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消失的老字号:“天和顺”

上次写的“馨欣灌肠铺”,有许多朋友都还记得这间老铺子,这次说的“天和顺”估计就没什么朋友知道了。/<font>

消失的老字号:“天和顺”​/<font>

消失的老字号:“天和顺”/<font>

这“天和顺”坐落在天桥外,现在“德云社”的斜对面,之前有个“御膳”饭庄,就是那个地方。/<font>

“天和顺”的东家本是陈氏两兄弟,白手兴家,又开了茶叶铺、茶馆。买卖不算大也不算小,虽然没有“鸿宾楼”、“全聚德”…那么出名,在南城,尤其天桥一带,还是比较有口碑的。所以天桥的那些艺人请个客呀、拜师呀,倒是常来“天和顺”。菜品据说也没什么大菜,最出名的是一道“烧茄子”。/<font>

消失的老字号:“天和顺”/<font>

烧茄子本是老北京的家常菜,但是要做好了也不容易。要选用北京本地的圆茄子,吃起来外焦里嫩,甜口又不能抢走了茄子的糯香。店里的伙计、师傅,和东家也是一团和气,老板待大家亲如子弟,伙计们也觉得在“天和顺”有奔头。当年北京还叫北平,沦陷的时候,大家上上下下相互照应,没有闪失。北平光复的时候,陈氏兄弟更是请了天桥的许多艺人和街坊们一起同庆,好生热闹。“天和顺”上下一心一意认为好日子来了,可惜,又内战了。/<font>

这生意就急转直下了,只能勉强维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大伙觉得安定的日子终于到了。在这之前,大师傅努力炒好菜,伙计努力服务好客人,老板发薪水,大家都觉得是天经地义的事。不成想,49年之后,这就成了剥削了,老板变成资本家了。紧接着就是公私合营,陈氏兄弟的父亲,岁数大,有些糊涂了,每天遛完弯,还是安习惯到“天和顺”打包点吃的带回来,陈家哥俩一知道就跑回家里,给老父亲跪下来求,“您别去了,那已经不是咱家买卖了。”/<font>

虽说这样,但是好歹还能指着“天和顺”领固定工资,全家还饿不死,但是过了60年,就真是吃不上了,饭馆也经营不下去了,都没有粮食了,还怎么干呀。“天和顺”解散的那一天,陈氏兄弟以茶代酒,和这么多年一起起早贪黑没日没夜的伙计们告别,把家里能拿得出手的,伙计们能用得上的,都送大伙了。/<font>

等到了文革,批斗、抄家是跑不了呀,不过批斗的时候,没有一个之前的伙计来斗他们的,也许他们从来没觉得老板剥削压迫他们吧。/<font>

消失的老字号:“天和顺”/<font>

文革结束了之后,有一天,陈氏老大遇见了平反后落实政策的“稻香村”郭姓后人,聊起来感慨万千。郭姓后人怕政策再变,已经联络国外的亲戚打算出国了。“天和顺”没那么大名气,也就没什么赔偿,也就这么不了了之了。/<font>

现在陈氏兄弟早已作古,听说后人也没再开餐饮买卖,像这种湮灭在历史中的有特色的小门脸数不胜数,写这篇文字用以纪念一下曾经的辉煌。/<fon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