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有无信仰的差别

节选|《一个人的西部》人民文学出版社

他或许希望长寿,身体却不可挽回地走向坏灭;他或许想留住某段快乐时光,奈何已人事全非;他或许想以某种方式活着,自由地做些事情,客观条件却一直在阻挠他;他或许需要一笔钱去完成某个心愿,收入却总是达不到那个数字……期待和现实之间,总是有着一种落差——因为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如果你放下落差,只求尽力,就不会生起烦恼;如果你关注落差,就会感到痛苦煎熬——哪怕你不在乎名利,只渴望一种完美人格。

有时的完美,是一个可怕的词。因为它不一定是升华的产物,也可能是一种我执。区别是,前者想给世界带来更大的利益,所以不断完善自己,不断破执;后者追求虚荣感和成就感,所以不断挤压自己,执着于小我的得失。

真正的信仰者,追求的是身心的自在、自由和自主,以及人格的完美,这是贪执息灭后的一种必然结果。最初,你可以把它当成你的追求,但到了一定的时候,你就要放下它,追求进一步的破执。如果你放不下,就会陷入另一种执着,不明白“我”一直在变化。最后,那执着就会捆绑你的心灵,变化出无穷的幻觉,让你认假成真,让你惶惶不可终日,让你不能自由。不要追求破执之外的一切,不要执着于得失、好坏、对错、善恶等对立概念,甚至不要执着于破执本身。要知道,执着是欲望观照下产生的,而欲望,就是一种对世界或自己的攀缘或贪执。所有的贪执,是不可能产生安详和快乐的。只要提起警觉,安详、恬淡、进取地活着,尽量多做些利众的事情,有一天,某个东西就会撞疼你的脑袋,它就是成长。

大师虽然在人格上趋向完美,但他的心里,也定然有更大的东西。北宋哲人张载,曾用四个短句归纳了这个东西,那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能做到这四点的人,定然是大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