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什么叫“无缝塔”?现在还能看到哪些遗存?

令如欢


对于禅宗高僧来讲,无缝塔是一种理想的墓塔形式,它没有棱、缝和层,只是在地上立一圆石,用以象征“清静圆满”的无上境界。无缝塔在唐代尚无定式,宋代后多采用卵塔形制。

我参观过的印象最深的“无缝塔”,是位于泉州清源山的弘一法师舍利塔。

弘一法师(1880-1942),俗姓李,名文涛,字叔同,浙江平湖人,出生于天津,在诗词、戏剧、音乐、书法、美术、篆刻等方面拥有极高的造诣,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也是佛教南山律宗的振兴者。早年留学日本,曾担任教师、编辑等职,1918年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弘一法师晚年十四年均在闽南弘法,1942年圆寂于泉州温陵养老院,享年63岁。1952年3月,弥陀岩西侧建“弘一大师之塔”,塔内安放着大师舍利子,塔外以仿木构石亭保护,亭内后壁嵌有丰子恺所作“泪墨画”——“弘一律师遗像”。舍利塔两侧各有巨石一块,左侧石上为弘一法师坐像,形态传神,右侧石壁刻有弘一法师最后遗墨“悲喜交集”。1991年,弘一法师舍利塔被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湖北省黄梅县四祖寺西北山腰有一座鲁班亭,又名众生塔,为仿木结构亭式石塔,建于北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亭内亦有“无缝塔”(蛋塔)一座,传为四组道信为保藏五祖弘忍前世栽松道人真身所建之祭祀塔,故又叫种松道人塔。四祖寺鲁班亭目前是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