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评价《三体》三部曲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刘慈欣在中国作家的地位?

zuji999


我来分享一个独特的经验吧:刘慈欣和《三体》进入主流文学圈大概是在2014年。那一年,我在重庆大学参加了一个科幻文学学术研讨会,其实主要就是谈刘慈欣的《三体》,刘慈欣本人和科幻圈的很多大佬都去了,而且,文学评论和文学理论界的一些著名学者,不仅文学圈的人关心《三体》,连重庆大学的几位政治学、法学研究者,也发表了自己的研究论文。《三体》能得到这么多跨界人士的关注,实属不易。

在此之前,科幻其实是个很小的圈子(或许现在也是,只是外界更好奇),内部比较封闭,外界人士也不了解科幻圈子,尤其是一些严肃的主流文学研究者,总有科幻文学是所谓“类型文学”的偏见,认为科幻跟言情小说、侦探小说或盗墓小说一样,不是纯文学,无法进入严肃研究的视阈。但随着《三体》不断获奖,其影响力越来越大,很多主流文学期刊都在评论科幻文学。所以,这几年出现了科幻文学热,这跟《三体》的流行是密不可分的。

有趣的是,著名文学史家和文学评论家王德威先生,在《从鲁迅到刘慈欣》这个演讲(后来形成文章)里,把刘慈欣放在了和鲁迅一脉相承的文学史脉络里。这一下子,就引起了国内外很大的反响——刘慈欣和《三体》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在刚刚揭晓的唐弢文学奖里,重庆大学的李广益老师的研究论文获奖,其研究内容就是去试图考察刘慈欣的文学史意义。这或许也说明,刘慈欣和他的作品已经被初步经典化,将来进入文学史几乎是必然的。


黄帅


玉龙兄先告诉你《三体》从小范围到大范围的不同地位,你就知道《三体》和刘慈欣的地位了。

第一,在刘慈欣目前作品集里面,《三体》三部曲属于代表作。

这个不用多解释,就跟金庸代表作“射雕三部曲”、天下霸唱代表作《鬼吹灯》一样。另外,很多人一提刘慈欣,也就知道《三体》,你要说一篇《鲸歌》或《天使时代》,估计他会愣半天。至于刘慈欣能不能写出更有代表性的作品,我们拭目以待。

第二,在中国科幻文学史上,《三体》三部曲是最有影响力的作品。

你见过中国科幻圈哪部作品的文字能变成语录被人津津乐道的?“这是计划的一部分”“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等不但被科幻迷用作典故,还在整个互联网上流传。其影响程度简直比得上“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这种名著梗。

第三,在科幻文学史上,《三体》三部曲也不可小视。

《三体》第一部荣获“雨果奖”,存在很多因素,但无论如何,跟作品本身质量过硬有关。说明不仅是中国科幻爱好者喜欢,西方科幻爱好者也喜欢,毕竟这个奖是西方人评选的。

第四,在文学史上,《三体》三部曲暂时还不够格。

这话听着可能让广大刘慈欣读者不舒服,但事实就是这样。严格来说,《三体》三部曲只能属于类型小说,即科幻类,所有的评判标准必须带有“科幻”前提,就像金庸作品必须带有“武侠”一样。

另一个,“文学史”是什么概念你知道吗?你知道有多少作品类型吗?有的甚至你根本不爱看,但它文学地位就是非常高。在这一点上,别说文学史了,仅仅是中国文学史,《三体》三部曲都没啥竞争力。比《三体》文学地位高的作品多了去了,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各方面都有:《蛙》《朝花夕拾》《志摩的诗》《雷雨》……这些作品可能三体迷一本都不爱看,但它们就是比《三体》文学地位高。

在这一点上,刘慈欣、金庸、琼瑶、天下霸唱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类型小说之王,但都还跟柯南道尔差一截,人家咋就让《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成为世界名著而不仅仅是侦探小说了呢?别着急,让时间慢慢验证吧。

综上所述,《三体》三部曲是一流科幻小说,刘慈欣是一流科幻作家,但在文学史上只能算沧海一粟。


玉龙空间


刘慈欣代表了一种文学的极致,在中国的科幻文学领域,刘慈欣应该是第一人,《三体》代表了中国科幻文学的最高成就。

在科幻小说领域,刘慈欣完爆这个时代的任何一位作家,《三体》的文学价值,不管是想象力,理论框架上,结构设定上,丝毫不逊于欧美第一流的小说作品,思想和哲学层面是不如他思考得深远。

我负责的2015腾讯书院文学奖,共颁发小说、剧本、非虚构、现代诗、歌词五类奖项。其中,刘慈欣、邹静之、陈徒手、西川、崔健,因对文学的卓越贡献,获致敬作家奖;猫腻、刘和平、袁凌、侯马、武玮,凭借年度杰出作品获得年度作家奖。

当时给刘慈欣的授奖词是:

刘慈欣是一位穿越时空的歌者,他以超人的洞察力,发现了宇宙同命运碰撞的辉煌和残酷,表达了科技和心灵相纠缠的宏大与幽微,他的杰作《三体》让中国科幻脱胎换骨,在世界的想象力殿堂大放异彩。

刘慈欣获奖感言是:

刘慈欣:首先很高兴获得这个奖项。我注意到今天这个奖的口号是“新文学运动”,现在回头看看,我作为一个科幻作者,作为类型文学作者,确实有许多新文学的特征。

比如说传统文学中所描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科幻文学中被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关系所代替,或者部分代替。另外,传统文学反应现实的特质在科幻文学中变成了创造一种新的现实,把人们带离一种旧的现实,带入一种新的现实。

对文学品质的评价也有所变化。所以说,回头看看科幻文学确实有许多新文学的特质。为什么说回头看看呢?从我自己来说,我是作为一个科幻迷进入文学创作的,而不是作为一个文学作者,不是从文学这条路上进入文学创作的。所以我所做的一些努力可能是把科幻文学作为一种新文学的努力。这并不是一种有意识的努力,因为自己根本不知道那些文学规则的存在。

到现在为止,我自己从事科幻创作已经十多年了,现在不管是我自己还是整个科幻届,作为类型文学的科幻文学也面临很多挑战。科幻文学是展示奇迹、新奇感和创造新现实的文学。但是我们如今技术发展的新时代是奇迹不断诞生的时代,人们的惊奇感已经逐渐变得很淡泊了。科幻文学要想发展不得不涉及到活动主题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原创力。作为类型文学包括科幻文学的作者,我们必须尽最大的力量提升自己的原创力,才能不断地创造出这种奇迹来,才能不断地让这种文学变得能够重新让人产生震撼感。

虽然说科幻文学本身是一种最容易过时的文学,它可能是一种具有“烟火”性质的文学,就是只在一段时间内会闪亮,不得不承认这点。这也是对文学品质评价的一个新的变化。我们只能用越来越强的原创力来使昙花一现的烟火在它绽放的一瞬间变得更加耀眼,这是我以后能够努力的方向。

刘慈欣还对文学界和评论圈不满::类型文学到目前为止,首先是读者的欣赏取向越来越细化,读者群也越来越细化。这种情况下,一部作品被一批细化的读者认可,而其他读者很难接受,这是很自然的现象。

另外,我们的文学评论体系多年以来形成了一个很坚硬的框架,这种框架对于现实主义主流文学肯定是适用的,但是对类型文学是否适用,有些时候有一定的疑问。

比如用主流文学的标准评论类型文学,评论侦探小说或者科幻小说,我们都是倾向于认为无论是侦探、推理还是科幻都是作为一个平台,一个独特的角度,最终是要用这个角度探索人性的。实际上在我的理解中,类型文学不是这样子的,类型的因素比如侦探、推理、科学幻想,就是类型文学追求的本身。至于传统主流文学探索的人性,在类型文学中反而是辅助,类型文学真正追求的就是类型的本身,如果不理解这个,那么对类型文学的理解可能会有一定的误区。

至于说类型文学的文学性和文学语言,不得不承认类型文学本身和文笔、语言并不矛盾。现在我们看到类型文学中文学语言的欠缺,从我自己来说,我是一个工科出身的工科男,在这方面不得不承认有一定的缺陷,这也是类型文学应该改进的一点。


探照灯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复。如果人纲五常称为人道,陆地大气自然环境称为地之道,那么来自星空的危机可以称为天之道,《三体》就是把眼光投向了天道,把天道的无情与无常充分描述。就人物刻画方面,我觉得除了大史以外,其他人都有含糊的地方。所以这并不是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但在人文思考中进入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角度,开出了新地图。


JackSparrow165


由外星人撰写的畅销银河系的地球文学史,刘慈欣的《三体》排名第156名,第155名小说是莫言的《蛙》。由公元2099年中国北大文学系女教授叶文洁写就的中国文学史中记载,公元2055年,刘慈欣的《三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首次超越鲁迅排名第65名。。。叶教授这样评价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作为女人我从不怀疑青春逝去之后红颜的落叶忧伤,这是神为我们设定好的外在现象以及内在精神,人类医学经过几十年发疯的实验研究最终放弃了青春永驻红颜不老梦想。。。但是,一个名叫《三体》的“美女”打破魔咒实现了容颜不老永远成为亿万男人梦中情人!

2017年12月31日最后的文字。祝各位条友新年快乐。骊山老母女娲保佑我们大家。


陶建21


就目前而言,三体在中国科幻小说史上划写着重重的一笔,这也是在它得了国际大奖以后才有的事!而就作品而言,小说里描绘的科幻世界确实让人开了眼界!但是由于作者太重视科幻了!把刻画人物反而轻视了!读完闭目沉思,感觉没有特别的有血肉的人物,总体而言,三体是成功的,至于作者的地位,写科幻和写武侠一样,都是不入协会掌门岳不群的法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