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解读|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加大困难地区教育投入,振兴国产奶业

"聆听三农,感悟中国"

点击上方"三农中国"可以订阅哦!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大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教育投入,推进多渠道增加托幼和学前教育资源供给;采取措施加快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决定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以开放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继续加大对困难地区、薄弱环节的教育投入和政策倾斜,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会议确定,一是2018—2020年中央财政新增安排70亿元,重点支持“三区三州”教育脱贫攻坚。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大支持贫困县、民族自治县等改善教育设施。二是今年中央财政新增130亿元,通过转移支付重点用于中西部、贫困地区和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等。三是新增1万名“特岗计划”教师名额,重点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四是逐步全面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规范教师编制管理。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加强艰苦边远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培训。

解读|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加大困难地区教育投入,振兴国产奶业

会议认为,奶业是健康中国、强壮民族不可或缺的产业。必须加快推进奶业振兴,提升乳品质量安全水平。一要大力引进和繁育良种奶牛,建设国家核心育种场。加强优质饲草料生产。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优质奶源基地。二要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修订提高生鲜乳、灭菌乳等国家标准,建立全过程质量追溯体系。力争3年内显著提升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品质、竞争力和美誉度。三要强化金融保险、奶畜养殖用地等支持,为奶业振兴创造条件。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奶业要实现优质发展,科技必须先行。

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竞争力。一个方面,我们要提高奶源的品质。我们现在就是要加大奶牛的规模化饲养。机械挤奶,或者规范化操作,减少奶源污染。同时,国家也应该制定严格的标准,确保奶源的质量安全。必须要发挥科技的作用。像我们的很多的奶农养的奶牛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曾经有些地方大量引进国外淘汰的奶牛,它的产奶力,和奶的品质都比较差。所以品种繁育,在整个奶制品竞争力的提高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解读|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加大困难地区教育投入,振兴国产奶业

根据统计,2017年1到11月,全国规模以上乳制品企业610家,主营业务收入3308.5亿元,但同期,利润总额却不涨反降。可见国产乳业存在着总量大、利润低、品牌竞争力差等问题,难以较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李国祥表示,除了依靠科技,要提高我国乳制品行业的竞争力,还需要加强养殖者的组织化程度,特别是大的龙头企业,要适当地帮助农户,让利给奶农,多方力量形成合力,助推我国乳制品提高国际竞争力。

除了科技,就是怎样提高奶农的组织化程度。给奶农提供服务。成立合作社,帮助农民销售牛奶。或者龙头企业,在奶源供应方面,如何去提高供应力,竞争力,来形成合理的价格。有赖于奶牛合作社,合作组织。

奶制品要进入终端市场,需要大企业通过加工进入消费者的家中。龙头企业怎样来享受了国家的政策之后,要让一部分利益,利润给奶农,给奶农提供更好的服务。这些都是未来要改进的。

解读|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加大困难地区教育投入,振兴国产奶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