毋稍延迟。”而实际上,当时的光绪帝,正在为维新变法忙得焦头烂额,并没有所谓病重的征兆。

1908年10月10日,恰逢慈禧生日。光绪前往拜寿,但慈禧拒绝了光绪的好意,传旨“皇帝卧病在床,免率百官行礼,辍侍班”。

《崇陵传信录》载:“时太后病泻数日矣,有僭上者谓帝闻太后病,有喜色。”慈禧听后怒不可遏,“我不能先尔死”。

由此可见,此时的慈禧,已经下定决心毒杀光绪帝了。

1908年11月14日,光绪去世当天,礼部尚书溥良曾亲眼看见一个太监从慈禧寝宫里出来,端着一碗酸奶给光绪帝送过去。随即,慈禧命人将光绪的棺椁抬到乾清宫安置,着手准备后事。果然不久后,光绪帝就驾崩了。

综上所述,光绪帝应该是被慈禧毒死的。

(参考资料:《德宗实录》《清史稿》)


张生全精彩历史


光绪肯定是被慈禧杀的,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根据2008年现在的专家对光绪进行的尸检报告,从光绪的头发里发现出了超量的砷。砷是砒霜的主要元素,由此可以确定,光绪是被人毒杀,而且所使用的毒药是古代常见的砒霜。

关于光绪帝的死亡,历史上一直认为是慈禧在临死之前命令杀掉了光绪,因为光绪帝的死实在是太蹊跷。

光绪帝死于1908年的11月14日,慈禧死于1908年的11月15日凌晨,两者相差不到24小时,要说这是巧合,那帝国的两个最高统治者于24小时之内相继去世,这也实在是太过巧合了吧?



事实上,慈禧杀光绪既有动机也有必要,而且慈禧也是当时唯一一个有条件有可能杀掉光绪的人。

慈禧与光绪的宿怨已深,在历史上虽然慈禧和光绪有过一段蜜月期,但是在戊戌变法之后,慈禧和光绪就已经撕破了脸。慈禧将光绪皇帝作为天字第一号囚犯囚禁在中南海瀛台,整整十年时间,没有让光绪接触外部世界。

1898年,当戊戌变法进行到最后阶段时,守旧派和改良派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程度,康有为和梁启超派人去天津拉拢袁世凯,希望利用北洋军包围颐和园,囚禁甚至杀掉慈禧太后。这次政变最后以袁世凯的叛变而告终,慈禧太后粉碎了这场未遂的政变,抓捕并杀掉了一大批革新派,戊戌变法也由此告终。虽然光绪皇帝本人并不知道他们“围园杀后”的计划,但光绪皇帝的责任是推不掉的,慈禧对于光绪从此彻底失望,一度想要废掉光绪皇帝,只不过由于后来洋人不满意所以并没有付诸实施。但是,在慈禧的心中,早已经把光绪帝给拉黑了。


慈禧杀掉了谭嗣同等改良派的骨干,康有为梁启超等因为消息得知的早逃过一命。后来八国联军进京时,慈禧还杀掉了光绪最心爱的珍妃,可以说不仅是慈禧把光绪给恨透了,光绪同样也恨透了慈禧,这也是慈禧一定要杀掉光绪的原因。

虽然慈禧和光绪矛盾很深,可是在1908年11月份的时候,慈禧已经是一个行将就木的死人了,他为什么还要赶在自己死前杀掉光绪呢?

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名誉,以及权力继承。



如果慈禧先死掉,那么慈禧死之后,清朝的最高统治者就变成了光绪,无论是列强还是朝廷大臣,亦或是民间的改革派和地主官僚,几乎所有人都希望光绪帝能出来主持大局。如果慈禧死了,光绪还活着,那么慈禧生前所做出的那些权力继承的布局,则几乎会全部作废。

慈禧在病危时对清朝的未来做出了规划——自己死后,由亲侄女隆裕太后(当时还是皇后)掌权,载沣作为摄政王夫作隆裕太后,而当时只有三岁的爱新觉罗溥仪将继位成为新皇帝。

如果自己死了,光绪没死,那么这一套继承方案肯定是行不通的,因为皇帝还在,那么爱新觉罗溥仪不可能继位,隆裕和载沣也不可能掌权所以为了保证自己所安排的继承人能够成功继承权力,慈禧也一定要杀掉光绪。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名誉。

历史无数次证明,让自己的敌人在自己死后评论自己,结果一般都是灾难性的。

比如霍光,这个西汉的权臣,在自己活着的时候,皇帝并没有对自己表现任何的不满,但是在自己死后,他全家被皇帝灭族,家族的一切荣誉都被皇帝剥夺。张居正也如此,张居正在生前,万历皇帝对他可谓是恩宠至极,但是张居正一死,万历皇帝立刻反攻清算,还逼死了他的儿子。

慈禧虽然是太后,但是他与霍光张居正这些权臣一样,都属于名不正言不顺的篡夺了皇权。加上光绪皇帝与慈禧有如此之深的积怨,虽然光绪皇帝在慈禧死之前还表示恭顺,但是可以想象的是,慈禧一旦死去,光绪皇帝必然会对慈禧进行反攻倒算。

慈禧不仅要杀掉光绪皇帝的动机,而且她也是当时唯一一个拥有杀掉光绪皇帝的条件的人。

虽然大多数人都倾向于光绪皇帝是被慈禧谋害的,但是历史上关于究竟谁杀了光绪皇帝,还是有好几种说法,除了慈禧之外,还有袁世凯说,李莲英说。



实际上,另外两种说法都是无稽之谈,为什么呢?袁世凯虽然跟光绪皇帝彼此之间有深仇大恨,但是,在慈禧死时,袁世凯的权力还远远没有之后那么大,当时的袁世凯自己的位置能不能保住还很难说,更不要说潜进皇宫里杀掉光绪皇帝了。

而李莲英虽然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慈禧派的人,但事实上,李莲英跟光绪皇帝的关系相当之好,李莲英本人对光绪皇帝也很忠诚。李莲英是一个很称职的奴才,光绪皇帝当时对他非常看重,而且一直也很感激,李莲英就更不可能杀掉光绪皇帝了。

所以谋杀光绪皇帝的凶手可能也只可能是慈禧。这个73岁的老妇人,在临死之前,为了保住自己的名誉以及自己未来接班人的权力,谋杀了38岁的年轻有为的皇帝。可是慈禧失算了,他部署的年轻人根本没有继承清朝的能力,三年以后清朝就灭亡了。而慈禧所追求的名誉也完全没有得到,她永远被中国人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