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 对目前中国教育的几点看法

说起教育其实我们一般都指在学校读书的那段时间。其实教育很早就开始了,从你一出生开始学说话开始,你就开始接受了家庭的教育。到你稍稍懂事一点,父母就会慢慢教你很多规矩,让你学习。一般父母对自己的小孩子耐心都比较好,也有极少数受到这个浮躁社会的影响,比较暴力,新闻中也有见到父母打死小孩的极端例子。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父母这一关其实很重要的。言传身教的东西,基本上可以奠定你一生的基础

对目前中国教育的几点看法


其次就是学校的教育。小学其实知识量不是很大的,关键是培养小孩子的信心,让他们能够保持一颗快乐自信的童心。因为知识量不大,其实应该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出去玩的,不应该耗在奥数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基本上超出儿童能力范围的,对于一般的儿童来说就没必要了。对于那些极少数天才儿童,那就另当别论了。其次双语教育其实也是没什么必要的,毕竟语言的东西没有语境的话,学起来太枯燥了。兴趣班的话,如果真的是儿童自己的兴趣倒是可以的,别让家长的兴趣或者攀比的心理代替儿童选择。个人认为,小学时期应该给小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让其生活在一个没什么压力,自由成长的阶段。

对目前中国教育的几点看法

然后进入中学,中学阶段知识量也不是很大的。所以个人更提倡一种开放的教育,在体育和德育方面应该加强,还有就是营养要跟上。语文还有政治应该更具有思辨性以及开放性,别太禁锢人的思想。而且也别考那些从一篇文章中间挖一句话出来,让你猜猜作者的心情还有想法。这个有点坑。现在让我做这一类的问题,我都想写,元芳, 你怎么看?

高中,知识量相对大点,所以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要教室屏蔽手机信号。免得学生心不在焉的,我们那个年代是传纸条的,现在都是低头玩手机了。分科可以彻底,但是其他科目也需要普及一些常识的东西。体育课以及锻炼时间不能少,看看基本上都戴着眼镜的高中生以及大学生,觉得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啊。

对目前中国教育的几点看法

大学需要预科一年,基本上了解所学科目到底以后是干嘛的时候再决定分专业。不然高中的时候懵懵懂懂的,跑来大学一看,发现选的专业不喜欢,没兴趣,换专业又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第二就是需要引入美国的宽进严出方法。威震全球的麻省理工大学,其毕业率也不超过50%。而我们的大学基本上没有哪个学生不能毕业的(我就是这样子混过来的)。我们不需要说毕业率不超过50%,保留10%的淘汰率,都可以提高不少教学质量以及学习的动力。第三要多一些社会实践,不要关在象牙塔。还有许多个人的愚见,在这就不一一赘述了。

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当你初中回头小学的时候,会发现小学的观点和你初中的观点出入很多;当你高中回望初中的时候也是如此,然后当你大学回望高中的时候,也会发现自己看问题的立足点会改变。其实这是一个好的变化,当你回望过去,总能发现自己和之前不一样的东西,证明你是在成长的。如果一个人,过了好几年发现自己都没什么变化了,这个人基本上就定型了。

对目前中国教育的几点看法

学习是伴随一生的习惯。高中的时候,大多数人在努力学习,大学的时候,一部分人在学习。出来社会,基本上就没人在学习了。大学被调侃为大概的学学。其实学校的教育怎么说呢,我觉得是最美好的一件事,也是最有效率的。在这段没有压力的时期,有伴,有老师,有假期,出来社会再也找不到比这更好的条件了。但是不意味着你出来社会就可以不学习了,不能让你的思想僵化,知识固化。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学习不一定就是对着书本,还有很多途径的,尤其是在网络这么发达的社会,什么知识基本上都是共享的。

对目前中国教育的几点看法

每次听到,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的,巨人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都让我热血沸腾;也看到古人所写的:人人皆可以成为尧舜,让我欣喜。其实教育最大的作用就是让人成为他自己的可能,你不必成为别人。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你能找到内心真实的自己,活自己,然后做一个对社会无害的人,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成功。毕竟圣人以及伟人都是凤毛麟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