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在援疆的基层医院遭遇棘手患者,麻醉医生这样做……

在援疆的基层医院遭遇棘手患者,麻醉医生这样做……

春节带着丝丝眷恋随风而逝,闻着年的余味,带着亲人的不舍,我们收拾心情,向着春天继续航行。

在援疆的基层医院遭遇棘手患者,麻醉医生这样做……

真宗的新疆沙尘暴即将来临,据说它比北京的沙尘暴执着而痴情。当沙浪霸气来袭的时候,仿佛钱塘江大潮铺天盖地,壮观又撩人……

在援疆的基层医院遭遇棘手患者,麻醉医生这样做……

沙尘暴前奏,维族同胞淡然,我们则是全副武装。“安徽援建”依稀可见。

在援疆的基层医院遭遇棘手患者,麻醉医生这样做……

骨科接诊了一位外伤患者,老人年过古稀,体态臃肿,步履蹒珊,一脸愁容。主诉简洁,诊断了然,右肱骨(上臂)上端粉碎性骨折。此病骨科常见,手术麻醉难度系数一般。

在援疆的基层医院遭遇棘手患者,麻醉医生这样做……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接下来的常规检查让我们大跌眼镜。老人不仅合并有严重的高血压,糖尿病,还有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功能极差,心功能也差强人意。特别是肺结核Ⅲ期,一侧肺巨大空洞,病变侵犯主支气管,管腔狭窄,病人呼吸困难。麻醉风险大,难度高。一如二十年的普桑,在偏远山区遇到了泥泞不堪的乡村小路,又逢沙尘暴……剩下就看驾龄和胆量了……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极有可能导致肺结核播撒,同时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几率也将大为增加,进而加重病情,面临死亡……故而对于此类病人,全麻当属相对禁忌,不到万不得已不可为之。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脏器衰退,只有较高的血压灌注方可满足需要;然则降压过度,脏器必然受损……糖尿病则更为棘手,她对心血管系统损害犹甚,潜在的危害乃在高血压之上。因而,须得循序渐进,徐徐图之……

在援疆的基层医院遭遇棘手患者,麻醉医生这样做……

如此一来,手术的难度系数也是直线上升。首先骨折是粉碎性,不是一折两段,既不好对位,也无处受钉。其次是高血压增加术中出血,再次是糖尿病术后容易感染,切口也难以愈合……还有心功能的调控、肺功能的提升以及老人手术后是否能顺利恢复等等,一切都充满着变数……

在援疆的基层医院遭遇棘手患者,麻醉医生这样做……

来自安徽的援疆专家张庆主任和皮山创伤外科“阿主任”都是十分重视,手术前多次与我们交流和讨论。大家忧心忡忡,平日里的悠然与自信此刻也荡然无存……

经过充分地术前准备,血压、血糖都降到了接近理想数值,心肺功能则难以一蹴而就,我们只能术中见机行事、相时而动了。

在援疆的基层医院遭遇棘手患者,麻醉医生这样做……

老人躺在了手术台上,麻醉按照计划,首先选择区域阻滞——肌间沟臂丛麻醉(病人的颈部);由于老人肥胖,无法通过正常的解剖进行操作,也没有超声予以辅助;只能凭借多年的经验仔细寻找着异感(神经刺激触电感觉)。

在援疆的基层医院遭遇棘手患者,麻醉医生这样做……

有道是: 水到绝地变瀑布,人到绝境是转机。在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压力之下潜力也是倍增。经过长达十多分钟耐心、仔细、多角度多层次锲而不舍地探寻终于获得了回报,找到了比较明显的异感,感受到病人的手臂不自主的弹跳,那种触电的感觉(说明麻醉成功了一大半)恰似“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悦……

接下来是将合理配伍的麻醉药物(长效与短效相补充,浸润与扩散相配合),缓慢而准确地注入神经丛的周围,重点注药,多点分布。同时需要间断地回抽,防止麻药入血。因为人体的神经与血管形影相随、不离不弃;而且肌间沟穿刺点临近大脑中枢,即便是0.5ml的麻药误入血管,都会导致严重的局麻药中毒反应,抢救不力则危及生命……

十分钟后测试麻醉,效果十分满意。我欣喜地告诉术者,可以开始手术!由于年龄大、合并症多,术中没有使用任何麻醉辅助药物,以免节外生枝。但是心电图的监测、心律失常的处理、血压的平稳调控、心肺功能的维持等等都在监护之下、掌控之中。所谓: 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大抵如此……

在援疆的基层医院遭遇棘手患者,麻醉医生这样做……

手术中,老人环顾四周,悠闲地与维族同事聊着家常,微笑的脸上写满安然……

在援疆的基层医院遭遇棘手患者,麻醉医生这样做……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奋战,手术顺利结束。文韬武略的张主任展示了他高超的手术技巧,美丽的巡回护士热情地为他拭去额上的汗水……他真诚而感慨地说: “手术比预想的顺利,麻醉比计划的完美,谢谢您!”

在援疆的基层医院遭遇棘手患者,麻醉医生这样做……

是的,麻醉医生由于深藏闺中,他们的辛苦付出,很少被外人知晓,也少有鲜花和掌声,得到最多的褒扬是来自外科系统同行真诚的谢意和由衷地赞美。每当冗长而复杂的手术结束时,每当多发伤瞳孔散大出血性休克转危为安时,颇有素养的外科主任们都会走到我们的身边,轻声的说道:谢谢,辛苦了!那一刻就足够了……

在援疆的基层医院遭遇棘手患者,麻醉医生这样做……

其实,想想那些只有编号没有姓名,为祖国的核事业默默奉献一辈子的两弹一星的科学家们;想想在新疆海拔5380米的“生命禁区”——“神仙湾哨所”一干就是五年、从未回过家的官兵们,我自愧不如……

在援疆的基层医院遭遇棘手患者,麻醉医生这样做……

手术虽然结束,但治疗仍在继续,我不敢有丝毫懈怠。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通常使用“术后镇疼泵”。

在援疆的基层医院遭遇棘手患者,麻醉医生这样做……

然而,简便而省事的“静脉泵”并不适合高龄和伴有严重合并症的患者,我选择了静脉留置套管针连续臂丛“术后镇疼”,低浓度的局麻药直接作用于原本阻滞的臂丛神经,取得了四十八小时镇疼确切,无副作用,费用低廉的理想效果,备受病人和医护人员的交口称赞,此时此刻,我感到无比欣慰……

在援疆的基层医院遭遇棘手患者,麻醉医生这样做……

你若开窗,清风自来。心存阳光,温暖就会围绕你;心存他人,真情就会回报你;心存乐观,微笑就会追随你;心存感恩,幸福就会陪伴你;未来,静观流云,看淡人生……

说明:本文近似科普,受篇幅限制难以尽情描述,不妥之处请业界同行海涵。另外借用了援友和朋友圈同学的图片,在此一并致谢!

2018.3.7于皮山

新青年麻醉论坛微信号:xqnmzcn

新青年 新麻醉 新思想

合作,平台交流 请加微信:xyzcn99

欢迎赐稿、荐稿:[email protected]

共创麻醉人自己的微平台!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探访新青年医学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