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7 沒有獎勵孩子就不願上課?還不是因為你經常這樣做!

沒有獎勵孩子就不願上課?還不是因為你經常這樣做!

精神上的富饒,比獎勵帶來的物質豐裕更勝一籌。

本文1219個字,大概3分鐘讀完。

沒有獎勵孩子就不願上課?還不是因為你經常這樣做!

眾艾感統每日為你送上有態度、有溫度的精彩內容,歡迎關注“眾艾感統”微信公眾號,小艾等你

01

“把玩具全收好了,我就給你吃巧克力!”

“你在學校表現好的話,就送你一駕新的小飛機。”

“考試第一名,我就給你100元。”

以上的話,你有沒有跟你的孩子說過呢?很多爸媽都習慣用物質或金錢獎勵孩子。家長覺得省心又管用,但真的適合孩子麼?

我認識一位龍龍媽,最近因“獎勵孩子”而困擾

她說,兒子龍龍的成績猶如“過山車”,老師找她問詢原因。

她突然想起兒子有天上學前問她:“媽媽,我要是考了100分,你怎麼獎勵我?”

她覺得兒子現在的成績還不錯,就隨口回答:“沒有獎勵。”

兒子氣鼓鼓地說:“那我就隨便考考了。”

原本以為兒子開玩笑,沒想“說到做到”。

從一年級開始龍龍媽就用獎勵的方式來激勵他,考進前30名,請吃大餐,考進前10名,獎勵溜冰鞋,考進前3名,獎勵電話手錶。

為將電話手錶收入囊中,有段時間龍龍的學習幹勁十足,打了雞血一般。

看到分數滿滿的成績單,龍龍媽暗自慶幸獎勵方法的成效。

但很快就出了問題。龍龍儼然已把獎勵作為是否好好考試的“方向燈”,有獎勵有就好好考,沒獎勵就應付了事

沒有獎勵孩子就不願上課?還不是因為你經常這樣做!

02

很多人不解,孩子為什麼會變成這樣,著名心理學家德西的實驗或許是最好的解釋。

有一天,他召集了一群人來解答了自己的智力題,最初的實驗是所有人都沒有獎勵。

後來,他把這群人分成兩組:一組是解答問題有獎勵,另一組依然沒有獎勵。

一段時間後,他告訴兩組人,自由活動時間到了,可以選擇休息,也可以選擇繼續答題。

結果是,有獎勵的那組人,在能獲得獎勵的期間,確實非常努力,但很少能在休息的時候還繼續答題,他們答題的興趣明顯減弱。

而沒有獎勵的那組人,休息的時候答題的人還有很多,他們對答題有著濃厚的興趣。

這就是著名的“德西效應”

獎勵改變了孩子做事的動機,從最初的體驗樂趣,演變成了為了獲得獎勵在付出努力。

學習本是孩子自己的事,因為家長的獎勵,讓孩子變得功利,對“沒利可圖”的學習再也沒了興趣。

沒有獎勵孩子就不願上課?還不是因為你經常這樣做!

03

遺憾的是,用獎勵來激勵孩子,已成為父母“讓孩子好好學習”的共識。

“考到班級前十名,爸爸允許你玩手機。”

“數學競賽能拿冠軍,媽媽獎勵你100塊……”

山東的一位媽媽說過自己的經歷:

一天,兒子回到家裡,問她:“媽媽,我考了100分,你怎麼獎勵我?”

媽媽一驚,從沒有說過考好就給兒子獎勵的她,很疑惑兒子為什麼會這樣問。

兒子說自己的同學們考好了都有獎勵,為什麼自己從來沒有

這位媽媽的做法很值得稱讚,她告訴兒子:

考得好媽媽很開心,但是我從沒有想過給你什麼獎勵,因為學習好本身就是最高的獎勵。

是啊,學習好,父母高興,老師賞識,能夠進入好學校,遇見優秀的人,選擇不一樣的人生,擁有和別人不一樣的眼界和思維……

這些何嘗不是最好的獎勵?

蒙臺梭利說,獎賞在精神上是奴役別人所用的工具,

它們只會誘使兒童勉強去做非自然的努力,這些行為只會妨礙孩子們的自然發展。

沒有一種教育方法完美無缺,沒有一種教育方法一勞永逸,但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孩子的成長,精神上的富饒,比獎勵帶來的物質豐裕更勝一籌。

你平時會獎勵孩子嗎?對於獎勵孩子,有什麼好的看法,都可以留言分享,小艾等你呦~

添加微信15324911906 邀請你和百萬家長共同討論育兒那點事兒~

關注“眾艾感統”微信公眾號,參與簽到有禮活動,就可以獲得現金紅包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