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 广胜寺传奇故事丨鸡背瓦、羊驮砖,牛马在圈也出汗!

当你乘坐一辆旅游汽车,顺着盘山公路急驰向广胜上寺时,你是否会想到当初建这座庙宇的时候,这么多建筑材料古人是怎样运上山顶的?

对,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这里自古没有柏油路,这条盘山油路是公元一九八四年才新修的。而在修公路之前,这里只有一条条羊肠小道。那么,运输问题究竟是怎样解决的,可以想象古人建寺运料的艰难是无法形容的。然而,这里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动听的民谣和故事。

广胜寺传奇故事丨鸡背瓦、羊驮砖,牛马在圈也出汗!

三月十八朝霍山,泉边立了个白发仙,白发仙,把佛念。能叫六畜都上山,鸡背瓦、羊驮砖,牛马在圈也出汗,寺庙盖了一大片。还有宝塔擂云天,白发仙,笑开颜。盖寺有法不犯难……

相传,白发仙就是广胜寺第一任住持僧,他叫智峰。此人身强体壮,智慧聪颖。自从霍山顶降下舍利之后,他就决心要在这圣灵之地建寺传教。但是,这么高的山冈,路没路,水没水,建寺?谈何容易。这运料之事确实难坏了智峰。他日夜思虑着,犯愁着——想个什么法子搞运输呢?山上没路,智峰没法。为此,他熬煎得眉毛胡须全白了,还是想不出好法子、苦思冥想的结果,也只是加速了他的年龄和身体的衰老,智峰痛苦极了。

广胜寺传奇故事丨鸡背瓦、羊驮砖,牛马在圈也出汗!

一天傍晚,他在山林里查看地形,忽然碰见一个衣衫破烂的老汉。老汉见了他开口便笑,并直呼他的名字:“智峰,智峰,智慧之峰,区区小事,愁断肝肠,满肚知囊,飞向何方?”

老汉几句话,说得智峰不由一阵羞惭。急忙上前去拜倒在地,苦苦央求一番:“……活佛在上,贫僧这里有礼了。莫非弟子建寺之事,活佛也曾知晓……那么,依活佛之见——弟子应如何运砖运瓦、运木头……可是,老汉笑而不答。后来,竟要不辞而别。智峰紧上前想拉住他的衣襟,可抓了个两手空空一老汉不见了……但当他听到背后有人说话时,回过头来一看,老汉竟然又在不远的大树下捡柏籽,口里念念有词地诵一段顺口溜:

山又高,路又险,

为度众生盖寺庵,

木头拉不上,

砖瓦难上山,

何不求求老百娃(姓),

帮帮僧家解解难,

财东家,出点钱,

穷汉家,流点汗,

年轻厮儿,拽大梁,

壮年老家,扛根椽,

婆婆子,摸片瓦,

新妇女子搬块砖,

放羊的,吃羊来,

牛马头股,能驮山,

白日地里没有空,

傍黑帮咱上趟山,

一家出上一点汗,

来年屯里粮冒尖,

一家出上两点汗,

儿女孝顺妻室贤,

一家出上三点汗,

佛门保你全家安,

你家安,他家安,

佛法无量在人间。

智峰如梦初醒,连连称好:“谢谢长老,谢谢长老……”倏地,长老不见了。尽管智峰撕裂嗓门呼喊,但柏林仍是微风婆娑,一片寂静。

那天夜里,智峰辗转反侧不能入睡,他默诵若老汉念的打油诗,心里暗想:莫非这是菩萨点化——梦境中有人回答他:“智蜂,智峰,算你猜中,算你猜中……”

广胜寺传奇故事丨鸡背瓦、羊驮砖,牛马在圈也出汗!

从此,智峰天天站在粗泉源头,鼓足力气唱着那位菩萨念的那段歌谣:“山又高,路又险,为度众生盖寺庵……”渴了,喝口泉水,一连数日,他不知疲倦地吼呀吼一一终于招来不少四面八方的乡民。

乡民们无不为白发僧人的精神所感动,纷纷奔走相告,鼓动亲朋四邻为建寺效力。接着,一帮帮小伙子来了。一群群姑娘媳妇也来了……还有一队队牲口群。各村的老百姓,不顾白天田间干活的疲劳。每天傍黑争抢着前来抬木头,背砖瓦、运石灰、挑泉水……人拉肩扛,驴驮马载。还有几个放羊的采用了一只羊背上搭两件砖瓦的办法,给建寺运输增添了传奇色彩和速度……没过半月,建寺材料很快运齐,一座殿宇宽敞的佛寺很快出现在翠柏丛中。

这就是“鸡背瓦、羊驮砖,牛马在圈也出汗”的神奇传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