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快樂的家庭,對孩子有多重要?每多一分,他們就快樂很多!

1

前幾天,一位媽媽留言說自己八歲的兒子在日記本里寫了一句話:“我覺得自己一點也不開心,媽媽太兇了,只喜歡我妹妹,我覺得她已經不愛我了,我很害怕。”

當時看到這句話,她說自己很難受。

她說兒子3歲前一直是奶奶帶,這幾年老人身體不好,她就辭職在家裡自己帶。

而老二前幾年又不小心懷上了,自己就把重心放到了照顧小寶身上。

一個人帶孩子,總是有暴躁的時候,有時兒子作業寫不好,她就會發脾氣。

幾乎隔三差五就要兇兒子一頓,這幾乎成為了習慣。

“你是不是有很久沒對兒子笑了?”我問她。

“是有很久了!偶爾看到女兒童真的笑臉才回一個給她。可是一見兒子就是板著臉。平時孩子上學,本來就是催催催,然後就時兇他的時候多。”

她說自己很累很累,想找個人說話都找不到。

而丈夫長期出差,忙著掙錢養家,根本幫不到一點兒忙。

遇到孩子有這樣的想法,無論是哪個父母,都會傷心。

可是,更需要改變的是大人。

快樂的家庭,對孩子有多重要?每多一分,他們就快樂很多!

2

其實,每個孩子都會有情感需求,而且絕對超過對於玩具或者高分的需求啊。

遺憾的是很多父母沒有明白。

以為給了孩子名牌衣服、高檔玩具,就以為孩子是幸福快樂的。

殊不知,孩子的內心一點也不快樂。

可是父母卻沒有顧及到。

還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模式與孩子相處。

嚴厲而刻板,沒有積極響應孩子的情感需求。

其實孩子出生後幾個月就會對母親的表情非常敏感。

他們用手勢或者聲音發出自己的信號,然後渴望得到母親溫和而積極的回應。

有了這樣的互動,孩子是快樂而滿足的。

曼徹斯特大學心理學教授埃德·特洛尼克曾經做過一個非常有名的實驗——靜止臉實驗。

他讓一個母親先和孩子互動,孩子非常開心,積極響應;然後讓母親再換成一個沒有表情的臉,無論孩子怎樣做,母親都一直面無表情。

下面是實驗截圖:

1、實驗之初,母親與孩子正常互動,孩子很開心。

快樂的家庭,對孩子有多重要?每多一分,他們就快樂很多!

2、靜止臉實驗開始,母親面無表情。孩子已經發現不對勁,開始想辦法引起母親注意。

快樂的家庭,對孩子有多重要?每多一分,他們就快樂很多!

3、孩子繼續嘗試讓母親與自己互動,但是母親仍然面無表情。

快樂的家庭,對孩子有多重要?每多一分,他們就快樂很多!

4、最後孩子開始崩潰哭泣。

快樂的家庭,對孩子有多重要?每多一分,他們就快樂很多!

我記得那時候兒子幾個月的時候,躺在他的推車裡,我會跟他說話,拿一些東西給他示範,給他表演,表情誇張,笑著鬧著。

老人們跟我說沒有用,你看孩子沒什麼反應呢。

的確,他就在那躺著,看著我,偶爾給我一個小小的反應。

但是我一直在孩子面前跟他互動著,後來到了五六個月的時候,小傢伙像青蛙一樣每天彈彈彈,總是樂呵呵的。

在陪伴孩子時,我們給予孩子更多的笑臉,會讓他們也學會微笑。

可是孩子如果一直處在一個消極情緒覆蓋的家庭環境裡,無論這種情緒是不是針對他們的,這些孩子都會表現出難以調解的消極情緒。

他們會擔憂,父母是不是已經不愛自己的了。

3

一個快樂的媽媽,是孩子快樂的源泉。

曾在書上看到一段寫給媽媽們的話,我讀的時候,非常感動。

“要知道,你能專注地做好養育寶寶時的那些髒活兒和累活兒,並能從中收穫快樂,從寶寶的角度看,是非常重要的事……因為在孩子眼裡,柔軟的衣物、舒適合適的洗澡水,都是理所當然要有的。

但是為寶寶提供這些條件時,媽媽開心不開心,卻不是寶寶能做主的事,這要看媽媽當時的心情和態度。

假如媽媽做這些事時是耐心和快樂的,那對孩子來說,這就像是和煦的陽光灑在身上一樣地享受。”

所以,養育孩子,要耐心地去做,帶著一顆快樂的心。

而不是一顆抱怨的心。

假如母親經常抱怨丈夫事業的不如意,抱怨孩子的不努力,生活的不幸福,不知不覺就成了一個“怨婦”媽媽。

你經常對著孩子發脾氣,孩子怎麼會快樂呢?

“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的。我們都會犯錯的。不管你是誰,改變從你開始”

千萬,千萬不要成為一個怨婦媽媽。

誰也沒有資格,在孩子心裡種下灰色的種子。

快樂的家庭,對孩子有多重要?每多一分,他們就快樂很多!

4

而一個快樂的媽媽,是一個家的福氣。

我們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其實有意無意中已經通過自己的行為傳輸我們的人生價值。

甚至你對伴侶以及親人的態度,或者跟朋友的相處方式,都會影響到孩子。

曾記得中央電視臺有則公益廣告:

一位年輕媽媽在給兒子講小鴨的故事,講完後,母親去給孩子的奶奶端洗腳水洗腳,那個年幼的孩子見了,便跑去了衛生間……

當媽媽給孩子的奶奶洗完腳,回到自己的房間時,發現兒子不見了。

回頭一看,只見她的兒子正顫顫巍巍地端著滿滿的一盆水,蹣跚地走過來童聲童氣地說:“媽媽洗腳。”媽媽欣慰地笑了……

隨後電視畫面上跳出了一行字“其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每當看到這則廣告,都非常感動。

如果你每天回家就是板著臉,看這不順眼,看那也不順眼。

長期抱怨家裡人不理解自己,跟朋友們抱怨生活不如意,訴說自己的痛苦。

天天在抱怨裡度日,那孩子也會聽著,你的抑鬱也在一天天灌滿他的腦子和心靈。

快樂的家庭,對孩子有多重要?每多一分,他們就快樂很多!

5

很多孩子容易出問題的家庭,常常有一些共同的特徵。

比如母親獨立撫養一個或幾個孩子,無人分擔,母親感到筋疲力盡,意志消沉。

根本就沒有時間去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因為總是有更迫切的東西等著她們去做。

比如家裡一堆的髒衣服或者家務要做。

甚至有的家庭還有一些財務、或者感情上的危機需要關注。

這時,很多人會說“爸爸去哪了?”

的確,缺位的爸爸成為孩子出現心理或者行為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

而且爸爸還是媽媽快樂的最大守護神。

一個好爸爸,肯定是愛自己的妻兒的。

會努力讓媽媽感到身體舒服,心情愉快。

要理解妻子的難處,要知道在孩子小的時候,媽媽們幾乎每天二十四小時、不分晝夜地照顧著孩子,而爸爸也許就是帶孩子玩玩,而髒亂的活兒卻都是媽媽在默默完成的。

所以,不管是家庭問題還是孩子的養育問題,爸爸應該站在妻子的身邊,給予她支持和分擔。因為媽媽一個人承擔,非常辛苦,也是容易出問題的。

不管是誰,把孩子帶到這個世上,都有責任,好好愛護他們。

而家裡的快樂多一點點,孩子會快樂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