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帕金森患者这样服药小心异动症!身体像“提线木偶”不受控制

湘雅常德医院神经内科

病房里,51岁的李阿姨如醉酒般蹒跚的步态、舞蹈样的扭曲动作,让其他患者纷纷投来异样的眼光。

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后得知,李阿姨6年前开始出现右下肢震颤、行动不灵活。

确诊为帕金森病后开始服用美多芭治疗,刚开始有非常好的效果。

但随着病情进展,李阿姨肢体震颤及僵直渐渐加重,自行将美多芭加量后症状又能减轻。

于是李阿姨每次感觉到肢体僵直走路不灵活就服药,最多时一天可吃到8-10片,有时候甚至每隔2小时就得吃一次美多芭。

不久前李阿姨出现了全身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感觉身体像“提线木偶”一样,完全不受自己控制

帕金森患者这样服药小心异动症!身体像“提线木偶”不受控制

根据李阿姨的病情,医生谨慎调整了用药剂量,李阿姨的肢体震颤及僵直症状明显减少,异动症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事实上,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都有这样的体验:“患病多年,由于肢体僵直一直服用药物,但服用药物后又会出现身体不受控制的乱动”。

很多帕金森病患者为了能够达到最佳状态,自行加大服用剂量,导致异动症等并发症过早出现。

让患者很无奈的异动现象究竟如何预防呢?

帕金森患者这样服药小心异动症!身体像“提线木偶”不受控制

湘雅常德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周文斌教授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正确认识帕金森病及药物治疗帕金森病的“最佳疗效”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变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

药物治疗只能改善和控制症状,达不到完全治愈的目的。

而帕金森病的治疗目标也是因人而异的。

有的患者因为工作对治疗效果要求高,要求症状得到明显控制,完全让别人看不出来。

有些人就觉得能控制症状,生活自理就好。

因此,帕金森治疗目标跟患者的生活状态有关。

一般建议患者在不影响生活及工作的情况下,帕金森病用药应该“细水长流、不求全效”,控制药物剂量,延长药物敏感期。

帕金森患者这样服药小心异动症!身体像“提线木偶”不受控制

2、正确服用帕金森病药物

(1)规律服药是最重要的

按时按点遵循用药时刻表,可减缓异动症的发生。

由于帕金森病要吃药种类较多,服药频率和时机不同,导致患者服药依从性不高。

为了能够按时服药,周文斌教授建议帕金森患者记录帕金森日记。

有助于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同时也便于医生了解患者的服药情况。

如果出现跌倒、情绪变化、胃肠道反应等情况也需要登记,以便医生调整用药。

(2)要注意药物服用时机

比如在服用美多芭的时候,应避开进餐时间,以免食物里面的蛋白质影响美多芭的吸收。

一般在餐前1小时和餐后一个半小时服用。

司来吉兰和金刚烷胺应该在早上、中午服用,最好在下午4:00以前。

不要在晚上吃,否则会引起失眠、多梦。另外,恩他卡朋必须与美多芭同时吃才有效。

(3)遵医嘱用药

不能随意停药,也不能自行增减药物。

尤其是左旋多巴(包括美多芭和息宁)这类药物,是不能突然停药的,否则会引起严重后果。

医学上称之为“恶性撤药综合征”,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帕金森患者这样服药小心异动症!身体像“提线木偶”不受控制

3

、帕金森病患者出现异动症该怎么办

如果帕金森病患者出现异动症应及时就诊。

医生充分评估患者个人的临床情况,包括患者的症状、合并症、个人的生活方式、需求和目标以及联合用药的风险后才能提供最佳左旋多巴治疗。

如患者症状仍然不能控制,则联合多巴胺激动剂、MAO-B抑制剂或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作为左旋多巴的辅助治疗,必要时可加用金刚烷胺联合治疗。

周文斌教授指出,随着我国老年化社会的加剧,帕金森病患者的发病率也有增高的趋势。

帕金森病病程长,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因骨折、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疗,呼吁患者不要随意增减药物剂量,以免影响药物疗效、加重病情进展。

点击“了解更多”,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