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中國最大的兩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

歡迎關注蒲公英社區,更多精彩內容即將呈現......

塔里木盆地位於中國新疆南部,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內陸盆地。盆地處於天山、崑崙山和阿爾金山之間。南北最寬處520千米,東西最長處1400千米,面積約40多萬平方千米 。海拔高度在800-1300米之間,地勢西高東低。盆地地貌呈環狀分佈,邊緣是與山地連接的礫石戈壁,中心是遼闊沙漠,邊緣和沙漠間是沖積扇和沖積平原,並有綠洲分佈。塔里木河以南是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中國最大沙漠,為居世界第2位的流動沙漠。塔里木盆地屬於暖溫帶氣候,年均溫9~11℃,無霜期超過200天。自然災害主要是風沙和乾熱風,以東北風和西北風為主,盆地邊緣沙丘南移現象嚴重。

中國最大的兩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囊括四川省中東部和重慶大部,又稱信封盆地、紫色盆地,總面積約26萬多平方千米,由青藏高原、大巴山、巫山、大婁山、雲貴高原環繞而成,周圍山地海拔多在1000米~3000米之間,面積約為10萬平方千米,中間盆底地勢低矮,海拔250米~750米,面積約為16萬平方千米,因此可明顯分為邊緣山地和盆底部兩大部分。邊緣山地區從下而上一般具有2~5個垂直自然帶。西北邊緣是很長的龍門山脈。四川盆地是中國著名紅層盆地。地表岩石主要為紫紅色砂岩和頁岩,這兩種岩石極易風化發育成紫色土,紫色土含有豐富的鈣、磷、鉀等營養元素,是中國最肥沃的自然土壤。盆地氣候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氣溫東高西低,南高北低,盆底高而邊緣低,等溫線分佈呈現同心圓狀。夏季平均溫度在24~28℃之間,極端高溫36~42℃;冬季平均溫度4~8℃之間,極端低溫-8℃~-2℃。四川盆地年降水量1000~1300毫米,但冬幹、春旱、夏澇、秋綿雨,年內分配不均,70~75%的雨量集中於夏季(6~10月)。

中國最大的兩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

塔里木盆地水分主要來自西風氣流,從中亞越過天山南脈河谷(如克孜河谷)或從準噶爾盆地越過天山埡口(如哈密、烏魯木齊)進入盆地。盆地降水稀少,盆地西緣的烏什為85毫米,阿克蘇57毫米;北緣的庫車63毫米,庫爾勒52毫米;南緣從西向東,阿圖什78毫米,喀什65毫米,和田35毫米,若羌17毫米,盆地本身無法形成徑流,但周圍山區年降水量達200~400毫米,可匯成河流到達盆地。較大河流有南部的葉爾羌、克孜勒、蓋孜、和田、克里雅、車爾臣(且末)等河,北部的阿克蘇、臺蘭、渭幹、庫車及開都(下游稱孔雀)等河。自然狀態下,上述河流能匯納到塔里木河;在大量引水灌溉情況下,現有水匯入塔里木河的,只有阿克蘇、和田、葉爾羌3條大河。從周圍山區流到盆地的年徑流量約370億立方米,東經84°以東面積佔45%,產生年徑流量18%,加上塔里木河向東輸送的水量32億立方米,實佔26%;西部面積佔55%,產生年徑流量82%,減去向東輸送部分,實佔74%。

中國最大的兩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地形閉塞,由於北部秦嶺阻擋冷空氣,冬季氣溫高於同緯度其他地區。最冷月北部均溫3~5℃,南部5~8℃,較同緯度的上海、湖北、安徽及緯度偏南的貴州高1~4℃。同緯度上的武漢冬天卻霜雪不斷,盆地位於長江河谷中的長寧全年無霜。 盆地各地夏季始於5月底,終於9月中旬,夏長4個月,溫度上東高西低。盆地西部夏天平均氣溫約25℃,較同緯度的上海、武漢等城市偏低3-4度,但溼度較大,所以悶熱難忍。東部最熱月氣溫高達26~29℃,長江河谷局地達到30℃。盛夏連晴高溫天氣又造成盆地東南部嚴重的夏伏旱。盆地氣溫東南高西北低,盆底高邊緣低; 各地年均溫16~18℃。10℃以上活動積溫4500~6000℃,持續期8~9個月,屬中亞熱帶。東南部的長江河谷積溫超過6000℃,相當於中國南嶺以南的南亞熱帶氣候。盆地氣溫東高西低,南高北低,盆底高而邊緣低,等溫線分佈呈現同心圓狀。盆地邊緣山地氣溫具有垂直分佈特點,如峨眉山、金佛山海拔升高百米,氣溫遞減0.55℃和0.61℃。峨眉山頂年均溫僅3℃,10℃以上活動積溫586℃,氣候上相當於寒溫帶和亞寒帶。

中國最大的兩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

“塔里木”,在維吾爾語中即河流匯集之意。舊時喀什噶爾河、渭幹河等也匯入塔里木河,後因灌溉耗水過多,與塔里木河間已斷流。水源充足的山麓地帶已發展為灌溉綠洲,著名的有庫爾勒、庫車、阿克蘇、喀什、葉城、和田、于田等。塔里木盆地是中國最古老的內陸產棉區,光照條件好,熱量豐富,能滿足中、晚熟陸地棉和長絨棉的需要。晝夜溫差大,有利於作物積累養分,又不利害蟲孳生,是中國優質棉種植的高產穩產區。瓜果資源豐富,著名的有庫爾勒香梨、庫車白杏、阿圖什無花果、葉城石榴、和田紅葡萄等。木本油料的薄殼核桃種植也很普遍。和田的地毯編織和桑蠶都發達。塔里木盆地是中國最大的含油氣沉積盆地。目前已探明油氣資源總量約為160億噸油當量,被地質學家稱為21世紀中國石油戰略接替地區。塔里木盆地油氣勘探始於1952年的中蘇石油股份公司 [5] ,塔里木油田1989年建成投產後,逐漸成為中國西部的能源經濟中心。原油產量不斷增長,天然氣產量也從2004年的約14億立方米猛增至2009年的181億立方米,成為“西氣東輸”工程的主力氣源之一。截至2015年,可探明油氣資源總量168億噸,油氣探明率14.6%已發現和探明大型油氣田30多個年油氣產量當量超2500萬噸,油氣產量當量年均增長百萬噸。

中國最大的兩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是中國動物種類最多、最齊全的地區之一。據統計,除魚類外,盆地底部共有動物417種,盆地西緣、北緣和南緣山地分別為487種、317種與288種,其中經濟動物均佔一半以上。盆地西緣山地是中國特有而古老動物保存最好、最集中的地區,屬於一類保護動物的有大熊貓、金絲猴、扭角羚、灰金絲猴、白唇鹿等。還有珍貴特有動物小熊貓、雪豹、鬣羚、短尾猴、獼猴、毛冠鹿、水獺及鴛鴦、血雉、紅腹角雉、綠尾虹雉、白腹錦雞、紅腹錦雞等。 盆地西緣的平武、青川、北川、寶興、天全、洪雅、馬邊等地,均為中國大熊貓的主要分佈區。已設立唐家河、王朗、臥龍(見臥龍自然保護區)、蜂桶寨、喇叭河等7處大熊貓、金絲猴等自然保護區。 酉陽、馬邊、平武等盆地邊緣山地溪溝中的大鯢及長江、金沙江中的中華鱘、白鱘也為四川所特有,均屬國家保護動物。四川盆地有煤、鐵、天然氣、石油、鹽、芒硝、石膏、磷、硫、鋁、金、銅、錳、石墨、汞等礦產資源,其中天然氣、芒硝為全中國之冠,並有中國重要的鍶礦。川東北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氣富集區之一,川中和南充等地鹽巖礦儲量很大。

中國最大的兩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

四川人,又稱為川人、蜀人或巴蜀人,即巴蜀民系,是漢族的一個民系,是中國四川省境內的主要族群,主要分佈於四川省。巴蜀人起源於華夏族的巴族和蜀族,並在經歷了漫長曆史中數次人口遷徙之後,最終形成於明初和清初的兩次“湖廣填四川”大移民運動之後,目前總人口約有1億);是中國漢族中人口最多的族群之一,狹義指生活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境內外籍貫(出生地)為四川的人群。至遲從公元前4世紀起,地處四川盆地的巴國和蜀國已經與中原的諸侯國聯繫在一起。在秦國擴張到巴蜀舊地後,大批移民就開始遷入。此後,川蜀地區曾經歷過一次次比國內其他地區更加慘烈的天災人禍,以至有了“天下未亂蜀先亂”的說法。但無論亂到什麼程度,四川又會浴火重生,恢復為“天府之國”,成為西南重鎮。究其原因,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四川的自然條件是“天府之國”的基礎。四川地區水源充沛,從古至今,都江堰的自流灌溉造就了四川“水旱從人,不知饑饉”,加上氣候溫和,植被茂密,物產豐富,在農業生產條件下完全能做到自給有餘。16世紀美洲作物玉米、紅薯等傳入後,盆地周圍的丘陵山地也得到更大的開發利用,從而養活了更多人口。另一方面,封閉的地形地勢也使四川比較容易防禦外來的入侵,在戰亂中能保持相對的安定,或者成為穩定的後方。另一個重要因素則是外來移民。四川的早期歷史記載蠶叢、杜宇等首領都來自成都平原以外,已經發掘的三星堆和金沙遺址也部分證實三四千年前發生的頻繁遷移。在古代,長距離的遷移不僅能使移民獲得新的生產和生活資源,找到合適的生存空間,而且是移民群體本身優勝劣汰的過程。而最終能在遷入地成功定居並繁殖綿延的,都是在體力、智力上的強者。秦滅川蜀和滅六國的過程中,大批移民遷入,帶去了先進文化。東漢末年中原大亂,大批移民進入川蜀,成為劉備建立蜀漢的中流砥柱。西晉時,大批氐人和漢人移民遷入,不僅建立了割據政權,也使當地的經濟、文化、人口得以在一次次戰亂中延續。這樣的歷史在唐末五代、明末清初等一次次重演。開發、定居、繁衍後的移民和移民後代熱愛他們的第二故鄉,在抵抗外敵時表現出異乎尋常的堅毅頑強,顯示出巨大的精神力量。移民中客家人的後代頑強地保持著自己的方言和宗族生活。隨著人口的增加,墾殖和開發區域的擴大,四川的經濟迅速恢復,名人輩出,近代各方面的四川籍名人幾乎都是移民的後裔。經過祖祖輩輩的辛勤努力,使四川迅速得到開發,因而四川無論在天災還是戰亂之後,仍能恢復為“天府之國”,成為中國最重要的省份之一。

中國最大的兩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

從漢代到唐代,千餘年間,先後有眾多民族的居民進入塔里木盆地緣邊地區,卻沒有導致當地民族構成和分佈發生根本變化,究其原因,主要是上述民族多為遊牧民族,他們建立的政權多屬於草原上的強國。他們之中雖然有不少人進入塔里木盆地緣邊地區,但到各綠洲從事農業的人很少。他們不改變自己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就很難和當地的原住居民融合,進而改變當地的民族構成和分佈。漢人雖然經營農業,但除在吐魯番地區外,其他地區的漢人多集中在幾個比較孤立的屯田點上,且人數有限,指望他們改變塔里木盆地緣邊地區的民族構成和分佈似乎是不可能的。恰恰相反,他們自己卻被逐漸融合在當地的民族之中。儘管如此,當時塔里木盆地緣邊地區的客觀形勢尚不具備形成統一民族的條件。以喀什噶爾為中心的喀喇汗朝於10世紀中葉前後接受了伊斯蘭教,而北部以高昌為中心的回鶻王國則多為佛教徒。由於宗教信仰不同,而導致文化和心理狀態各異,致使雙方在政治上完全處於敵對狀態。喀喇汗朝稱高昌回鶻王國的居民“是最兇惡的異教徒”,而高昌回鶻王國則支持信仰佛教的和闐李氏王朝反抗喀喇汗朝的入侵,甚至直接與其發生武裝對抗。在喀喇汗朝滅亡和闐李氏王朝以後,雙方以阿克蘇為界形成對恃狀態。所以直至14世紀,伊斯蘭教傳播的主要區域仍在阿克蘇以西地區。這種情況,直到14世紀中葉的東察合臺汗國時期才發生變化。當時,禿黑魯帖木兒汗(1343-1363年)作為新疆地區的蒙古汗皈依伊斯蘭教。在他的強制下,有16萬蒙古人信仰了伊斯蘭教。其子黑的兒火者亦熱心傳播伊斯蘭教,並率軍對吐魯番地區進行“聖戰”,強迫當地居民成為穆斯林。此後不久,伊斯蘭教便逐漸成為塔里木盆地緣邊地區居民普遍信仰的宗教,並佔有統治地位。塔里木盆地緣邊地區居民的伊斯蘭化,是維吾爾族形成,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由於他們普遍信仰了伊斯蘭教,不僅使不同民族之間便於通婚,而且凝聚了他們的民族意識,並使他們得以互相認同。所以說,伊斯蘭教對維吾爾族形成和發展起有重要作用。經過六七個世紀的融合發展,塔里木盆地周圍地區在政治、經濟、語言、文化和宗教諸方面都逐漸統一,塔里木盆地周圍居民的回鶻化才最終完成,於是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近代維吾爾族,經過長期的發展最終形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