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 再燃激情建设一个新珠海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思想引领新实践,新使命正热切地呼唤一个新珠海。

时间,是一切光荣的见证者。38年来,珠海作为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以“杀开一条血路”的勇气,以“弄潮儿向潮头立”的气概,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把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初具规模的现代化花园式海滨城市,成为国际社会观察中国改革开放的一扇重要窗口。

时间,又是蚀人无形的诱惑者。38年过去了,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小成则满、小富即安,推拖等看、不敢担当等,这些本不该是特区人品格的思想作风,却实实在在地出现在当前不少珠海干部的身上,以至于当新使命、新任务、新机遇扑面而来时,不少人却能力不足,不在状态。如同一个士兵就要跃上战场,却发现枪有些生锈了。

何去何从?珠海又一次走到决定命运的关口。

时间的轮盘,总在重要的节点留下深深的印记。

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同时对经济特区提出新要求:经济特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握好战略定位,继续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试验平台、开拓者、实干家。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是新时代对珠海的新要求,是新时代赋予珠海的新使命,也是珠海新起点上的动员令。

珠海作为最早成立的经济特区之一、珠江西岸核心城市、广东省副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城市,在新时代担负着为全国全省改革开放探路、维护港澳长期繁荣稳定、服务珠江东西两岸区域协调发展的使命。

什么样的珠海才能担负起这份沉甸甸的使命担当?

时间,这个最严厉的考官,目光盯紧每一个珠海人。

为了答好这份新时代的新试题,珠海市委响亮地发出“冲锋号”:重整行装再出发,开启新时代珠海的“二次创业”,努力建设一个新珠海。

建设新珠海是强烈的使命担当使然。当前,珠海迎来了港珠澳大桥即将通车,粤港澳大湾区、横琴自贸片区和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迎来了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国家和省对珠海寄予厚望,外界普遍看好珠海,全市人民对未来充满期待,能不能抢抓机遇,不辱使命,成为摆在珠海面前的重大考验。抓住了机遇,珠海的发展将上一台阶,就能对广东、对全国、对新一轮改革开放作出新的贡献。抓不住,珠海就将在新时代落伍,我们就会把失落和歉疚写在珠海的历史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们唯有把沉甸甸的新使命和新责任扛在肩上,把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敬仰和拥戴转化为赤胆忠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用我们的新作为建设新珠海。

建设新珠海必须践行新思想。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我们的一切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总书记重要讲话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的宝贵精神财富、强大思想武器、科学行动指南,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只有这样,我们建设新珠海的路才会越走越宽,才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攻坚克难、阔步前行。

建设新珠海必须发展新经济。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珠海存在的城市能级和量级不大,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东西城乡发展不协调,实体经济基础较弱,经济结构不优,新动能培育不快,企业创新能力有限等问题和不足,贯彻新发展理念,重新梳理经济领域的发展政策,包括横琴自贸区、自创区、大桥经济区、壮大实体经济等,充分调研,科学调整全市发展规划,不以一个简单的地级市看待自己,要求自己,必须站在全省、全国的大局来审视自己的定位,为全省、全国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要精准聚焦创新驱动、开放引领,深化更高标准的改革,推动更高水平的开放,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让人民群众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建设新珠海必须探索新路子。濒临南海、毗邻港澳是珠海最大的地缘优势,青山绿水,陆岛相拥是珠海最大的生态优势,城市能级量级不足、经济结构不优、增长动力不强、城市综合实力与经济特区地位不相称是珠海最突出的市情。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补齐短板,立足自身实际求发展。历史形成的交通格局和现实基础,决定了珠海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再走广州、深圳的路子。长期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珠海完全可以在建设生态文明上占尽先机;依托港澳、服务港澳,珠海将全力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将更好地服务珠江西岸地区。走不同于广州、深圳的路子,打造不同于广州、深圳的新珠海,珠海有机遇、有条件、更有广阔空间。

建设新珠海必须锻造新精神。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市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效率与珠海面临的新形势、新使命、新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必须猛药去疴,自我革命,在全市党员干部队伍中推动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效率大提升,使心灵得到大震撼、思想得到大洗礼,重新点燃心中的激情,重新擦亮经济特区金字招牌,保持特区初创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弘扬“杀出一条血路来”的冲天干劲和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胆识气魄,真正把建设新珠海的重担扛起来,朝着问题走、迎着困难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奋力推动新时代珠海“二次创业”。

建设新珠海必须聚集新英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资源即是说,人才是撬动所有资源的首要资源,也是最为重要的决定性资源。古今中外,都给我们指明了这样一个事实:谁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站立在时代潮头在竞争中占先机。昔日七国争雄,秦因广纳人才而称霸;三国逐鹿,魏因惟才是举而兴旺。当今世界,对人才的竞争更趋激烈,国内各城市人才争夺战方兴未艾。珠海城市小,人少,人才缺乏成为长期制约珠海发展的一大因素。不久前,市委市政府推出“珠海英才计划”,着力打造珠三角最优的人才政策和环境,就是破局之举,突围之举。

建设新珠海必须培育新市民。珠海是个典型的移民城市,市民来自五湖四海。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是珠海的特色,也是珠海的魅力所在。我们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培养珠海人的法治意识、理性意识、文明意识、创新意识,让珠海成为一个法治之城、文明之城、创新之城、学习之城,让珠海成为一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样板城市,增强珠海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新时代、新珠海,新使命、新征程,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我们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再燃改革激情,奋力建设一个新珠海,方能不辜负新时代对我们的新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