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6 故事:在很久以前,氏族是吃人肉的,直到一個叫孝的人出現

故事:在很久以前,氏族是吃人肉的,直到一個叫孝的人出現


你知道嗎?很久很久以前,人是吃自己同類的肉的,年老死了,年少的傷亡了,就像去山上打得的獵物,刀破了切成一塊塊分給同村同族的家家戶戶食用,就是生病了,也是馬上殺了分給家家戶戶,因為病了就沒有用了。這種現象直到有一個叫孝的人出現了,才改過來。

孝在很小的時候父親就死了,是母親一把屎一把尿把他拉扯大的。小時候母親就告訴過他,生孝的時候幾次過鬼門關,有個頭疼腦熱的時候,又是如何煎湯熬藥給孝吃的。把一個體弱多病的嬰幼兒養成體魄健壯的青年,這些都讓孝銘記於心。

那天鄰居大嫂十月懷胎,臨盆生產,從早起到夜晚一直生不出,到半夜大人小孩都死了。第二天一早,族上的忤就拎著兩塊肉進屋來:“孝,鄰居大嫂難產死了,這是族上分給你的份子肉。”

孝想起母親說的鬼門關,又記起鄰居大嫂一天一夜的哭叫聲,很不想接肉的。突然計上心來,還是接了,馬上用鹽、酒醃好,火上烤乾寫上名字,拿房裡掛上,母親很不理解,問:“兒呀!烤得這麼香,怎麼都拿去藏了,不煮點來吃”

“媽,這是鄰居大嫂和她孩子的肉呢,昨天她慘叫了一天一夜,媽沒聽見?”

“聽是聽到了,從古到今不都是這麼過來的嗎,活人吃死人,將來媽死了,人家一樣要吃媽的肉。”

“媽,兒子決定不讓別人吃你的肉了。”孝喊著說:“別人家我管不了,從今往後,我們家再不能吃人肉了,我記得媽曾說過,生孝的時候幾次過鬼門關,媽就不記得了,還忍心吃鄰居大嫂和她孩子的肉?”

故事:在很久以前,氏族是吃人肉的,直到一個叫孝的人出現


母親被孝給問住了,過一會兒很艱難地說:“可是我們總得吃肉呀?”

“可以吃獸肉呀,去山上打獵不就有了?”

“要是颳風下雨,門也出不了,哪打獵去?”

“可以在天氣好的時候多打點儲存啊!”

“可媽現在就想吃肉。”

“行,兒子這就到山上打獵去。”孝說完揹著弓箭出了門。

老天像是在考驗孝,從上午到下午,連根獸毛都沒見著,眼見天快黑了,不能不回家,孝是個孝順又誠實的孩子,記起對母親的承諾,抽出腰刀割了自己身上的一塊肉回去煮給母親吃。

母親嘴上的功夫還是了得,吃著吃著,便問:“兒呀,媽吃著的是人肉呀,哪來的,你不是說從今往後不能吃人肉嗎?”孝怕母親懷疑,第一次說謊:“媽,這是猴子肉,兒子和幾個同伴去打得的,一家就分得這麼點。猴肉和人肉十分的相似,謊也圓得過去。

有了一天獵不到獵物的教訓,孝一邊把族上送來的人肉烤乾,都寫上名字編號掛在房裡,一邊天氣好的時候多上山打獵,活的圈養著,死了吃不完的就烤乾儲存。

故事:在很久以前,氏族是吃人肉的,直到一個叫孝的人出現


日子一天天過去,有一天母親生病了。忤帶著族裡的殺手來了,一看到殺手,母親傷心的落了淚。孝說:“不準殺我媽,不準吃我媽。”忤說:“孝,講點道理行不行,別人家的娘老了你可以吃,為什麼到你的母親就不可以了?”“我們家沒吃著誰的肉,鄰居大嫂和她孩子的肉,張三、李四、王五家的肉都在我屋裡,我拿來給你們。”孝說著進屋拿來各家各戶的烤肉,交給各家各戶,最後說:“我勸大家往後不要吃人肉了。”

“那吃什麼?”張三問。

“上山打獵呀!活的還可以養著。”帶大家到他圈養野獸的地方看。

“那以後死了人怎麼辦?”李四問。

“埋了呀!”孝回道。

……

孝還把自己打得的獸肉分給族裡的人吃,他們似乎覺得獸肉比人肉好吃多了。也難怪,本來人肉口感就不怎麼樣,加上吃的人肉大多是老死的和病死的人肉,那味道能好到哪去。孝還把狩獵和圈養野獸的技術傳給族人,族人開始接受孝的建議,不再吃人肉。自那以後,孝護母的事蹟在族中一代代傳下去,後來人們把愛父母、護父母的行為稱為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