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5 一场海上遭遇,新四军不幸牺牲5位团级干部,损失仅次于皖南事变

1943年,抗日战争进入第六个年头,随着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初现败相,用于中国战场的兵力也日趋紧张。为迎接抗日战争大反攻的新形势,中央决定各根据地抽调部分干部赴延安学习深造。

在苏北坚持抗战的新四军3师赴延安学习的干部队伍由51人组成。其中团以上干部 11人,都是身经百战的红军将领。由师参谋长彭雄任队长、第八旅旅长田守尧为副队长、旅政治部主任张池明为党支部书记,其中还有不少女同志。3月16日,商人装扮的干部队携带短武器,乘坐一只木帆船,从苏北盐河口出发,沿黄海北渡,计划于苏鲁两省交界的山东赣榆县柘汪口登陆,而后取道山东西去延安。

一场海上遭遇,新四军不幸牺牲5位团级干部,损失仅次于皖南事变

3月17日拂晓,在距离柘汪口仅有30多海里时,风突然停了,船停在海面一动不动。浓黑的夜幕逐渐淡薄,东方透出一线白光,船老大在晨曦中发现船停在秦山岛以南约5公里处,北边的岚山头和南边连云港都有日军的据点,处境十分危险。正当大家准备乘退潮将船隐蔽回深海里时,突然前方出现了一个小黑点,可能遇上日本鬼子的巡逻船了。大家提前商量,打算谎称商人,用钱买通放行,同时做好战斗准备,万一被发现则争取消灭敌人。

可是狡猾的鬼子并没有上当,彭雄只好命令开火。敌人猛然遭受打击,慌做一团,拼命驾船逃跑。逃出三、四百米后,发现船上新四军没有机枪和步枪,打不着他们,便又缓过劲来,开着巡逻船围着木船在短枪的射程外不停地用机枪扫射。木船被打穿,很多同志负伤、牺牲。战斗到下午3点钟,占有火力优势的日本鬼子伤亡惨重,丝毫没有占到便宜,仓皇逃窜了。

一场海上遭遇,新四军不幸牺牲5位团级干部,损失仅次于皖南事变

深知敌人不会善罢甘休的新四军,看见海上起风了,赶紧升起风帆,向岸边靠去。但鬼子就像不散的阴魂一样,又追来三艘巡逻艇,机枪子弹像雨点一样洒向在海浪中挣扎的木船,不断有人受伤、牺牲。离岸还有三四里,木船搁浅,不能再前进了,尾追上来的三只日军巡逻艇,构成一个半圆形的包围圈,不停的向木船扫射并封锁上岸的水域。田守尧指挥大家涉水上岸,他和夫人陈洛连走在最前面,不幸踩进一个水漕里,夫妇两人一起陷下去。后面人便改道涉水,冲破日军机枪封锁,最终在岸上民兵的接应下,一部分人终于安全上岸,转赴延安。田守尧夫妇和彭雄等28人壮烈牺牲。

这场意外遭遇的海战,从凌晨持续到黄昏时分。我新四军三师赴延安学习的干部队,凭借一叶孤舟,用短枪和手榴弹,在苍茫的大海上与敌激战,多次击退日寇巡逻艇的进攻,最终突围上岸,但也牺牲了包括5为团级及以上干部在内的共计28人。

牺牲的5名团以上干部,都是经过万里长征、身经百战的优秀将领,也是党中央准备重点培养深造的对象,尤其是彭雄、田守尧的牺牲,更是我党我军的重大损失。所以有人讲:皖南事变我们牺牲很大,这一次紧次于皖南事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