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北京全聚德外卖烤鸭关张,根本原因其实是贵还难吃?

抬头笑笑咯J


北京全聚德外卖烤鸭于2017年4月停业,历时一年。主要原因有三个:



⒈百年老店寻求生长点,试水互联网,讨好年轻消费群。国营老店全聚德提出的“拥抱互联网,永保年轻人”理念,与年轻的民营企业鸭哥科技的“互联网+全聚德及全国美食”新模式一拍即合,开始了老字号征服新市场的万里长征,没想到只用了一年时间就铩羽而归。没挣到钱,赔了几百万。

全聚德的思路是对的,鸭哥科技信心也十足,要为全聚德门店带来10%的增量。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错在立项不懂市场规律。年轻群体永远追逐新的东西,红了几十年的洋快餐都在被他们抛弃,怎会回过头去热捧你陈年老吃?所以失败。


⒉第二个原因,任何地方美食,都有其生命周期,当红期兴旺,过期淘汰。远的不说,天津大麻花、狗不理,老北京糖堆、糖葫芦,红火了多少年,如今还有几个人去吃?烤鸭也逃不脱这个规律。人们物质生活如此丰富,可选择的美食玲琅满目,就轮不着油乎乎的烤鸭了。

⒊尽管烤鸭外卖系列产品设计很完美,有近千元的顶级片鸭套餐,也有二三十元的单品,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但是,这个设计恰恰忘了烤鸭的餐文化:堂食、仪式、聚餐。外卖的对象是单人就餐,烤鸭就没有了这个文化价值,还吃你干嘛?

所以说,全聚德这个触网实践活动,违背了市场规律,脱离了自身的文化属性,完全的文不对题,把个国宝级的皇家大菜搞得灰头土脸,不赔才怪。


普济


难吃肯定不至于,但现在感觉烤鸭的流量已经逐渐被周边餐馆分流了。比如你家来客人了,然后想吃烤鸭尝尝,放眼望去,只要正规一些的餐馆都会有烤鸭,不管是正宗不正宗,普通老百姓吃的味道都是一样的,无非就是脆鸭皮加烤鸭酱大葱卷鸭饼。虽然不正宗,但也能凑合吃。总结几点吧:

1、周边餐馆分流:别说繁华地段,就我们家一个犄角旮旯的地方,都有北平楼、九头鹰、金百万这些卖烤鸭的餐厅,虽然味道不知道正不正宗,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普通老百姓谁能分出大葱和酱料好坏……

2、没这文化:我爸就是北京人,他就没吃过几次全聚德烤鸭,我奶奶那一辈儿更别说了,都是种地的老农民,哪儿有好烤鸭这一口的,当年根本就吃不起,那年代无非就是所谓城里人爱吃这个,有时候过年图一个新鲜买一只尝尝,但也嫌贵,吃烤鸭还不如买生鸭肉炖着吃呢。

3、全聚德门店分布问题:你说现在北京人没钱吗?不是,北京人没有品牌荣誉感吗?也不是!其实全聚德的烤鸭也没比以上我说的九头鹰之类的“杂牌”烤鸭贵多少,价格普通老百姓都能接受,但人家的品牌布局都是繁华街区,我们这种穷乡僻壤太少了,没有几个人会坐车去专门卖烤鸭吃。家门口附近就有烤鸭,我干嘛大老远去吃这个。

4、餐饮健康问题:烤鸭的油还是挺多的,一般一个月吃一次就腻了,现在人都讲究低油低脂的生活,不像当年人肚子里缺油水了,吃的腻了就吃不下了,以前我小时候吃肉没够,羊肉串50串招呼,现在吃油腻的多了就反胃。肚子里肥油太多了。

总之,全聚德烤鸭没落,肯定跟难吃没关系,最主要的一个是管理者的品牌战略布局有点问题,再有就是现在的人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大家都追求健康饮食,低油低脂。


岩哥直言


全聚德相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也提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老字号餐饮企业的确面临着品牌单一、创新不足、商圈变化、存量下滑等诸多挑战。

对于全聚德来说,当前最为重要的是改善其服务与品质,从而把客人留住,提高单店业绩,把这种单店的经验标准化后,再去开更多的连锁店,来实现经营的良性循环。


爱芯


一个居心叵测的提问,引来众多围观和妄加品评。真是悲哀。也正是社会整体浮躁的具体表现。

在众多点评里,除了所答非所问的文章转载和凭空臆想,就没有谁打算现场实地看看,了解一下真实情况。而我就在不久前去了,还有相关照片和视频分享。

我只想简单说,这个问题就是一派胡言!

你可以对社会现象有偏见,你可以对不良现象表示不耐烦,你更可以对存在的问题不能得到解决有有所怨言。但唯一不该做的就是,睁眼说瞎话,有唯恐天下不乱之嫌。

全聚德是北京的名片,不容你瞎扯闲篇!!

至于可能存在的违建,归根结底还是属于临建范畴。即使将来被拆或改建,全聚德招牌还在,老店还会在,排队的人流依然还会源源不断。


新文化街男孩


关于这个提问,大家都纷纷在谈味道和价格,这一点其实看各人的看法。不过,这里要说点别的事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赵天宇近日发现,全聚德前门店北侧屋顶存在临时板房,并从北京市相关政府部门独家证实,该店存在违建且已经被立案调查。记者还了解到,全聚德曾在2014年因前门店经营空间需要,募资进行改扩建,但至今迟迟未动工,而被调查的违建与改扩建项目迟迟未动工也直接关联。

不过,全聚德相关人士对记者说:“现在没有听说我们有违章建筑,有关的执法部门也没有找到我们。”

全聚德前门店是全聚德的起源店,已有上百年历史,历经扩建、装修改造、原址复原,其“老门面墙”是全聚德百年发展史最古老的见证。

砖砌拱券的门楣、砖雕“全聚德”匾额、大门旁的幌子……北京前门大街上闲逛的游客,很难不被全聚德精致的门面吸引。全聚德前门店向来游人如织,这是全聚德的起源店,其绘金雕花的门面亦被列为北京市文化保护单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全聚德前门店存在违章建筑,并且已被相关部门关注。记者探访发现,这间门店的外观是前后两座建筑,中间以长廊通道连接,通体灰色砖瓦,与周围其他的店面交错分布,整体风格与前门大街统一,仅从外观上看,很难辨认出何为临时简易房屋。

记者随后试图绕过全聚德前门店正面,其北侧被挡板遮挡,但依然有工作人员从缝隙穿过。穿过挡板再往前便是一片正在施工的工地,而此处工地就位于全聚德前门店北侧。从工地上可以看到全聚德北侧房屋屋顶上盖着整齐划一的活动板房,长约50米,宽约3米。灰色的建筑外体与全聚德自身的建筑融为一体,让人一眼难以辨别。据记者观察及现场工人所言,这栋盖着活动板房的小楼就是全聚德前门店北侧楼房。

北京市东城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察局宣传科工作人员向记者确认,全聚德前门店确实有违建,城管执法部门今年7月份发现该违建并去现场查看确认。该人士介绍,2013年以前的违建,现在称之为“历史存量违建”,历史存量违建将按照计划逐步拆除,毕竟政府部门的人力物力也有限,不大可能同时完成。

按照城管部门的说法,全聚德前门店存在的违章建筑是2008年之前,已经使用近10年时间。同时,全聚德在2013年定增募资时也公告称,由于面点间、冷荤间等压缩面积后安置在主楼及其他临时简易房屋中,前门店改扩建具有较高的急迫性。

这间店每到用餐时段之前,门口往往已排起长队,不难想象到用餐时段时店内人头攒动的场景。全聚德用违章的“临时简易房屋”就此支撑了近10年,而另一边,募集资金到账3年多却迟迟未按计划改扩建。

正如全聚德所说,接待能力受限,尤其在包房数量上不足,限制了客户的消费,也抑制前门店业绩的进一步提升。全聚德曾认为,新的附楼及配套建好后,前门店的整体规模有所扩大,整体布局更加合理,设备设施配备更加完善,可恢复主楼的一个大单间,新增设5个单间,可增加餐位85个,增强店面盈利能力。

东城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察局宣传科人士告诉记者,对于门店来说,合规的建筑也更大程度上保障了安全。门店的违建想图个便利,但方便仍须建立在合规的基础之上。


每日经济新闻


年初去了北京 吃了王府井的全聚德 感觉可以 但是其他菜式太少太少 看起来也很寡淡 点半天也点不出3个菜 而且价格很贵 70左右一盘菜 第二天去了四季民福 天 大冬天的外面降着温 里面还是很多人排队 我排了2个小时 这里装修新式 菜品选择多 30、40的菜很多 烤鸭也很好吃 搞得我都推荐别人去这家吃烤鸭了


濒临崩溃边缘


有点名气的烤鸭 都不便宜

我个人觉得价位跟品质还是有一定关系的。 路边还有25的烤鸭呢, 能一样?其实现如今的食品很少有不变味了的,都不如咱小时候那味道。原材料生长环境变了,最后味道也就变了 。我记得最深点就是庆丰包子,我小时候那可是打门口过离老远都闻到那肉包子的香味,好吃的不得了,可现在的包子还不如我妈包的。所以老字号吃名菜,在今天你只能用食材能保证是没问题的这一条去安慰自己了。


Mazzy美滋滋


这个破店关门是早晚的事儿,前年请10年未见面的外地同学吃饭,就想起去前门全聚德烤鸭店,结果两个人点了六个小菜其中一个是烤鸭,一算账八百多,那烤鸭味道真不咋地!服务员一个小姑娘牛逼烘烘,真是以为自己店大就可以欺客宰客了,我同学家在常熟有好几个工厂,家里豪宅豪车好几个!没想到吃饭时放在歺桌子上一个爱马仕钱包让那服务员看了,她就贱兮兮地直接问客人这包是假的吧!真是令人很无语,全聚德莫非以为自己牌子大就可以这么犯贱?从这些小事上最能体现一个公司的风气和业务水平!


18612785981


就因为难吃,才特别,如果和别家差不多味道,他还能鸡立鹤群?没去过北京,我都听说过不少全聚德难吃的消息,但是就是因为难吃,这个牌子才越来越响不是吗?牌子响了,那就会有人冲着牌子去装逼,反正他也不在乎回头客,在全聚德吃一次,别人也知道你到过北京,吃过北京烤鸭了。像星巴克,几十块买杯咖啡味的饮料,成本几分钱,大家都懂,为啥还那么多人去?还不是觉得星巴克消费高,奢侈一回了,自认为有逼格?甚至比好点的咖啡厅手磨咖啡要有面一样。而在实在人眼里就是,30来块好像谁出不起似的,拿钱扔



天堂制造73707613


到北京爬长城,吃烤鸭这都是闻名全国的两件事,这时候吃烤鸭味道就不是那么重要,更多的是一种仪式感。全聚德既然不缺顾客,也就不需要去迎合顾客,价格 味道,服务质量都不需要太用心就有的是顾客,全聚德被惯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