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焦点|京津冀合作:全国最大肉鸽产业扶贫项目落户河北阜平

"聆听三农,感悟中国"

点击上方"三农中国"可以订阅哦!

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地处太行山山系,是国家级贫困县。2012年12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前往阜平县慰问考察时曾强调,利用阜平县自然条件发展合适的林果业、种植业、畜牧业。

近年来,当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并结合京津冀一体化进程,深入推进产业扶贫。今年5月16日,全国最大鸽产业扶贫富民示范项目落户阜平,为京津冀产业合作和扶贫攻坚掀开了新篇章。

焦点|京津冀合作:全国最大肉鸽产业扶贫项目落户河北阜平

村干部:去北京参加培训报名的,同意了?

村民:同意!

村干部:同意的过来签个名,来!

村民: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村民:刚把字签了,准备去北京学习下。

村干部:下一位,来……

河北省阜平县王林口镇寺口村大队支部里,十来位村民排成长队,等待报名参加北京企业组织的鸽子养殖技术培训。外出打工多年的刘恒,也专程赶回老家,成了村里第一批“养鸽人”。

刘恒:一个月三千五,一年三万多,再加上土地流转费用,比在外打工踏实。

眼看着村里的闲散劳动力发动起来了,还出现了“人才回流”,村支部书记赵伍如释重负。

赵伍:说白了,出了门,抛家舍业的,这个守家在地的,老婆孩子还能照顾着点,挣这个钱比外面是好一些。

焦点|京津冀合作:全国最大肉鸽产业扶贫项目落户河北阜平

5月16日,“中国•阜平首家硒鸽产业扶贫富民示范项目”在寺口村举行启动仪式。这项投资2.1亿元的产业扶贫项目,志在打造全国最大的鸽产业基地,有望带动当地1.2万人增收脱贫。

阜裕投资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赵山河:扶贫扶贫,老百姓得到了实惠了,才叫扶贫。土地早就从老百姓手里流转过来了,一亩地一千。现在企业要在这儿落户,需要解决咱这里的用工,原则是就近把咱当地的劳动力用上。第一期30户,自愿报名。带上他们到北京比较成熟的企业去培训去,回来以后进行养殖。

阜平县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部,地处太行山山系,既是一个山区县,又是国家级贫困县。2012年12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前往阜平县慰问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中,他特别强调,利用阜平县自然条件发展合适的林果业、种植业、畜牧业。

近年来,阜平县努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将产业扶贫作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利用山区特色稳步推进特色产业建设。

河北省阜平县委书记郝国赤:这几年以来,我们一直按照总书记的指示和省市一系列安排做好相关工作:一个是围绕壮大致富产业实现稳定就业,在这个基础上,实现贫困群众的收入的增长;第二个,就是要抓好异地扶贫搬迁和美丽乡村建设方面的群众住房条件的改善;第三个,抓好教育扶贫工作,主要是教育硬件建设和教学质量水平提升以及贫困学生救助;第四个是抓好健康扶贫。

焦点|京津冀合作:全国最大肉鸽产业扶贫项目落户河北阜平

2017年3月,北京市农委带领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到河北阜平参加产业扶贫对接活动。经过一年多的沟通协调和相互融合,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国农科院、以及京冀两地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今年,50万对生态高效硒鸽产业扶贫项目成功落户阜平。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挂职阜平县副县长马佳:阜平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规模化、组织化,要有龙头企业的带动。通过我们和野谷集团的多次沟通交流,考察调研。

首先了解到这是个绿色环保的产业,符合阜平发展需求;第二个,这是个市场需求量非常大的朝阳产业,在阜平落地后,有更好的空间;第三,老百姓参与积极性非常高,县委县政府把它作为一个产业全覆盖项目落地,信心也是非常充足的。

据了解,这项产业扶贫项目计划建设周期为2年,建设规模为50万对生态高效硒鸽基地,其中,肉鸽40万对,种鸽10万对,预计总投资为2.1亿元,到2019年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805亿元,可实现利润4840万元。

野谷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孙鸿:50万对生态高效硒鸽基地,可直接解决5.1万亩玉米等作物的销售问题(其中高粱、豌豆等杂粮3万亩),为周边农村居民提供就业岗位3800个,并每年稳定输出约4000万元岗位工资。

此外,该项目通过利益联结机制每年向120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1470万元,本项目所涉及的鸽产业的全部深加工引入并落户阜平县的食品综合园区,真正加快阜平县老百姓脱贫致富进程。

焦点|京津冀合作:全国最大肉鸽产业扶贫项目落户河北阜平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已经进入营养健康新时代,特色畜禽产品需求快速成长,鸽业作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新兴产业,市场前景良好,发展机遇广阔。

据统计,我国种鸽存栏量约4500万对,全国每年新增种鸽场需求量为900万对,但是,全国年产种苗仅为350万对,缺口达550万对,优良种鸽的市场发展空间广阔;另外,肉鸽销售量约为6亿只,全国人均一年还不到半只鸽子,肉鸽发展同样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农业农村部畜牧业司副司长王锋:近年来,我国肉鸽消费逐年增长。这个产业已经成为我们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工返乡就业的一个好项目,也是产业扶贫的一个好项目。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鸽业作为新兴养殖业,育种技术还比较落后,生产模式比较单一,特别是规模化、产业化水平比较低,也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发展。去年11月份,中国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牵头组建了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汇聚全国发展资源,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给鸽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焦点|京津冀合作:全国最大肉鸽产业扶贫项目落户河北阜平

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领导小组副组长陈萌山表示,鸽业扶贫富民示范项目,深入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和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思想,立足当地特色与资源优势,宜种则种、宜养则养,有望实现精准扶贫和贫困户的持久增收。

陈萌山:新时代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就是实现绿色发展和质量兴农,农业供给侧结构需要加快调整,适应新的变化。

阜平具有鸽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和饲料资源优势。发展鸽产业,不仅能发挥资源优势,引导农民从事豌豆、高粱等特色优质以及附加值高的作物种植,同时也能吸收近千名农民通过技术培训后成为饲养工人,获得稳定的种植和工资收入,实现稳定的持续增收。

记者:纪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