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家长愿意给学生减负吗?

一知半


作为老师,我不愿意为孩子们减负,减少负担半个月,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就会直线下滑,减负一两个月,孩子的学习态度就会开始各种浮夸,减负一个学期,好学生开始变差生。

作为家长,我更不愿意为孩子减负,我个人还没有佛系到完全不在乎孩子的学习成绩,让孩子在感受所谓的“虚假的”快乐中成长,孩子认为的快乐就是电视、游戏、网络等(大部分孩子绝对是这样)。

我的学生,除了极少数家庭能够以每年几十万的代价供应孩子海外留学,大部分家庭的孩子都要参加我们国内严酷的高考,不拼成绩,不拼努力,还拼什么?拼综合素质?要是真拼综合素质,穷人家的孩子更没戏,学校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各种眼界开阔的孩子,哪个父母很“孬”,全部是中产及以上家庭,他们有钱,有眼界,所以在培养孩子时也更拼。

所以我经常说:你们不拼,未来你们的孩子都没有起点,你们最容易的就是拼考试,把分数拼上去,你们就能一路走的更轻松顺畅。

对自己的孩子,我虽然内心期待她们快乐的成长,但是绝对不会放松对她们学习的要求,不是一定要当学霸,但是最起码要能够在应试大环境中,八九不离十的差不多,进一所不错的中学,不错的大学,至于未来,要考孩子自己,但是学习还在我可控的范围内,所以一定会重点抓,当成家里最大的事情来抓,为了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一切都可以放下,甚至说在未来的某一天,如果有需要的话为孩子的学习甚至可以把工作辞了。


九斗学生心理


我是家长,我很愿意给孩子减负。

现在的孩子真的太累了,除了周末能有点时间玩,平时都是上课做作业,我不要求我的孩子出类拔萃,健康快乐的成长就好。我想孩子能轻松点学习,不要压力这么大。


我是老师,我在学校看见很多学生每天被课程压得喘不过气来,明天从早上六点起床到晚上11点睡觉,没有多少属于自己的时间,像读书机器一样,我就想到我还在读小学的女儿,上了初中也是这样,这不是我希望的。


不愿意减负的家长应该是害怕减负以后孩子学不好,其实都一样。减负不是见质量,减内容,该学的还是要学,只是放慢脚步,慢慢完成而已,大家都减负了,孩子们也和现在是一样的。


秋城夏微凉


作为家长,我不愿意为孩子减负。没有伞的孩子,必须要努力奔跑,因为有伞的孩子都在拼命奔跑。


在我看来,学习永远是“痛苦”和“累”的。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从古至今想要学好想要改变命运就必须通过读书,古时候有科举考试,现在有中考高考。虽说应试教育体制有弊端,但是这在目前高考是最公平的没有之一。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高考是代价最小的改变命运的一个机会。


我不愿意为我的孩子减负,因为我就是个普通老师,因为我的孩子以后无法拼爹拼妈,拼成绩是最好的选择。我从小就是这么过来的,我是80后的农村孩子,小升初的淘汰一批,初中升高中又淘汰一批,高考的时候又淘汰一批。

如果我从小不努力学习的话,那可能我现在就是农闲去打工,农忙时回家收庄稼。如果我从小不努力学习的话,那可能我的孩子现在就是个留守儿童。

我不愿意为我的孩子减负,因为我不想他现在傻玩以后傻眼!!!


杂话杏坛


刚好昨天我儿子的学校也给每个孩子提了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家长,在孩子学校的作业做完之后,应不应该增加课外作业?”

我想两个问题的出发点应该是一样的,可以合并回答。


我个人觉得,所谓减负的看法,多数是针对小学和初中阶段而言的,因为这个阶段学习科目的数量少、难度小,正常功课量情况下,是会有空余时间的。“给空余时间找点事干,将空余时间用功课塞满,省得浪费掉!”——是大多数家长和老师的想法。

下面我只就小学阶段发表一点看法,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和讨论。

一、自律和效率的形成机制

昨天,当我儿子学校的老师提及以上那个问题,问孩子们意见的时候,我儿子告诉我——

班上绝大多数女生的回答是,家长应该增加作业量,因为这样可以让学习成绩更好。——小学女孩子果然普遍乖巧!会讨好老师,情商高!

全班的男孩子回答说,不应该增加作业量,理由是五花八门的,因为主要考虑需要自由自配时间段,贪玩嘛!

最有意思的是有一个女生,她唠唠叨叨,不停的抱怨说,每当她某天很快的完成了学校的作业,接下来就要面对更加多的家长作业,所以她还不如磨磨蹭蹭的,将学校作业做到10点半睡觉为止!——这个答案最让我惊喜,这孩子是真敢说,实事求是、不说假大空!


我想请问一下各位家长和老师。小学阶段是学知识重要还是养习惯,养效率,养自律,养兴趣重要??

有没有必要为了拔高成绩上的一点点分数,将这些对未来学习至关重要的素质养成给废掉?!

即使孩子真用空余时间去玩了,但起码他高效自律的做完功课了,为初中、高中的二次发力,奠定了良好的习惯基础,您们说是吧?

▲对此我深有感触,四年级下学期一开学,我就已经焦头烂额了!因为开学的头一个月里,孩子每天的功课都要做到10点半—11点,偶尔甚至12点!每天雷打不动的两个小时练钢琴时间完全没有了。更别说这个学期新进的星海阿卡贝拉表演团布置的练习内容!最后为了保证阿卡贝拉的练习任务,我狠心将钢琴停了一个月。

经过我的观察,慢慢我发现了,孩子新学期的功课量,并不是大幅度增加到完全无法挤出时间的程度,没时间练琴更多是因为他的作业磨蹭导致的。对于他的磨蹭,我怎么样施压都没有用,各种方法都已经用尽了,也没有任何效果!当我把他的钢琴停掉,停对了!毕竟那是陪伴了他七年的兴趣爱好,他开始紧张了起来,功课效率也在逐步提升,现在已经可以挤出时间来练琴了,虽然无法达到两个小时练琴时间,只不过那是因为加了阿卡贝拉的练习量。



我们可以反思一下,如果他在完成作业之后,我再另外加功课给他,实际上是在逼他干他自己不愿意干的事,那么他的自律和效率是无法养成的。在这些事情上逼迫是一点用都没有的!起码我是试过了!

那么请问,我们应该在孩子功课完成之后,给孩子继续加负吗?

家长、老师和学校在小学阶段就给孩子加负,实际上解决的是你们自己的焦虑,还是真正提高了孩子的学习素质呢?

“自律和效率”通过作业加负是形成了呢?还是被毁掉了呢?

二、感性认知能力的培养

一个成功的人才,光有文化课智商培养为目的的理性认识能力是远远不够的!他还必须具备情商、逆商、道德修养、艺术修养、空间感、体能……这些感性认知能力。

感性认知能力的培养,按当前教育体制,只能靠课外兴趣班形式结合孩子的天赋和兴趣来实现。

所以,小学阶段的空余时间不被刷题课业给塞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孩子未来学习的灵性和韧性,往往取决于他是否能在课余,有时间干他自己感兴趣的正当爱好(琴棋书画、阅读、体育……)!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动力,当这种动力养成自律和效率习惯,倒逼、反哺文化课学习,良性循环的闭环就此形成了!

一个能让家长省心,自我约束,自我调节压力的,健康、阳光的孩子,学习成绩会差吗?会堕落吗?会沉迷不良嗜好吗?会激烈叛逆吗?

在我看来,教育体系必须回归平衡,感性和理性必须共存。

不否认有极少数孩子以刷题为乐趣,因为那恰好就是他的天赋所在、兴趣所在、快乐源泉。但那种孩子毕竟是极少数!对此我们必须有清楚认识,不能拿极端当范例来要求所有孩子!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孩子必然有自己的天赋,但天赋是丰富多彩的,正如我们的人生!



大人工作都需要透气,更何况贪玩、好奇为天性的孩子?在如马拉松长跑般的学习过程里,平衡才能健康、平衡才能长远、平衡才有灵性、平衡才能成才!

关于减负吐槽

老师,同样的字和单词,只要真会了,能不能不要重复写,让内容少点,把字写漂亮点不好吗?

我想让孩子每天背一首唐诗,我想让孩子每天看看文言文并能读熟,我想让孩子多阅读,我想让孩子每天体育锻炼一下……

以上都没时间做啊!因为还有他热爱的音乐需要坚持!累了就靠少得可怜的阅读时间来休息。

那些重复性的低效抄写功课能稍微少点吗?老师其实您只需要“堂听错误,功课加倍,这一个措施就好了!”您也能因此批改少很多作业的。让自律高效的孩子们飞起来,带动那些懒得飞、不肯飞、不会飞的、不好吗?



大河向北


“听说要给学生大力减负了?”

“减负减得孩子升不上重点学校怎么办?”

这是最近我们学校“教学开放日”家长们问得最多的两句话,言语中透着担心与焦虑。 “减负”,老师们一片欢腾。



的确,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这已成了有目共睹的事实。孩子们长期睡眠不足,部分学生身体素质差,时常感冒,一跑800米就晕倒,个别学生心理压力过大,易怒烦躁等。这些都极不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故对于减负,老师们举双手赞成。 可家长们的意见如何呢?

“现在竞争力那么大,我不可愿意给孩子减!”教学开放日,小明的家长对班主任如是说。

“孩子可自由支配时间多了,学坏了咋办?”

“孩子作业量减少了,老师们闲得干啥?”



原来,家长才是最不愿意给孩子减负的人!家长为什么成了“减负”的最大阻力呢?

首先,家长担心“减负”会削弱孩子的升学竞争力。 近年来,学生升学得压力的确不小,学生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能考入一所重点学校,孩子将来考高中考大学就多了一份把握。谁愿意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呢?

其次,家长担心“减负”后的孩子沾染上“网络游戏”等不良习气。 有家长提出,孩子“减负”后,课业负担少了,自由活动时间多了。空闲时间里,他们沉迷网络游戏怎么办?



再次,家长们不愿意老师们跟着学生一起“减负”。 在相当一部分家长眼里,中小学老师很“清闲”:作业推给家长阅,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推给家长督促检查,将学生当做皮球一样踢给家长。老师们每天除了上一两节课,余下的大量时间去校外辅导班挣黑心钱。

最后,还有一些家长担心“减负”可能会导致“增负”,担心孩子的学习负担不能真正减下来。 孩子校内负担轻了,可升学的压力并不会减轻,别的孩子都去辅导班了,自己的孩子去不去?不去心里不踏实,去了孩子的学习辅导不但没减,还增加家庭经济负担。

对于减负,你们怎么看呢?


暗香屋


这个问题提的好!这正是减负的难点所在!

那边,教育行政部门通过行政管理,加大压力,好不容易把学生在学校里的负担减了那么一点下来。这边,家长立马送到培训班里给加了上去,真正减负,希望渺茫的很!



为何如此?瞄着若干年后的高考指挥棒呢。大家都加上去了,谁又敢减下来?如此一来,形成了一个怪圈,越是重视子女教育的家庭,孩子的负担就越重,就越减不了负。那些不重视教育的家庭,子女课业负担并不重。

但往往这些负担不重的孩子,几年后就以反面典型的形象,证明了减负是确定无疑的错误。家长还敢减吗?



就在今天,看到一则新闻,某县教育局长因减负遭到家长们的抵制,投诉,最终被迫辞职!

可见减负难,难于上青天!只要高考制度存在,减负只能是美好的希望。

可是,高考作为社会所剩不多的公平竞争制度,如果取消了,那就不仅仅是孩子的的负担问题了。

难哉!


当代师说


我作为家长,我很想给孩子减负。在考试制度不变的情况下真正的减负又怎么做得到呢?



如今,考试制度就是这样,高考看的就是分数,所以,家长不得不想法设法让孩子考高分,因此才有那么多辅导机构的出现。家长也就不惜代价送孩子去提高成绩。

学校评价体系也是一样,考得好,你这个老师就好,反之亦然,所以老师和家长是一样的目的。我孩子初中高中每次周末回来白天都是做作业,只有吃饭时间和晚上是自由的。可是有什么办法吗?难道有谁不想让孩子考上好大学找到满意的工作吗?



有时候我也觉得,孩子太辛苦,但是,世界上有什么事不辛苦吗?哪行哪业不辛苦?

教育部长说“孩子要成才不付出努力,没有负担是不可能的,世界上没有舒舒服服轻轻松松就成功的事,天上掉馅饼的事都是要付出成本的”。


我的平凡生活


作为在校学生的家长,我要肯定的回答,我不愿意给孩子减负!



首先,在现在的教育体制下,学生最终还是参加中考、高考,我们虽然喊着素质教育,但是学生最终还是要以成绩为准!原来我们形容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是很形象的!所有学生被纳入一个跑道比拼,教育成为竞技教育。



在这种情况下我给孩子减负,我让孩子少做题,回来人家孩子都上大学去了,我的孩子没有成绩怎么上大学?

其次,当前各个学校都在竞争,区域统考还在进行但是不叫考试了,叫什么检测!学校内部老师们也在比拼学生成绩!学生虽然不排名了但是学生也知道自己的成绩,成绩低了在同学面前也是抬不起头来!

第三,周围的孩子都在上各种各样得培训班。每到周末甚至是每天晚上,家长都送孩子去培训班,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学、学深,以便在于其他孩子竞争中取得优势。



家长都知道,现在孩子不努力学习,将来要努力工作!社会竞争压力加大,现在看起来学习很难负担很重,但是家长一路走来深深的感觉到学习才是是走向成功的最容易地捷径!


景行说教育


中国的家长一直是在矛盾中挣扎的,中国式教育既有“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的雄心,又受传统父辈溺爱思想的束缚。


减负一方面是时代发展需求调整的一种方式,也是家长溺爱孩子的呐喊。家长一方面抱怨学校给孩子布置太多的作业,抱怨学校要求学生上晚自习,甚至周六竞赛培训课程,然而一方面又盲目追求学科成绩和班级、学校成绩排名。出现任何成绩波动家长首先会将学校管理和教师授课定位责任主体,甚至很多不淡定的家长会失去对教师的信任,张罗给孩子报读辅导班。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很多中国家长的指导思想,但对一些长期受强权教育下的孩子而言也是道德枷锁。孩子一大半的压力是来自家长的,孩子不仅是家庭成员,很多时候是家长层面攀比较量的承载体,这也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如果所有家长都能放下“成绩唯一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就放下的课业压力而言也不算超负荷。


广土湘


不愿意 减负是上流社会希望的 因为他们可以把大量的事件用来培养兴趣 而普通大众根本无力承担培训班所带来的压力 并且培训班的档次也不会很好 这样就会从小就形成两极分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