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多肉的根系到底要怎么养?

西北汉子爱多肉


你好,我是晨曦,一个多肉繁殖者,也是头条的作者,分享多肉养护经验与知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晨曦。很高兴为你解答。

‘养肉先养根’是多肉植物圈最重要的一句话。其实大家都知道,多肉想要养好,养肥,必须先把根系养好,任何控水,施肥都必须建立才根系旺盛发达的基础上。想要养好根系,说起来容易,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有时候同样的养护环境生长的根系有可能有的比较强有的就比较弱。必须晨曦大棚同样繁殖一批多肉,不论从光照强度还是浇水频率以及土壤配比都是一样的,但是就是会有个别的根系比较弱,长的也比较慢。当然这是小概率事件。大部分只要按照正确的养护方法,养护环境以及上盆前的正确操作步骤,应该根系都不会太差。


晨曦总结一下自己养根的方法:

①想要根系生长快,上盆前必须修根

这一点不能省略,我知道很多人会说不修根也能服盆。但是事实证明修根后新的根系不论生长速度还是旺盛程度都会比不修根的要好。晨曦是做过对比的。晨曦曾经进过一批莎莎女王,因为数量太多,并且是脱土发货的。回来要重新上盆服盆,晨曦就一颗一颗的都修根种下。最后剩下少部分实在懒得修根了,因为太耽误时间,就没有修根直接种下。但是后期服盆,修根的大概4天左右就有短短的白色毛细根长出来,而没有修根的很久都没发根,而后期修根的生长状态也比较好,服盆快。

因为脱土发货要晾根,而毛细根在空气中会干枯死亡。如果不修剪也不具备吸收水分的功能。并且会影响新的根系生长。所以晨曦建议必须修根,只留主根,这样日后长出来的根系才是最新最健康的。


②土壤要疏松透气方便扎根

养好根系的第二步就是土壤,因为土壤是直接接触到根系的,土壤够不够疏松透气,够不够有营养都会影响根系生长以及扎根。晨曦不建议全颗粒,因为扎根还是需要细土的,够细够疏松才能让根系更好的扎根生长,才能被土壤包裹并且吸收更多营养。晨曦建议泥炭土比例在3-4成。另外添加2成蛭石,蛭石可以说是发根利器了。给多肉配土加蛭石有利于发根。

③浇水一定要浇透!

有些人担心多肉烂根黑腐,每次就只浇一点点水,不敢多给水。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根系在重力的影响下是向下生长的,也是向下寻找水源的。所以要保证盆底潮湿才能促进根系的生长,根系在感受到土壤底层有潮湿度后就会向下延伸生长。如果只是浇一点,浇不透,底部始终干燥,根系就不爱生长。要么浇透,要么浸盆。

④不要频繁挖出来,栽回去

多肉植物根系生长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从发根服盆到后期生长是有一个经过的。有人急性子,在服盆期频繁的挖出来看看到底有没有发根。其实这样做等于耽误时间,根系好不容易正在适应新的环境和土壤,挖出来栽回去,又要重新适应。有些好不容易扎根,入土了。挖出来又要重新扎根,白白耽误几天。

还有人喜欢频繁的换花盆,隔几个月就倒腾一次,其实一点都不好,不利于根系生长。根系生长也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尽量不要经常折腾多肉。保证每年或每两年移盆换土一次就可以。除非生长不良或者有病虫害。


⑤预防病虫害

早知道根系最大的敌人就是病虫害。一不小心就黑腐烂根,或者被蚧壳虫,蚂蚁等侵害。这对根系生长不利,好的根系一定是健康的。一旦被病虫害侵蚀,根系就会受伤害。不利于生长,严重可以影响多肉生长。所以要提前预防,埋一些小白药预防蚧壳虫等。避免积水烂根黑腐。

好了,晨曦就说这么多,也欢迎大家补充。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晨曦,有问题随时私信给我,晨曦尽量一一回复大家。


晨曦植物


都说"养肉先养根",说起来一句话,做起来却不简单。养好多肉植物,离不开对多肉植物习性的了解以及日常正确的打理。长篇大论的文字,抵不过自己半年的实践经验,尝试过便知深浅。

影响多肉植物根系发达的一些因素:

1、新上盆的多肉植物最好进行修根:

新买回来以及准备换盆的多肉植物,建议修根后再上盆,修根可以对多肉植物的健康状况有所了解。修剪掉干枯、老化、腐烂、过长的根系,只保留主根系,可刺激主根系生长、产生新的毛细根、促进主根系的养分吸收。让多肉植物在今后的一年时间内,根系健康、发达。


2、养多肉植物配土需要适当搭配颗粒:

一般的园土和腐殖土可以用于养多肉植物,但浇水后易板结、黏质,浇一次水可能2天都干不了,长久下去会导致徒长和烂根。相比之下采用颗粒土,透气性和排水性都要优于普通园土和腐殖土。适当增加颗粒基质,既可以让土质疏松、根系发达,其中的矿物微量元素还有利于多肉植物上色。一般以泥炭、草炭土为主,适当添加珍珠岩、蛭石、麦饭石、赤玉土等颗粒,颗粒比例可根据植株大小、生长习性、根系发达程度自行调节,40%-70%之间都可以。


3、养多肉,浇水是个技术活:

大部分烂根、黑腐、徒长的多肉植物都是因无节制的浇水引起的。多肉植物可耐旱,自身具备储存水分的功能,视天气情况,每月浇水2-3次即可满足生长需要。适当的控水不仅可以避免积水烂根,还有控形、加快上色的好处。根据盆土干湿度,间干间湿比较好。

多肉植物的根系健康,状态才会好,所以养多肉先养根是有道理的。除此之外,养殖环境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也很重要,季节更替更是病虫害高发期,一些常见的病虫害和常规的杀虫剂和杀菌剂也要学会正确处置和使用!


园艺印象


大多数多肉都是适应干旱少雨环境的,生在的土壤一般都是含粗颗粒物质多,所以土壤疏松,肥力一般。

所以要养好多肉根系,那就要按它的天性去管理和养护。

配制种植多肉的土壤时,要在营养土里掺入一些珍珠岩、碳渣、粗河沙等粗颗粒物质,保证土壤的疏松透水性。



再者就是要按照多肉习性浇水。多肉本身就是叶片含水量大的,少浇水对多肉来说可以保持叶片紧致,容易出状态。浇水多反倒会让多肉徒长,甚至会导致烂根黑腐。

所以多肉生长规律,春秋生长季节可以多浇水,保证它的生在需要,夏冬休眠、半休眠季节则要控水。

少浇水,根系就会趋水生长,让根系爬满花盆。

水多,根系获得水分不需要努力生长,自然根系就长不好了。


所以要养好根,土壤和浇水是必学的两门功课。

欢迎关注:农说就是精华,一起分享种植的乐趣。


农说就是精华


欢迎关注多肉植物花园,品鉴最漂亮的多肉植物,学习最全的多肉养护常识,也能买到最便宜的多肉植物

要知道“养肉先养根”,就是说养好根系才能养好多肉,先有强壮的根系才能出状态,才会有壮壮的肉肉。


总结一下养根的几个关键点:

  • 根系:首先是根本身,它得是好根,所以说那些枯根、烂根、腐根就得及时修剪了。
  • 土壤:根的好坏当然与它的生活环境土壤有着重要联系,要选择疏松、透气性良好的 营养土,可自己配比,也可直接购买多肉专用土。让根系可以及时吸收营养物质,同时有良好的呼吸环境。
  • 水分:过旱过湿,都会影响根系的生长。因此要控制好浇水的量,观察土壤干湿变化。土壤过干,根系无法吸收足够的水分,更影响叶片的生长,或者反用叶片储存的水分。土壤过湿导致积水更是不可取的,积水影响根系呼吸,更易出现腐根现象。
  • 培养盆:根据植株大小选择合适大小的盆,并非盆越大越好,只要选择稍大的盆并做好整个保湿和透气就可以了。要注意观察根系生长土壤变化情况,基本每一两年要进行换土换盆,以确保根系营养的供给与良好的呼吸。


以上就是多肉根系养护关键的几点,希望对花友们有所帮助。也欢迎大家积极讨论,踊跃补充。


多肉植物花园


首先,选用纯颗粒的多肉植物专用营养土。

其次,控制营养土的水分。

最后,适当使用生根液

总之,顺应多肉植物习性,植料透气,合理浇水,精准用药,科学施肥。

怡然自得,乐趣无究。


李花匠园艺


不论是想把植物养好还是专说植物根系养好,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你一定要对植物有一定的了解。

个人认为养好根,主要做两点

第一,准确的施肥。「肥,要根据不同的品种不同的实际对肥的需求进行施肥」

第二,准确的浇水。「浇水很重要的环节就是一定不要对活的植物进行算天数浇水,需要水时即浇水为最佳」

这两天运用得当的话,根系不好都难。

希望可以帮到你


小植物baba讲堂


作为北方养肉三年的阳台党,我始终认为,养好根才是根本才是王道,根是多肉长出状态前提和基础。

多肉植物根如果发育不好,就会和先天不足病病怏怏的人一样。后天无论你怎么光照、怎么浇水、怎么通风,效果和状态都不会太好的。

养过多肉的花友都有这个体会:我养了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却一点变化都没有甚至越养越蔫状态越来越差,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就是服盆和发根的问题。根不修好就直接上盆,一般来说就服盆慢,根长不好植株就一定长的不会是你希望的那样。


不修根直接上盆可以吗?

那得看你得造化。确实有人不修根也种活了。

修了根后根部有伤口,在伤口没有愈合前如果随便上盆,容易感染细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4小时候后上盆,我每天都会往土面上喷点水,增加点潮气催促肉肉发新根。注意,这里是指把土面喷潮,不是把土喷湿。

这么繁琐都是为了长好根啊。

我观察过,20来度的天气一般2周左右就可以完全服盆,植物就基本可以看出新的生长点和有状态了。有根系的植物如果需要两周的话,无根的植物至少需要一个月,当然,植物个别还是有差异,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是否发根。


我的肉肉为什么胖不起来?

肉肉能不能胖起来取决于你浇进去的水它到底能不能吸收!

很多花友买来的肉肉上盆后,还没等肉肉服盆了就开始浇水,这样浇进去的水,植物还没有长新根,还没有吸收水分的渠道,那么这些水就在土里,若不及时吹干,那么有很大的风险会把肉肉泡烂,这样,植物只会越来越蔫……有的甚至还化水了……所以说,只有等植物的根系养好了,强大了,那么你浇进去的水才能被它吸收,它才会胖起来。

所以,养肉的花友请操心养好你的根吧,其次再谈胖不胖的问题。


西北汉子爱多肉


多肉植物联盟为您作答!

第一步:上盆前先去除死根、坏根,也就是修根。这一步很关键,预防感染。

第二步:养根靠土,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颗粒土是多肉喜欢的。老桩颗粒可以稍微多一点,小苗颗粒不能太多。

具体颗粒比例要视当地养肉环境而定,湿热多雨,颗粒多一些,光照充足通风良好且比较干旱,颗粒不要超过50%,否则会养成瘦肉。

第三步:定期翻盆。一般而言,一两年需要换土一次,不然养分消耗殆尽,根系也会变瘦弱。


多肉植物联盟


根的状态对多肉的外观很重要,有经验的玩家光看根就能大致知道植物的外观。

多肉根系的生长状态主要由植料,肥料,酸碱度,水分,花盆决定。

配土越贫瘠,越是缺少营养,根就相对长得越多,根很茂盛而叶子较少。反之,肥沃的土会抑制根部生长,叶子多而根少。多肉的习性与普通植物不同,很多都不能适应肥沃的土壤,种在很肥的土里反而会僵化长得很慢,这与根部生长不良有很大的关系。完全石质颗粒组成的极为贫瘠的土倒是很多多肉都能适应的,根会长得特别好。

贫瘠的土对根部生长有利,那么很容易推论,施肥对根部是不利的。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氮肥对根部生长有很强的抑制。除非用量很小,,否则施肥越多,根长得越差,施肥过量时植物基本长不出什么根。但是不含氮的磷钾肥对根部抑制不明显,还是可以用的。

土与水的酸碱度对根部生长影响很大。大部分植物都是喜欢偏酸性的土,讨厌石灰石的。很多植物在含有石灰石的土中根部发育不良,甚至不能存活,根尖长出一点点就停止生长。多肉与阔叶植物不同,土质不够酸时是不会表现出缺铁的黄色花纹的,而是表现为不长根,缺水发红,逐渐枯萎死亡。石质质料可以用酸液测试,不起泡就是安全的。

这里要批评一个常见的谬论。很多人认为多肉是喜欢碱性土的,需要加石灰石。这是奸商阴谋吧,希望你们死了再买。不排除有一部分多肉的原产地确是石灰质的。但这不意味着那些品种不能在不含石灰石的土里生长。而且这些是很少数,只是个别几种。搞不清到底是哪些全部用酸性土就是了。

在水质硬的地区,长期用硬水浇灌也会导致土质向碱性转化。所以需要对水处理。使用逆渗透净水器出的水,或者往水里加入少量的酸,把pH调节到4-5。用盐酸或者硫酸,不能使用醋等有机酸。淋雨或者使用硫酸亚铁也可消除土的碱性。要注意硫酸亚铁不能沾到叶子上,会留下褐色的斑点。

水分多少与根部关系不大,只要不断水太长时间就行。在不适合浇水的季节不要浇水,尤其是温度过低时不要给仙人球浇水,否则根容易烂。

花盆对根的形状与数量有不小的影响。底部有大量网眼的塑料盆明显好于其他。强烈建议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