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對《山海經》一些重要疑難的解釋

六、對一些重要問題的解讀(搜索大華子關於山海經系列文章)

1、關於作者

《五藏經》可能在大禹時期就有了雛形,它是王權產物。王權首先表現為神巫活動。禹是大巫,它曾到洞庭湖一帶學巫術,成禹步(戰國屍佼《屍子·廣澤》說:“禹於是疏河決江,十年不窺其家,足無爪,脛無毛,偏枯之病,步不能過,名曰‘禹步’。”《洞神八帝元變經·禹步致靈》記載禹步來源說:相傳大禹治水時,至南海之濱,見有鳥禁咒,能令大石翻動,而鳥禁咒時必踩出奇異步伐,大禹遂模仿此步伐,運用於治水之方術。由於此術很靈驗,又是大禹模仿創作,人們就稱之為禹步。);舜還葬於湘南。那時的各地應該有了許多聯繫,玉的流傳、鹽的販運、獵民的流動、自然災害的遷移……使人們對更廣泛的區域有了瞭解。禹是夏王朝的建立者,他領導的公共工程使他渴望認知神州大地。他有可能組織人員用圖畫和文字的方法總會各地自然和民情情況。夏商的歷代統治者都可能繼續這樣的事情,因為夏商的統治者都是神巫或十分依賴神巫。五藏經最詳細的地區就是夏商統治區域。到了周朝,五藏經的完善就不再是國家完成,而由收藏了歷代資料的私人完成。這些人整理了五藏經,並在一些地方加上自己的觀點。五藏經中後面的總結性語言可能都是周人加的,後面的海經和荒經也主要是個人之言。海經和荒經記錄奇聞軼事,道聽途說、胡侃亂扯、信手拈來,南北混亂、東西交錯,遠不如五藏經的組織嚴密、方位條理清楚。

在五藏經中,只出現縣,而在海荒經中出現了郡,還有聖人等詞,這顯然是春秋戰國的烙印。

《五藏經》應該是大禹開始的夏商多位統治者及其組織的人員編成的,到了周朝,又有多位收藏者對其進行修改,如西三經就有可能是後來加入的,各經後面的總結也可能是他們加入的,從祭品中有糈等稻類祭品來看,有楚人參與了修改。修改者最重要的是加入了海荒經。一系幾千裡的山,是不可能同一祭品的,而且有不產稻區用稻米作祭品的現象,說明了周代的作者繫個人,帶有較多的主觀性。

2、關於地名的不可考

夏商的區域都不大,夏商的統治區也不一定統一語言(伊洛山區臨近其中心區,到漢唐時還住著戎狄),何況其它地區。不同的族群語言當然有不同的地名,使用漢語的人當然就搞不清其它族群語言的意思,多數只能用同音字,同音地名會很多。

《山海經》中多數地名不可考是合情合理的,以漢語言和現代意識考證那些翻譯語言只能是牽強附會。

3、關於很多山“無草木,多金玉”

火是古人最銳利的武器,火又是危險之物。為了居地安全和出行方便,更為了種植,燒山是很好的辦法(這種冬季燒山的火耕法甚至延續到解放後)。打獵也可輔以燒山的辦法。燒山很危險,必須在巫祝的領導下施行。“無草木”是一種生存的佳境,是巫祝們的政績,是值得書寫上一筆的,來自各地的《五藏經》巫祝作者,莫不以其治所“無草木”為榮。

“多金玉”也有同樣的緣由。金玉是大自然的珍奇,當人們認識到它的價值的時候,千億年的地表應該確有唾手可得的自然金玉。有些是天上掉下來的如隕石之類的金屬物,有些是遠古恐龍之類的飛禽走獸從遠處帶來的。各地巫祝也莫不以自己之地有金玉為榮,拾到過一件便說那裡有金玉,甚至不惜說謊。

4、關於多記特異動植物問題

獵奇是人的天性,對於那些頭腦聰慧,心繫大眾的人更是如此。所以中國曆代史書在這方面都是不吝筆墨。搞清奇異之事也是生存之需要,更是巫祝用以行巫控制他人的絕妙手段和主要內容。《山海經》是巫書,記靈異之事是其本份。

古代也確實有很多現代沒有了的靈異之物和事。古人的見識本不廣(現代都還在不斷髮現著新的物種),又拙於描述,寫出來就更神奇,如果把一些昆蟲仔細記錄而你讀來以為是大動物那就更驚奇於動物的奇形怪狀了。不過,《五藏經》作者時代雖然詞彙極其貧乏,但他們描述得十分認真,用自己熟悉的物事來形容看到的各種沒見過之物,語言拙卻誠實。有的奇異動植物是由於古人觀察造成的錯覺,好像現代的什麼怪和很多神秘現象一樣。

還有,很多奇怪動物本來就是人扮而用於巫儺活動的,或者是巫儺法事中的畫像,你只要參加一次湘中、湘西的巫儺法事,對此就見怪不怪了。

5、關於古代多湖沼問題。

我認為,約5000年前,我國到處是湖沼地,特別是華北平原,大多是水澤,既使在1000多年前,這些水澤的餘跡都還有很多沒有完全消失。

根據IPCC(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2007年2月2日發佈的第四次全球氣候變化評估,1750年以來,氣候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總體呈增暖趨勢。1850年以來的觀測結果證明了這一觀點。中國氣象局局長秦大河6日在國務院新聞發佈會上說,現有研究模式表明,1.9攝氏度到4.5攝氏度的全球平均增暖如果持續千年,會最終導致格陵蘭冰蓋的完全消融,進而造成海平面升高約7米。而有些資料則顯示更可怕的後果。2008年6月,國家地理頻道播出的一個節目《地球氣溫升高6度,世界將會怎樣?》,增高4度,北冰洋的冰蓋將消失,歐洲將變成沙漠,海平面將上升幾十米。格陵蘭一地的冰就可使海平面升高7米,南極的冰可以使海平面上升57米。

眾多資料表明,8000-5000年前,是歷史高溫期,有的資料說氣溫比現在高攝氏12度,有的資料則只說高2-3度。總之,那時候的海平面比現在高,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大多浸在水中。4800年前開始大降溫(2003年11月14日《中國文物報》段天璟文章)。5000-4000年前,是氣候急劇變化時期,海平面可能退了一些,但還是較高的。

華北平原在宋朝以前湖澤較多。《史記·夏本紀第二》有“九河既道,雷夏既澤,雍沮會同”。 雷夏(雷澤)在今山東荷澤縣東北,宋已涸,雍沮注雷澤,宋涸。古黃河自今浚縣大伾山北注大陸澤,澤東分九河入海,與現在的入海口不同(引自天津古籍出版社全譯本《史記》註釋)。

《史記·五帝本紀第一》有“舜,冀州之人也,舜耕歷山,漁雷澤,陶河濱,會什器於壽丘(今曲阜縣東)”。雷澤,《漢書·地理志》是濟陰郡成陽,《水經注·瓠子水注》是成陽與濮陽間。《水經注》明言雷澤是舜漁處。

6、丹粟與《山海經》

丹粟就是丹砂,丹砂產自湖南、四川(重慶)、廣西、雲南、貴州和湖北等省,《山海經》中出現丹粟的地方十餘處,是在南山經、西山經和中山經中,這些地方與今產丹砂的地方基本相同,所以從丹粟的記錄來看,《山海經》是可信的。《史記·貨殖列傳》記載一個過叫“清”的寡婦的祖先在重慶涪陵挖丹礦成巨賈的事。

只是我不能確定丹砂的具體產地,所以地圖標註是會有出入的。當然,《山海經》中的記錄也不會完全準確。

7、關於《五藏經》和先秦《尚書》等正史不記炎黃事。

《五藏經》只在《西次三經》中記了黃帝,但這一經多認為是偽造或後人對主要內容惡意加增(可能是收藏不善缺失後的補綴),我在圖上也標不出來。在《北次三經》中記了一次炎帝,但這一炎帝顯系神話,因為講的是精衛填海。《尚書》也不記炎黃事,只吹噓堯舜禹等。炎黃之事是司馬遷根據諸子百家書和民間傳說記錄的。

這是什麼原因呢?我想,夏商周的統治者是與炎黃不同一的另一族群。炎黃與楚地關係極大,他們不可能來自西北。漢以後,歷代統治者感受到炎黃對他們統治的重要性,便把其祖先附會於更久遠且族裔眾多的炎黃,而炎黃一脈,沒有文字,正好被附會者利用。

8、關於對湘西的記錄

《五藏經》中,幾乎不記湘西事,我想,可能是收藏的殘缺,也可能是湘西炎帝較早,由於氣溫不斷升高,造成重大天災,湘西炎帝不得不向北遷居,留下來的居民是與炎部聯繫較少的人,語言風俗有些差異。北遷的炎部後來與黃帝部爭戰融合,他們已經記不起家鄉的眾多的山(雪峰山脈的山沒有很高的,沒有太多特點),但對湘沅澧等水卻還是有印象的。還有,炎部融合後,不佔主導地位,宗教事務由黃部把持。又過了幾百年,到夏初時更是融合成了中原人。但還是有很多人,記著過去發生過的事,並在民間世代相傳,“形天與帝爭神”(《海外西經》)、“有靈山,巫咸巫即巫肦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十巫從此升降”(《大荒西經》)(《離騷》中有“巫咸將夕降兮,懷椒糈而要之”句,說明巫咸是楚地大神靈)等。海荒經那些零亂而離奇的故事,就可能是融合到中原的各地民眾代代相傳的逸事。在傳承故事時家鄉的一些山名也得以流傳,如靈山、常羊山、偏句山、有金山(或金山)。

《五藏經》對當時的人來說,是清晰、嚴謹、嚴肅的,其方位與里程雖然不十分精確,但在當時是瞭解起的成就。

主要參考書:

1、嶽麓書院1992年版[晉]郭璞注《山海經》

2、北魏酈道元《水經注》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形圖

4、《辭海·地理分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