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台湾的真实经济水平如何?

Seven_樂樂


台湾和大陆地区经济比较

2017年台湾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702亿元人民币,排名全国第六,低于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和河南5省。2017年台湾增速为1.7%,创2010年以来最差记录。该年,大陆地区实现GDP827122亿元,台湾占大陆比重为4.8%。


按2015年不变价美元计算,台湾人均实际GDP从1951年的630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23273美元,年均增长速度达5.6%。

大陆方面,按2015年不变价美元计算,人均实际GDP从1952年的135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9101美元,年均增长速度达6.7%。

1952年,台湾人均实际GDP是大陆的5.03倍,发展至2017年,台湾人均实际GDP是大陆2.56倍。

台湾和大陆薪酬水平比较

根据台湾当局相关部门统计,2017年上半年,在职员工月平均总薪酬(工资和奖金)53479元新台币,折合11600人民币。其中工资收入月均39733元新台币,折合8600元人民币。

大陆方面,根据智联招聘统计数据,2017年大陆月平均薪酬(包括奖金)7600元左右,比台湾的11600元低约35%,差距还是很明显。



财经知识局


台湾2016年GDP达到5295.8亿美元,约合3.6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那年北京GDP的1.5倍。台湾2017年人均GDP超过2.4万美元,而大陆人均GDP则刚超过8800美元,距离台湾人均GDP还有很大差距。

台湾近年来经济增长不快,GDP每年增速不到1%。这就导致很多台湾人来大陆工作,具体在大陆的台湾工作者有多少很难说,有说40万人,有说70多万人,而台湾媒体最夸张的说法是200万人,无论多少人,对于总人口2000多万的台湾都是很大比例的人口了。

台湾繁荣还是因为其具有部分高端的制造业,掌握着核心科技。比如台积电就是生产单晶硅芯片最为厉害的企业之一,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誉,给很多高科技公司供货。这一企业几乎撑起了台湾领先的半导体科技,可以说是居功至伟。如果大陆的芯片和半导体加工产业继续发展,台湾在这一领域的优势也可能被削弱,台湾经济会走下坡路。


海汇观潮


关于台湾省的经济水平,至今还是算不错的,不过未来是很忧虑的。2017年的GDP增长是2.1%在曾经的东亚四小龙里是最后一位,其原因是现在的台湾民主已经发展成为民粹。历经了将近80年的的发展,到90年代初至今将近30年没有在经济上得到提升,我想这是台湾省政府当局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个人针对当今的台湾方向有几点看法:

1. 马英九最新成立马英九基金会也就是智库,发表很长的演讲,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句话是: 不是为选举是成立基金会,而是超越选举,为整个台湾未来而成立,说明台湾现在的经济处境很困难。

2. 而最近的菜英文当局是在做什么呢 ?盖离岸风电,燃煤发电,台湾缺电的主要季节是夏天,而离风发电夏天没有风,然后还经常有台风,离岸风电根本挡不住台风,后期维修还很贵要依赖于进口。对于蔡英文的口号非核家园燃煤发电显然是污染的世上没有干净的煤。

3. 亲美的菜英文看到美国通过台旅法,国防什么授权法就很激动,马上表示要增加国防预算,向美国购买武器装备,希望美国介入台湾问题,不知道冤枉花这些钱干什么?

4. 据很多学者谈论,两岸关系,就是台湾的国际关系,是台湾的经济关系,离开中国大陆的台湾企业,商人,不可能给台湾带来经济增长。

希望台湾省人民多来多来走走,了解两岸一家亲,同属于一个中国。




竹炭者官方


放眼全球,中国台湾的经济实力还是很强的。以2016年数据为例,2016年中国台湾的经济总量为5285.5亿美元,如果把它看成一个经济体参与世界排名,则中国台湾的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22。2016年台湾人均GDP为22453美元,位居世界第37位。而2016年中国大陆经济总量虽然高达11.22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为8113美元,位居世界第74位。

从社会发展水平上看,目前台湾已经达到了中等发达经济体水平。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台湾已经进入发达经济体行列。20世纪60~90年代,是台湾经济腾飞的三十年。台湾通过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从而实现经济年均超过7%的高速增长,与当时的韩国、中国香港、新加坡并称为“亚洲四小龙”。目前台湾的经济总量在四小龙里位居第二,人均GDP位居第四。



从产业结构上看,当前中国台湾的制造业仍然发达,其在电子精密仪器、半导体、IT、通讯等方面仍有不俗的实力。2017年台湾有7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分别是:鸿海精密(第25)、和硕(第259)、广达电脑(第326)、仁宝电脑(第400)、台积电(第403)、台湾中油(第443)、国泰人寿(第468)。此外,台湾还有部分制造业转移到中国大陆、东南亚等地。

与中国大陆相比,2017年台湾经济总量为174446亿新台币,折合3.87万亿人民币,位居中国各省份第六,低于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和河南五省。但是在人均GDP方面,2017年台湾人均GDP为16.44万人民币,在全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中,仅次于澳门和香港,位居第三。

总的趋势看,近二十多年来,台湾的经济总量与大陆的差距越来越大。2017年中国大陆经济总量为827122亿人民币,台湾占中国大陆经济总量的比重已经不足5%,而在最高峰的1994年,台湾的经济总量曾占据大陆的45.44%。人均GDP方面,台湾与大陆的差距也在缩小,由1994年高峰——25.93倍,下降到2017年的2.77倍。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未来会有更多的省份在经济总量是赶超台湾省。


锦绣中源


你好,嗨住租房来回答这个问题。


“亚洲四小龙”台湾早已踏入发达经济体行列,人均GDP远超内地城市


台湾总面积3.6万平方千米,包括台湾岛、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64个岛屿,是中国第一大岛。人口约2350万,超过7成集中在西部5大都会区,其中以台北都会区最大。台湾人口密度约是大陆的5倍,位列亚洲人口密度最高的前十城市。

就是这样一个地少人多的岛屿城市,早在20多年前就踏入了发达经济体行列,其人均GDP最高峰时候是大陆的30倍。1990年,台湾GDP是1700亿美元,大陆GDP3878亿美元,在当年台湾的经济体量相当于大陆的44%!90年代初,台湾一度跻身“亚洲四小龙”。

此后台湾经济增速放缓,内地迎来高速发展,内地多省市GDP都赶超台湾


1990年可以说是两岸经济实力最为接近的一年,此后台湾GDP数据便开始走下坡路。到了2007年,广东GDP率先超越台湾,2016年台湾省GDP约为37000亿元,其经济总量相当于大陆的4.5%,全国排名第六,可以看到已经被排名第一的广东远远甩在身后了。

2000年以来,台湾每年平均GDP增速约为3.36%,而大陆其他省份平均增速在7-10%左右,近些年台湾经济增速缓慢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无论从GDP总量还是GDP增速来看,台湾当前经济发展形势都不容乐观。


内地城市只要保持目前的GDP增速,目前只比台湾稍微落后的四川、湖北、喝杯、湖南,应该用不了太久GDP总量就会超过台湾。

人均GDP位列各省之首的台湾,真实生活情况究竟是怎样的?

2016年台湾人均GDP2.2万美元,在所有省份中仍排在第一。大陆省份中,前三名分别是天津、北京、上海,人均GDP分别为2万、1.8万、1.7万美元。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广州、苏州等经济强市的人均GDP也已经突破2万美元了,与台湾几乎不相上下。

不过事实上在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时候,除了GDP,还有实际购买力PPP。那么人均GDP如此高的台湾,普通居民的实际购买力是不是也是高出大陆呢?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2013年级台湾人均月收入约是人民币6500-7000元,其中像超市员工这样的低收入者月收入约4000多,公务员大概在6500-12000元。台湾经济很多年没有什么大发展,普通民众的收入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太大增长。而内地在改革开放后,很多省市的经济连年翻番,居民收入更是取得了大幅提高。

台湾收入差距整体没有内地城市那么大,但台湾与内地相差无几的物价、高昂的房价等也促使很多台湾年轻人来内地寻求发展机会。特别是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只要肯拼搏,有能力,年轻人就可以大有作为。

在一线城市打拼,如何租到一套高性价比品质又很好的房子显得尤为重要。在外打拼,租房就下载嗨住APP吧,全城海量真实房源,总能挑选一套让你满意的好房子。


嗨住租房


“亚洲四小龙”之一的中国台湾地区,曾经有过一段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但进入新世纪以后,台湾的经济陷入了“中庸”的怪圈,经济增长疲软,受政治因素影响,实体经济和旅游业遭受沉重打击,在“亚洲四小龙”里面已经逐渐被边缘化。

2008年算是台湾经济由盛转衰的分水岭,这一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台湾也受到极大的影响,经济再一次进入衰退期,当年的经济增长率仅为0.12%,创下新世纪以来的新低,2009年更是出现-2.29%的经济增长倒退,由此可见台湾在应对全球金融风暴上还是缺乏理想的策略,在此后的十年台湾经济始终在不瘟不火中保持着中低速的前进。

我找到了一张台湾近十年(2005年-2015年)台湾和大陆GDP的比较图,可以看到台湾GDP占大陆GDP的百分比是逐年下降,2005年经济增速尚能达到5.4%,当年以3461亿美元的GDP占大陆的比重达15.6%,而到了2015年增速仅为0.85%,占大陆的GDP比重更是降到可怜的4.7%,台湾在过去经历过经济腾飞的高速增长时期,但在世界金融危机的重创和政治因素的影响下,台湾的经济由盛转衰,GDP增速从当年动辄8%,9%的表现,退步到近年来“保1”“保2”的凄惨挣扎。

作为制造业极为发达的地区,台湾近几年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企业出走潮”,比如早早就布局大陆的世界第一大手机代工企业富士康集团(其母公司鸿海集团是世界五百强)在台湾地区仅剩下了三个工厂,精密电子的龙头企业台积电,台湾联电等也纷纷出走大陆,食品类的统一,旺旺,康师傅的主要市场也是在大陆,可以说台湾这个小庙已经满足不了大型制造业企业对更大市场的渴望和需求,而大陆广阔的市场空间就是这些台湾企业所需求的超级市场。

旅游业可以说是台湾地区的又一个重要的支柱型产业,台湾丰富的旅游资源也为台湾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台北故宫,士林夜市,日月潭,垦丁,佛光山等都是大陆游客必游的台湾景点,但台湾旅游业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很大,尽管两岸早就实现了“大三通”,但台湾旅游业每一次的高潮和低谷无不伴随着两岸局势的紧张或缓和,这也成为了台湾经济总量不能往上爬的主要原因。



2017年台湾省共实现GDP3.43万亿人民币,经济增长率为2.64%,人均GDP达到2.2万美元,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第八位,人均GDP排名全国第一,增速在全国几乎垫底。


大国布衣


大陆经济未屈起之前,亚洲四小龙及日本对中国大陆怨言相对较少。当被超越以后,自尊心受到一定的打击。尤如怨妇失宠一般,对大陆百般刁难,评击。岂不知越怨被甩得越远。台湾岛经济离开大陆宠溺,后果可想而知。看看这些年四小龙的嘴脸基本上知道一个大概。在他们看来,大陆人不该有这么多高速路和私家车,更不应该堵车;高速铁路上的火车更不应该跑这么快。最放不下身段的是南洋和东洋那两小国。

所谓的岛屿国家,经济发展条件肯定不如陆地国家。

大陆原先有多块经济特区,但,能真正得到合理发展的也不过是深圳。说不好听的话,台湾岛的未来情况,如果还是如此玩下去的话,中国的两大省级岛屿将平起平坐:台湾岛和海南岛。


山那边来人


1、拿台湾跟大陆比不合适,大陆多大啊,是台湾的300多倍呢,再说,台湾好歹是个沿海省份,怎么好意思跟中西部比呢?

2、就拿沿海地区的经济水平跟台湾比,例如苏南地区,不论总量还是人均已经超过台湾。而且,台湾的人均GDP22000美元有很大的水分,台湾以外台商创造的增加值计入总量,台湾的人均被提高。事实上,台湾有点名气的企业几乎都在台湾以外,这些台商缴税不在台湾、薪水不在台湾,企业投入也不在台湾,几乎跟台湾没关系,只能让数字好看点,仅此而已。

3、台湾的经济依靠的是来料加工出口,并没有自己的品牌、技术专利和研发能力,决定了台湾产业的附加值比较低,进入门槛也低,容易受到市场冲击。仅有的几个高科技行业,例如芯片制造、面板制造等,也因为台湾长期敌视大陆,逼迫大陆要自己发展相关行业,从而进一步挤压了台湾产业的空间。严格意义上,富士康这种台湾特色的代工企业衰败是迟早的事情,所以郭台铭才这么着急需要购买夏普等等,希望向全产业链延伸。

4、谈到薪资,这个比较复杂,一个13亿人的经济体跟0.23亿的经济体本来就不是一回事。就谈一个现象,为什么将近300万台湾人在大陆谋生?同行业薪资比台湾要高得多吧。另外,就算人均40000台币,大约8000人民币,在沿海比较发达的省份也就普通水平。

5、如果解决不好两岸关系,台湾经济没有未来,每年台湾对大陆将近900亿美元的逆差,而对欧美日都是逆差,大陆在台湾经济中扮演的角色无可替代,继续仇视大陆,去中,只会死得更快。


Jazzch


我妈说的,她去旅游了一圈,走马观花肯定没那么准确。但是好歹也是亲身体验了一把,物价不算很贵,很多东西甚至比大陆便宜,开大巴车的司机月入2万人民币,这样看上去应该不错是吧?可是他不满意!因为15年前他就是赚这么多!现在还是这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月薪约等于5000人民币,在台北也就是饿不死的样子,所有的城市都跟大农村一样,是所有的!101周边有铁皮房子,城市规划的那叫一个乱七八糟!人民尊重蒋经国,看不起马英九,恨蒋介石!人很有礼貌,路面干净,汽车礼让行人。大部分的人既不想统,也不想独


棵开花的树177475824


台湾的GDP统计水分很大!

台湾的GDP统计水分很大!

台湾的GDP统计水分很大!

去过台湾的人都知道,这哪里是像一个人均GDP达2万美元以上的发达经济体社会啊,咋感觉连大陆好多城市都不如……

以上感叹分割。

台湾GDP统计=GNP +非台湾企业在台经济增加值

换句话说台湾GDP统计=GDP(国际上包括大陆普遍定义的gdp)+台湾企业在台湾外的经济增加值。

这是当年陈水扁为了数据上好看才改的,和现在的印度更改GDP统计成分差不多的意思。

台湾号称有5000亿美元GDP,人均2.2万,真实GDP可能连3000亿美元都差,人均应该才到1.3万左右。

这又就解释了为什么人均GDP离2.2万还差一点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在经济活跃度,人民生活水平,基础设施上却全面的超越了台湾!

为什么台湾GDP从90年代未的近3000亿美元到现在5000亿美元,人民收入却没有增长?

因为他们把在大陆的台企创造的价值全算进去GDP中了,可怜生产端不在台湾,销售端也不台湾,甚至连税收台湾省政府都收不了……

其实台湾就是真正的停滞了20年,比日本更惨,日本所谓“失去二十年”只是经济以平均年1%左右增长,近乎于停滞,而台湾却是真真正正的停滞,根本毫无增长。

只可惜台湾人抱着假GDP数据继续秀优越!

大陆人均GDP8千美元差一点,如果台湾人还是不自知的在民粹的深渊内耗下来,继续停滞的话,到2025年,整个大陆的人均GDP怕超过台湾也问题不大,大陆在经济上对台湾的领先将从局部性变成全国性的。

经济水平是决定军事科技文化卫生水平的根源,到那时的台湾面对大陆在还有什么优势可言?

台湾面对大陆也将耗无筹码。可悲,可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