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带伤“排雷”的“急先锋”

  92份核查文件,11600余条信息,依托大数据,他和同事努力做到一个不漏地找出“看不见的危险源”。

  30天的坚持,为了打赢这场战“疫”,他放弃假期,连续奋战。

  一包方便面,一粒止痛药,为了对抗凌晨的饥饿和右脚骨折的肿痛,他“自主研制”了独属的加班抗疫套餐。

  他叫刘敏,市公安局潞州分局指挥中心民警。

  刘敏的老家在山西运城,父母年岁已高,且身体多病。因为工作忙碌紧张,他常年和家人聚少离多。疫情发生后,为了精准排查锁定“疑似、隐形传播者”,及时掐断所有可能的传播路径,刘敏把孩子留在父母身边,从老家运城及时返回长治,第一时间进入战时状态,24小时坚守战“疫”。

  刘敏年前不慎右脚关节骨折,医生要求至少卧床三个月,好好休息,右脚严格制动。一心想着工作的他顾不上脚上的疼痛,仅仅休息不到一个月,就自行卸掉右脚上的石膏迅速投入到繁忙的岗位工作中。由于长时间负重行走,他的右脚直到现在也未能消肿。即使这样,他依旧24小时坚守在工作岗位。他说:“现在顾不上,等疫情结束了再去医院看看,应该会恢复好的。”

  “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必须把确诊患者14天内去过、接触过的人全部排查一遍,避免有人继续‘踩雷’。”刘敏所在的指挥中心除了日常工作,还负责各种人员核查信息的接收、整理、推送、反馈、催报、汇总、上报等工作,工作量剧增。

  为此,刘敏主动要求承担任务繁重的疫情防控排查任务,与时间赛跑,对上级下发的各类人员、车辆数据进行分析比对、精准核查、汇总研判、反馈上报,以“若有战,召必上”的奉献精神,争做战“疫”急先锋。

  白天对统计的各项数据按时报送,当晚重新梳理所有台账,不放过一个疑点,对照上级要求进一步逐条完善信息,有时一条线索得反复整理8次之多。刘敏总是精益求精,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有效。

  截至目前,刘敏已参与核查11600余条信息,完成了大量原始数据的整理汇总,警情调度实现了“零脱节”、信息统计保持了“零差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