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關隴集團是一個怎樣的勢力集團?它的產生和發展過程又是如何?

tbr迅龍


這個問題已經回答過幾次了,這次簡單回答一下。

關隴集團是什麼?

關隴集團是近代部分學者提出的一個名詞。

是指南北朝隋唐時期,主要籍貫位於陝西關中和甘肅隴山一帶門閥貴族,軍事勢力的統稱。

關隴集團的產生與一個人的出現非常重要,就是宇文泰。


起源與發展

1.起源

關隴集團起源於北魏的軍事六鎮。北魏時期為防備北方的柔然入侵,建立武川,懷朔等六個鎮以拱衛首都平城。

當時駐守六鎮的將士都是出身高貴的鮮卑貴族。但是隨著孝文帝改革,南遷之後,南北方經濟,地位發生極大變化,導致六鎮人不滿,發生了六鎮起義,後被爾朱榮平叛,宇文泰一家被爾朱榮殺,但是其本人倖免於難,被收入以武川鎮軍人為主的賀拔嶽軍中。


2.宇文泰的崛起與關隴集團的形成。

高歡控制北魏後,賀拔軍成為北魏唯一不聽命於高歡的武裝力量,所以高歡利用賀拔嶽與侯莫陳悅的矛盾害死賀拔嶽,武川鎮豪帥群龍無首,趙貴將宇文泰請來率領賀拔軍。

宇文泰殺侯莫陳悅後,盡取關隴地區,為了對抗勢力強勁的東魏,宇文泰在六鎮軍人與鮮卑軍人基礎上吸收關隴豪族的鄉兵部曲,選任當地豪望為鄉帥,建立府兵制,設把柱國,十二將軍,關隴集團正式形成,府兵制是關隴集團存在的基礎。


3.關隴集團衰落。

由於均田制遭到破壞,加上兵役頻繁,地位下降,府兵制遭到破壞,關隴集團的基礎被破壞。

而隋末唐初,山東豪族與寒族的崛起,衝擊關隴貴族,而科舉制的出現,改變了人才以關隴集團為先的情況,加上關隴集團自身陳腐,終於沒落下去,在武則天時期,已經崩潰。


妖鬼雜談錄


宇文泰在創置府兵制的同時,組織了代表鮮卑、漢族地主階級利益的關隴統治集團,是西魏北周關隴政權利益的一種政治性地主集團。它不僅包括了鮮卑貴族上層元、長孫、宇文、於、陸、源、竇、獨孤諸族,以及關、隴、河東一代的漢世家大族,京兆韋氏、弘農楊氏、武功蘇氏、上谷侯氏、隴西李氏、河東裴氏諸姓,而且也並不完全排斥山東地區的氏族大地主。

在關隴集團組成之後,府兵統帥部中的八柱國、十二大將軍,與他們的繼承人,便成為這一統治集團中的寶塔尖。八柱國中除了宇文泰之外,柱國大將軍李虎是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柱國大將軍獨孤信,長女為周明帝皇后,四女為李虎的兒子李昺的妻子即李淵的母親,七女為隋文帝皇后。十二將軍中,楊堅就是後來隋文帝的父親。可見周、隋、唐三朝的創業皇帝,沒有一個不和關隴統治集團有著血緣上的關係。自周、隋至唐初的將相大臣也有很多是關隴統治集團中重要組成分子的後裔。

宇文泰為了鞏固他的關隴政權,首先必須給關隴統治集團打下雄厚的經濟基礎,因此拼命對外掠奪勞動人手。如在取得梁朝的四川之後,每年將居住在四川一帶的僚族人民,俘虜到數十萬人之多,把他們作為"生口",分賜給他的部下,當做奴隸,大將陸騰一人,先後就受賜僚族奴隸八百人之多。宇文泰又在取得江陵之後,把江陵城內和附近城邑的人民十餘萬人,全部俘虜入關,分賜給當時關隴集團中的統治貴族,作為奴婢。這些奴婢,雖然在北周武帝宇文邕時,下令把他們解放為部曲,到隋文帝楊堅時,又再度下令放免,可還是准許舊主留為部曲、佃客,他們一直被束縛在土地之上,受著關隴統治集團的剝削和壓迫。這數十萬勞動人手,給關隴統治集團中的大地主的莊園經濟,打下了穩固的基礎。所以關隴統治集團,無論在政治、軍事、經濟各方面,他們的實力都是非常雄厚。從而我們對於關隴統治集團能夠左右周、隋和唐初三朝的政權,也就不難理解了。


天少大百科


“關隴集團”其實是學術上的一個定義。

自東漢以來,施行察舉制,眾多士人通過察舉、徵辟出仕,由此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世家,萌生了最初的士族,到了三國曹魏時期,九品中正制的選官制度出現,更加刺激了東漢末年以來豪強地主勢力的發展。而到東晉南渡後,這些傳統的士族南遷,而北方地區主要是少數民族依靠武力建立的政權,由此產生了一系列的軍事貴族,但由於民族矛盾激烈,戰爭頻繁,北方士族集團又迎來蓬勃發展的機會,由此一個依靠軍事集團而產生的士族集團厚積薄發,開創了一個以軍事集團為主體士族的偉大時代,這個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軍事士族集團,就是關隴集團。

從宇文泰到關隴集團的形成

北魏前期在都城平城(山西大同東北)以北邊境設置了六個軍鎮,自西而東為沃野、懷朔、武川、撫冥、柔玄、懷荒六鎮。

隨著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漢化以及遷都洛陽,北方六鎮的作用日漸式微,軍鎮將領也逐步失去了往日優厚的待遇,彼時北魏的主要目標是拓南,北方便無力顧及。由於南征和建設新都,北魏國家財力基本耗盡,在這種情形下,北魏政權已無力支付北部邊鎮的鉅額經費開支,而六鎮受限於自然地理條件又無法做到自給自足。

在政治上,六鎮地位越來越低,在經濟上,沒有了財政支持,於是,六鎮兵變就此爆發。而所謂的六鎮,其實主要組成部分是來自於徵召的強宗子弟、高門良家、出身鮮卑具有貴族性的職業化軍人。

六鎮起義後,北魏政權搖搖欲墜,這時候出現的第一個強人是高歡,高歡在杜洛周起義時,參加了起義軍,後來又鎮壓起義軍,歸順葛榮,之後叛降爾朱榮,收編六鎮餘部,再之後又率兵攻入洛陽,推翻爾朱氏集團,逼走北魏孝武帝,立元善見為帝,也就是孝靜帝,遷都鄴城,史稱東魏,高歡自居晉陽,遙控朝政,專擅東魏朝政16年,之後他兒子高洋於東魏武定8年,建立北齊。

而六鎮之中的武川鎮,卻又獨立於六鎮之外,沒有被高歡收編,其軍事首領是一個叫宇文泰的傢伙,宇文泰先是跟他爹一起加入鮮于修禮的起義隊伍,後來起義失敗,又稱為賀拔嶽的部下,宇文泰跟隨賀拔嶽進入關隴,在賀拔嶽死後,宇文泰聚合賀拔嶽和宇文泰的部下組成了新的軍事集團,因為這個軍事集團大多出自武川鎮,因此又被稱為武川鎮軍事集團。

北魏孝武帝被高歡逼走後,投奔了長安的宇文泰,宇文泰被授為大丞相,但同年十二月宇文泰就幹掉了孝武帝,立元寶炬為帝,是為西魏,定都長安,從此宇文泰專制西魏朝局22年。宇文泰立足關隴,採用鮮卑舊八部制,立八柱國,爭戰東魏、蠶室南梁,自此一個強大的以武川鎮為基礎的關隴集團開始崛起。

大定二年,宇文泰去世,他侄宇文護迫西魏恭帝禪讓,由宇文泰之子宇文覺即位,建立北周。

我們來看看這八柱國分別是那八個人: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於謹、獨孤信、趙貴、侯莫陳崇。其中宇文泰總領諸軍,元欣為西魏皇族,兵權受到限制,剩下的六個美人各統領兩名大將軍,即位府兵中的“十二大將軍”。

在這個軍事集團中,宇文泰的子孫成為了北周皇族、李虎子孫成為了唐朝皇族,而大將軍楊忠子孫成為了隋朝皇族。而其中獨孤信生了三個好女兒,一個成為了北周皇后,一個成為了隋朝皇后,另外一個生了個李淵成為了唐朝皇后,自古以來,從未有過。

後來的發展,就很簡單了,先是楊忠的兒子楊堅承襲父爵,北周宣帝即位後,楊堅成為上柱國,大司馬,後再北周大定元年受北周靜帝禪讓,建立隋朝,結束了中國自東漢以來四百年的大分裂時期。

可惜隋二世而亡,李虎的孫子李淵晉陽起兵,建立大唐,開啟了中國歷史上一個偉大王朝時期。

而後到唐高宗顯慶四年,長孫無忌被舉報謀反,流放嶺南,而後又被逼自縊,關隴集團算是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以上個人淺見、如果您喜歡我的文字,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也是極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