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深圳是超大城市吗?

阅读遇上旅行


最近广东省的一份广东人口规划发布,其中正是把深圳和广州定位为超大城市。深圳之所以能成为超大城市,主要从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拼搏与进取所取得的成就。目前深圳的常驻人口已经超过千万,其经济体系位于全国的前列,而且根据规划,深圳的发展蓝图逐一呈现在我们面前,将来承担起不断优化城市集群体系的功能,吸引人口合理集聚分布,同时建设新型城市化,提升城市的影响和功能,以及提高人口素质。意思就是说,深圳并不满足于目前的超大城市规模,将来还会继续发展,在珠三角地区继续拓展自己的经济辐射能力,从人口的流动和产业结构升级都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大势所趋,经过研究一个城市如果经济达到一定规模后,就会吸引更多的资本和人才流入,形成一个磁铁效应,源源不断的增强城市的实力。

而国家制定的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同样会对深圳的发展推波助澜,三地之间的经济交流将会更加紧密,相互之间可以分享先进的发展经验和吸引优质的资本投入,因此超大城市绝对不是深圳的发展终点,未来还有更加远大的前景等着深圳人。


我爱湛江


深圳是不是超大城市,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超大城市。所谓超大城市,根据中央2014年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 (国发2014第51号文件)可知,所谓的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并不是以城市面积、经济或者其他什么指标衡量,而是以城区常住人口,注意是城区常住人口,而非城市常住人口。

根据中央划定热城市标准,将中国的城市按城区人口分为了五个大的等级,分别是:

(1)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

(2)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至1000万;

(3)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至500万,

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

(4)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至100万;

(5)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

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

按照这个标准,我们来看看深圳到底是属于哪一类。根据2017年深圳市公布的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7年深圳常住人口为1252.83万人。这里说的是深圳市常住人口,我们知道深圳下辖的级别全是区,深圳全都是城里人。按照这个数据对号入座,深圳妥妥的超大城市。

有一点必须要言明,统计局公布的深圳市常住人口很显然是虚报,深圳市领导曾经多次在公开场合披露,深圳的实际管控人口早就超过2000万人。广州也是一样,北京和上海城区人口应该在3000万以上,广州和深圳在2200左右。


天天说钱


城市的超大与不超大,本人观点是没有太多的意义。具体而言,看超哪些大?有减分的,有加分的。老年人口最多,是一种超大(减),年轻人口最多,也是一种超大(加)。总之,看人口的成份构成,能预估城市的品相素质。

未来大数据能统计出,这座城市大学生有多少,研究生有多少,硕、博士生有多少,每年能出多少;全球人才,每年引进的增长指数,也是超大城市的指标选项;全球投资,每年有多少吸引进来的增长,也可纳入选项中;城市有多少大专院校,城市有多少创新创业创意的孵化基地,如每年有多少专利,关键是每年研发的科技有多少直接转化为市场应用。

城市有多少展览馆、博物馆;城市有多少顶级的医疗设施;城市有多少超强的交通枢纽;城市有多少可游览可阅读的四通八达的街区马路;城市有多少可观赏的独特的窄街窄弄的中小旅游资源;城市有多少超强文化的输出输入平台,如影视基地高质量的作品产出,如年度电影节、年度电视节、年度音乐节、年度旅游节等。

城市有多少超强的治安系统;城市有多少超强的客货运海港、空港;城市有多少超强的互联、物联云网感知系统;城市有多少国家战略的制造基地;如出版广告业;城市有多少超强的行政效率,为民生提供更便捷的平台;城市有多少超强的传媒,与全球媒体进行最直接的展宣和联接;城市有多少更壮观的绿色植被;城市有多少更超强的摩天大楼,产生更壮观更震憾的城市天际线,进而产生人与人、人与物更多的交流场景;城市对土地和空间利用,有多少是高度集约的更俭省的充分开发。

综上所述,深圳有许多指标已经进入到超大;但是,上海的优势更多更超大,是深圳追赶的目标,同时也要避其上海的短板;香港的许多优势更为品质,是深圳借鉴学习的榜样。问题是,超大城市的涵义,是将其打造成一颗超大的有品质有颜值的珍珠呢,还是将其摊成一张超大无边的大饼呢?一颗珍珠,一张大饼,拿到市场上去估其价值,衣食无忧者相信会选珍珠,3天没吃饭者,相信会选大饼。


以人为本201611


是,中国7个超大城市之一


今生的爱0前世的债


当让是,像合肥,长沙,成都,济南,长春,沈阳等城市,在深圳面前,都是渣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